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
隧道工程量计算方案一、引言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精确的数量计算来确保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
隧道工程量计算方案是指根据隧道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对隧道工程中各项工程量进行详细的计算及核算的方案。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量计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隧道工程量计算的相关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规则和计量程序,旨在为隧道工程的数量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隧道工程量计算原则1.准确性原则。
隧道工程量计算应该做到准确无误,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规范性原则。
隧道工程量计算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计算核算。
3.综合性原则。
隧道工程量计算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计算,确保综合数量计算的准确性。
4.公正公平原则。
隧道工程量计算应该做到公平公正,明码标价,计算过程公开透明。
5.标准化原则。
隧道工程量计算应遵循标准化的计量单位和计量规则,确保计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隧道工程量计算方法1.分部分项法。
隧道工程量计算可以采用分部分项法,将隧道工程分为若干个部分,分别计算各个部分的工程量,最后进行汇总计算。
2.单位工程量法。
隧道工程量计算可以采用单位工程量法,即按照标准化的单位工程量计算方法,对隧道工程各项工程量进行详细计算和核算。
3.指数法。
隧道工程量计算可以采用指数法,即根据工程数据和指数经验值进行计算核算,得出预估工程量。
4.采暖法。
隧道工程量计算可以采用采暖法,即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进行合理估算,得出准确的工程量数据。
四、隧道工程量计算步骤1.研究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首先,要对隧道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研究,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
2.制定计量方案。
根据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合理的计量方案,确定计量的范围和要点。
3.确定计量单位和计量规则。
在制定计量方案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计量单位和计量规则,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一章绪论1. 隧道:构筑在离地面一定深度的岩层或土层中用作通到底建筑物2. 隧道分类:按周围介质分:岩石隧道和土层隧道;按用途不同分:交通隧道和市政工程隧道3. 公路隧道:穿越公路路线障碍物的交通隧道4. 公路隧道的主要特点:(1)断面形状复杂:宽而扁,高:宽<=1.; 常有特殊构造:岔洞,紧急停车带回车区,以及双连拱隧道,小间距隧道,双层隧道;(2) 荷载形式单一:主要是围岩压力,方向不会改变;(3)附属设施多:通风,照明,交通信号,消防,监控设施5. 断面几何形状:考虑功能和经济的两方面:马蹄形,圆形(盾构开挖),拱形(山岭隧道),双连拱(浅埋土层,地形受限),矩形(沉管法,城市隧道)6.. 衬砌的结构类型分为四类:整体式砼衬砌;装配式衬砌;锚喷支护衬砌;复合式衬砌7.. 整体式砼衬砌又可分为:半衬砌;厚拱薄墙衬砌;直墙拱形衬砌;曲墙拱形衬砌(1)半衬砌:适用于岩石较坚硬并且整体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围岩; 对于侧压力很大的较软岩层或土层,为避免直墙承受较大压力,采用落地拱(2)厚拱薄衬砌:适用于水平压力很小的情况,拱脚较厚,边墙较薄(3) 直墙拱形衬砌:铁路隧道常用,竖向压力较大,水平侧压力不大(4)曲墙拱形衬砌:地质条件差,岩石破碎松散和易于坍塌地段8. 装配式衬砌:用于盾构法施工,深埋法施工,TBM 法施工9. 锚喷支护衬砌:喷混凝土和加锚杆两方法的统称。
常用方法:喷混凝土,钢筋网喷混凝土,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锚杆混凝土,钢纤维喷混凝土;特点:有很强时效性,新奥法和挪威法10. 复合式衬砌:主要应用于含水量较多的地段,外层为锚喷支护,中间有一层防水层,内层多为整体式衬砌,新奥法多采用11. 初始地应力场由两种力系组成:自重应力分量;构造应力分量影响因素:一类是和地壳的运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12. 构造应力场:区域性明显,测试方法:解析反演法,原位测试法(1)地质的构造过程不公改变了地质的重力应力场,而且还有一总分残余在岩体内(2) 构造应力场在一定深度内普遍存在且多为水平分量(3)构造应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13. 作用在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三类:主要荷载(就是长期作用的荷载,包括地层压力,围岩弹性抗力,结构自重力,回填岩土重力,地下静水压力及使用荷载); 附加荷载(指非经常作用的荷载,包括施工荷载,灌浆压力,局部落石以及有温度变化或砼收缩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收缩用力) ;特殊荷载(一些偶然发生的荷载,如炮弹冲击力和爆炸时产生激波压力,地震力,车祸时冲撞力)14. 形变压力: 由岩体变形所产生的挤压力;15. 松散压力: 岩体坠落、滑移、坍塌所产生的重力16. 围岩压力:形变压力和松散压力统称为围岩压力17.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a岩土的重力b岩体的结构c.地下水的分布d.隧道洞室的形状和尺寸e. 初始地应力18•确定围岩压力的方法:a•现场量测b•理论估算c工程类比法19•常用的围岩分类方法:a岩石坚固系数分类法b•太沙基理论c•铁路围岩分类法d•人工岩石洞室围岩分类法e.水工隧道围岩分类法20. 隧道结构计算的任务:就是采用数学力学的方法,计算分析在隧道修筑的整个过程中 (包括竣工,运营)a.隧道围岩及衬砌的强度 b.刚度和稳定性,为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具体设计参数21. 隧道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三大部分: a.刚体力学法b.结构力学法(荷载位移法)c.连续介质力学法(地层结构法)22. 附:19 世纪后期,砼材料与钢材料的出现,地下结构的建造于计算进入地下连续拱形框架结构阶段,而计算的理论基础为线弹性结构力学;地下连续拱形框架结构式一种超静定弹性结构系统,荷载为地层压力,优点:以结构力学原理为计算理论基础缺点:没有考虑地层对衬砌结构变形所产生的弹性抵抗力23. 如果人工考虑隧道衬砌和地层的相互作用,地下结构的计算方法仅分为结构力学方法和连续介质力学方法24. 造成隧道结构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应用的主要原因:(1) 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无法准确确定(2)隧道的荷载量级很大,无法准确给出(3) 围岩自承能力除受围岩自身条件影响外,还受施工方法、时间、支护形式、洞室几何尺寸等的影响( 4)围岩本构关系复杂和屈服性准则不完善性,使围岩自承能力无法发挥第二章隧道结构计算的结构力学法1. 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地层压力,然后计算衬砌在地层压力和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最后根据内力分布对衬砌结构断面进行验算2. 荷载结构法和计算地表结构所采用的结构力学方法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衬砌结构在变形过程中要受到周围介质的限制,分为力法与位移法3. 拱形半衬砌隧道的结构计算: ( 1)半衬砌结构可简化为弹性固定平面无铰拱(计算模型) (2)拱顶截面建立位移协调方程,由拱顶截面的位移协调方程得拱脚处的位移和转角( 3) 将拱脚位移和转角方程代入拱顶截面位移协调方程,得关于未知力X1 ,X2 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可得拱顶截面未知力( 4)各截面强度校核4. 拱形曲墙隧道的结构计算: (1)假定弹性抗力为镰刀形分布,拱形曲墙式衬砌的计算模型为墙角弹性固定而两侧受周围约束的无铰拱( 2)通过h点的变形协调条件计算弹性抗力bh(3)计算主动荷载作用下衬砌的内力(4) b h=1时衬砌的内力⑸求出最大抗力值b h(6)用叠加的方法求出衬砌内任一点的内力5. 拱形曲墙隧道的结构计算模型:竖向荷载所引起的侧墙部分的变形,将受到侧面围岩的约束,形成一个抗力区,这里假定弹性抗力为镰刀形,其量值用 3 个特征值控制:抗力上零点对一般与对称中线夹角为40°-60°;抗力下零点在拱脚处;最大抗力点h 在衬砌最大跨度处,一般在抗力区2/3 处6. 拱形直墙隧道的局部变形法:在分析拱形直墙式隧道结构时,需将拱圈与直墙分开考虑,拱圈是一个拱脚弹性固定的无铰拱,弹性抗力假定为二次抛物线分布,边墙视为弹性地基梁,全部抗力有文克勒假设确定,墙顶和拱脚弹性固结,墙脚与基岩间有较大的摩擦力,无水平位移发生,他在基岩的作用视为刚性体7•外荷载产生的位移卩hp和直墙拱的结构计算:(1)由弹性地基梁公式,计算系数卩1, 3 1,卩2, 3 2(墙顶位移)(2)由主动荷载及单位弹性抗力所产生的h点位移计算单位弹性抗力所产生的位移h b (3)由口hp和口h b求得弹性抗力b h (4)根据任一截面i处的内力表达式得拱的截面内力( 5)求出直梁的内力( 6)校核8•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力法计算步骤:(1)计算[F0](2)计算[丫SX]并将其转化为[丫SX]'⑶计算[丫SP]并将其转化为[丫SP]' (4)计算[Fxx],[Fxp](5)计算赘余力{x} (6)计算衬砌单元节点{s} ( 7)计算衬砌节点位移{ S }9•隧道衬砌结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计算步骤:(1)计算衬砌单元刚度位移矩阵( 2)计算链杆刚度( 3)计算墙底支座的刚度矩阵( 4)集成总体刚度矩阵,并计算各元素值( 5)消去已知位移( 6)计算节点位移( 7)计算单元节点力10•拱形直墙计算模型:拱圈是一个拱脚弹性固定的无铰拱,拱圈弹性抗力假定为二次抛物线分布,边墙视为弹性地基梁,全部抗力由文壳勒假设确定。
1.1 工程概况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省天全县与甘孜泸定县交界的二郎山地段, 东距约 260km , 西至约 97 km , 这里山势险峻雄伟, 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原有公路坡陡弯急, 交通事故不断, 使其成为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个咽喉险道, 严重影响了川藏线的运输能力, 制约了川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展。
二郎山隧道工程自天全县龙胆溪川藏公路K2734+ 560 (K256+ 560)处回头, 沿龙胆溪两侧缓坡展线进洞, 穿越二郎山北支山脉——干海子山, 于泸定县别托村和平沟左岸出洞, 跨和平沟经别托村展线至K2768+ 600 (K265+ 216) 与原川藏公路相接, 总长 8166km , 其中二郎山隧道长4176 m , 别托隧道长104 m ,改建后可缩短运营里程2514 km , 使该路段公路到达三级公路标准, 满足了川藏线二郎山段的全天候行车。
1.2 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二郎山段山高坡陡,地形险要,在地貌上位于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地边缘山区分水岭地带,隶属于龙门山深切割高中地区。
隧道中部地势较高。
隧址区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由于区地层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地层,构造为西倾的单斜构造,故地形呈现东陡西缓的单面山特征。
隧道轴线穿越部位,山体浑厚,东西两侧发育的沟谷多受构造裂隙展布方向的控制。
主沟龙胆溪、和平沟与支沟构成羽状或树枝状,横断面呈对称状和非对称状的 " v 〞型沟谷,纵坡顺直比降大,局部受岩性构造影响,形成陡崖跌水。
水文气象二郎山位于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与青藏高原大陆性干冷气候区的交接地带。
由于山系屏障,二郎西两侧气候有显著差异。
东坡潮湿多雨,西坡枯燥多风,故有 "康风雅雨〞之称。
全年分早季和雨季。
夏、秋两季受东进的太平洋季风和南来的印度洋季风的控制,降雨量特别集中;冬春季节,则受青藏高原寒冷气候影响,多风少雨,气候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