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4份集锦》四川省名校2021新高考化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74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常温下,K a1(H2CO3)=4.3×10-7,K a2(H2CO3)=5.6×10-11。
某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三者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pH=4.3的溶液中:3c(R2-)=c(Na+)+c(H+)-c(O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后,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C.在pH=3的溶液中存在
2-
3
2
-
c(R)c(H R)
=10
c(HR)
-
⋅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H2R溶液,发生反应:CO32-+H2R=HCO3-+HR-
2.扁桃酸(Z)是重要的医药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合成它的路线之一如下所示(不考虑立体异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1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Q是HCN
B.X、Y两种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可用银氨溶液检验Z中是否含有X
D.Z苯环上的二硝基取代产物最多有6种
3.在某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A(g)B(g)和A(g)C(g)。
已知A(g)反应生成B(g)或C(g)的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g)比C(g)稳定
B.在该温度下,反应刚开始时,产物以B为主;反应足够长时间,产物以C为主
C.反应A(g)B(g)的活化能为(E3—E1)
D.反应A(g)C(g)的ΔH<0且ΔS=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B.H2与T2互为同位素
C.甲醇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D.乙酸乙酯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5.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AG=lg[
()
()
c H
c OH
+
-
]。
室温下,实验室里用0.10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10 mL0.10mol/LM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OH电离方程式是MOH=M+
+OH-
B.C 点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
C.若B点加入的盐酸溶液体积为5 mL,所得溶液中:c(M+)+2c(H+)=c(MOH) + 2c(OH-)
D.滴定过程中从A点到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6.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二元弱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C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C=-lgx,x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H2C2O4的K a1=100.8
B.pH=3时,溶液中-2-
2424224
c(HC O)c(C O)=c(H C O)
<
C.pH由0.8增大到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常温下,随着pH的增大,
2-
24
2-
22424
c(HC O)
c(H C O)c(C O)
⋅
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7.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
A.0.01 mol·L-1的HClO溶液pH>2
B.NaClO、HClO都易溶于水
C.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
D.HClO与Na2S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
8.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乙苯分子内的所有C、H 原子可能共平面
C.乙苯的一溴代物有5 种D.苯、乙烯和乙苯均可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9.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
A.酸性B.漂白性C.氧化性D.还原性
10.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为: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以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酸HA并绘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lg3=0.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做指示剂
B.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a的数值为3.5
C.从x点到z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x点处的溶液中满足:c(HA)+c(H+)>c(A-)+c(OH-)
11.以下相关实验不能
..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试样加水溶解后,再加入足量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 B.向少量燃尽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足量稀HNO3、AgNO3验证火柴头含有氯离子
C.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探究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12.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是
A B C D
勒夏特列原理元素周期律盖斯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
实
验
方
案
结
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
试管中出现浑浊
测得ΔH为ΔH1、ΔH2
的和
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
2︰1
A.A B.B C.C D.D
13.人体尿液中可以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四种
C.1 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反应,最多消耗5 mol H2
D.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14.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化合物:干冰、明矾、烧碱
B.同素异形体:石墨、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15.最近,一家瑞典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充电器"Power Trekk'’,仅仅需要一勺水,它便可以产生维持10小时手机使用的电量。
其反应原理为:Na4Si+5H2O=2NaOH+Na2SiO3+4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可用晶体硅做电极材料
B.Na4Si在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2SiO3
C.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
D.当电池转移0.2 mol电子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H2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l(aq)⇌H3CuCl4(aq).(1)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
2Cu2++SO2+8Cl﹣+2H2O═2CuCl43﹣+SO42-+4H+
CuCl43﹣(aq)⇌CuCl(s)+3Cl﹣(aq)
①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②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晶体.
混合物CuCl晶体
操作ⅱ的主要目的是_____
操作ⅳ中最好选用的试剂是_____.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_____.
(2)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已知:
i.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ii.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
②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作出的卓越贡献。
烯烃复分解反应原理如下:C2H5CH=CHCH3+CH2=CH2C2H5CH=CH2+CH2=CHCH3
现以烯烃C5H10为原料,合成有机物M和N,合成路线如下:
(1)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C 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写出D M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已知X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取代基无甲基,则N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写出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7)写出E F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它们都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工业上综合利用这两种矿物制备碳酸锰和硝酸铜晶体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开始沉淀的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0. l mol/L 计算)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Mn2+8.3 9.8
Cu2+ 4.4 6.4
②100.8≈6.3
(1)酸浸时,下列措施能够提高浸取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
A.将矿石粉碎B.适当延长酸浸时间C.适当升高温度
(2)酸浸时,MnO2与Cu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浸出液调节pH = 4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最大不能超过
_______________ mol•L-1(保留一位小数)。
(4)生成Mn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流程中需要加入过量HNO3溶液,除了使Cu2(OH)2CO3完全溶解外,另一作用是蒸发结晶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得的Cu(NO3)2晶体需要进一步纯化,其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 。
19.(6分)氨为重要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CH4(g)+H2O(g)CO(g)+3H2(g) △H=+216.4KJ/mol
b.CO(g)+H2O(g)CO2(g)+H2(g) △H=-41.2kJ/mol
则反应CH4(g)+2H2O(g)CO2(g)+4H2(g) △H=______。
(2)
起始时投入氮气和氢气分别为1mol、3mo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
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
①恒压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填序号):
A.N2和H2的转化率相等B.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C.
()
()2
3
c H
c NH
的比值为3:2 D.
()
()3
2
c NH
c N
=2
②P1______P2(填“>”、“<”、“=”,下同):反应平衡常数:B点______D点;
③C点H2的转化率______;(数值保留0.1%)在A、B两点条件下,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生成氢气平均速率:v(A)______v(B)(填“>”、“<”、“=”)。
(3)已知25℃时由Na2SO3和NaHSO3形成的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已知25℃时,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Ka2=1×10-7)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pH=4.3的溶液中,c(R2-)=c(HR-),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R-)+2c(R2-)+c(OH-),则
3c(R2-)=c(Na+)+c(H+)-c(OH-),A选项正确;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后,生成等浓度的H2R、HR-,溶液的pH=1.3,溶液显酸性,
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B 选项正确; C .当溶液pH=1.3时,c(H 2R)=c(HR -),则()()()
-+-1.3a12c HR c H =
=10c H R K ,溶液的pH=4.3时,c(R 2-)=c(HR -),
()()()
2-+-4.4
a2-
c R c H =
=10
c HR
K ,则2- 3.1
a22-a1
c(R )c(H R)==10c(HR )K K -⋅,C 选项错误;
D .结合题干条件,由C 选项可知,H 2R 的电离常数K a2大于H 2CO 3的K a2,即酸性HR -大于H 2CO 3,所以向Na 2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 2R 溶液,发生反应CO 32-+H 2R=HCO 3-+HR -,D 选项正确; 答案选C 。
2.B 【解析】 【分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
与HCN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
在酸
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详解】
A 项、若反应I 是加成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可知,分子中醛基与HCN 发生加
成反应生成,故A 正确;
B 项、分子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共平面碳原子数目为7个,分子中的所
有碳原子也可能共平面,共平面碳原子数目最多为8个,故B 错误; C 项、
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
应,则可用银氨溶液检验中是否含有,故C 正确;
D 项、不考虑立体异构Z 苯环上的二硝基取代物最多有6种,结构简式分别为、
、、、、
,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转化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3.B
【解析】
【详解】
A. 从图分析,B的能量比C高,根据能量低的稳定分析,B(g)比C(g)不稳定,故错误;
B. 在该温度下,反应生成B的活化能比生成C的活化能低,所以反应刚开始时,产物以B为主;C比B更稳定,所以反应足够长时间,产物以C为主,故正确;
C. 反应A(g)B(g)的活化能为E1,故错误;
D. 反应A(g)C(g)为放热反应,即ΔH<0,但ΔS不为0,故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A.230Th和232T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差2,都是由钍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
错误;
B.H2与T2都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氢单质,是同种物质,故B错误;
C.甲醇的分子式为CH4O,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分子组成上相差CH2O,因此甲醇与乙二醇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与丁酸的分子式为C4H8O2,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丁酸含有羧基,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辨析,准确掌握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若化学式为元素,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学式为单质,则可能是同素异形体;若化学式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分异构体;若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则可能为同系物。
5.C
【解析】
A、没有滴入盐酸时,MOH的AG=-8,,根据水的离子积Kw=c(H+)×c(OH-)=10-14,
解出c(OH-)=10-3mol·L-1,因此MOH为弱碱,电离方程式为MOH=M++OH-,故A错误;B、C点时AG=0,即c(H+)=c(OH-),溶液显中性,MOH为弱碱,溶液显中性时,此时溶质为MOH和MCl,因此消耗HCl的体积小于10mL,故B错误;C、B点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为5mL,此时溶液中溶质为MOH 和MCl,且两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电荷守恒,由c(M+)+c(H+)=c(Cl-)+c(OH-),根据物料守恒,c(M+)+c(MOH)=2c(Cl-),两式合并得到c(M+)+2c(H+)=c(MOH) + 2c(OH-),故C正确;D、随着HCl的滴加,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10mL时,水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盐酸过量,对水的电离程度起到抑制,故D错误。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曲线II为PC(H2C2O4),曲线I为PC(HC2O4-)、III为PC(C2O42-),当pH=0.8时,PC(H2C2O4)=PC(HC2O4-),
即c(H2C2O4)=c(HC2O4-),则K a1=
()()
()
+-
24
224
c H c HC O
c H C O
⨯
=c(H+) =10-0.8,故A错误;
B.曲线II为PC(H2C2O4),曲线I为PC(HC2O4-)、III为PC(C2O42-),pH=3时,PC(H2C2O4)=PC(C2O42-)>PC(HC2O4-),pC越小则该微粒浓度越大,所以c(HC2O3-)>c(C2O42-)=c(H2C2O4),故B错误;
C.酸抑制水电离,酸中c(H+)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所以pH从0.8上升到5.3的过程中c(H+)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C正确;
D.
()
()()
()()()
()()()
2
242424a1
22
a2
2242422424
HC O c HC O c H c HC O k
k
c H C O c C O c H C O c C O c H
c--+-
--+
⋅⋅
==
⋅⋅⋅
,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
不变则
2-
24
2-
22424
c(HC O)
c(H C O)c(C O)
⋅
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学生图象分析判断能力,正确判断曲线与微粒的一一对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纵坐标大小与微粒浓度关系,为易错点,pC越小则该微粒浓度越大,c(H2C2O4)越大,pC越小。
7.A
【解析】
A、0.01 mol·L-1的HClO溶液pH>2,氢离子浓度小于HClO浓度,说明HClO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能说明该酸是弱电解质,选项A正确;
B、NaClO、HClO都易溶于水,不能说明HClO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据此判断HClO是弱电解质,选项B错误;
C、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说明NaClO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但不能说明HClO部分电离,所以不能据此判断HClO是弱电解质,选项C错误;
D、HClO 与Na2S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说明HClO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钠,但不能说明HClO部分电离,所以不能判断HClO是弱电解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