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300.78 KB
- 文档页数:46
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大纲要点(2)第四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第一节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公安机关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任务;坚持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新经验。
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结合治理的意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容;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主导方面;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的治安工作社会化;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警民结合的形式。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公安政策的概念、作用;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中的严肃与谨慎的相互关系;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基本精神;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的问题;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中应注意的问题;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林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意义;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第六章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第一节公安刑事执法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任务、职权;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的概念和程序;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句留、逮捕的概念、知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治安管理处罚中不同年龄人、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醉酒人、一人实施数行为、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责任;治安管理处罚从轻或免予处罚、从重处罚的情形;治安管理处罚的追究时效;劳动教养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输劳动教养案件的程序;收容教育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审批手续;强制戒毒的法律依据对象、期限、主管机关及决定强制戒毒的程序;强制戒毒所的工作内容;收容教养的性质及对象。
1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映的是国家意志。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施。
()3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4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5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6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7地方自治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
()8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9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督察监督等。
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
(10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1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通过受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举报,追究违法、违纪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12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13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14有没有专门的统一的制式服装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15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16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的形成主要是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
()17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
()18公安机关是我国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
()19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20行使管制权的主体是乡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
第四章 行政执法依据第一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一、管辖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二、回避制度(一)回避的情形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二)回避决定回避适用于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鉴定人、翻译人员。
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由指派或者聘请的公安机关决定。
(三)回避结果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民警察不得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作出回避决定后,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不得再参与该行政案件的调查和审核、审批工作。
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所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回避决定的公安机关根据是否影响案件依法公正处理等情况决定。
强化练习1.(单选)民警王某负责办理一起轻微伤害案件,该案当事人申请王某回避,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决定王某不实行回避的情形是()。
A.被侵害人是民警王某所属派出所所长的哥哥B.违法行为人的舅舅是民警王某所在小区的清洁工C.违法行为人是民警王某的大学同学D.被侵害人是民警王某战友的女儿2.(多选)张某是甲县人,长期前往乙县、丙县做生意,警方查获的下列行政案件,可以由甲县公安机关管辖的有()。
A.张某在乙县嫖娼B.张某在丙县赌博C.张某在丙县扰乱公共场所秩序D.张某在乙县打架三、调查取证(一)人员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询问、辨认、检查、勘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调查取证工作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表明执法身份。
第十五章 行政管理能力第一节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公安机关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社会治安状况,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统计,从而准确判明治安形势的工作方法。
强化练习1.(单选)某派出所辖区有许多娱乐场所,流动人口多,社会控制薄弱,为了加强管理,准备开展流动人口状况调查。
下面不恰当的做法是()。
A.委派辖区的机关、团体负责人开展调查B.结合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开展调查C.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调查D.通过微信、微博等大众传媒开展调查2.(单选)关于调查研究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B.调查研究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C.调查之前,先做好计划、明确结论D.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一、调查研究的内容(一)影响治安秩序的因素调查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219(二)社会治安状况调查调查方向调查内容社会治安控制力公安机关机构设置、警力状况、队伍素质、装备水平、运行状况、工作效率等群众性治安保卫力量及活动情况保障社区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状况社会治安破坏力违法犯罪动向社会热点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情况治安灾害事故发生及造成损失的数量及情况群众安全感群众对治安秩序的总体评价群众对违法犯罪的态度群众对公安机关、司法部门的信任感以及对工作效率和作风的评价等强化练习(单选)为优化执法服务,倾听民意,更多地以老百姓的感受来做好公安工作,某县公安局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活动不作为重点调查的内容是()。
A.公安机关管理体制B.公安民警整体素质C.社会治安状况D.人民群众安全感(三)公安管理业务调查1.户口调查户口调查是指通过人口调查来了解治安秩序情况。
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常住人口情况、暂住人口情况及重点人口情况。
常住人口情况主要包括常住人口的身份、经济状况、现实表现、经常往来的社会关系及流向动态情况。
暂住人口情况主要包括暂住人口的构成、来源、流向、暂住情况、时间、地点、原因、活动或就业情况、收入情况、生活状况等。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
?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 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3. 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 人民警察的条件:1. 年满18 岁;2. 拥护宪法; 3. 身体健康; 4. 高中以上文化;5. 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 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 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 1. 维护国家安全;2.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 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5. 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臵和职务序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臵:1. 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 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 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公安基础知识一、总则要学好公安基础知识,首先应清楚以下的关系:二、考点图解有了国家,同时也有了警察,国家不能没有警察与国体一致,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与国家意志一致,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即国家法律与党的政策词义是“警之于先,察之于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专政的暴力工具具有暴力性,但不是惟暴力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对人民要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财产服务于社会,警察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应发挥骨干的和职能的作用。
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任务是: 打击: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 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防范:是……的基本措施教育:是……的战略性措施管理:是……的重要手段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改造: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 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 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权警械、武器使用权紧急状态处置权公安机关的职责警察的起源和作用 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 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公安机关的宗旨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工作的内容公安工作的含义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公安工作的特点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 公安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公安刑事执法的主要措施 公安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治安管理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公安刑事执法 公安行政执法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公安执法监督的概念 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公安执法监督的意义督察制度 法制部门的监督 公安行政复议制度公安赔偿制度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公安执法监督概述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公安执法监督三、考点提要第一章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