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析与处理 赵钧儒
- 格式:pdf
- 大小:278.43 KB
- 文档页数:2
第53卷第2期煤炭工程C O A L E N G IN E E R IN G Vol.53 ,No.2doi:10. 11799/ce202102022最大主应力方向对岩偏应力及变形影响研究焦午浩、赵晋军2,赵帅2(1.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 2.晋煤集团胡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214)摘要:地应力是引起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分析最大主应力方向对围岩稳定的 影响,采用FLAC3D模拟了夹角a从0。
~90。
过程中围岩塑性区分布、偏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
研究 结果认为:a越大,“围岩”塑性区范围越大,且有向顶、底板围岩深部发展的趋势;围岩偏应力 呈“单峰”状,顶、底板围岩偏应力峰值随a增大而增大,而帮部偏应力峰值则减小;围岩位移变 化呈类“线性”增长,围岩变形随a增大而增大,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对顶、底板围岩变形的影响 大于帮部。
通过现场观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最大主应力;围岩稳定性;偏应力;巷道变形;巷道支护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卜0959(2021)02-0113-04Influence of 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on deviatoric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JIAO W u-hao1, ZHAO Jin-jun2, ZHAO Shuai2(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2. Hudi Coal Mine Co. , Ltd. , Jincheng Anthracite Mining Group, Jincheng 048214, China)A b str a c t: Ground stres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roadway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plastic zone, deviatoric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are simulated using FLAC30during the angle a varies 0° ~ 90°. It is concluded that plastic zone area in surrounding rock expands when a increases, and tends to develop to deep part of roof and floor surrounding rock. Deviatoric stress varies in a unimodal curve, and when a increases, the peak deviatoric stress of roof and floor rises, while that of the roadway walls falls. The surrounding rock displacement increases in a lin ear-lik e way, the deformation intensifies as a increases, and 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horizontal stress the deformation of roof and floor surrounding rock influences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roadway walls.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verified to be reliable in field observation.K eyw ords:maximum principal stress;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deviatoric stress;roadway deformation;roadway support地应力是引起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以最大主应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煤矿安全★神东矿区石圪台矿2-2#煤自燃特征温度与指标气体实验研究肖剑儒(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矿,陕西省榆林市,719315) 摘 要 通过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矿2-2#煤热重分析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出了2-2#煤自燃过程中的特征温度以及升温氧化过程中CO、CO2、CH4、C2H4、C2H6和C2H2等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石圪台矿2-2#煤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煤炭自燃 程序升温 指标气体 热重分析中图分类号 TD752.2 文献标识码 B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and index gases of No.2-2coal seam of Shigetai coal mine in Shendong mining areaXiao Jianru(Shigetai Co al M ine,Shenhua Sheng do ng Coal G r oup Co rpo ra tion L td.,Y ulin,Shannx i71931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rm og ravime tric analysis and the tem perature prog ram ming experi-ment of coal samples from No.2-2coal seam o f Shigetai coal mine in Shendong mining area,thecharacteristic tem peratures and the gas concentrations(including CO,CO2,CH4,C2H4,C2H6and C2H2)varied with the tem perature during the tem perature prog ramming w ere obtained,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 r the prediction and forecast of co al spontaneo us combustio n of No.2-2coal seam of Shigetai coal mine.Key words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temperature prog ramming,index gas,thermo-g ravim etric analy sis 煤炭自燃火灾是煤矿一大严重灾害,而煤层自燃火灾防治的关键是煤层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和火源位置探测。
第46卷 第5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6 No.52018年10月 COAL GEOLOGY & EXPLORA TION Oct . 2018收稿日期: 2018-04-25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638,4130212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8MD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8CX02056A)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330638, 41302125);Shando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 n(ZR2018MD009);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18CX02056A)第一作者简介: 刘长江,1981年生,男,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煤与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 E-mail :changjliu@ 引用格式: 刘长江,张琨,宋璠. CO 2地质埋藏深度对高阶煤孔隙结构的影响[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5):32–36.LIU Changjiang ,ZHANG Kun ,SONG Fan. Influences of burial depth on pore structure of high-rank coal during the CO 2 storage process[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 ,2018,46(5):32–36.文章编号: 1001-1986(2018)05-0032-05CO 2地质埋藏深度对高阶煤孔隙结构的影响刘长江1,张 琨2,3,宋 璠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2.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221008;3.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 高阶煤中的CO 2地质埋藏具有存储CO 2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双重意义。
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析与处理赵钧儒摘要: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田地质构造是煤矿资源开采和利用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煤田地质构造,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复杂的地质构造不仅使一些深埋地下的煤炭资源难以得到开采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对于可开采储量而言也增加了开采工作的难度,对煤矿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在煤矿开采前必须要对煤田地质构造的基本情况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和了解,才能更为科学、合理地布置井下巷道和组织煤矿生产。
关键词: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析;断层处理引言煤矿是宝贵的矿产资源,被称为“工业的食粮”,在社会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但由于大多深埋地下,所以开采的难度比较大,开采中也必然会受到煤田地质构造的制约。
煤田地质构造按照其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和复杂构造等几种类型,复杂程度越高的地质构造下煤炭开采的难度越大,对开采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例如,裂隙、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对煤矿回采率和工作面布置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恶化了井下工作环境,还造成了煤层顶板的不稳定,增加了井下顶板冒落、涌水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我们在煤矿开采前必须要摸清该地区的煤田地质构造,掌握其复杂程度,才能在科学指导下合理设计巷道和工作面,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煤田地质构造特征浅析1.1断层(1)在该断层结构中,主要是以正断层出现,并且具备较为明显的活动性特点,这也是该地质构造中比较突出的特点。
这种断层结构还能够在左行走滑方面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能够在相应发育过程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机制运行效果。
(2)该断层的相应分级控制性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表现,需要对于其规模级别重点关注。
1.2褶皱褶皱主要表现为次级褶曲,并且呈现系列分布效果。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化解释技术在赵庄煤矿的应用封云杰;李东亮;宋翠萍【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12)5【摘要】Full 3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refers to stereo interpretation of 3D seismic data in 3 di-mension space;it is stereo vis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wavelet transform , coherent body technology, seismic attribute extraction and other fine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combination of points, lines and planes in 3 dimensions.The paper achieves good results for full 3 D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aozhuang coal seismic data after fine processing.%全三维地震解释是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三度空间的立体解释,并且使用小波变换、相干体技术、地震属性提取等精细化处理技术,点、线、面结合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可视化解释。
本文在赵庄煤矿三维地震资料中使用精细化处理技术,对资料进行全三维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4页(P19-22)【作者】封云杰;李东亮;宋翠萍【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煤业,山西晋城 046605;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煤业,山西晋城 046605;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煤业,山西晋城0466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相关文献】1.三维地震资料在赵庄煤矿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J], 何灵芳;闫涛滔;刘大锰;姚艳斌2.三维地震属性分析解释技术在山西赵庄矿的应用 [J], 郭良红;胡宗正;李劲松;冯云杰;张清虎3.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J], 赵士华;张兴平4.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J], 赵士华;张兴平5.煤矿三维地震资料识别复杂地质构造的潜力——以淮北某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解释为例 [J], 干晓锐;张兴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兰旗西南煤田环境地质分析及环保建议勘探区位于闪电河河谷平原,地势平坦,第四系松散层广厚、疏松透水,大气降水易下渗。
闪电河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因地下水位埋深浅,且可能受到洪水的冲袭,故不宜进行工程建筑,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10-15m,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大于10m,地基承载力较强,可布置工业场地及开凿井筒。
区内新构造运动的表现比较显著,以沉降作用为主,主要表现为第四系堆积厚度最大达250m,河床“蛇曲”状。
故进行大型工业设施建筑时应考虑新构造运动导致地震的影响。
一、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概况1、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湖积粉、细砂,疏松、松散、透水,压缩性较大。
普遍稳定性差,尤其是粉、细砂因其富水性较好,持水性较强,不易疏干,且易随水流动形成流砂。
2、第四系湖积粘土、砂质粘土,第三系红色、杂色粘土,砂质粘土属松软岩类。
特点是干燥状态下压缩性较小,承载力较高,但遇水后常呈软塑或流塑状态,强度随之降低,压缩性显著增大,承载力降低。
具可塑性,隔水性好,为良好隔水层。
据土质试验成果:粉土:视密度1930kg/m3 — 2070kg/m3,平均2000 kg/m3,孔隙比0.49—0.57,平均0.53,压缩系数0.07—0.11 mpa-10.09mpa-1,属密实的低压缩性土。
凝聚力0.13 mpa,内摩擦角33.48ˊ—35.06ˊ,液性指数 -0.88—-0.40,平均-0.64,呈坚硬状态。
粉质粘土、粘土:视密度1810kg/m3—2100kg/m3,平均1979kg/m3,孔隙比0.46—0.82,平均0.60,压缩系数0.04—0.20 mpa-10.13mpa-1,属密实的中等压缩性土。
凝聚力0.11—0.14mpa,内摩擦角29.30ˊ—36.06ˊ,平均33.42ˊ液性指数-0.82—-0.16,平均 -0.39,呈坚硬状态。
3、下白垩统砂岩、泥岩、煤层以软岩类为主。
据施工的六个岩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自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30<r<60mpa的占1.5%,岩性为粗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15≤r≤30mpa的占9.8%,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泥岩;6<r<15mpa 的占55.6%,岩性为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少量煤;r≤6mpa的占33.1%,岩性以煤、泥质岩类为主,少量砂岩。
第41卷 第1期2021年3月 山西煤炭SHANXICOALVol.41No.1 Mar.2021文章编号:1672 5050(2021)01 0040 05犇犗犐:10.3969/j.issn.1672 5050.2021.01.008 槽波地震“透射 反射”联合法在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赵璐璐1,李东亮1,焦 阳2,窦文武2(1.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046605;2.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048006)摘 要: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计划揭露地质构造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为提前探明其赋存规律,针对典型回采工作面,采用槽波地震“透射 反射”联合法进行地质构造精细化探测。
结果表明:槽波地震透射法探测对采面内陷落柱的反应良好,可以高精度控制陷落柱的影响区域,且偏差小于20m;槽波地震反射法探测对采面内走向型断层的反应良好,可以找到采面内断距大于1.5m的近走向型断层的发育位置及延伸长度;综合利用槽波地震“透射 反射”联合法进行采面地质构造精细化探测,可提升探测准确率,对于直径30m以上陷落柱和断距大于1.5m近走向断层的探测准确率可提高至80%以上。
关键词:煤矿;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槽波“透射 反射”联合法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犗犛犐犇):犃狆狆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犐狀 犛犲犪犿犛犲犻狊犿犻犮“犜狉犪狀狊犿犻狊狊犻狅狀 犚犲犳犾犲犮狋犻狅狀”犕犲狋犺狅犱犻狀犌犲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犛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犈狓狆犾狅狉犪狋犻狅狀狅犳犕犻狀犻狀犵犉犪犮犲犣犎犃犗犔狌犾狌1,犔犐犇狅狀犵犾犻犪狀犵1,犑犐犃犗犢犪狀犵2,犇犗犝犠犲狀狑狌2(1.犣犺犪狅狕犺狌犪狀犵犆狅犪犾犐狀犱狌狊狋狉狔犆狅.,犔狋犱.,犛犺犪狀狓犻犑犻狀犮犺犲狀犵犃狀狋犺狉犪犮犻狋犲犕犻狀犻狀犵犌狉狅狌狆,犆犺犪狀犵狕犺犻046605,犆犺犻狀犪;2.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狅犳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犛犺犪狀狓犻犑犻狀犮犺犲狀犵犃狀狋犺狉犪犮犻狋犲犕犻狀犻狀犵犌狉狅狌狆,犑犻狀犮犺犲狀犵048006,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Unplannedexposureofgeologicalstructurewillcausecasualtiesandpropertylos ses,whichwouldseriouslyaffectthesafetyincoalmining.Inordertofindoccurrencelaws,anin seamseismic“transmission reflection”methodwasadoptedtoexplorethegeologicalstructureoftypicalworkingfaces.Theresultsshowthat:thein seamseismictransmissionmethodhasagoodresponsetocollapsecolumnsintheminingfaceanditcancontroltheaffectedareawithhighprecision,withthedeviationlessthan20meters;thein seamseismicreflectionmethodhasagoodresponsetostrike typefaultsanditcanlocatethedevelopmentpositionandextensionlengthoftheclosestrikefaultswiththefaultseparationlargerthan1.5meters.Usingthein seamseis mic“transmission reflectioncombinedmethodtofinelydetectthegeologicalstructurecanim provethedetectionaccuracytomorethan80%forthecollapsedcolumnswithadiameterofmorethan30metersandclosestrikefaultswithafaultseparationlargerthan1.5meter.犓犲狔狑狅狉犱狊:coalmine;cavingface;geologicalstructure;in seamseismic“transmission re flection”method 华北煤田地质条件较复杂,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分布广泛、发育众多,还存在相互伴生的情况。
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析与处理赵钧儒
发表时间:2018-08-07T11:56:24.1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作者:赵钧儒[导读]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田地质构造是煤矿资源开采和利用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田地质构造是煤矿资源开采和利用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煤田地质构造,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复杂的地质构造不仅使一些深埋地下的煤炭资源难以得到开采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对于可开采储量而言也增加了开采工作的难度,对煤矿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在煤矿开采前必须要对煤田地质构造的基本情况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和了解,才能更为科学、合理地布置井下巷道和组织煤矿生产。
关键词: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析;断层处理
引言
煤矿是宝贵的矿产资源,被称为“工业的食粮”,在社会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但由于大多深埋地下,所以开采的难度比较大,开采中也必然会受到煤田地质构造的制约。
煤田地质构造按照其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和复杂构造等几种类型,复杂程度越高的地质构造下煤炭开采的难度越大,对开采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例如,裂隙、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对煤矿回采率和工作面布置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恶化了井下工作环境,还造成了煤层顶板的不稳定,增加了井下顶板冒落、涌水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我们在煤矿开采前必须要摸清该地区的煤田地质构造,掌握其复杂程度,才能在科学指导下合理设计巷道和工作面,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煤田地质构造特征浅析
1.1断层
(1)在该断层结构中,主要是以正断层出现,并且具备较为明显的活动性特点,这也是该地质构造中比较突出的特点。
这种断层结构还能够在左行走滑方面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能够在相应发育过程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机制运行效果。
(2)该断层的相应分级控制性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表现,需要对于其规模级别重点关注。
1.2褶皱
褶皱主要表现为次级褶曲,并且呈现系列分布效果。
这种褶皱的出现和地质构造的断裂构造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性效果。
1.3滑动构造
滑动构造一般是指地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变化。
宁阳煤田在该方面表现为滑面的多级滑动构造系,作为滑动系统在滑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与主滑面有成生联系的次级滑面,这些次级滑面多沿煤层、泥岩及其与砂岩、石灰岩等坚硬岩层间的界面等构造软弱面发育。
某煤田的滑动构造在不同的构造区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东部构造区主要以重力为动力源,为一种常见的重力构造类型。
表现为在掀斜断块的基础上,滑动系统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构造软弱面向下滑移,蠕动流变。
该类型滑动构造一般滑速慢,滑距不大,地层滑失量较少,滑动方向与断块掀斜方向相同,与地层倾向一致。
西部构造区的滑动构造表现为重力-伸展型,动力来源以重力为主,附加有侧向伸展力。
其突出特点是滑动断层往往呈铲式,上陡下缓,地层缺失量大,远远大于重力型滑动构造的地层缺失量,这类滑动构造在宁阳煤田乃至鲁西其他煤田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2地质构造条件对煤层复杂性的影响分析
断层是地质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是较为常见的断裂构造,断层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造成了地质构造稳定性的下降。
通常情况下,煤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是以断层密度、断层落差和断层倾斜角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的。
除此之外,煤层厚度、煤层倾角也是需要全面考虑的因素。
各种断层因素的影响下使煤层被破坏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对煤田开采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以煤层厚度为例,如果煤层厚度较大,一些落差较小的断层对其造成的破坏影响较为有限,也较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采煤作业;而同样的断层落差对薄煤层则可造成比较大的破坏,使煤层的连续性下降,给煤层开采带来很多困难。
在煤矿生产中,必须要对煤田地质构造进行认真分析,不断改进采煤工艺和技术方法,才能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构造下的采煤生产。
3煤矿生产中对裂隙和断层的处理
3.1断层的判断
断层是岩体、岩层在受力发生断裂变形时,断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环境密切相关的,它们规模不等,大小不一,附近煤岩层中常伴有一些非正常情况的地质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地质现象来判断断层的存在,并在巷道开拓中做好过断层的准备工作。
断层的宏观判断标志主要有:煤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煤岩层的不连续,断层角砾岩和褶曲的突然变化等。
3.2巷道掘进中遇断层的处理
巷道掘进遇断层可分为平巷过断层和斜巷过断层两种情况。
平巷过断层时可采用顺断层面掘进过断层和穿过煤层顶、底板横穿断层掘进两种掘进方式。
上山、下山等倾斜巷道遇断层时,则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和生产需要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通过断层。
当断层落差较大时,为防止丢煤和减少岩巷作业,可采用石门、立眼等方式进入另一煤层;当断层落差较小时,可采用挖底、挑顶和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直接通过断层。
3.3工作面布置中对裂隙的处理
回采工作面的布置需考虑煤层顶板裂隙的发育和方向,如果工作面与主要裂隙方向平行,那么顶板则会因为失去支撑而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因此在布置回采工作面和巷道掘进时,应与主要裂隙方向保持足够的角度,保持顶板与围岩的整体性,使顶板具有一定的支撑和保护,分散顶板围岩对支架的集中作用力,从而减少和避免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3.4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当倾向断层、走向断层和斜交断层落差小于煤层厚度时,可采用强行过断层的方法;对于斜交断层和倾向断层,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时,应提前在断层另一端重新开掘切眼,待工作面推进至断层处时停止回采,然后到新切眼内继续开采;对于斜交断层,当断层落差出现一端大、一端小的情况时,可采用分采与合采相结合的办法,将断层上、下盘结合起来开采;对于走向断层,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时,可采用“一分为二”的办法,在断层两侧补掘中间平巷,将原来一个工作面分为两个工作面分别开采。
3.5顶板管理中对裂隙的处理
顶板管理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当煤层顶板裂隙发育时,顶板的稳定性会很差,这时如果仅单独依靠立柱支撑的话,已无法保证顶板的安全,此时还应加用铰接顶梁或U型梁;并且为了避免顶板沿裂缝面冒落,顶梁的布置不可与裂隙方向平行,应与主要裂隙组有一定交角,以充分发挥顶梁的支撑作用,保证顶板安全。
在回柱放顶操作时,放回的圆柱方向应根据顶板的主要裂隙方向来确定,如果顶板裂隙发育,煤层倾角较小,则放顶距离也要适当缩小,如此,则可减小顶板冒落的块度,提高回柱放顶的安全。
裂隙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裂隙中的水不仅会对岩体造成侵蚀,造成顶板岩层稳定性的下降,而且裂隙往往还会增加矿井涌水量,恶化井下作业环境,甚至引起井下水患。
对于顶板裂隙水的防治,可采用钻孔注浆封堵的办法;或者是进行疏导,通过对采煤工作面调面的办法,使水流向采空区有计划地进行疏干;抑或是在滴水工作面铺设雨棚,保证井下人员在无水环境下工作。
结语
某煤田的构造复杂是其一大特点。
本文对宁阳煤田断层发育规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构造复杂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崔加利.大兴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2):37-38.
[2]房玉涛,李翠.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研究[J].硅谷,20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