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第二章-容积型压缩机热力学基础(2016)讲述
- 格式:ppt
- 大小:368.00 KB
- 文档页数:38
Δ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计算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理论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差异,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量和输气系数的各种因素,掌握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运用性能曲线图。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想工作过程,分析工作原理就是要研究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一般要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说明。
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
(便于简化分析)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2、吸气和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损失,(吸气压力等于蒸发压力,排气压力等于冷凝压力)3、吸气与排气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汽缸壁无热交换,绝热压缩。
4、无漏气损失。
高低压汽体不发生串漏。
5、无摩擦损失。
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不消耗摩擦功。
(电机功率消耗全部转化为压缩功。
)二、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组成。
压缩机的理论工作过程由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组成。
1、吸气过程。
活塞从外止点向右运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气管中压力为P1的汽体顶开吸气阀进入汽缸内,直到活塞一向内止点,吸气完毕。
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体积增大,压力不变,过程线为0——1.2、压缩过程,当活塞从内止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关闭,缸内容积缩小,汽体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身高到排气管压力P2时,排气阀会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如图1——2点,特点:体积缩小压力升高。
3、排气过程。
当汽缸内压力升高到P2时,汽体顶开排气阀片进入排气管,活塞继续向左移动,缸内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直到活塞移到外止点。
此时缸内汽体排尽,排气过程结束。
过程线2——3,特点: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制冷压缩机》电子教案第一章容积型制冷压缩机的热力学基础容积型压缩机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应用领域最广泛、使用数量最多的压缩机,它们的功率可以从几十瓦到几千千瓦的宽广范围。
尽管容积型压缩机的结构形式众多,但究其热力学基础还有许多部分是相同的。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循环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2、吸汽与排汽过程中没有压力损失3、吸汽与排汽过程中无热量传递4、无漏汽损失5、无摩擦损失一、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输汽量1.气缸工作容积V p,单位为m32.理论容积输气量q vt(或称理论排量),单位为m3/h是指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2)3.压缩机的理论质量输气量q m t,单位为kg/h(1-3)二、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1.理论循环所消耗的理论功W ts,单位为J,W ts =∫12 Vd p (1-4 )2.即单位绝热理论功W t s为,单位为J,W ts = h 2 - h 1 (1-4a )3.压缩机所消耗的理论功率P ts,单位为kw第二节容积型压缩机的实际性能1、压缩机中的压力降2、制冷剂的受热3、气阀运动规律不完善带来的效率下降。
4、制冷剂泄漏的影响。
5、再膨胀的影响6、压缩过程偏离等熵过程7、压缩过程的过压缩和欠压缩。
8、润滑油循环量的影响。
9、压缩机的机械摩擦损失和内置电动机(封闭式压缩机)的电动机损失。
第三节内容积比固定的压缩机的附加功损失在那些具有固定内容积比的容积型压缩机中,在工作中会发生过压缩和欠压缩的压缩过程。
一、内容积比1.内容积比εV是指这类压缩机吸汽终了的最大容积V1与压缩终了的容积V2的比值,即( 1-6 )2.内压力比工作容积内压缩终了压力P2与吸汽压力P1的比值,称为内压力比二、附加功损失内压力比与外压力比不相等时,会产生附加功损失。
讨论三种情况:①P d>P2②P d =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