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 格式:ppt
- 大小:628.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提出所学习的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试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并能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在前两节课中,学生已经探究了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经历了猜测——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对对比实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巩固,而这节课也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前两节课的学习对这节课进行了方法上的指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粒种子可以结出美丽的花朵,一颗绿豆种子也会产生神奇的变化,你仔细观察过吗?摄像师利用拍摄技术记录了一颗绿豆从种子发芽到健康成长的完整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并回想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思考绿豆芽健康成长又需要哪些条件?(播放绿豆芽生长的科教片,板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生: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猜测绿豆芽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1、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2、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1、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2、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学生发表己见,有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实验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记录呢?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很好的科学习惯,真不错。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成作业本上的实验记录(P2第一题)(学生反馈自己的活动记录,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师:既然很多同学的绿豆种子都已经成功发芽了,那我们要怎么处理这些已经发芽了的种子呢?哦,把绿豆芽种植到花盆中,放到合适的地方,让它生长一段时间。
通过我们自己试验,我们知道了绿豆种子发芽只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并不需要阳光,那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学生各抒己见)我们怎样来用实验证明呢?(对比实验)我们的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我们的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的条件相同。
过一段时间观察记录。
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2、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向()生长,茎向()生长,根的这种特性称为(),这是植物受到()的结果。
3、像鸟类的()、鱼类的()这样的习性都可称为动物的迁徙。
4、在冬天,看上去一动不动的蛇、青蛙其实并没有死,而是在()。
5、动物按食性可分为()、()、()。
6、植物通过()获取营养物质;通过()运送这些营养物质。
7、在研究光对植物的影响时,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等)应保持()8、除()以外,土壤的()和()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8分)1、植物的毒素可制成生物农药()。
2、鸟类的迁徙主要是靠山川河流来辨别方向。
()3、植物的花和茎具有向光性,而叶却没有向光性。
()4、动物的防御方式只有保护色和拟态。
()5、驼峰被称为“固体水库”,具有隔热作用。
()6、樟树的幼苗适合在强光的环境下生长。
()7、刺猬在冬眠时,把它扔到水中,过半小时再老上来,它会被淹死。
()8、梅花鹿身上的花纹属于拟态。
()9、壤土的保水能力最强。
()三、选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分)1、迷彩服是受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2、将一株豆苗放在一个密闭的盒子里,在右侧开个孔,旋转豆苗,不转盒子,豆苗()A、生长方向不变B、总是向开孔的方向生长3、在井的左边有一颗树,那么树根的生长向()延伸。
A、左B、右4、葱的根属于()A、直根系B、须根系5、用灯光诱捕昆虫来喂鱼利用的是昆虫的()A、向光性B、向水性C、趋光性D、向地性6、下列动物中有长途洄游行为的非鱼类动物是()A、鳗鲡B、金鱼C、鲑鱼D、海龟7、下列是同类植物的是()A、王莲金鱼藻芦苇千屈菜B、梭鱼草菖蒲荷花芦荟C、睡莲龙舌兰橡皮树杜鹃8、下面()是植物的根A、藕B、土豆C、萝卜9、鱼的()相当于船舵和螺旋桨、发动机A、鳃B、鳍C、鳞10、下列哪些行为不是在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A、参与环保宣传B、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C、不向江河湖海倒垃圾D、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四、连线。
教科版科学五上《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基本概念,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2.通过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与过程,并观察记录发芽过程中种子内部和外部的变化;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和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1.种子发芽的原理;2.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准备1.绿豆、玻璃瓶、餐巾纸等材料;2.相关教学图表和实物。
四、教学过程4.1 引入教师利用实物或图片,介绍种子的基本概念、种子的结构、种子内的营养物质等等。
4.2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4.2.1 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与过程,并观察记录发芽过程中种子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4.2.2 实验器材•绿豆;•餐巾纸;•玻璃瓶。
4.2.3 实验步骤1.取一个玻璃瓶,用清水洗净。
2.在瓶底放一层餐巾纸。
3.在餐巾纸上放入适量的绿豆。
4.用干净的餐巾纸覆盖在绿豆上,向瓶内注入适量的水,使餐巾纸被打湿。
5.盖上瓶盖,放置在室温下的阴暗处。
4.2.4 实验结果观察发芽的过程,记录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绿豆发芽并长出根、茎和叶片。
4.2.5 实验总结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芽生长。
而种子的初生质是通过水分、养分、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和种子内部的酶来完成的。
4.3 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3.1 实验目的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和条件。
4.3.2 实验器材•绿豆;•餐巾纸;•玻璃瓶。
4.3.3 实验步骤1.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观察发芽后绿豆茎的生长情况。
2.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记录在笔记本中。
4.3.4 实验结果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高度、芽叶数量等信息,并作图表示绿豆生长的变化。
4.3.5 实验总结绿豆芽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养分和适宜的光照条件。
同时,绿豆芽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也是植物生长中一种重要的特征。
五、课后作业1.按照上述实验步骤自行设计实验,观察绿豆芽和其他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