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谁画的鱼最大》【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63 MB
- 文档页数:16
17.谁画的鱼最大课业类别: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敢于充满画面大胆作画的习惯,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鱼的异同,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
本课欣赏部分选择农民画和自然界中的鱼的图片,选择农民画《戏鱼》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农民画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表现手法夸张。
《戏鱼》这幅作品采用了民间常用色和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纹图案。
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惹人喜爱。
书中第十页自然界的鱼的图片作为欣赏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用自然界的鱼农民画中的鱼进行对比,发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踊跃,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
趣味性、多样性的教法会比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画线条的基础,对颜色的名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型的勾勒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动手能力较差,对色彩的领悟感不强。
教学内容、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技能目标: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有:游戏激趣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学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海洋世界视频、鱼的范画和图片。
学具:相关鱼类图片、图画纸、彩笔、油画棒。
教学效果预计:整节课以“美”为主线,运用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欣赏艺术之美、讨论美从何来,达到创造个性美,领会美在自然、美在生活、美在创造的目的。
学生通过体验、尝试、思考、讨论、游戏、交流、创作等活动层层深入,自主学习,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谁画的鱼最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的手法画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鱼的画法及表现手法。
2. 夸张手法的运用。
3. 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夸张的手法画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鱼的造型特点。
1.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鱼的造型特点。
2. 学习鱼的画法及表现手法2.1 教师示范鱼的画法,边示范边讲解鱼的各部分结构和画法。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鱼,教师个别指导。
2.3 学生自主练习画鱼,教师巡回指导。
3. 学习夸张手法的运用3.1 教师出示一张夸张的鱼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夸张的部分。
3.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夸张手法的运用。
3.3 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画鱼,教师个别指导。
4. 作品欣赏与评价4.1 教师出示几幅优秀的鱼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作品的优点。
4.2 学生分享欣赏感受,教师总结评价要点。
4.3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评价。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用夸张的手法画一幅鱼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六、附录1. 教学课件2. 教学示范视频3. 学生作品展示4. 课后作业布置与要求重点关注的细节:学习夸张手法的运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谁画的鱼最大》这节课中,运用夸张手法画鱼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第17课谁画的鱼最大1. 教学目标•能够观察鱼的特点,通过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形;•能够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形状进行涂色,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参加互动游戏,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欣赏、评价。
2. 教学重点•观察和画出简单的鱼形;•选择合适的颜色涂色。
3. 教学准备•画板、颜料、画笔、水杯、抹布等;•布置好的课堂环境。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时间(3分钟)•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们喜欢什么颜色的鱼,并让他们用手指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鱼,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2. 观察和画出简单的鱼形(1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鱼的图片,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鳞片、尾巴等特点;•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一条简单的鱼形,并让学生模仿画出来;•学生在画板上画出自己的鱼形,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3. 选择颜色涂色(10分钟)•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线条涂色,并加以美化;•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4.4. 互动游戏(10分钟)•将画板上的所有鱼作品贴在墙上,并让学生分组进行欣赏、评价;•老师提供评价要点,帮助学生进行评价,如线条、颜色、形状、美化等;•学生对其他组的鱼进行评价,并且投票评选出最大的鱼。
4.5. 温故知新(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绘画和印象派绘画的鱼的形态与风格。
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活泼的热身时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了绘画任务。
特别是在互动游戏环节,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合作、评价和分享的感受,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对颜色的选择和运用还不够灵活,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7课谁画的鱼最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常用色和不同的形状表现鱼的外形特征和花纹特点,学习突出主体、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
3.情意目标在艺术创作中树立关爱大自然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鱼的外形特点,学习和掌握使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运用多种形状、变化的花纹和漂亮的色彩完成作品。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左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朋友,她呢,很害羞,所以呀偷偷地躲在了我们的门外,我们大家一起对着门外用掌声欢迎她出来好不好?生:好!(掌声……)师:(拿出鱼形教具)同学们,我在这里呢,认出我是谁没?生:鱼……板书:_______鱼________二:欣赏分析师: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小鱼去海底世界看看吧,看看能发现什么?生:哇……好多鱼啊师:瞧,这些鱼多美啊,在鱼的身上你发现了什么?生:花纹,……师:很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鱼之所以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那得多亏了它的鱼鳍师:下面一组图片中,谁能告诉我,鱼都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边讲边画)这些鱼你认为她现在好看么?生:不好看师:那怎样才能让它们变得好看呢?生:涂颜色,加花纹教师总结:鱼要漂亮,不但要有好看的形状,还要有漂亮的花纹和颜色!三:比较大小师:就在刚刚从深海里又游来了两条鱼,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好么?瞧!他们来了师:一只绿鱼,一只鲨鱼,告诉我他们谁大呢?生:鲨鱼(并同时让学生用手比划两只鱼的大小)师:左老师有个很厉害的本领,那就是我会魔法,等会我就会让他们变变变!(让绿鱼变大,鲨鱼变小)出示课件,让绿鱼与地球,人等等一些物体对比。
总结:物体的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四:作业要求师:今晚海洋世界里要开一个化妆舞会,会邀请一个最大最美的鱼去参加,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画笔,画一条最大最美的鱼好么?看看谁画的鱼最大(补充课题)五:师生互评作业展示,学生互评,老师评价。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十七课《谁画的鱼最大》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谁画的与最大》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训练学生自由表现和大胆作画的基本能力,学习和掌握充满画面的绘画方法。
认识和了解鱼的外形特点,初步感受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训练学生大胆作画的习惯,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画面丰满的美术作品。
农民画《戏鱼》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表现手法夸张。
这幅作品采用了民间常用色和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纹图案,画面清晰醒目,惹人喜爱。
选择农民画《戏鱼》目的是根据画面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根据“造型•表现”在教学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学习用不同方式表现鱼的外形特征和花纹特点,领悟突出主体、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艺术创作中树立关爱大自然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习惯。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认识鱼的外形特点,感受和了解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和掌握使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运用多种形状、变化的花纹和漂亮的色彩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二、说“学情”对于各种各样的鱼来说很容易引起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新鲜事物很好奇,相信学习起来一定很容易掌握,一年级学生对绘画已经具有简单的了解和学习,对于点、线、面的学习他们掌握的很好,对绘画中的形与色也能大胆运用,但是画面布置还是比较欠缺的,在装饰鱼躯干的花纹设计上可能是个难点,我相信通过讲解和学习,他们一定能设计出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鱼。
17.谁画的鱼最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学校用不同方式表现鱼的外形特征和花纹特点,领悟突出主体、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一、一班的小朋友很喜欢交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生答)它就藏在我们屏幕后面,老师给一点小小提示,若你猜到了我们以抢答的方式马上举手告诉我们大家,准备好了吗?(生答)好,请看大屏幕(生观察抢答)2.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我们这位神秘朋友鱼有关,请孩子们翻开书41页——17.谁画的鱼最大(师板书,生齐读)跟着老师读一遍,谁画的鱼最大。
二、讲授新课:(一)1.海底的鱼不仅形状多样,而且色彩非常的漂亮,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视频)2.看完现实中海底世界的鱼,我们欣赏一下画中的鱼是怎样的。
说一说1.你认为《戏鱼》中的鱼是一条大鱼吗?说一说理由。
2.画面中出现哪些形象把鱼衬托的更大了?3.这条大鱼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师小结:通过我们的欣赏知道了画中的鱼和自然界的鱼的不同之处……(二)过渡:要想画好一只鱼,我们首先要了解鱼的结构,来我们一起看看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谁来说说。
(生答,师出示课件)师提醒:注意鱼除了头、躯干和尾,还有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鱼鳍,鱼鳍的作用是为了让鱼在水里保持平衡。
1.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鱼,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引导从外形、花纹、色彩来说理由)2.我们画一条大鱼的时候,首先观察鱼的外形是怎样的,我们能用哪些形状概括?(师带领学生分析,抽个别学生上台画)3.小结过渡:我们知道了鱼的外形怎么画了以后,下面我们一起来做有游戏:比一比,看谁画的鱼最大!注意我们的游戏规则:(1)听音乐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
第17课谁画的鱼最大(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描绘鱼的外形和颜色。
2.能够用不同的颜色和笔画表现鱼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颜色和笔画的作用。
2.掌握简单的描绘鱼的技巧。
教学难点
1.能够用不同的颜色和笔画表现鱼的大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鱼,并让学生分辨大小。
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是如何分辨大小的,引导学生认识到颜色和笔画在描绘大小方面的作用。
二、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颜色和笔画的作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和笔画对于表现大小的重要性。
三、练习(30分钟)
学生用颜色和不同的笔画画出不同大小的鱼,并在画完后和同学比较大小。
四、讨论(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不同画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和心得体会。
五、展示(5分钟)
教师挑选几幅学生的画作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正确地描绘鱼的外形和颜色。
2.学生能够用不同的颜色和笔画表现鱼的大小。
教学扩展
1.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和笔画画出其他动物或物品,让他们进一步掌握颜色和笔画的作用。
2.让学生尝试在画作中加入其他元素,如水草或其他动物。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如何描绘鱼的外形和颜色,并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笔画表现鱼的大小,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17 谁画的鱼最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并比较画作的大小和美感;2.尝试通过比较画作大小和美感,理解画家的创意和意图;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二、教学准备1.《世界名画欣赏》等相关绘画书籍;2.画板、画笔和颜料;3.课件及相关视频。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介绍绘画作品中不同大小鱼的画作,并问学生此时画作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及他们有什么理由?2.教师介绍这些画作的画家和他们的风格。
(二)展示画作1.教师呈现一些不同大小鱼的画作,包括庄周梦蝴蝶图、沙漠印象、玛德莲和小孩和美洲小马。
2.学生自行观看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作。
(三)比较画作大小和美感1.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所选的画作与其他画作进行比较,比较画作的大小和美感。
2.在比较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细节和颜色,理解画家的创意和意图。
(四)练习绘画1.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所选的画作进行模拟绘画,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作品中。
2.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基础绘画技能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五)分享作品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与感受。
2.教师为学生点评作品,并给予他们进一步的建议和鼓励。
(六)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展示其他不同大小和样式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比较画作大小和美感,理解了画家的创意和意图。
同时,通过练习绘画,学生还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和个性化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件和视频,更好地呈现不同绘画作品的风格和创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最大》选自人名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九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展示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谁画的鱼最大》是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上册的第九课。
本课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所表现鱼的异同,在对比中理解认识鱼的大小,能够大胆作画。
一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构图问题,因此,在课标的范围内我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积极体验和实践创作。
并在教材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点做了延伸处理,将教学难点从单纯的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延伸到谁的构图更为饱满漂亮这一绘画基础知识上,使学生绘画水平从简单的画一条大鱼向画出美丽的大鱼转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画鱼并不困难,但是如何把鱼画大画的漂亮,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分观察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初步感知构图比例对于作品美的作用。
初步感受大自然中的形象鱼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直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实践法。
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情感目标:学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能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树立保护珍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法:引导启发、演示。
学法:观察、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实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海底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猜一猜。
海底世界都有什么【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顺利实施教学做好了铺垫。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7课《谁画的鱼最大》。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这节课的设计正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知识线条系列中的一个内容。
线条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伴随儿童的成长,逐渐成为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
让学生从比较鱼的大小,到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再到通过欣赏农民画《戏鱼》,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鱼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继而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因此我确定以下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大胆作画,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知道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2、增长学生知识,受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用所学知识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把鱼画大画漂亮。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法;评价展示法等。
学法:课堂开始以猜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彩的动画和图片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图片的直观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线条在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观性教学能显示事物的内容结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事物的变化。
五、说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海洋世界视频、鱼的范画和图片。
学具:相关鱼类图片、图画纸、彩笔、油画棒。
六、说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