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窑操作员试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二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监督别人不被伤害。
2、在生产车间内,要保证轴有套、轮有罩、沟有盖板,平台、楼梯有护栏。
3、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4、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三氧化硫≤ 3.5%、氧化镁≤5.0%、氯离子≤0.06%。
5、熟料主要矿物组成为C3S、C2S 、C3A 、C4AF ,熟料矿物是由主要氧化物CaO、SiO2、Al2O3 、Fe2O3 在不同温度下化合而成,C3S必须在1450℃有液相条件下,由C2S 吸收CaO形成。
6、熟料的三个率值是指石灰石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
7、正常情况下稀油站供油压力为0.2-0.4MPa 。
8、润滑的作用防氧化、减少摩擦、冷却、密封等。
9、稀油站报警有油位、油温、压差等。
10、皮带输送机保护装置有跑偏、拉绳、逆止器、速度监测、急停、防撕裂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率值SM反映的是CaO被SiO2饱和的程度;B.率值SM反映的是液相粘度的大小;C.率值SM反映的是液相量的多少;D.率值SM反映的是熟料后期强度的高低。
2、烧成带温度高通过如下参数可正确定性判断(C)A、窑筒体温度上升,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浓度上升;B、预热器出气温度上升,窑尾温度上升;C、冷却机一室熟料通气性变强,室电流变大,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 浓度上升;D、窑尾温度上升,室电流下降。
3、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如下表述最正确的是:(D )A、温度越高,碳酸钙分解越快;B、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碳酸钙分解越快;C、生料粉越细,碳酸钙分解越快;D、在同等生料细度和温度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碳酸钙分解越快。
4、影响预热器传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为:(A)A.停留时间、物料分散度、物料气流温度;B.停留时间、分散度、撒料板位置;C.停留时间、撒料板位置、三次风温。
3、烧成带温度通过如下参数可正确定性判断:(C)A、窑筒体温度上升,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浓度上升;B、预热器出气温度上升,窑尾温度上升;C、冷却机一室熟料通气性变强,窑电流变大,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浓度上升;D、窑尾温度上升,窑电流下降。
4、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A)A、煤粉水份较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B、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C、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用煤低些;D、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
5、镁铬砖怕潮湿是因为镁铬砖中含有( B )与水发生反应使体积膨胀导致镁铬砖破损。
A、CaOB、MgOC、SiO2D、Fe2O3三、问答题(共65分)1、定义:工艺事故(10分)答:工艺操作失误、巡检不到位、故障处理不及时、技术整改方案落实不力,造成停产、减产或产品质量问题等称为工艺事故。
2、全厂停电时,窑系统电工要送上哪些设备的保安电源?(20分)答:窑辅传、减速机润滑站,预热器顶斜槽风机,点火烟囱电机,高温风机油站、辅传,窑一次风机,篦冷机一室风机,联合水泵。
3、热工和工艺两个方面对冷却设备有哪些要求?(15分)答:(1)回收熟料的热量要多;(2)冷却熟料的时间要短,速度要快;(3)冷却后的熟料温度要低;(4)冷却单位质量熟料的空气消耗量要少;(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运转率要高。
4、水泥企业生产中尽可能减少煤灰分波动,为什么?(20分)答:煤作为水泥熟料烧成的燃料,借给熟料烧成所需的热量,但其中绝大部分灰分落入熟料中,从而影响熟料的成分和性质,燃料的灰分变化,直接影响煤的发热量变化,灰分波动大,不得窑热工状态的稳定,因此必须尽可能减少煤灰分的波动;另一方面,煤灰分变化,对熟料成分直到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保证熟料成分稳定,也减少煤灰分波动,实际生产中一般要求煤灰分波动在2%以内。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二十八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由生料变为熟料,一般要经过自由水蒸发、粘土质原料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烧成反应、冷却六个过程。
2、进入生产现场,应做到“三紧”,三紧是指安全帽系扣紧、袖口紧、衣服紧,高空作业时,2 米以上应系安全带。
3、我司回转窑的规格是φ4.8*72m,主传电机功率是630KW 。
4、阀门的“三对应”内容:中控显示开度、现场显示开度、实际开度三者之间对应。
5、水泥工艺过程中发生质变的环节在于熟料煅烧。
6、风和煤的合理配合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7、大面积浇注时,要分块施工,每块浇注区面积以1-2 m2左右为宜,膨胀缝纵向以3 mm的三合板留设,留设不得遗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热稳定性是耐火砖抵抗急冷热的温度变化的能力。
(√)2、急速冷却出窑熟料能防止或减少γ-C2S转化为β-C2S。
(×)3、预热器内气体与物料的传热主要是在旋风筒内进行的。
(×)4、回转窑的斜度常取3.5%-4%。
(√)5、旋风式悬浮预热器属于逆流换热式预热器。
(×)6、窑尾温度将随着喂料量的增加而降低。
(×)7、气体主要状态参数为温度、压力、体积。
(√)8、熟料中单矿物早期强度最高的是C2S。
(×)9.熟料在生成过程中,CaCO3比MgCO3先分解。
(×)10.所有绕组电机都是通过水电阻进行启动的。
(×)三、问答题(共60分)1、如何调整翻板阀的配重?(10分)答:在正常生产中翻板阀应转动灵活并经常处于微微颤动状态。
调配重时首先将阀杆用力按下,然后放手,若阀杆能自动上举一段距离再回到最下限,即关闭,则翻板阀配重较合适且灵活,另外还可以用于轻抬配重锤,稍用力即可抬起则认为配重亦较合适。
2、为什么液相量多、粘度小有利于C3S的生成?(10分)答:当液相量多时,CaO和C2S在其中的溶解量也多;当粘度小时,液相量中CaO和C2S分子扩散速度大,相互接触的机会多,有利于C3S的生成。
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1.档板“三对应”的内容:中控显示开度、现场显示开度、实际开度三者之间对应。
2.细度一般是指0.08 mm方孔筛筛余的百分比。
3.风和煤的合理配合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4.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是C3S 、C2S 、C3A 、C4AF 。
5.进行冷却机工艺布置时,应使篦床中心线与回转窑中心线有一定的偏离,其目的是防止熟料偏落。
6.在旋风预热器的各级管道和旋风筒中,气流和物料热交换作用相对运动方向相同,但如果从整体来看,则运动方向相反。
7.碳酸钙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CaCO3 CaO + CO2 。
8.新型干法预热分解窑内一般划分为过渡、烧成、冷却三个带,C2S吸收f-CaO生成C3S发生在烧成。
9.海螺商品熟料标准中规定C3S+C2S> 75 %。
10.你厂(公司)生料配料原料为、、和。
11.窑口护铁一般为ZGCr25Ni20材料,该材料中Ni含量为20% 。
12.原燃材料有害成份主要有MgO、Na2O、K2O 、SO3 石英或燧石等。
13. 悬浮预热器具有分离及热交换两个功能14. 窑系统控制的主要质量指标有f-cao , 立升重;煤磨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有细度和水分,15.袋式收尘器按清灰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为机械振打和气体反吹式16、窑内温度高会导致窑功率上升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只要生料库均化效果好,出窑生料就能满足生产需要。
( N )2.电收尘入口温度越低其收尘效果越好。
( N )3.窑尾温度将随着喂料量的增加而降低。
( N )4气体主要状态参数为温度、压力、体积。
( Y )5.复合水泥国家标准中对水泥烧失量没有限制。
( Y )6.熟料中单矿物早期强度最高的是C2S。
( N )7.熟料在生成过程中,CaCO3比MgCO3先分解。
( N )8.所有绕组电机都是通过水电阻进行启动的。
( N )9.镁铬砖挂窑皮性能较方镁—尖晶砖好。
6.熟料的烧结温度范围等于1300-1450℃-1300℃。
( √)7.熟料在煅烧中的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 × )8. 熟料冷却速度慢,C2S易粉化出f-CaO 。
( × )9.熟料的KH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10.熟料的IM越高C3A越多,液相粘度越高。
( √ )三、问答题(共61分)1、热工和工艺两个方面对冷却设备有哪些要求?(11分)答:(1)回收熟料的热量要多;(2)冷却熟料的时间要短,速度要快;(3)冷却后的熟料温度要低;(4)冷却单位质量熟料的空气消耗量在少;(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运转率要高。
2、回转窑在运转中出现“电流增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排除方法是什么?(20分)答:原因:a.窑皮厚而长;b.窑内结圈;c.托轮调整不正确,形成"八字形";d.托轮轴承润滑、冷却不良;e.窑筒体弯曲;f.电动机出故障。
预防及排除方法:a.减少风、煤、料,处理窑皮;b.处理结圈;c.改调托轮,保持推力方向一致;d.检修润滑冷却装置;e.将筒体凸部或悬臂部翘起处转到上方,略停适当时间,依靠自重校正筒体;f.检修电动机。
3、斗式提升机检修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5分)答:(1)确认设备已办好停电手续,将机旁开关打到检修位置。
(2)切断电源,操作开关打至检修位置,并挂上检修标志。
解:KH=(CaO-1.65*Al2O3-0.35*Fe2O3-0.7*SO3)/2.80*SiO2=(65.56-1.65*5.12-0.35*3.37-0.7*0.3)/(2.80*22.0)=0.905KH¯=(CaO-1.65*Al2O3-0.35*Fe2O3-0.7*SO3-f-CaO)/2.80*SiO2 =(65.56-1.65*5.12-0.35*3.37-0.7*0.3-0.8)/(2.80*22.0)=0.892SM=SiO2/(Al2O3+Fe2O3)=22.0/(5.12+3.37)=2.59IM=Al2O3/Fe2O3=5.12/3.37=1.52。
2023年水泥中央控制室窑操作员考试题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1、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代号是(GB175-2007)该标准由全文强制修订为(条文)强制。
2、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为(C3S)(C2S)(C3A)(C4AF)。
4、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代号为(PO),混合材掺加量要求(>5%且≤20%),其强度等级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其中(R)型为早强型。
5、PS水泥中SO3含量要求(≤4%)其SO3成分主要来源于作为(缓凝剂)掺入的石膏。
6、水泥中MgO含量大会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如果水泥压蒸实验合格,则PO水泥中MgO含量允许放宽至(6.0%)。
7、窑工艺系统中六大热工设备是指(预热器)(分解炉)(窑)(燃烧器)(篦冷机)(煤磨)。
8、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关闭所有挡板)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100℃/h),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9、新型干法窑均化链包括:(矿山开采)、(预均化堆场)、(生料粉磨)、(均化库)、(预热器)。
10、我公司入窑斗提额定功率是(两台110)KW,额定电流是(197.7(一线)/201(二线))A。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共4分,每题1分)1、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混合材料制成的胶凝材料(×)。
2、工业副产品石膏采用前应经过实验证明其对水泥性能无害(√)。
3、P S A混合材掺加量允许矿渣掺量>50%且≤70%(×)。
4、烘窑的原则是慢升温、不回头(√)。
三、选择题(共4分,每题2分)1复合硅酸盐水泥标准代号为:(B)A、PPB、PCC、PFD、PS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要求不大于:(C)A、45minB、390minC、600minD、720min四、简答题(共42分,每题6分)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四种氧化物含量范围是多少?“两高一中”的配料方案中熟料率值大致范围是多少?答:1)四种氧化物含量波动范围如下:CaO62%~67%SiO220%~24%AL2O34%~7%Fe2O3 2.5%~15%2)熟料率值:SM=2.4~2.7IM=1.4~1.8KH=0.88~0.912、水泥熟料在煅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是什么?其中在预分解窑中有哪两个主要过程?答:1)水泥熟料煅烧主要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是:①水分蒸发②粘土质原料脱水③碳酸盐分解④固相反应⑤液相反应或烧结反应⑥熟料冷却。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一、填空题:2、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传热方式为(对流)为主。
4、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游离钙)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6、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 C2S )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9、与传统的湿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均化)、(节能)、(环保)、(自动控制)、(长期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的方大保证体系。
11、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关闭各挡板)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100摄氏度/小时),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12、轮带滑移量是反映(轮带)与(酮体)的相对位移。
15、预热器采用高效低压损大锅壳结构的旋风筒,其目的为(最大的损热;最低的阻力;最低的投资;最安全的运转.)17、影响物料在预热器旋风筒内预热的因素①(内筒插入的深度)、②( 进风口的结构和类型 )。
18、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口温度越(低),即(能耗)越小。
19、一级旋风筒的最大目的是①(收集粉尘)②(气固分离)。
21、饱和比的高低,反映了熟料中( CaO )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 CaCO3 )含量的高低。
22、硅锌酸率的大小,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
23、新型干法线均化链的组成(矿山搭配;预均化堆场、原料粉磨、均化库、预热器)。
24、正常火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高温度处火焰发(白亮),两边呈(浅黄色)。
28、分解炉是由(上旋流室;下旋流室;反应室)构成。
30、当采用以稳定喂料量为主的调节时,其主要参数的调节优先顺序为(煤量、风量、窑速、喂料量)二、名词解释1、最低共融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3、f-Cao: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4、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硅酸盐水泥。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五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回转窑运转周期主要决定于窑衬质量。
2、燃烧带内的传热,主要是火焰向物料和窑壁进行辐射传热,其次也有对流和传导传热。
3、预热器的热交换主要在上升管道进行;旋风筒的主要任务是起分离和收集物料的作用。
4、原燃材料有害成份主要有MgO、Na2O 、K2O 、SO3 、石英或燧石等。
5、水泥厂测温设备主要有热电偶、热电阻、窑胴体扫描仪、比色高温计。
6、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包括:定质, 定量, 定人, 定点, 定时内容。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分解炉的温度表征炉内预分解的状况,一般控制在(C)A.150℃B.450℃~600℃C.860℃~900℃D.1450℃2.旋风预热器对生料中挥发的有害成分很敏感,容易结皮堵塞,以下那一个不属于有害成分(C)A.碱B.硫C.结晶SiO2D.氯3.空气输送斜槽在透气层上加装多孔板的作用是(C )A.增加风量B.过滤物料C.保护透气层D.增加透气层性能4.以下不是槽式输送机润滑部位的是(D)A.头,尾链条轴承B.滚轮C.链条D.槽子4.槽式输送机传动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是(B)A.离合B.限制力矩C.减少振动D.增加力矩5.以下不是引起菲斯特喂料称重转子称异响的是(A )A.物料干燥B.转子刮碰机壳C.传动皮带打滑D.转子轴承损伤三、问答题(共70分)1、简述我司目前窑内耐火材料的大概分布情况?(15分)答:从窑头开始,高强莫来石浇注料-SiC砖-镁铝尖晶石砖-镁铁尖晶石砖-镁铝尖晶石砖-硅莫红砖-硅莫砖-高强耐碱砖。
(往年)高强莫来石浇注料-硅莫红砖-镁铁尖晶石砖-硅莫红砖-硅莫砖。
(近年)2、为什么在预热系统管道中要设膨胀节?(10分)答:在预热系统的长直管道上设有膨胀节,其作用是减释管道的热应力,保护管道接口法兰不被温差位移所损坏。
3、简述欠烧料的原因?(25分)答:欠烧料的原因是:(1)分解炉喂煤不好造成CaCO3分解率低,CaCO3在窑内分解,增加物料移动速度,所以采取措施稍一迟就出现生烧料。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风和煤的合理配合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2、篦冷机液压站额定压力为20MPa。
3、皮带机一般带有的保护有拉绳开关、速度、跑偏、防撕裂。
4、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测温仪表主要有:热电偶、热电阻、窑胴体扫描仪、比色高温计等。
5、当执行以优化煅烧制为主的方案时,调整主要参数的优先顺序是先调喂料量,再调煤量,再调风量,最后调整窑速。
6、电锤测窑内耐火砖时应顺着耐火砖的横缝、环缝的交点进行,避免将耐火砖单体破坏,12-14mm钻头为宜。
7、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分为无焰和辉焰,传热方式主要以对流为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悬浮预热器应有的主要功能的是(D )A.气,固两相分散均布B.换热C.分离D.硅酸盐分解2.以下有那一个熟料矿物是不属于固相反应中大量生成的矿物(B)A.C2SB.C3SC.C4AFD.C3A3.热稳定性是耐火砖的(C)能力。
A.抵搞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能力B.抵抗高温与荷重共同作用的能力C.抵抗急冷热的温度变化的能力4.预热器系统漏风严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上升;窑台产下降B.热耗不变;系统电耗上升;窑台产下降C.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不变,窑台产下降D.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不变,窑台产上升5.下列成分降低液相粘度的次序为:(A)A.Na2O<MgO< Fe2O3B.MgO < Na2O <Fe2O3C.Fe2O3 <MgO< Na2OD. Fe2O3< Na2O<MgO三、问答题(共70分)1、耐火度(10分)答:耐火度表示材料在无压力下抵抗高温作业而不熔化的性能。
2、回转窑的漏风对回转窑的性能有何影响?(20分)答:窑头漏风时,热端吸入大量冷空气,会使来自熟料冷却机的二次空气被排挤。
吸入的冷空气要加热到回转窑的气体温度,造成了大量热损失。
中控窑操作员试卷(二级A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出窑废气中NO X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窑内气体中氧气浓度大小、气体温度及气体在高温区内停留时间三个因素。
2.分解炉内燃料燃烧方式分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传热方式主要以对流为主。
3.窑用耐火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和 .4.若SiO2全部生成C2S、C3A、C4A F时,则KH为 0.67 ,若SiO2全部生成C3S,则KH为 1.0 。
5.配料中,KH值低,n值也低熟料所需烧成温度也低,C3A+C4 A F含量较高,以致熟料中过多,使窑操作困难。
6.熟料中的MgO主要来源于,SO3主要来源于。
7、绕线式电机主要是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8、轴承与轴的配合为基孔制,轴承与壳体配合为基轴制,某一配合H7/n6中,表示孔的精度为级,轴的精度为级。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1.下列成分降低液相粘度的次序为:( A )A.Na2O< MgO< Fe2O3B. MgO < Na2O <Fe2O3C.Fe2O3 < MgO<Na2OD. Fe2O3< Na2O< MgO2.荷重软化点是属于:( C )A.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能力B.对急热急冷的温度变化的抵抗能力C.抵抗高温与荷共同作用的能力3.在回转窑生产熟料过程中形成大量液相的位臵:()A.预热带B.分解带C.放热反应带D.烧成带4.燃煤灰分增大,为了维持出窑熟料饱比相对稳定,在配料调整时应适量增加( A )配比。
A.石灰石B.铁粉C.粉煤灰D.砂岩5.入窑生料中,CaO的含量一般为:( D )A.60—66%B.50—60%C.20—25%D.42—47%6.予分解窑入窑一次风的比例为:( D )A.30—35%B.25—30%C.15—25%D.5—15%7.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如下表述最正确的是:( D )A.温度越高,碳酸钙分解越快B.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碳酸钙分解越快C.生料粉越细,碳酸钙分解越快D.在同等生料细度和温度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碳酸钙分解越快8.窑系统大修后,把窑产能发挥到最佳点总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D )A.系统散热量太大,窑系统热效率低B.系统需要蓄热,窑系统热效率低C.检修后设备要经过磨合期后,达到最佳状态D.检修后系统蓄热,工艺、设备运行需要重新达到平衡点,窑系统热效率逐步提高9.下列对分解炉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解炉结皮严重时,塌料现象会加重B.分解炉内气流速度中部高,边缘低C.分解炉内中部温度应该比出口温度高D.物料与热气流的传热方式主要为对流传热,且物料与气流在炉内停留时间基本相同。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六附答案4、离心风机既可单独关闭出口挡板开机,又可单独关闭入口挡板开机。
( √)5、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
( √)6、煤粉中保持1%—2%的水分可促进燃烧。
(√)7、预分解窑投料愈少愈好控制。
(×)8、回转窑运转一段时间后,其中心线不会有变动。
(×)9、预热器旋风筒的主要任务是传热和分离。
(√)10、固相反应带生成的主要矿物有C3A、C4AF、C2S。
(√)三、问答题(共53分)1、烧结范围的定义(8分)答:烧结范围是指生料加热至出现烧结所必需的最少的液相量时的温度与开始出现结大块时的温度的差值。
2、出窑熟料KH值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5分)答:(1)受配料的影响,配比改变则KH变化。
(2)受煤质的影响,灰分高则KH低,灰分低则KH高。
(3)受喂煤量的影响,喂煤量大则KH低,喂煤量小则KH高。
3、分解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分)答:保证燃料在900℃左右的温度下稳定燃烧以供给大量热量将生料很好地进行碳酸盐分解反应,使入窑生料分解率达85-95%。
4、日常生产中,对窑系统需重点监控哪些主要的工艺参数?(20分)答:(1)烧成带物料温度;(2)窑转动力矩;(3)窑尾气体温度;(4)分解炉或C5出口气体温度;(5)C1出口气体温度;(6)窑尾、分解炉出口或预热器出口气体成分;(7)C2、C4出口负压;(8)C4、C5锥体下部负压;(9)高温风机出口管道负压;(10)袋收尘入口气温;(11)窑速及生料喂料量;(12)窑头负压;(13)篦冷机篦下风室压力。
中控窑操作员试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5分)1、窑外分解窑:亦称为预分解窑,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泥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把大量吸热的碳酸钙分解反应从窑内传热速率较低的区域移到悬浮器与窑之间的特殊煅烧炉(分解炉)中进行。
2、固相反应: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称为固相反应。
3、回转窑热效率:回转窑理论上需要的热量与实际消耗的热量之比称为回转窑的热效率。
4、均化效果:也称为均化效率,是指进入均化设施时物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与卸出均化化设施时物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之比。
5、集散控制系统:是集散性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的简称。
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
二、问答:(25分)1、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粉燃烧速度和窑内气流运动速度。
包括:(1)煤粉质量及其用量;(2)喷煤嘴位置及形状;(3)一次风的风量、风速、风温;(4)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5)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量的影响;(6)窑内物料成分合理时火焰形状良好。
2、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使生料成分均匀稳定。
它对稳定熟料成分、稳定窑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降低f-CaO的工艺措施有哪些?答:降低f-CaO的工艺措施有:(1)配料要合理,KH不要太高。
(2)合理控制生料细度。
(3)生料均化要好。
(4)物料煅烧时要保证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
(5)熟料急冷,以免产生体积膨胀。
4、物料在分解炉内是如何进行反应的?答:生料由旋风筒进入分解炉,被炉内热气流吹散并悬浮于燃烧的气流中,当温度升至820-870℃时,分解反应迅速进行,当炉温控制在900℃时,CaCO3分解率达85%更多试题请登录“山西晋材水泥工程咨询网”查阅。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组成为CaO 、SiO2 、Al2 O3 、Fe2O3 ,还有少量的Mg0 。
其主要矿物组成为C3S 、C2S 、C3A 、C4AF 还有少量f- CaO 、方镁石等,其中C3A 和C4AF 在熟料锻烧过程中主要起熔剂的作用。
2、增湿塔的作用是降低窑尾废气温度,增加收尘效率,收集部分粉尘,减小袋收尘负荷。
3、热交换主要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立磨内主要以对流方式为主。
4、生料磨出口温度报警停车设定值为120℃。
5、皮带机一般带有的保护有拉绳开关、速度、跑偏。
6、高压电机通常采用铂电阻测温。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每小题2分)1、只要生料均化库均化效果好,入窑生料就能满足生产要求。
(×)2、立磨开机时还要通知值班调度、总降和化验室。
(√)3、生料一般是由石灰石、硅质原料、铁质原料磨制而成。
(×)4、运行联锁指在设备运行之后起联锁保护作用。
(×)5、窑尾袋收尘器的气体入口温度除对气体的收尘效果的影响外,对设备没有影响。
(×)三、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立磨操作中要求D 之间平衡。
A、喂料、负压、温度B、通风、差压、料层C、差压、温度、研磨压力D、通风、喂料、研磨压力2、下列说法中不对的是D 。
A、出磨生料水份大,对生料库储存不利;B、出磨生料水份大,生料流动性变差;C、出磨生料水份大,对窑锻烧不利;D、出磨生料水份越小越好;3、生料磨密封风机的风压低于A ,必须清理过滤网。
A、2100PaB、2100KPaC、21barD、5500Pa4、某生料经分析发现生料饱和比过高,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有B 。
A、增加CaCO 3B、增加SiO2C、将生料磨细D、减少校正原料含量5、下列说法中不对的是D 。
A、生料水份大,对生料库储存不利;B、生料水份大,生料流动性变差;C、生料水份大,对窑煅烧不利;D、生料水份越小越好。
中控窑操作员考试题(窑系统一级)一、填空题:(共13分,每空0.5分)1、工业窑、炉、预热器内的传热现象,均可划分为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在回转窑内主要以传热方式为主,在预热器内主要以传热方式为主。
2、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内一般划分、、、、带,C2S吸收fCaO生成C3S发生在带。
3、TC-1164充气梁篦式冷却机(枞阳海螺2*2500t/d窑采用)热回收热源主要用于、、。
一室通过篦板实现气固热交换,二室通过篦板实现气固热交换。
4、TC型四风道喷煤管(2*2500t/d窑采用)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套管的伸缩改变风道出口截面积来改变轴流风、旋流风出口;如果窑内结圈形成,不要改变轴向/径向空气分布,变化燃烧器的。
5、TDF分解炉气固流场以效应为主,旋流较弱;气固相在炉内停留时间较短,为防止炉内、炉外温度倒挂,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煤粉在炉内。
6、为定量、定性分析窑炉中的气体的流量、流速及压力变化,常用到流体力学中定理,动量定理,定理。
7、悬浮预热器热交换主要在进行,为了提高物料同气流的接触面积,除五级筒(自上而下)外,其它四级筒在投料点都设有装置。
8、在预分解窑热工设备中,回转窑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加热物料至烧成温度包括少量剩余的分解及的形成;保持一定的高温,连续并保证将粉状物料在上述烧成温度下生成发育良好的晶体,完成熟料矿物的形成和烧结过程;将烧结的熟料颗料至表面温度低于1300℃,防止其在冷却机中发生粘结。
二、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括号内1、海螺集团自行开发的DCS集散控制系统流程图画面色标定义()选择正确色标定义a: 灰色,表示设备实体绿色,表示设备“运行”状态深蓝色,表示料流b: 红色,表示高级别报警绿色闪烁,表示设备正在启动过程中灰色,表示原煤及煤粉输送线c: 黑色,作为人机界面的背景色灰色,表示设备实体绿色闪烁,表示设备正在启动过程中d: 红色,表示低级别报警2、2*2500t/d熟料生产线设备顺控程序()选择正确顺控程序a: 窑主电机通过中控联锁开关的选择通断与生料入窑系统主控回路联锁;立磨排风机作为窑尾高温风机的启动联锁。
窑操中控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窑操中控员在监控窑炉运行时,最应关注的参数是:A. 窑内温度B. 窑内压力C. 窑内湿度D. 窑内氧气含量答案:A2. 窑操中控员在发现窑内温度异常升高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燃料供应B. 减少燃料供应C. 立即停止窑炉运行D. 继续观察,不做任何操作答案:B3. 窑操中控员在监控过程中,发现窑内压力突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A. 窑内物料过多B. 窑内物料过少C. 窑内物料正常D. 窑内物料不均匀答案:B4.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的设备是:A. 窑炉燃烧器B. 窑炉冷却系统C. 窑炉进料系统D. 所有选项答案:D5.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时,应保持的窑内氧气含量范围是:A. 0%-5%B. 5%-10%C. 10%-15%D. 15%-20%答案:B6.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过程中,发现窑内物料结块,应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窑内湿度B. 减少窑内湿度C. 增加窑内温度D. 减少窑内温度答案:B7.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时,应保持的窑内压力范围是:A. 0.1-0.2MPaB. 0.2-0.3MPaC. 0.3-0.4MPaD. 0.4-0.5MPa答案:C8. 窑操中控员在监控窑炉运行时,应定期检查的参数是:A. 窑内温度和压力B. 窑内压力和湿度C. 窑内温度和湿度D. 窑内温度、压力和湿度答案:D9.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过程中,发现窑内氧气含量过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窑内氧气供应B. 减少窑内氧气供应C. 增加窑内燃料供应D. 减少窑内燃料供应答案:A10.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时,应保持的窑内湿度范围是:A. 0%-5%B. 5%-10%C. 10%-15%D. 15%-20%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窑操中控员在监控窑炉运行时,需要关注的参数包括:A. 窑内温度B. 窑内压力C. 窑内湿度D. 窑内氧气含量答案:ABCD12.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的设备包括:A. 窑炉燃烧器B. 窑炉冷却系统C. 窑炉进料系统D. 窑炉排烟系统答案:ABCD13.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时,应保持的窑内参数范围包括:A. 窑内温度范围B. 窑内压力范围C. 窑内湿度范围D. 窑内氧气含量范围答案:ABCD14. 窑操中控员在监控窑炉运行时,发现以下哪些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A. 窑内温度异常升高B. 窑内压力突然下降C. 窑内物料结块D. 窑内氧气含量过低答案:ABCD15. 窑操中控员在窑炉运行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定期检查窑炉设备B. 监控窑内参数C. 及时调整窑内参数D. 记录窑炉运行数据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窑操中控员在监控窑炉运行时,不需要关注窑内氧气含量。
中控窑操作员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最低共融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2. f-CaO——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3.结皮——是物料在设备或气体管道内壁上,逐步分层粘挂,形成疏松多孔的层状覆盖物。
4.黑影——在回转窑窑头用蓝玻璃镜观察到的在火头下方的灰暗色的生料阴影。
二.填空1.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传热方式为(对流)为主。
2.篦式冷却机的篦床传动主要由(机械)和(液压)两种方式。
3.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f—CaO)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4.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C2S)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5.旋风筒的作用主要是(气固分离),传热只完成(6%~12.5%)。
6.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口温度越(低),即(能耗)越小。
7.一级旋风筒的最大目的是①(收集粉尘;)②(气固分离)。
8.硅酸率的大小,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分)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
9.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预热)、(分解)、(烧成)三个主要过程。
10.回转窑的运动周期主要决定于(窑衬)的质量。
三.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D )A、CaOB、SiO2C、Fe2O3D、MgO2.下列哪项不是预热器的主要功能(C)A、预热B、分解C、烧成3.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控制指标应小于等于(C)A、2.0B、1.0C、1.5D、0.54.液压挡轮的作用是(B)A、支撑窑体B、控制窑体上窜下动C、对窑体起传动作用5.煤灰进入熟料中主要成份是:BA、CaOB、SiO2C、Fe2O36.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AA、煤粉水份较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B、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C、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用煤低些;D、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三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由生料变为熟料,一般要经过自由水蒸发、粘土质原料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烧成反应、冷却六个过程。
2、稀油站报警有油温、油位、压差等。
3、我司煤磨为风扫式煤磨,规格为:φ3.8*(7.75+3.5)m,功率: 1400kw 。
4、窑外分解窑采用的入窑分解率是指表观分解率,一般控制范围为90%-95%。
5、皮带输送机保护装置有跑偏、拉绳、逆止器、速度监测、急停、防撕裂等。
6、在生产车间内,要保证轴有套、轮有罩、沟有盖板,平台、楼梯有护栏。
7、高处作业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8、新型干法窑烧成系统中五大热工设备分别为:回转窑系统、预热器系统、分解炉系统、冷却机系统、燃烧器系统。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挥发分高、灰分低的煤,其细度可以放粗些。
(√)2、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与硅率、铝率的关系是互不影响的。
(×)3、煤磨磨内差压高主要是排风过大造成的。
(×)4、在回转窑内控制火焰长度即可保证生产优质熟料。
(×)5、煤粉中保持1%—2%的水分可促进燃烧。
(√)6、煤粉爆炸的条件是火源、O2含量、煤粉达到爆炸浓度。
(√)7、热稳定性是耐火砖抵抗急冷热的温度变化的能力。
(√)8、急速冷却出窑熟料能防止或减少γ-C2S转化为β-C2S。
(×)9、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
( √)10、从窑头往窑尾看,窑逆时针转动。
(√)三、问答题(共60分)1、水泥定义(8分)答: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料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粘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2、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20分)答: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粉燃烧速度和窑内气流运动速度。
包括:①煤粉质量及其用量;②煤嘴位置及形状;③一次风的风量、风速、风温;④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⑤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⑥窑内物料成分合理时火焰形状良好。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一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我司篦冷机液压站高压泵工作方式是4 用1 备连续工作制,每一列篦床由 2 个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行程由安装在列间的行程开关决定,其行程要控制在250-300mm 。
2、窑内的传热,主要是火焰向物料和窑壁进行辐射传热,其次也有对流和热导传热。
3、窑的热耗有筒体热损失、煤粉不完全燃烧、窑灰带走热、蒸发水带走热和废气带走热五个方面。
4、主机设备的连锁关系包含有启动连锁、保护连锁、工艺连锁。
5、我司回转窑的规格是φ4.8*72m ,主传电机功率是630kw 。
6、在生产车间内,要保证轴有套、轮有罩、沟有盖板,平台、楼梯有护栏。
7、我司原料配料采用的原料为:石灰石、低硅砂岩、高硅砂岩、铁粉。
二、判断题(每2题分,共10分)1、窑外分解窑可以使用劣质煤。
( √)2、熟料煅烧过程中控制f-CaO,主要是因为f-CaO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 √)3、生料中液相量随温度增高增加很快,则其烧结范围就窄,反之则宽。
( √)4、挥发分高、灰分低的煤,其细度可以放粗些。
(√)5、急速冷却出窑熟料能防止或减少γ-C2S转化为β-C2S。
(×)6、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7、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
( √)8、回转窑运转一段时间后,其中心线不会有变动。
(×)9、离心风机既可单独关闭出口挡板开机,又可单独关闭入口挡板开机。
( √)10、入窑物料碳酸钙表现分解率越高越好,可以更好减小窑的热负荷(×)三、问答题(共65分)1、过剩空气系数定义? (10分)答: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供给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2、罗茨风机与离心风机起动时有何不同要求? (10分)答:罗茨风机启动时出口挡板必须全部打开,否则易损坏,而离心风机启动时要求入口或出口挡板关闭,以减少启动负荷。
中控窑操作员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
1. 、最低共融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2. f-CaO——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
3. 结皮——是物料在设备或气体管道内壁上,逐步分层粘挂,形成疏松多孔的层状覆盖物。
4. 黑影——在回转窑窑头用蓝玻璃镜观察到的在火头下方的灰暗色的生料阴影。
填空
1. 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传热方式为(对流)为主。
2. 篦式冷却机的篦床传动主要由(机械)和(液压)两种方式。
3. 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f—CaO)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4. 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C2S)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5. 旋风筒的作用主要是(气固分离),传热只完成(6%~12.5%)。
6. 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口温度越(低),即(能耗)越小。
7. 一级旋风筒的最大目的是①(收集粉尘;)②(气固分离)。
8. 硅酸率的大小,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分)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
9. 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预热)、(分解)、(烧成)三个主要过程。
10. 回转窑的运动周期主要决定于(窑衬)的质量。
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CaO
B、SiO2
C、Fe2O3
D、MgO
2. 下列哪项不是预热器的主要功能(C)
A、预热
B、分解
C、烧成
3. 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控制指标应小于等于(C)
A、2.0
B、1.0
C、1.5
D、0.5
4. 液压挡轮的作用是(B)
A、支撑窑体
B、控制窑体上窜下动
C、对窑体起传动作用
5. 煤灰进入熟料中主要成份是:B
A、CaO
B、SiO2
C、Fe2O3
6. 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A
A、煤粉水份较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
B、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
C、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用煤低些;
D、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
7. 烧成带温度通过如下参数可正确定性判断:C
A、窑筒体温度上升,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浓度上升;
B、预热器出气温度上升,窑尾温度上升;
C、冷却机一室熟料通气性变强,窑电流变大,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浓度上升;
D、窑尾温度上升,窑电流下降。
8. 窑尾负压反映( a )大小
a窑内流体阻力b窑内煤粉燃烧速度c窑筒体转速
9. 窑门罩压力低时,说明入窑( b )量少,而降低窑内温度
a一次风b二次风c三次风
10. 各级旋风筒锥体部分被物料粘堵时的压力(a )
a增大b降低c稳定不变
判断题
挥发份低的煤粉,一次空气压力就应该高一些(Y )
2、IM较高时,物料烧结范围变窄(N )
3、正常火焰位置应该在回转窑的中心线上(N )
4、熟料中fcao水化后,会使体积增加约1倍(Y )
5、窑内气流运动方法为强制通风(Y )
6、窑内各处气流速度均相同(N )
7、煤粉中水份越少越好,最低为零(N )
8、熟料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配料(N )
9、物料在窑内均为吸热反应(N )
10. 预热器内气体与物料的传热主要是在旋风筒内进行的。
错
简答题
1. 预热器漏风对窑系统有何影响?
①影响系统内物料分布;②影响系统换热效果;③影响系统操作稳定性;④严重时会造成预热器堵塞及塌料。
2. 分析红窑掉砖的主要原因?
操作:①窑皮挂的不好;②局部过热变形;③燃烧器调整不恰当;④未换砖(砖磨薄);⑤操作原因造成局部高温。
机械:①筒体中心线不直,造成砖移位;②内壁凹凸不平;其它:窑衬砌筑质量不好;频繁开停窑。
3. 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份的波动,使生料化学成分均匀、稳定,它对稳定熟料的成份,稳定窑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 窑外分解窑有哪些特点?
①用旋风预热器作为主要的预热设备;②窑外分解窑不断改进;③设备趋于大型化;④重视环保;⑤自动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