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句子成分
- 格式:pdf
- 大小:34.70 KB
- 文档页数:6
句子的成分和主干【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成分有哪些。
2.了解句子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在句中的位置。
3.熟练掌握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4.熟练掌握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一、考点解析(一)划分句子成分:要求判定句子中某一部分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或判断题目中对句子成分判定的正误。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
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谓语的陈述对象。
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陈述主语的内容。
表明“做了什么”,“怎么样”或“什么了”。
宾语:谓语的支配对象。
回答谓语动词“谁”或“什么”的问题。
定语:在主语、宾语前的修饰语,标志是“的”。
状语:谓语前的修饰语,有事会前置放在主语前,表明时间、地点、范围、状态,标志“地”。
补语:在谓语后的补充成分,标志“得”。
(二)提取句子主干:提取题目中句子主干,或判断题目中句子主干提取的正误。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
需要注意的是:①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
②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
二、常见题型(一)划分句子成分:下面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分别是()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A.我遇到 B.汉江北岸遇到C.汉江北岸我 D.我青年战士(二)提取句子主干请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三、实题演练(一)句子成分题目:下列单句中“贝聿铭”作主语的一项是()A.我们仰望杰出建筑师贝聿铭。
B.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用于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
常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等。
1.主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所指称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般位于句子的谓语之前。
例如:-李明学习很努力。
(主语:李明)-这本书很有趣。
(主语:这本书)2.谓语:句子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或存在情况的部分。
一般是动词或动词词组。
例如:-他跑步去了操场。
(谓语:跑步去了)-她是一位医生。
(谓语:是)3.宾语:句子中表示谓语动作所作用的对象或承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一般位于及物动词之后。
例如:-我吃了一个苹果。
(宾语:一个苹果)-她买了一本书。
(宾语:一本书)4.表语:句子中表示主语状态、性质或特征的部分。
一般位于系动词之后。
例如:-我很高兴。
(表语:高兴)-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
(表语:有趣)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描述或限定名词的内容。
例如:-那个高个子男孩是我弟弟。
(定语:那个高个子)-我喜欢的那本书很有趣。
(定语:我喜欢的)6.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的成分,表示程度、时间、地点、原因等意义。
例如:-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状语:昨天)-她慢慢地走进了房间。
(状语:慢慢地)7.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例如:-我们选他为队长。
(补语:队长)-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
(补语:重要)8.宾语补足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常常表示宾语的状态、特征等,多由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等充当。
例如:-我认为她很漂亮。
(宾语补足语:漂亮)-她被评为最佳运动员。
初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句子成分深入剖析句子成分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是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初三语文学习中,对句子成分的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运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句子成分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的复习和分析。
1.主语(Subject)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通常是句子的主题或者执行动作的实施者。
主语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等。
例如:- 猫喜欢吃鱼。
猫就是主语。
- 她非常喜欢读书。
她是主语。
2.谓语(Predicate)谓语是句子中描述主语状态或动作的核心成分。
它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例如:- 他正在学习。
学习就是谓语。
- 天空变得更加明亮了。
变得更加明亮了是谓语。
3.宾语(Object)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受影响的对象。
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不定式等。
例如:- 我喜欢你的礼物。
你的礼物就是宾语。
- 她放下了书。
书是宾语。
4.定语(Attributive)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或限定的成分。
它可以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的副词、名词性短语等。
例如:- 那个蓝色的小花瓶很漂亮。
蓝色的小花瓶就是定语。
- 我喜欢那只梨子。
那只就是定语。
5.状语(Adverbial)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
它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等。
例如:- 他快速地跑回了家。
快速地是状语。
- 他在篮球场上打球。
在篮球场上是状语。
6.补语(Complement)补语是对主语、宾语或介词进行补充说明,补足句意的成分。
它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例如:- 他是医生。
医生就是补语。
- 他把篮球踢进了球门。
进了球门是补语。
通过以上的句子成分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熟练掌握句子成分的使用和辨析对于写作和阅读理解都非常重要。
希望同学们加强对句子成分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句子成分及专题训练学法指导:在一个句子里,主语、谓语、宾语好比树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则是枝叶。
句子的主要意思靠主语、谓语、宾语来表达,但也少不了定语、状语、补语来修饰补充。
要正确理解这六种句子成分,可以记住这样一句话:“我(主语)[又](状语)去了(谓语)(那间)(定语)教室(宾语)〈一趟〉(补语)。
”一、主语主语可分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这种句子可以叫名词主语句。
例如:主语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和一部分主谓短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这是以动作、形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这种句子可以叫谓词性主语句。
例如:6、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动词)7、整齐‖比不整齐好。
(形容词)8、“这样‖行不行?”“这样‖就好了。
”(代词)9、他不参加‖也好。
(主谓短语)10、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形容词联合短语)二、谓语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相反。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用做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等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动词谓语常常用复杂形式,即在前面或后面要带上别的成分,如前面例1和例5。
动词单独做谓语是有条件的,或者用在对话里(例如“你瞅!”);或者用在复句分句里(例如“你来,。
初中语法知识精讲与专练之——句子成分【知识讲解】【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骨干枝叶记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牢牢记住别忘记!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划分方法】第一步,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第二步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第三部分析有没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
石拱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 ]出现的〈比较早〉。
(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
例如: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
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
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
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作主语。
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
句子成分辨分明适用学科初中语文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适用区域部编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120知识点1.词的分类2.六大句子成分3.句子成分划分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判断词性2.理解六大句子成分及其经常由哪些词语承担3.学会准确地划分句子成分教学重点判断词性,区分句子成分教学难点句子成分的区分【教学建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判断词性和句子成分。
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下学习困难:1.无法准确判断词性:教学时建议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词性的概念。
然后给学生多举例子,并且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来进行词性判断练习。
由于一些词具有多种词性,也应教会学生把该类词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判断词性。
2.无法准确判断句子成分:教学时建议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各种句子成分的概念,掌握经常由哪些词充当该成分,以及该句法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
注意一些句子成分的区分,如宾语和补语、状语和补语、定语和状语。
并且准确地在题中使用各种句法成分对应的符号表示句子成分。
【知识导图】一、导入【教学建议】语法知识是学生学习得难点,但又是学习的重点,在导入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每一种语言都受语法规则的制约,没有语法规则的制约,我们的语言就成了一盘散沙,在我们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也无法做到文从字顺。
而且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会涉及到各类病句诊断题,这也是考察我们对语文语法规则掌握情况的一种方式。
因此可见,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生活中,只要应用语言,就离不开语法。
因此我们必须对语文的语法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性辨别和句子成分划分。
二、知识讲解知识点1词的分类【教学建议】词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词和词能够构成短语,再由短语和其他词加上标点以后构成句子。
而句子成分是由不同类别的词来承担的,因此要先教给学生区分不同词语的类别,然后再进行句子成分划分的教学。
1. 词的分类现代汉语按照词性来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实词和虚词。
句子成分分析1.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板书展示)(1)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2)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2.课堂练习(目标: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并提取出句子的主干)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3.补充练习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与划分主干是中考基础知识部分会涉及到的
一个考点。
不仅是句子成分的判定与划分题型,在病句分析
中也会运用到这一知识点。
在复杂成分的句子中学生容易分
析不准确,造成主干划分失误。
本讲我们针对句子的六种成
分进行逐一梳理,并讲解句子主干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一、要点梳理
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其中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的符号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归纳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补语)
(一)主语
1.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
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1:今天晚上‖特别冷。
例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2.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二)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1:他‖[只]答应了<一声>。
例2: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1:太阳‖热烘烘的。
例2: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谓短语)
主语谓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
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1:鲁迅‖浙江绍兴人。
(名词短语)
主语谓语
例2:她‖大眼睛,红脸蛋。
(定中短语,表容貌)
主语谓语
(三)宾语
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
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
的。
2.动词、主谓短语做宾语,它们充当宾语有一定条件,
如:感到、加以、认为、觉得、希望、企图、建议、允许、
提议、给以等。
例1: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
例2: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四)定语(“的”定语的标志)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1:(弯弯曲曲)的小河。
青春气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
准确严密。
例1:(晓风残月中)的长城。
(野生)动物。
(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1)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
例1:(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2)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
例2:(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地”状语的标志)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
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
例1: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
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例1:[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例2:[白]跑一趟。
(方式)
例3: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1)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
加不加“地”均可。
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
(1)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
不能加“地”。
例如:“快跑、苦练、大干”
(3)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
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六)补语(“得”补语“的标志)
1.结果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
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1:这个字写〈错〉了。
例2:她哭〈红〉了双眼。
例3: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
例1:心里痛快〈极〉了。
例2: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例3:这家伙讨厌〈死〉了。
例4: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中心语和补语
中间都有助词“得”。
例1: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例2: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例3: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1: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例2: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例3: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
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例1:看了<几遍>。
例2:等了<一会儿>。
例3: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例1: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例2: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
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