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2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语文科双向细目表版块设置考查内容及选材要求题号考点分值题型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能力层级试题情境考查要求预估难度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选材类型:语言学论文——以汉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体现民族自信这一大的时代主题。
选文主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核心价值”指标“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选文字数应控制在1000字以内。
题干及选项字数应控制在500字左右。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3选择题体现“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指标内涵概念、标题、观点、句子筛选关键信息、理解重点词句BC认知情境中的重要概念阐释句展开句基础性0.752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选择题论点、论证、论据、论证思路分析文本逻辑、获取论点论据,分析论证过程C认知情境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综合性0.73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3选择题观点、态度、推断、逻辑辨识观点态度、掌握推断种类C认知情境中的文本内容的推断与延伸综合性0.65(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类型:复合文本阅读——知识性读物、人物访谈题材指向:主题指向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选材主题指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核心价值“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健康情感”。
选文字数为1200字左右。
题干及选项字数应控制在400字左右。
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3选择题体现“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健康情感”的内涵指标;体现创新精神。
对象概念与文字的对应关系获取概念信息、本质,将核心概念与选项对应辨析的能力B根据社会生活中心主题选取不同类型的文本构成微情景基础性0.75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选择题相关概念的分类、核心概念知识围绕问题从多个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推断能力C同上综合性0.65 6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考查文本特质,不同读者对象的文本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6简答题分析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本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C根据微情景设置问题情境应用性0.55(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类型:中国当代小说作品,参照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特点选材。
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内容考点能力层级题型分值难度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选择题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B选择题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选择题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选择题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选择题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选择题3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选择题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选择题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翻译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翻译题10筛选文中的信息C选择题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C选择题3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选择题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选择题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选择题3默写古代诗文常见的名句名篇A填空题6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F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F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D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D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F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F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F语言正确使用熟语E选择题3文字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E选择题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E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E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E作文内容E20表达E20特征E20。
绵阳南山中学2023年秋季高2023级期末热身考试
双向细目表(语文)
题型题
号分
值
知识内容
能力层级
难度要
求
识
记
理
解
分
析
综
合
表
达
应
用
鉴
赏
评
价
探究
试题来
源
信息类文本阅读13文中内容的理解√易改编23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中改编33文本信息的推断、概括√中改编44内容的概括√易改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56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中改编63分析作品内容√易改编73分析作品艺术特色
√
中选编86理解、赏析内容√中改编96理解、分析内容√难选编
古诗文阅读103文言断句√易选编113
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结合教
材内容)
√中改编123文章内容的分析√难原创138文言句子的翻译√难改编143理解、运用文章内容√中选编153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技巧√中改编166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难选编176古诗文默写(必修上册)√中原创
语言文字运用183成语填写√难改编193理解、赏析内容√中改编204病句修改√中原创212分析作品艺术特色√难选编226补写句子√中改编
写作2360材料作文(记叙文)√中改编。
2024年全国新课标1、2、3卷高考语文知识双向细目表2024年全国新课标1、2、3卷高考语文知识双向细目表一、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1、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2、古代诗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古代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具备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文的能力。
3、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具备分析、比较和评价现代文的能力。
4、写作: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适当的文体和语言风格,进行规范的写作,表达清晰、准确、有逻辑的思想。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50分。
2、试卷结构: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写作题等题型组成,其中选择题占30分,填空题占10分,阅读题占40分,写作题占70分。
三、知识点分布及分值1、语言文字应用:涉及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搭配、病句辨析等知识点,共计20分。
2、古代诗文阅读:涉及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共计30分。
3、现代文阅读: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共计40分。
4、写作: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共计70分。
四、考试难度及题型分析1、考试难度: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同时也有部分题目涉及拓展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运用。
2、题型分析:选择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注重对记忆和理解的考察,阅读题注重对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察,写作题注重对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考察。
五、备考建议1、全面复习:考生应全面复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言文字应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针对性备考: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比如加强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或议论文写作等能力的提升。
3、拓展知识面:适当拓展语文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