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任务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13.09 MB
- 文档页数:60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想一想,做一做青海省旅游六要素的“六色”目标“吃有绿色、住有暖色、行有个色、游有绝色、购有特色、娱有本色”是青海省旅游工作的“六色”目标。
思考:旅游活动中涉及哪些最基本的要素?一、旅游“三要素”说三要素论: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实践者,在旅游活动的三个构成要素中,旅游者处于主体的地位。
旅游者的存在使旅游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
旅游者的数量、消费水平、旅游方式等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内部构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1978-2007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者人数(万人次)(二)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作为主体的旅游者的实践对象。
没有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环境,旅游者便不会前来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也无法展开。
旅游资源按属性分为两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活动的规模、类型、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
(三)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
旅游业把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和客体——旅游资源联系在一起,使旅游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旅游业是旅游活动发展的产物,但在其诞生后,又反过来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二、旅游“六要素”说(一)食食,即餐饮,是旅游供给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
对于旅游者来说,用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也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精神上或情感上的满足。
美味可口的饭菜、安全、整洁、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具有当地特色,体现深厚饮食文化传统的饮食则更能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餐饮本身就能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的来访。
一、旅游活动(一)旅游的概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
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
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
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是人们在休闲时间中,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目的地进行观光、游玩或参与各种旅游项目的一种活动。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和旅游导游等,下面将对这些要素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前往的具体地点,可以是国内或国际的城市、景点、自然风景区等。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内容和体验。
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应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特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旅游交通包括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船只等不同的交通工具,以及在目的地内的交通方式。
旅游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确保能够准时、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并在目的地内方便地移动。
旅游交通的选择应考虑时间、成本以及舒适性等因素,以提供最佳的旅游体验。
旅游住宿是旅游活动中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需要选择合适的住宿场所,如酒店、度假村、民宿等。
旅游住宿的选择应考虑价格、位置、设施、服务质量等因素,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一个好的住宿场所应提供舒适的环境、良好的服务和安全的住宿条件,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居住体验。
旅游餐饮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解决吃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餐馆或美食街。
旅游餐饮的选择应考虑口味、价格、卫生、环境等因素,以提供符合旅游者口味和健康需求的饮食选择。
一个好的旅游餐饮场所应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和美食,让旅游者品尝到地方的风味。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要素。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可以购买特色的土特产、纪念品或其他商品。
旅游购物的选择应考虑商品质量、价格、风格等因素,以确保旅游者购买到满意的商品。
一个好的旅游购物场所应提供正宗的特色商品,并提供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概论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时:56学时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它所阐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观点,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旅游概论》是实时、动态反映旅游行业经营业务的主要窗口,也是本专业接轨行业、工学结合的重要平台。
因此,根据目前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确定“旅游活动要素分析”为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全面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和章节局限,按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原点、三个模块、五大任务、六个环节”的课程教学体系。
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如何通过本课程学习,既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均有一定收获,是本课程的授课目标。
为此,本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将课程设计方案如下:课程打破原有的死板的章节知识分布,将主题定为“一个原点、三个模块、五大任务、六个环节”。
一个原点:旅游活动分析;三个模块: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现代旅游关联问题;五大任务:走进旅游、我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我向同学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我为父/母亲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析当地的旅游发展情况;六个环节:以每一项任务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由教学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教学重点、案例导入、教学要点、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和手段、课外活动六个环节构成。
本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将每一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真实具体的任务;每一项任务的教学以真实案例导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运用调查访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题讨论等方式和手段实现每一项教学目标;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每一项任务学习过程中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课外活动项目,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