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 鼓 喧 天 辞 旧 岁
爆 竹 声 中 迎 新 春
。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 受到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 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 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 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 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 日”、“元旦”。辛亥革命 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 为春节。
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 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 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元宵节美在何处呢?
美在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 炽而美丽。
思考:“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在 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上文,揭示这几段文字的中 心意思,流露出对元宵节的喜爱之情。
老舍(1899~1966)原
名舒庆春,字舍予,满 族,中国现代小说家、 戏剧家、著名作家,因 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 艺术家”称号。主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龙须沟》《茶馆》 等。作品收在《老舍文 集》里。
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把各段的短意连起来 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 ,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 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 九,春节结束。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 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 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 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 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 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 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 系。
春联 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 方形桃木板。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 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 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 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 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 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 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 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 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