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搭配不当).
- 格式:ppt
- 大小:619.00 KB
- 文档页数:33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训练——搭配不当(一)类型: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句子的结构规律或搭配在一起不合理而强行搭配。
1.主谓搭配不当。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 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2.动宾搭配不当。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3.主宾搭配不当。
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自已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做得出来。
由于事先考虑不周到,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6.错用关联词或关联词搭配不当。
1、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2、球员们深深理解这一点: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7.时态副词与时态助词搭配不当我去找他的时候,他正吃过饭。
由北京人艺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中8.并列短语做成分搭配不当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二)强化训练:请分析下面的语病题。
1. (10年全国卷Ⅱ)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
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
“是否”即可。
辨析病句“搭配不当”的几种方法一、看主干成分点拨:句子的主干成分是指主语、谓语、宾语。
拿到一个句子,首先迅速划出它的主干,然后看主、谓、宾三者之间能否两两搭配,有一对不能搭配,都叫做“搭配不当”。
学生训练:下列句子的主干是否搭配不当,并归纳搭配不当的类型今年,该市的棉花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伊朗巴姆城的古迹大都在2003年12月26日的大地震中丧失殆尽。
《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而加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教育战线几乎成了一片荒漠。
我军占领和歼灭地方高地上留守的一个团。
小结:主谓搭配不当,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语义不匹配,其中一部分为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的一项不能搭配)例“长势良好”说的是“棉花”,不是“生产”,主谓不能搭配,应将“生产”删去。
例“奠下了”是不能同“实绩”搭配的,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
例“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是几种“行为”,“自留地”是“事物”,“行为是事物”不通,主宾搭配不当。
句子的前半段应改为“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种自留地”(行为是行为)。
二、看枝叶(附加)成分点拨:句子的附加成分是指定语、状语和补语,主要看这些成分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
例如:自己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事都能做好。
李洪志口口声声欺骗我们,是想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真不好意思,这次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例“手”可以是“能干的”,但“聪明”的“手”使人无法理解。
例“口口声声”总是用来修饰拿有表白、陈说意义的词语。
“欺骗”,不含有表白、陈说的意义,不能用“口口声声”作状语,町改之为“一赁”、“总是”之类的词。
例(补语“太不周全”与中心词“照顾”不能搭配,“周全”是“完整、全面”的意思,多用来形容说话,不能同“照顾”构成动补关系,应把“周全”改为“周到”。
高考病句之搭配不当一、分类解析:(一)主谓搭配不当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②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二)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①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保护"与"安全"不搭配,应去掉"的安全")(三)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①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四)主宾搭配不当①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五)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六)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方法总结】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搭配不当的病句及答案辨析病句之搭配不当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辨析病句之搭配不当有哪些呢?下面是WTT整理的辨析病句之搭配不当,欢迎阅读辨析病句之搭配不当1例1.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眼睛”须改成“目光”。
)例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
)例3.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艰巨和紧张。
(应该分开说:“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例4.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例5.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这里用“把”字结构将“插”的宾语“红旗和胜利”提前了,“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例6.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的报告。
(宾语中心语是“报告”,“注视”不能支配“报告”,可以支配“《报告》”,而“倾听”可以支配“报告”。
)例7.他穿着一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
(“穿着”与“帽子”无法搭配。
)例8.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句末应该加“之一”,否则不搭配。
)例9.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季节”,“北京”是城市区的名称。
本句提取主干为“北京是季节”,不当。
) 例10.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取得进步的重要条。
(删掉“无”或“有无”。
)辨析病句之搭配不当21、(09安徽)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I【解析】“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
2、(07江苏)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公众的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搭配不当(一)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候主语或者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1.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评:在“慈祥的”之前加“时时回响在我的身畔”。
2.李向群烈士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评:将“活”改为“铭记”。
练:1.广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作风大大改进了。
2.这座发电站的发电量,除了供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二)动宾搭配不当:当一个动词管两个宾语时,要注意这个动词是否与两个宾语都能搭配。
如果多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要注意是否所有动词都能与这个宾语搭配。
有些词不能构成动宾关系。
例:1.这样就达到了避免产生阻力的作用。
评:将“作用”改为“目的”。
2.《红岩》这部小说,塑说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评:将“事迹”改为“形象”。
练:1.一阵急促的哨音,打破了宁静的深夜。
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3.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4.经研究决定,学校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
(三)主宾搭配不当:主语通过谓语发出的动作不与承受动作的宾语相和,即主语和宾语不是处于同一范畴的事物。
例: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评:"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练: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
3.《富春山居图》中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4.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5.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四)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句子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者不符合语法规律,或者不符合事理。
分为定语、状语、补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