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6.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古文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14.、《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雨》《雨》今日天阴,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晓雾渐浓,大雾细雨如丝。
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天晚雨止,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风吹云散,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明月初出。
芒.《芦花》《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一片白色,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西风吹来,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花飞如雪。
像雪一样飘起来。
《放风筝》《放风筝》青草地,译文:放风筝。
青青的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你在前面走,我在后我后行。
面行。
《乡村》《乡村》译文:乡间农家,乡下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笆,竹篱茅屋,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而临水成村。
形成村落。
水边有几棵杨树柳水边杨柳数株,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中夹桃李,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丛间穿飞燕一双,行,忽然高飞,忽然低落,来忽高忽低,来去去非常迅速。
来去甚捷。
《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译文:夜则有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夜又有星。
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三者之中,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日最明,月亮其次,星星最弱.月次之,星又次之。
《菊》《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其瓣如丝,如爪。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其色或黄、或白、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寒,严霜既降,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百花凋零,惟菊独盛。
《雪》《雪》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冬日严寒,木叶尽脱,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阴云四布,弥漫天空,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清晨,登楼远望,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山林屋宇,一白无际,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00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00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00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00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00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00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00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00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009.《日时》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0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0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0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0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014.《松》松,大树也。
叶状如针。
性耐冷,虽至冬日,其色常青。
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015. 《桂》庭中种桂,其叶常绿。
秋时开花,或深黄,或淡黄。
五年级小古文
4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杂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
乡村里的农家,周围是竹篱笆,住的是茅屋,村庄紧靠着水。
水边有几棵杨柳,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有一对燕子飞过,时而高,时而低,来去的动作很敏捷。
6 雷雨
夏日如火,忽见西北角,有黑云起。
点光闪闪,雷声隆隆。
大雨来,大雨来。
须臾,云散雨止。
红日西下,蝉鸣树间。
译文
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下了火,忽然看到西北角有黑云浮起。
接着看到了很亮的闪电,听到了隆隆的雷声。
大雨来了,大雨来了。
一会儿,云散去,雨就停了。
太阳逐渐落去,蝉在树上鸣叫。
小学生小古文 100 课上册(50首)1、放风筝2、乡村3、芦花4、荷5、菊6、雨7、雪8、日月星9、日时10、猫捕鱼11、猫斗12、龟兔竞走13、五官争功14、读书15、读书有三到16、读书需有17、铁杵磨针18、称象19、道边李苦20、破瓮救友疑21、孔融让梨22、守株待兔23、揠苗助长24、狐假虎威25、南辕北辙26、盘古开天27、夸父逐日28、共工触山29、刑天舞干30、舜耕历山地戚31、欧阳苦读32、推敲33、怀素写字34、王冕好学35、宋濂嗜学36、学习37、道与德38、君子与小39、意志和品40、孝人质41、叶公好龙42、郑人买履43、买椟还珠44、自相矛盾45、滥竽充数46、山川之美47、春日寻芳48、苏堤杂花49、浙江之潮50、湖心亭看雪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小学生三十篇小古文必背背诵记录表篇目背诵日期流利程度(相应的情况后打√)1《放风筝》流利()勉强()熟读()2《乡村》流利()勉强()熟读()3《芦花》流利()勉强()熟读()4《荷》流利()勉强()熟读()5《菊》流利()勉强()熟读()6《雨》流利()勉强()熟读()7《雪》流利()勉强()熟读()8《日月星》流利()勉强()熟读()9《日时》流利()勉强()熟读()10《猫捕鱼》流利()勉强()熟读()11《猫斗》流利()勉强()熟读()12《龟兔竞走》流利()勉强()熟读()13《五官争功》流利()勉强()熟读()14《松》流利()勉强()熟读()15《桂》流利()勉强()熟读()16《莲》流利()勉强()熟读()17《杨柳》流利()勉强()熟读()18《岁寒三友》流利()勉强()熟读()19《读书》流利()勉强()熟读()20《读书有三到》流利()勉强()熟读()21《读书须有疑》流利()勉强()熟读()22《铁杵磨针》流利()勉强()熟读()23《曹冲称象》流利()勉强()熟读()24《道边苦李》流利()勉强()熟读()25《破瓮救友》流利()勉强()熟读()26《孔融让梨》流利()勉强()熟读()27《守株待兔》流利()勉强()熟读()28《揠苗助长》流利()勉强()熟读()29《狐假虎威》流利()勉强()熟读()30《南辕北辙》流利()勉强()熟读()第一课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①前行,吾②后行③。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汝:rǔ,你或姓氏。
本文中指你。
②.吾:wú,我、我们或姓氏。
本文中指我。
③.行:xíng,动词,本文中指走。
译文:在青草地上放风筝,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走。
(翻译可以更生动: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
)拓展小知识:☞古代汉语中,“行”是正常的走路速度;“趋”是低头弯腰,小步快走,见尊长的礼节;“走”是跑的意思;“奔”是快速跑。
拓展小练笔:☞“汝”读,是的意思;“吾”读,是的意思。
我是国学小达人,坚持晨读我能行。
小古文20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第4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5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6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7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8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9篇:《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第10篇:《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第11篇:《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
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第12篇:《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第13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4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1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16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小古文100篇:言物篇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3、《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4、《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5、《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8、《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9、《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13、《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14、《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15、《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16、《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第一组天的魔术1、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2、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3、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译文: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4、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译文:一天包括夜晚和白天,共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时辰.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第二组乡村即景5、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6、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7、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雨》《雨》今日天阴,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晓雾渐浓,大雾细雨如丝。
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天晚雨止,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风吹云散,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明月初出。
芒.《芦花》《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一片白色,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西风吹来,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花飞如雪。
像雪一样飘起来。
《放风筝》《放风筝》青草地,译文:放风筝。
青青的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你在前面走,我在后我后行。
面行。
《乡村》《乡村》译文:乡间农家,乡下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笆,竹篱茅屋,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而临水成村。
形成村落。
水边有几棵杨树柳水边杨柳数株,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中夹桃李,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丛间穿飞燕一双,行,忽然高飞,忽然低落,来忽高忽低,来去去非常迅速。
来去甚捷。
《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译文:夜则有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夜又有星。
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三者之中,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日最明,月亮其次,星星最弱.月次之,星又次之。
《菊》《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其瓣如丝,如爪。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其色或黄、或白、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寒,严霜既降,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百花凋零,惟菊独盛。
《雪》《雪》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冬日严寒,木叶尽脱,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阴云四布,弥漫天空,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清晨,登楼远望,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山林屋宇,一白无际,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小古文第六课《雨》
一、原文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二、字词解释
1. 阴:阴天,天空被云遮蔽,不见阳光。
2. 晓雾:早晨的雾。
“晓”指早晨。
3. 渐浓:逐渐变得浓厚。
4. 止:停止。
三、句子翻译
1.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 今天天气阴沉,早晨的雾渐渐变得浓厚,细雨像丝线一样(细密)。
2.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 天晚的时候雨停了,风把云吹散,明月开始出现。
四、文章赏析
1. 描写顺序
- 这篇小古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一天当中天气和自然景象的变化。
从早晨天阴起雾、细雨蒙蒙,到晚上雨停云散、明月初出,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不同时段的自然景象。
2. 描写手法
- 比喻手法:“细雨如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比作丝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密、轻柔的特点。
- 动静结合:文中既有雾的渐渐变浓、雨的落下(动景),又有雨止后云散、明月初出(静景),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
五、相关练习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晓雾渐浓()
- 天晚雨止()
2. 翻译句子“细雨如丝”。
3. 这篇小古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统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小古文20则姓名学号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汝:你】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甚捷:非常敏捷、快速】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芦荻:芦苇滨:边】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或:有的断之有丝:把藕掰断就会看到藕丝】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溢: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赭:红褐色惟:只有】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地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日则有日:白天有太阳】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一日有夜: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伏:趴,脸向下,体前屈。
坠:落,掉下】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雨》之马矢奏春创作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雨》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芦花》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放风筝》译文:青青的草地,放风筝。
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行。
《乡村》译文:乡下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笆,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而形成村落。
水边有几棵杨树柳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丛间穿行,忽然高飞,忽然低落,来来去去非常迅速。
《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凋零,惟菊独盛。
《日月星》译文:白日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菊》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冬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莲》莲花,亦曰荷花。
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雪》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古⽂仿写练习⾬
⼩古⽂仿写练习(五)
⾬
今⽇天阴,晓雾渐浓,细⾬如丝。
天晚⾬⽌,风吹云散,明⽉初出。
【⼩古⽂意思我知道: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如丝般落下,待到天⿊⾬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亮开始显露出来。
】
1、这篇⼩古⽂四字成句,每句三组。
是按的顺序来写的。
2、我也按照时间的顺序写写其他的⾃然现象,如、。
3、我来逐句写,四字成句。
今⽇天阴,晓雾渐浓,细⾬如丝。
(⽩天下⾬的情形),,。
天晚⾬⽌,风吹云散,明⽉初出。
(夜晚⾬停的情
参考答案:
雾
清晨⽇不明,雾起渐浓,天地如笼纱。
上午⼋时,雾渐褪去,⽇明耀⽬。
[《小古文》]小古文100篇及注释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小古文《大雨》全文及翻译小古文《大雨》全文《大雨》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①。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④。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首叙久旱而雨。
)《搜神记》:“万物焦枯,百姓嗷嗷。
”《诗》:“上天同云。
”江逌诗:“茂草思朱夏。
”赵曰:郁陶,出《尚书》,盖陶窑之气郁结,此形容夏云也。
《秋兴赋》:“屏轻絺,释纤絺。
”注:“纤絺,细葛也。
”缊袍,见《论语》。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①。
流恶邑里清②,..矧兹远江皋。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③。
(此志雨后之景。
)《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
”《水经注》:成都县有二江,双流郡下,故扬子云《蜀都赋》曰:“两江珥其前。
”《宋史》:初李冰开二渠,一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谓之外江;一由永康过郫入成都,谓之内江。
”《左传》:“有汾浍以流其恶。
”赵曰:大雨所荡,流出秽恶也。
《晁错传》:“邑里相救。
”《演繁露》:几与案自是两物。
几,坐具也,曲木附身以自捧也。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垅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此记喜雨之情。
向以肺病聚药,今雨凉神爽,不烦进饮之劳,因知造化润物,施及不毛者,各有生意也。
劝耕、操耒,结出同庆甘霖意。
此章三段,各八句。
)小古文《冬》文言文翻译什么意思这也是佳话啊!至于像骑着骏马在平原上打猎,坐着孤独的小船在浅水的沙石滩上钓鱼;既有豪华的享受,也有寂寞的独欢,各自有不同的情趣小古文《冬》,原文为:冬虽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在尾兔毫,彩笺觅句;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冬天虽然严寒侵袭身体,可是梅花雪白,所喝的浊酒形成了绿色;带着狐和貂的毛皮做的裘衣帽子。
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教学目标:
1、理解古文意思,背诵古文。
2、通过朗读感受下雨和雨后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古文意思,背诵古文。
教学难点:
感受下雨和雨后的情景,知道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是水不叫水,常在雪上睡,阴天可能到,晴天就会跑”--------猜一自然现象
二、学文
1、出示:《雨》师范读,领读,学习“晓”“渐”。
学生借助课本上的拼音读,指名读。
2、让学生描述下雨时的情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大雨和小雨的情景。
下大雨时是什么样的,雨如,小雨时是什么样的,雨如。
(让学生试着会打比方)
3、再读古文,看古文中是怎样描写雨的,是小雨还是大雨。
作者把雨比做什么?
4、引导学生再次诵读,在诵读中,问:“细细的雨像丝一样纤细、轻柔,细雨还像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
5、拓展。
这些是从细雨的形态上来说的,如果换个角度,你觉得细雨还可以怎样来表现?
引导学生从雨的声音以及落在身上的感觉来说。
到了晚上,细雨停了,作者写了什么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
6、读一读这些词,想象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天阴晓雾细雨风吹云散月出
7、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一读。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三、读一读
“风吹云散,明月初出”,多么美好的夜晚啊!读读下面这两句诗。
(1)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