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胸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
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3R V4 R V5R
正极
胸骨右缘4肋间 胸骨左缘4肋间 V2与V4连线中点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 右侧 右侧 与V3、V4、V5对称 右侧
delta波
室性
其前多无相关 P波
P’, 形态异于窦P 正常, 延长(干扰) 室上性 正常 不完全
P’-R间期
—— 宽大畸形 与QRS主波相 反 完全
QRS波群 T波 代偿间歇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早搏; (2)QRS呈室上型,心律绝对整齐(同导联RR间距 相差<0.01秒); (3)频率160~220次/min 。 临床特点:突发、突止, 节律规整,QRS一般正常,也可增宽变形, 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胸前导联系统(chest leads)
包括: V1、V2、V3、V4、V5、V6 反映心脏水平面(横面)情况
标准双极肢体导联的意义
导联 Ⅰ Ⅱ Ⅲ 代表意义 心脏左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加压单极肢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
导联 aVR 代表意义 心室腔内的电位变化
aVL aVF
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型;
2) 逆行P’波(I、II、aVF倒置,aVR直立)可出 现在QRS波 之前(P’-R<0.12s), 也可出现在 QRS波之后 (R-P’<0.20s),或埋藏于QRS波之 中;
3)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