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9.36 KB
- 文档页数:2
吸氧(鼻导管、面罩)操作流程与指引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呼吸、缺氧程度;有无口、鼻、呼吸道畸形或者损伤;有无对胶布、塑胶制品的过敏史;心理状态与配合情况;对吸氧的认知能力:氧疗的目的及氧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教会患者环境、用物护理问题目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车上层:氧气表装置一套、吸氧管或吸氧面罩、四防卡、棉签、胶布、温开水、纱布、手电筒(吸氧装置性能完好)治疗车下层:感染性垃圾、生活垃圾、弯盘查对:医嘱必要时协助其排空二便安全,符合四禁要求推车至患者床前,查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取合适、舒适的体位检查口鼻腔粘膜用棉签蘸温开水湿润清洁鼻腔实施→操作备胶布:备两条胶布装表:装氧气表,连接管芯,连接湿化瓶,(湿化液1/2-1/3冷开水),开流量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关开关鼻塞吸氧:连接鼻塞→调节氧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鼻导管给氧: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量长度(鼻尖至耳垂2/3或2~3cm)→鼻导管蘸水后自选择鼻孔轻轻插入、无呛咳→用胶布定位→插氧管→妥善固定氧管→记录给氧时间及氧流量面罩给氧:面罩置患者口鼻部,并妥善固定→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再调节氧流量(最小6L/min)→连接氧气于面罩的进气接口→记录给氧时间及氧流量头罩罩在婴幼儿头部→调节氧流量→连接氧气于头罩的进气孔上分离吸氧管→调节氧流量→连接吸氧管→观察、记录给停氧:分离吸氧管,关闭氧流量开关,取下吸氧装置,记录停氧: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用物妥善清理、归原;洗手观察记录氧疗起止时间、氧疗效果等宣教针对护理问题进行宣教,交待注意事项效果评价患者: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及提供的护理满意,患者的缺氧症状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掌握宣教的内容操作:操作规范、熟练;选择的氧疗方法符合病情需要指引:一、操作要点:1、注意安全用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氧气筒内压力很高,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氧气筒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放于阴凉处,至少距火炉5m、距暖气1m,以防引起爆炸;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避免有引起燃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