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折的现场固定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4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现场医疗急救常识——骨折固定人体的骨骼起运动支撑和保护重要器官的作用。
创伤往往造成骨折,骨折部位有皮肤裂伤,骨头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无皮肤裂伤为闭合性骨折。
1、固定注意事项(1)凡是骨折、关节伤、血管神经伤、广泛软组织伤等伤员,在送往医院前均须做好伤肢固定。
(2)先进行止血、包扎,然后固定。
(3)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要送回伤口内,一般畸形则按原形态固定,以免增加污染和刺伤血管、神经。
(4)固定范围应包括伤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物要扶托住伤肢。
(5)肢体骨突部位应用棉垫或其他柔软材料作衬垫。
(6)送往医院途中应重视伤员主诉,注意观察伤肢,适当抬高并予以保护。
严寒地区应注意保暖。
2、固定材料选择。
骨折应用夹板临时固定。
常用的有木制、铁制、塑料制临时夹板。
如无临时夹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硬纸板等临时代用。
3、固定方法(1)舷骨骨折。
一种是木制夹板固定。
用木夹板两块置于上臂内外侧,再用两条三角巾折成带状扎牢,肘关节弯曲成90度,前臂用三角巾悬吊。
另一种三角巾自体固定。
用一块三角巾悬吊前臂,另一块三角巾固定上臂于胸侧。
(2)前臂骨折。
用两块长短适当的木板垫以柔软衬物,分别安置前臂屈侧与背侧,用三角巾包扎,再予悬吊。
若固定需要包括手及腕部时,则屈侧木板一端长达手指尖远处,用布团置于手掌使手呈半抓握位置固定。
(3)股骨骨折。
用一块长木板或扁担,自腋部起至外踝处以5~6条三角巾,分别绕胸、腰、大腿、膝、小腿及踝部等处扎紧。
无木板时也可利用健肢与伤肢绑扎在一起作固定。
(4)小腿骨折。
用一块木板自大腿中部至足部,用三角巾或绷带绑扎。
•骨折的现场固定•骨折分类及固定方法•骨折发生的原因•骨折多数发生于交通事故、工业伤害、运动伤害、意外事故等情况。
•为何要先固定骨折的肢体呢?•当发生骨折事故之后,为了减轻断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为了减轻伤者的痛苦,在运送伤者去医院的途中,应对骨折进行必要的固定。
•如何判断发生了骨折?•骨折时,局部红肿,起大包,疼痛剧烈,尤其是移动或触摸伤肢时,伤处似能听见咔嚓的响声。
肢体扭曲变形,或长或短。
下肢骨折跌倒后无法站立,上肢骨折无法提起物体。
骨折的确诊要依靠X线照相,一般只有到医院方能进行。
如果伤后已怀疑有骨折,应先按骨折处理,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骨折的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边疆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双可分为:裂缝骨折、青枝骨折;•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边疆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固定材料•(一)脊柱部位固定• 1.设备运用:颈托、铝芯塑型夹板、脊柱板、头部固定器、躯干夹板;• 2.现场制作:①用报纸、毛巾、衣物卷成卷,从颈后向前围于颈部。
颈套粗细以围于颈部后限制下颌活动为宜。
②表面平坦的木板、床板,大小以超过伤病人的肩宽和人体高度为宜,配有绷带及布带用于固定。
•(二)夹板类• 1.设备运用:充气式夹板、铝芯塑型夹板、小夹板、锁骨固定带;• 2.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木板块、折叠的毯子、树枝、雨伞等作为临时夹板。
• 3.自体固定:将受伤上臂缚在胸廓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
•锁骨固定带•固定原则• 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4.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固定原则• 5.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6.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7.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8.预防休克。
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骨折和扭伤是常见的外伤情况,及时正确的现场固定对于伤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
在介绍之前,有三个原则需要牢记:1.保护伤者:在遇到骨折或扭伤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伤者的安全。
如果伤者出现头部外伤、颈部疼痛或者其它任何严重的并发症,应立即呼叫紧急救护车或就医。
2.尽量不要移动:在固定伤处之前,要尽量避免移动伤者。
因为骨折或者扭伤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进一步移动可能会加重伤情。
3.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尽量保护伤者的情况下,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详细的治疗方案。
骨折现场固定方法:1.全身固定:在初步确保伤者的安全后,如颈椎无异常,可以采用全身固定的方法。
全身固定包括将头部、胸部、腰椎和骨盆固定在一台硬板上,可使用担架或硬物支撑。
2.伤处支撑:对于骨折部位,可以通过减轻骨折部位的负重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衣物、板条、支架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移动。
3.血管供应保护:尽量避免阻断骨折部位的血管供应,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骨折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出血或末梢供血异常的症状,要尽快就医。
4.尽早就医:即使已经进行了固定,也应该尽快就医。
由于骨折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及早就医对于伤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扭伤现场固定方法:1.冷敷:扭伤后,立即使用冰袋或冷湿毛巾冷敷扭伤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时间约为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2.固定:固定扭伤部位可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可以使用绷带或者弹性绷带将受伤部位固定住。
3.高位抬举:对于脚踝或者膝关节扭伤,可以采用高位抬举的方法。
将脚或膝关节抬高一些,可减少肿胀和疼痛。
4.休息:扭伤后,要避免过度活动伤处,保持休息和平静。
避免站立或走动时间过长,以免加重疼痛和损伤。
总结起来,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来说要尽量保护伤者,避免移动,并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骨折的固定方法骨骼因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而发生折断,叫骨折。
骨折通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出血,所以有剧烈的疼痛。
但在救护现场经过适当的暂时固定,可减轻疼痛,并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一般情况下,夹板固定是最为简单易行的。
(1)肋骨骨折固定法:没有刺伤胸膜和肺脏的肋骨骨折可用多头带固定。
在患者深呼气结束时,用多头带缠绕断骨处的胸部,以减少呼吸运动。
另一种方法是先在骨折部位垫上棉花,让患者用力呼气,然后用3厘米宽的橡皮膏贴在伤处,呈叠瓦状。
胶布只需稍稍超过前胸及后背中线即可,以免妨碍健侧呼吸。
(2)肱骨骨折固定法:先把伤臂从肘关节弯曲90°,上臂内侧放一夹板,上端顶住腋窝,下端到肘部,上臂外侧放一夹板,上端伸过肩头,下端伸过肘外,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布带吊起上肢。
如找不到夹板,可以把伤肢屈肘,紧贴胸部腋侧,用绷带把伤肢固定在胸部上。
(3)前臂骨折固定法:在前臂内侧及外侧各放一块小夹板,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布带吊起。
(4)大腿骨折固定法:先使伤腿伸直并轻轻向外牵拉伤肢,另一人按住患者骨盆,在大腿内、外侧各放一块夹板。
内侧夹板短些,上端至大腿根部,下端过脚跟,外侧夹板稍长,上至腋窝,下过脚跟,关节处垫好棉花纱布,用三角巾或绷带缠绕固定。
无夹板时,可把伤腿与健侧腿平直并起,用带子或三角巾固定起来。
(5)小腿骨折固定法:用一块狭长形的木板条,一面垫上棉花或衣服,外裹绷带,贴着伤腿的外方或下方,夹板的一头到大腿上部,另一头到脚跟。
用4条三角巾,在大腿、膝盖上下和足跟上方,分别连腿带夹板,一齐扎紧。
(6)利用简易材料进行固定:在一时找不到夹板的情况下,用厚纸、期刊杂志、坐垫甚至滑雪板等也可代替夹板进行固定。
(7)注意事项:现场固定不是整复,而仅仅是为了限制伤肢活动,便于医生以后的诊治,故非专业人员不要企图使断骨复位。
固定时,应在夹板与骨突起及关节处放些棉花及纱布,以免长时间压迫组织引起坏死。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破裂的情况,常见于运动损伤、意外事故等。
在骨折的现场,正确的固定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防止骨头错位,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骨折现场固定方法。
1. 保持安全:在处理骨折的现场,首先要确保自己和病人的安全。
特别是在交通事故等现场,需要注意周围的危险因素,确保自己和病人不会再次受伤。
2. 停止出血:如果骨折伴有出血,应优先处理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直至出血停止。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应及时就医。
3. 固定伤处:骨折的固定是为了保持骨头的位置稳定,避免进一步错位和移动。
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固定方法,如木板、绷带、折叠纸板等。
固定时应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引起肢体缺血。
4. 使用夹板:夹板是固定骨折的常用工具,可以使用硬纸板、木板或塑料板等代替。
将夹板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用绷带或绳子固定夹板和骨折部位,使骨头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5. 固定关节:如果骨折涉及关节,需要特别注意固定关节。
关节的固定可以使用腰带、绷带等将关节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以减少关节的活动范围,避免进一步损伤。
6. 提升受伤部位:对于较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提升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枕头、折叠的衣物等垫高受伤部位,但不要过度提升,以免引起更多的疼痛和不适。
7. 给予冷敷: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袋、冷水毛巾等进行冷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但要注意不要直接将冰袋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8. 避免移动病人:在固定骨折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移动病人,以免加重伤害。
如果需要转移病人,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如使用担架或抬高固定的部位。
总结起来,正确的骨折现场固定方法是保持安全、止血、固定伤处、使用夹板、固定关节、提升受伤部位、冷敷、避免移动病人。
在处理骨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冷静、稳定,尽量不给病人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此外,记得在固定骨折后及时就医,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复查。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骨折是骨头的一种断裂现象,常常会导致疼痛和损伤。
在急救情况中,现场固定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它可以帮助稳定骨折部位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以下是10种常见的现场固定方法:1. 脱鞋固定法:对脚部或踝关节骨折,可以先协助病人脱鞋,然后利用创可帖或固定带将鞋子固定在骨折部位,这样可以稳定骨折并减轻疼痛。
2. 剧毒关节固定法:当手臂或腿部骨折时,可以用软布或毛巾包裹住身体和骨折部位,然后用带子或绳索将骨折部位固定。
3. 肢体绷带法:对于骨折的肢体,可以使用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有助于减轻疼痛并稳定骨折。
确保绷带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三角巾固定法:当手臂或腿部骨折时,可以将三角巾折叠成宽约10厘米的绷带,并将其固定在骨折部位上。
5. 绷带托架法:对于股骨骨折等大骨折,可以使用绷带托架固定。
将一根直杆或坚硬的物体放在骨折部位旁边,并用绷带将其与骨折部位固定。
6. 整体固定法:当骨折涉及整个手臂或腿部时,可以使用整体固定法。
将一根直杆或坚硬的物体从骨折部位一直延伸到手指或脚趾的末端,并用绷带固定住。
7. 膏药固定法:对于小骨折或裂纹,可以使用透明的胶带或膏药将受伤部位固定。
8. 空气固定法:对于大腿骨骨折等严重情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可以使用空气固定法。
将细长的气垫或充气物体放在腿的两侧,并通过充气将其固定。
9. 泡沫垫固定法:将柔软的泡沫垫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并用绷带将其固定,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
10. 关节夹固定法:对于关节骨折,如肘关节骨折,可以使用专门的夹具将骨折部位固定住,并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
现场固定方法的目的是稳定骨折部位并减轻疼痛。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受伤部位和骨折的严重程度。
重要的是,在进行现场固定之前,要首先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例如止血、缓解疼痛,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夹板固定法:这是一种外固定方法,通常用于四肢骨折。
医生会使用夹板、石膏或绷带等材料将骨折部位固定住,以保持骨骼的稳定性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夹板固定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石膏固定法:石膏固定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固定方法,通常用于手腕、脚踝和手臂等部位的骨折。
医生会将石膏绷带缠绕在受伤部位,然后用水浸泡使其硬化。
石膏固定法可以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并减轻疼痛和肿胀。
牵引固定法:牵引固定法通常用于颈椎、腰椎和股骨干等部位的骨折。
医生会在受伤部位施加牵引力,使骨折部位对齐并保持稳定。
牵引固定法可以通过外部装置(如牵引床或牵引架)或内部装置(如钢针或钢板)实现。
支架固定法:支架固定法是一种外部固定方法,通常用于四肢骨折。
医生会使用金属支架将骨折部位固定住,以保持骨骼的稳定性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支架固定法可以调整角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骨折。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固定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固定方法,如外固定器固定、内固定等。
不同的骨折类型和部位需要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固定方案。
总之,正确的固定方法对于治疗骨折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固定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健康。
几种罕有骨折的临场固定办法(一)锁骨骨折固定:1.在两腋下各垫上一块棉垫或毛巾.2.用“8”字绑带法或锁骨带固定两肩部.3.两肘关节愚昧,两腕在胸前交叉,再用一条三角巾,从上臂肱骨下端处绕过胸廊,两头相遇时打结.(二)前臂骨折固定:固准时,必须做到肘关节愚昧成直角,腕关节稍向背屈,掌心朝向胸部.1.取两块长短恰当的木板(由肘至手心),垫以柔嫩衬物.2.将两块夹板分离放在前臂掌侧与背侧(只有一块夹板时放在前臂背侧),并在手心放棉花等柔嫩物,让伤员握住,使腕节稍向背屈.3.高低两头扎稳固定.4.再屈肘90度,拇指向上,用大悬臂带吊起.(三)肱骨骨折固定:固准时,要达到肘关节屈成直角,肩关节不克不及移动.●夹板固定法:1.木夹板两块置于上臂内.外侧(如只有一块夹板时则放在上臂外侧).2.用绷带或三角巾将高低两头扎稳固定.3.肘关节愚昧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吊起.●躯干固定法:1.现场无夹板时,可用三角巾躯干固定.2.三角巾折成约10-15公分宽(将三角巾叠成三折的宽带,个中心要正对骨折处)的带子,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胸前.(四)股骨(大腿)骨折固定:1.伤员仰卧,伤腿伸直.2.用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3.外侧由腋窝到足跟,内侧由腹股沟到足跟(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到外侧),将健肢靠向伤肢,使两下肢并列,两脚对齐.4.关节及闲暇部位加垫,用五至七条三角巾或绑带将骨折高低两头先固定,然后分离在腋下,腰部及膝.踝关节等处扎稳固定.5.必须使脚掌与小腿呈垂直,用“8”字形包扎固定.6.脱去伤肢的鞋袜,以便随时不雅察血液轮回.(五)小腿骨折固定:1.两块由大腿中段到脚跟长的木板加垫后,放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只有一块木板时,则放在外侧),关节处垫置软物2.用五条三角巾或布带分段扎稳固定.起首固定小腿骨折的高低两头,然后,依依固定大腿中部.膝关节.踝关节并使小腿与脚掌呈垂直,用“8”字形固定.上述办法只实用于骨折后的临场抢救,假如现场没有任何材料或者伤病比较轻微的,必定要等急救人员的到来,不要私自对伤者进行处理,以免加重伤情.在将伤者送往病院后,必定要进行专业的检讨与治疗.建议宽大伤者在做固准时不要应用石膏绷带夹板,请应用高分子夹板绷带,它的重量轻.强度高.透气性好.100%透X光线.防水.舒适安然等长处,可以使你在术后更早的进行恢复性锤炼,让你恢复的加倍完整.。
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包括()选择题【实用版3篇】目录(篇1)1.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重要性2.骨折现场固定的方法3.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4.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注意事项正文(篇1)一、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重要性在现场处理骨折和扭伤时,及时进行固定非常重要。
正确的固定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避免伤势恶化,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二、骨折现场固定的方法1.临时固定:使用夹板、木板、树枝等将断骨的上下端固定,防止骨折部位移动。
2.悬吊固定:对于上肢骨折,可以使用三角巾、布带等将骨折部位悬吊起来,避免负重。
3.牵引固定: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利用牵引器等设备进行骨折部位的牵引固定。
三、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1.RICE 原则:RICE 是英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 (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的缩写。
2.使用绷带、布带等对扭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
3.在现场处理时,尽量避免对扭伤部位进行过度活动。
四、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现场固定时,要注意保持伤者的呼吸畅通,避免窒息。
2.对于开放性骨折,应避免将骨折端送回伤口,以免造成感染。
3.在固定过程中,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加重伤者的痛苦。
4.在现场固定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总之,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目录(篇2)1.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重要性2.骨折现场固定的方法3.扭伤现场固定的方法4.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注意事项正文(篇2)一、骨折和扭伤现场固定的重要性在现场处理骨折和扭伤时,及时进行固定非常重要。
正确的固定可以减轻伤者的疼痛,避免骨折端或关节进一步损伤,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二、骨折现场固定的方法1.临时固定:使用现场可得的材料如木板、树枝、纸板等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移动。
2.夹板固定:使用专门的夹板或替代品如木板、硬纸板等将骨折部位固定,注意保持夹板与皮肤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避免压迫伤口。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物品准备(10分):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7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一、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
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
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三、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折断的损伤,常见于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
在处理骨折现场,固定骨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骨折现场固定方法。
一、腕骨折固定方法腕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
固定前,需要将骨折部位进行清创消毒,然后用纱布包扎好。
接下来,将腕部保持在自然伸直的位置,并用石膏或外固定器进行固定。
固定时要注意保持手指的灵活性,避免固定过紧。
二、股骨骨折固定方法股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固定股骨骨折可以采用拉伸固定或手术固定。
在现场处理时,可以先用拉伸器进行初步固定,将骨折部位拉直。
然后,用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将股骨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固定后,及时送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三、脊椎骨折固定方法脊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固定。
在处理脊椎骨折时,首先要保护好患者的头颈部,避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接下来,可以用背夹固定器将背部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固定时要注意保持脊椎的正常曲度,避免固定过紧导致压迫损伤。
四、肱骨骨折固定方法肱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固定肱骨骨折时,可以先将骨折部位进行清创消毒,然后用纱布包扎好。
接下来,将上臂保持在自然伸直的位置,并用石膏或外固定器进行固定。
固定时要注意保持手肘的活动度,避免固定过紧导致关节僵硬。
五、踝关节骨折固定方法踝关节骨折是下肢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固定踝关节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
固定前,需要将骨折部位进行清创消毒,然后用纱布包扎好。
接下来,将踝关节保持在自然伸直的位置,并用石膏或外固定器进行固定。
固定时要注意保持足部的活动度,避免固定过紧导致关节僵硬。
以上是几种常见骨折现场固定方法的介绍。
在处理骨折时,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并在固定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患者的周围组织,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固定后,应及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骨折的现场急救流程骨折是指骨头发生断裂或者破裂,常见于运动损伤、车祸、跌倒等意外情况。
在骨折的现场,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减轻病情并提供有效的救助。
下面是骨折的现场急救流程:1. 保护现场安全: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有必要,将伤者从危(wei)险的环境中挪移到安全地点。
2. 评估伤势:观察伤者的症状和表现,判断是否有骨折。
常见的骨折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变形、异常活动和听到骨头磨擦声等。
3. 住手出血: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出血,应即将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按压在出血处,用力度适中的绷带固定。
4. 固定骨折部位:如果伤者有明显的骨折,应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固定骨折部位:- 手指固定法:用手轻轻地按住骨折部位,不要用力挪移。
- 周围固定法:用绷带或者衣物将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过紧或者过松。
- 牵引法:适合于骨折部位无法固定的情况,通过外力拉伸骨折部位,使其复位。
5. 应用冷敷:在固定骨折部位后,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冷敷物敷在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6. 呼叫急救人员:如果伤者的症状严重或者无法进行有效的急救,应即将呼叫急救人员。
他们将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救助和运送伤者到医院。
7. 赋予安慰和支持:在急救过程中,赋予伤者安慰和支持,保持镇静和耐心。
告知伤者将会得到适当的医疗救助,并尽量减轻其痛苦。
8. 监测伤者状况:在急救过程中,要不断监测伤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
如果伤者浮现呼吸难点、心跳住手或者失去意识等紧急情况,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9. 等待医疗救护人员的到达:在急救过程中,等待医疗救护人员的到达。
一旦他们到达现场,将会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处理。
请注意,以上的骨折的现场急救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急救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急救培训知识进行。
如果您不确定或者没有相关急救经验,请尽快呼叫急救人员或者寻求专业医疗匡助。
骨折的现场处理创伤现场急救是对伤员在医院前的紧急救护。
目的是使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安全运送,便于后续治疗。
骨折的现场固定骨折固定的目的是避免增加伤害,防止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移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和内脏,同时减轻疼痛,便于运送病员。
急救过程中的固定首先需要判别断是否有骨折的存在。
骨折损伤,通常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有明确的肢体或颈、腰、髋部外伤史。
伤后受伤部位立即出现肿、痛各式各样功能障碍。
如果是完全性骨折,可以出现明显的畸形。
有时还可以搬动伤员时感觉到骨擦音或骨擦感,即骨折端互相摩擦的声音和障碍。
换言之,在较严重的外伤以后,如果伤员某一部位出现肿、痛和功能障碍,就可以按照骨折伤处理,给予适当的外固定,然后再将伤员送至医院治疗。
车祸及生活中常见并需要在现场进行固定的,有锁骨、上臂肱骨、前臂尺桡骨、大腿股骨、小腿胫腓骨、颈椎骨、腰椎骨和骨盆等骨折。
颅骨和手、足小骨的骨折,可以仅做临时包扎,不一定要现场固定。
1、锁骨骨折固定:锁骨骨折多因摔伤或车祸引起,伤后肩上可以肿胀,触压或上肢活动时剧烈疼痛,有时可有明显隆起等畸形。
现场仅将伤侧上肢用三角巾、围巾或衣襟上翻包扎悬吊,并限制伤肢活动即可。
2、上臂肱骨骨折固定:肱骨在外伤骨折后,可以出现上臂的肿胀、淤血、活动障碍及疼痛,有时可有明显畸形存在。
如症状不典型,检查可将伤肢伸直并使手腕尽量背伸,轻扣手掌根,力量传导至上臂骨折部位,可引起疼痛。
肱骨骨折在现场可用木板木棍儿、杂志、书本、硬纸夹等敷于上壁内外侧,用三角巾叠成带状或其他布带、领带、皮带等环绕绑扎3--4匝,然后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等将上壁悬吊并固定在躯干上。
注意所有硬质外固定物均应在用柔软的毛巾等敷料衬垫后使用,不要直接敷在肢体上,防止损伤皮肤、软组织及血管神经。
在没有木板等物品的时候,可以用多根布带将上臂绑扎固定在躯干上,然后再屈肘悬吊即可。
3、前臂骨折固定:前臂有尺、桡两根长骨,如果单根骨骨折,相对比较稳定,可以仅用三角巾等将伤肢悬吊固定即可:如果尺、桡骨双骨折,其固定的原则与上臂骨折相同。
现场骨折固定教案教案标题:现场骨折固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2. 掌握现场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学会正确使用简便固定器材进行现场骨折固定;4. 培养学生对现场骨折固定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骨折固定器材(如三角巾、软包扎、铝合金板等);3. 模拟骨折的教具(如人体骨骼模型);4. 教学案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张骨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2. 引导学生回忆骨折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骨折的分类和常见类型,包括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等;2. 解释现场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如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保护周围软组织、避免进一步损伤等;3. 介绍现场骨折固定的基本方法,包括简便固定器材的使用和正确操作步骤。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示范使用三角巾进行骨折固定的方法,包括上肢骨折的固定和下肢骨折的固定;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观摩和指导;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骨折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现场骨折固定的应对措施;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骨折的固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现场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讨论固定操作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网上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场骨折固定的最新技术和设备;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急救培训或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固定技能;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促进互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