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大气 [2017] 110号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877.98 KB
- 文档页数:137
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方案为全面实现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既定目标,进一步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更加深入推进大气环境执法检查工作,按照“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科学治污”的基本原则,根据《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方案》(以下简称《督查方案》),结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攻坚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督促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期完成《攻坚方案》任务。
实行区域联动、综合整治,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二、督查范围督查范围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含辛集)、唐山、邯郸、邢台、保定(含定州)、沧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含巩—3—义)、开封(含兰考)、安阳(含滑县)、鹤壁、新乡(含长垣)、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
三、督查时间总体时间安排为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3月29日。
第一阶段(2017年9月1日至11月9日),共5个轮次(第11至15轮次)70天,重点对“2+26”城市所有县(区)全部12项任务完成情况、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任务清单外的涉气类突出问题以及《攻坚方案》中“2+26”城市的其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进行督查(具体安排见附2)。
第二阶段(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3月29日),共10个轮次(第16轮次至25轮次)140天。
进入采暖期,重点通过热点网格、高架源排放情况、“12369”环境举报热线等掌握的线索,调度督查组和“2+26”城市环保部门对存在问题的区域和行业进行“双向反馈式”督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
坚行动方案
附件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主要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在巩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
2.5
数同比减少3%左右。
实施范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定州市、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
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以推进清洁取暖、公转铁、企业提标升级改造为重点,巩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成果,狠抓柴油货车、工业炉窑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整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督察问责,深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二、主要任务
—1—。
《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017/9/1 9:08:34所属频道: 大气治理关键词: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天津日前,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天津市环保局印发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全文如下: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坚决贯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十次会议部署,认真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8月25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实施《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津党厅〔2017〕82号,以下简称《攻坚行动方案》),突出强化了目标、措施和考核3方面内容,将PM2.5改善目标分解至各区,对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逐一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一、关于工作目标《攻坚行动方案》对照国家总体要求,明确提出在全面完成《大气十条》各项考核指标的基础上,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5%以上,下降至70微克/立方米,并综合考虑各区去年同期空气质量基准水平以及上半年改善情况,按照68微克/立方米、70微克/立方米、71微克/立方米3档,将全市目标分解到各区。
其中,滨海新区及下辖的开发区、保税区、中新生态城以及塘沽、汉沽、大港城区全部要求达到68微克/立方米。
二、关于重点任务按照逐一落实国家部署的要求,《攻坚行动方案》共归纳形成了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
继续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的部署要求,严格“先停后治”、分类处置,对合法合规并且无污染企业恢复生产并严格监管,对园区外企业加快实施搬迁改造升级,对纳入关停取缔范围的,确保严格落实“两断三清”。
二是加快散煤污染综合治理。
10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全部区域、滨海新区核心区(含塘沽、汉沽、大港城区)和其他区建成区城市散煤“清零”;完成全市农村散煤“电代煤”“气代煤”任务;全面完成武清区“无煤区”建设任务。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9.04.27•【文号】环办大气函〔2019〕445号•【施行日期】2019.04.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函环办大气函〔2019〕445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人民政府,定州、辛集、济源市人民政府: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攻坚方案》)要求,根据国控站2018年10-12月标况监测数据和2019年1-3月实况监测数据,我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河北、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对定州、辛集、济源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现将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攻坚方案》要求,“2+26”城市2018-2019年秋冬季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
2018年10月-2019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μg/m3),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数为624天,同比增加36.8%。
2018年10月-2019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5个城市依次是北京、天津、济宁、长治和廊坊,分别为52μg/m3、66μg/m3、67μg/m3、67μg/m3和67μg/m3;浓度最高的3个城市依次是安阳、濮阳和石家庄,分别为108μg/m3、100μg/m3和100μg/m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在巩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2018 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2018 年10 月1 日至2019 年3 月31 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
实施范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定州市、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
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以推进清洁取暖、公转铁、企业提标升级改造为重点,巩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成果,狠抓柴油货车、工业炉窑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整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督察问责,深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二、主要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严控“两高”行业产能。
各地加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
2018 年12 月底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推动实施一批水泥、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工程。
城市建成区钢铁企业要切实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域外搬迁等方式实施分类处置。
钢铁等重污染企业搬迁应重点向区外转移。
唐山、邯郸、安阳市不允许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禁止省外钢铁企业搬迁转移至该地。
加大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产能淘汰和压减力度,列入去产能的钢铁企业,需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
全面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方案》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环保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和北京、天津、河北等6 省市日前对外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2+26 城市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
《方案》要求,将大幅提升区域内铁路货运比例,7 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
9 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环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铁路运输,禁止环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疏港煤炭。
机动车污染治理加码、联合执法能否拦住高排车?
所谓2+26 个城市是指涵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六省市在内的28 个位于京津冀核心区域和周边传输通道区域的城市,联防联治城市范围再次扩大。
针对这一地区的治理难点,即冬季燃煤问题,方案把去年执行的冬病夏治提前到了开春就治。
京津冀三地今年还将重点开展重型柴油车排查。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刘金福说,从去年冬天开始,高排柴油车就是三地治理的重点,以重型柴油车为主,要做到三个严查。
第一是严查超标排放车辆;第二是严查车辆配置;第三是尿素添加情况,这也是确保减少排放。
今年1、2 月份,从监管情况看,本市重性柴油车超标率为0.3%,外地进京和过京的车辆超标率为2.7%。
因此从这点看,治理重型柴油车特别是明显冒黑烟的重型柴油车是这次整治的重点。
事实上,这不是京津冀第一次开展重型柴油车联合执法试点。
在去年十一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同印发了《京津冀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督导。
2017—2018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环保部督办问题清单(第13期)序号市县(区)污染源名称主要问题1 长治市长治县山西华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企业正在生产,一台20 蒸吨燃煤锅炉正在运行,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
存在问题:1.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温度、压力和流速的部件均未连接至监测设备上,数据失真。
2.碱液池pH 值为中性,未添加脱硫剂,加药桶中无碱液,督查人员进入企业后,公司1 名工人才紧急向碱液池中投入了数袋氢氧化钠(每袋25Kg),并关闭了燃煤锅炉鼓风机,停运燃煤锅炉。
2 长治市长治县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第五矿现场检查时企业正在生产,该公司一台6 蒸吨燃煤锅炉正使用。
存在的环境问题:未完成燃煤锅炉提升改造,未安装脱硝设施。
3 长治市长治县无名大理石加工厂现场检查时,该企业正在生产,属于石材加工行业。
存在问题:1.企业大理石加工车间未配套建设粉尘治理设施,生产产生粉尘无组织排放;2.正在露天切割、加工大理石,大量粉尘无组织排放。
4 长治市长治县长治县富鑫供热有限公司现场检查,该公司正在生产,存在问题:该公司大量原料煤露天堆放,未苫盖。
5 长治市长治县长治县隆昌煤业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该企业正在生产,属煤炭行业,在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项目清单内。
存在问题:未落实重污染天气错峰运输要求,根据《长治市2017 年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长治市2017 年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项目清单》要求,该企业应当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期间执行错峰运输的要求,即禁止高排放车辆运输,限制国4、国5运输车辆的50%。
检查当天为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但现场发现3 台重型柴油车(牌照:晋D62639、晋D32798、晋D57426,3 台车辆均为国3 排放标准)正在该企业煤炭料仓内开始运输作业。
6长治市长治县长治县森资煤业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该企业正在生产。
存在问题:大量煤料露天堆放,未进入密闭料仓存放,未采取苫盖等防尘措施。
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十次会议精神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深入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冀发〔2017〕7号),切实做好我省2017-2018年秋冬季(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全省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暖季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特别是2016年秋冬季,我省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对生产生活秩序、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大幅抵消了前期治理成果。
今年,受1、2月份重污染天气的影响,1-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0μg/m3,同比上升12.9%,除承德、衡水市略有下降外,其他城市均不降反升,实现年初既定目标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秋冬季大气扩散条件转差的不利局面,必须在落实现有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强化措施,靶向施策,科学管控,精准用力,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次和程度,确保实现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大幅下降,为完成全年目标作出更多贡献。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勇于担当、强化攻坚,决战决胜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障好“十九大”期间空气质量。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基本思路:针对秋冬季污染特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弱项,突出重点任务、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
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发…2013‟104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国务院要求,现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能源局2013年9月1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为加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依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主要目标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
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 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在2012 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东省下降20%,内蒙古自治区下降10%。
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1.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
加快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淘汰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
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全部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北京市建成区取消所有燃煤锅炉,改由清洁能源替代。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其他远郊区县的城镇地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所有工业园区以及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的地区,逐步取消自备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集中供热。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7-03-2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各成员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环境保护部会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及有关单位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现印发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制定方案细化措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省(市)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制定本地2017年达到空气质量目标细化方案,切实落实党委政府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社区,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公司要与各省(市)人民政府对接,统筹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加大气源、电源保障力度。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神华集团要梳理《工作方案》规定的治理任务和所涉及的企业名单,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
二、加强指导落实责任。
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指导有关地方政府落实《工作方案》任务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同时强化监督与管理。
企业是污染治理的实施主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各地细化方案要求制定实施措施,着力降低污染排放。
三、加强调度强化考核。
环境保护部建立月调度、季考核机制,每月调度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量化各项任务进度和完成比例,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定期上报国务院。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8.05.02•【文号】环办大气函〔2018〕216号•【施行日期】2018.05.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函环办大气函〔2018〕216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人民政府: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攻坚方案》)和《2017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估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要求,我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改善情况《攻坚方案》要求,“2+26”城市2017-2018年秋冬季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μg/m3),同比下降25.0%,重污染天数为453天,同比下降55.4%,均大幅超额完成改善目标。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3个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天津,分别为53 μg/m3、58 μg/m3和63 μg/m3;浓度最高的3个城市依次是邯郸、邢台和安阳,分别为102 μg/m3、97 μg/m3和96μg/m3。
重污染天数最少的4个城市依次是廊坊、长治、济南、阳泉,分别为5天、6天、8天、8天;天数最多的3个城市依次是邯郸、安阳和石家庄,分别为32天、30天、30天。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017年10—12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1.08•【文号】环办大气函〔2018〕37号•【施行日期】2018.0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017年10—12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函环办大气函〔2018〕37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人民政府: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攻坚行动方案》)有关工作要求,根据国控点监测数据(已扣除沙尘影响),我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细颗粒物(PM2.5)2017年10—12月的平均浓度、同比变化幅度分别进行了排序。
有关情况通报如下:2017年10—12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49 ~ 97微克/立方米(μg/m3),平均为71 μg/m3,同比下降34.3%。
平均浓度较低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天津市;平均浓度较高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邯郸、石家庄和邢台市。
从改善幅度来看,28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降幅均满足改善目标的时序进度要求。
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石家庄、北京和廊坊市,分别下降54.8%、53.8%和45.5%。
根据中国气象局、中科院等多个单位的预测分析,2018年1—2月气象条件总体不利,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整体以偏少为主,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京津冀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偏差,预计1月上旬冷空气偏强、污染过程较少,1月下旬至2月上旬冷空气偏弱、污染过程较多。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
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砖瓦》
【年(卷),期】2017(0)9
【摘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近日发布。
方案提出目标,全面完成《大气十条》考核指标。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方案提出多项执行任务,其中重点如下:1错峰生产(钢铁、建材、有色)深入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与运输。
【总页数】1页(P48-48)
【关键词】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行动方案;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传输通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1
【相关文献】
1.《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京津冀“2+26”城燃煤砖瓦窑今冬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 [J],
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J], 李家强;
3.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
动方案》的通知 [J], ;
4.提高政治站位狠抓贯彻落实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李干杰部长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J], ;
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细则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50号[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繁发生,成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和难点。
为切实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攻坚行动方案。
一、充分认识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的收官之年,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
特别是2016年秋冬季以来,区域先后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也大幅抵消了前期改善成果。
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气影响,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上半年细颗粒物(PM)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是2013年以来首次2.5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
这充分说明,能否完成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关键在秋冬季,决战—7—在重污染天气应对。
面对秋冬季大气扩散条件转差的不利局面,当前大气治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秋冬季防控措施的针对性不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成效还不明显。
必须在落实现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更加严格的手段,有效降低秋冬季污染物排放强度,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和程度。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大气十条》考核指标。
2017年10月至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2.5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实施范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区、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巩义市、兰考县、滑县、长垣县、郑州航空港区)。
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把稳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成果和高架源稳定达标排放作为坚守阵地,把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重污染天气妥善应对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察问责,全面实施攻—8—坚行动,动员全民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
三、主要任务(一)建设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
1.加快区县监测网络建设。
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所有327个区县全部建成包含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六项参数在内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其中,县(市)建成2个以上,区建成1个以上。
实时对外发布信息,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传率达到90%以上;2017年10月底前,除国控站以外的监测站点,全部上收到省级环境监测部门。
省级环境监测部门每月5日前将上月审核过的数据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向社会公开。
各城市、各区县要布设降尘量监测点位,做好数据质量控制,每月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报送降尘量。
2.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
完善空气质量监测远程在线质控系统,加快提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一经发现干扰监测数据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
3.加快处置“散乱污”企业。
对已经核实的量大面广“散乱污”企业,本着“先停后治”的原则,区别情况分类处置。
涉大气污染物排放列入淘汰类的,一律于2017年9月底前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9—备,实行挂账销号,坚决杜绝已取缔“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列入整合搬迁至合规工业园区的,按照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的原则,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凡被环保核查出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
4.统筹开展“散乱污”企业集群综合整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继续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实行动态更新和台账管理,2017年10月1日起,凡存在瞒报漏报涉大气污染物排放“散乱污”企业集群的,纳入环保督察问责。
对“散乱污”企业集群要实行整体整治,制定总体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开,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间表的要求,同步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企业升级改造。
没有达到总体整改要求出现普遍性违法排污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不到位的,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列入升级改造的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要求,对污染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达到环保要求,实现做大、做优、做强。
升级改造完成并经由相关部门会审签字后方可投入运行,并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凡被环保核查达不到要求的,本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对违法企业依法顶格处罚。
(三)加快散煤污染综合治理。
5.全面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任务。
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
其中,北京市30万户、天津市29万户、河北省180万户、山西省39万户、山东省35万户、河南省42万户。
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散煤彻底“清零”。
已经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10—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12个试点城市(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市),要加大工作力度,2017年10月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
各地要以乡镇或区县为单位,全行政区域整体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作,集中资源,挂图作战,严禁摊派式在不同村庄零散开展工作。
6.严格防止散煤复烧。
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的地区,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其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一律不得燃用散煤。
各地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已完成替代的地区散煤复烧。
对已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并且没有出现散煤复烧的地区,减少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国家总量减排约束性考核指标核算体系。
7.加强煤质监督管理。
对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散煤,积极推广使用型煤、兰炭等洁净煤进行替代,同时开展农业大棚、畜禽舍等用煤替代工作。
加大洁净煤生产供应力度。
严厉打击劣质煤销售,确保行政区域内使用的煤炭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煤炭质量标准。
对已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的乡镇、区县,要创新煤炭管控机制,从煤炭销售供应侧着力,一律取消散煤销售网点,严禁散煤流入。
(四)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治理。
8.全面排查燃煤锅炉。
对燃煤锅炉、茶水炉、经营性小煤炉、煤气发生炉等继续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确保无死角、无盲区,排查出的燃煤锅炉、煤气发生炉要逐一登记,建立管理清单和台账。
从2017年11月1日起,凡存在瞒报漏报燃煤锅炉、煤气发生炉,完不成淘汰任务或弄虚作假的地区,严格问责。
—11—9.进一步扩大燃煤小锅炉淘汰范围。
各地要结合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提高淘汰标准,扩大实施范围,下更大力度淘汰燃煤锅炉(含茶炉大灶、经营性小煤炉)。
在2017年10月底前,北京市城六区及南部平原地区实现无煤化,其他区建成区全部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
天津市中心城区所有燃煤锅炉、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
河北省各市和直管县建成区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石家庄、保定、廊坊市行政区域内全部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城市县城和城乡结合部也要全部淘汰。
山西省城市建成区淘汰20蒸吨及以下、县城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山东和河南省淘汰行政区域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10.全面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任务。
2017年10月底前,纳入2017年度淘汰清单中的4.4万台燃煤锅炉全部“清零”。
其中,北京市淘汰1500台、天津市5640台、河北省1.7万台、山西省969台、山东省1.57万台、河南省2914台。
淘汰燃煤锅炉方式主要包括取缔关闭、集中供热替代、煤改气、煤改电,改用地热、风能、太阳能、配备布袋除尘器的生物质能,不包括改燃洁净型煤、水煤浆、无烟煤、兰炭、绿焦、原油等,取缔关闭燃煤锅炉必须拆除烟囱或物理割断烟道,不具备复产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照清单,逐一销号。
11.推动锅炉升级改造。
北京市完成2500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其他城市燃煤锅炉在改燃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低氮改造。
达到特别排—12—放限值的燃煤锅炉相应环保设施基本配置包括布袋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高效脱硫装置、低氮燃烧或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脱硝装置。
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企事业单位应全面安装大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同时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状况。
2017年11月1日起,不达标或未达到相关排放要求的燃煤锅炉,一律停产改造。
12.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
2017年,北京市压减煤炭消费量260万吨、天津市260万吨、河北省600万吨以上,山东省完成《大气十条》确定的煤炭消费减量任务,河南和山西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
自《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未按照《大气十条》要求实现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的新建扩建耗煤项目,采暖季实施停产。
压减的煤炭消费量要实施清单式管理,做到可核查、可统计。
13.提前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在2017年采暖季前(2017年11月15日前),“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
其中,天津市7台86万千瓦、河北省29台35万千瓦、山西省4台120万千瓦、山东省32台157万千瓦。
河北省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焦炭720万吨、平板玻璃260万重量箱;山东省压减炼钢产能183万吨;河南省压减焦炭产能55万吨。
(五)切实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
14.系统排查无组织排放情况。
各地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无组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