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输电线路新型防鸟害装置的研制
- 格式:doc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21
电力输电线路防鸟板的研制随着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输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和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力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鸟类损害,导致线路跳闸,甚至引发火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们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成功研制出了电力输电线路防鸟板,有效降低了鸟类对电力输送系统的影响。
一、问题阐述电力输电线路是电能的主要传输通道,而鸟类在寻找食物或栖息地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树木、电线杆等架空物体,这就意味着电力输电线路成了鸟类活动的理想场所。
鸟类在电力输电线路上活动时,可能会触碰导线、隔离子,或者在线路上筑巢,这些行为都会对电力输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可能导致线路短路、跳闸,甚至引发火灾。
寻找一种对抗鸟类的方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制背景基于以上问题,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开展了电力输电线路防鸟板的研制工作。
通过对鸟类行为和习性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材料科学、电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他们成功研发出了电力输电线路防鸟板。
三、防鸟板的研制过程1. 鸟类行为与习性的研究科研人员对鸟类的行为与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鸟类通常会选择较高的位置筑巢,以确保自己和幼鸟的安全。
鸟类在飞行中也倾向于选择一些高架物体作为落脚点,这些行为使得电力输电线路成为了鸟类活动的重要区域。
2. 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基于对鸟类行为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选择了适合的材料进行研发。
防鸟板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以保证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防鸟板的表面设计需要经过精心的考量,以防止鸟类在上面筑巢或停留。
3. 测试和改进在对防鸟板的材料和设计进行选择之后,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并不断改进防鸟板的设计。
他们通过模拟鸟类的行为,在实验室中对防鸟板进行了多次静态和动态测试,以验证防鸟板的耐用性和效果。
他们还特地前往电力输送线路周边进行实地观察,以了解防鸟板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刍议输电杆塔智能防鸟害装置的开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电力输送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输电杆塔建设在城乡接合部附近,这给野生鸟类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和生存压力。
鸟类在输电杆塔上筑巢、觅食,常常会造成电网短路、供电不稳定等问题,危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开发一种能够智能防鸟害的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防鸟害手段多为人工驱赶或者设置简单的物理障碍,效果有限且难以长期维持。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在于防范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操作成本高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更加智能、高效的防鸟害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输电杆塔鸟害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并应用一种智能防鸟害装置,旨在提高电力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因鸟类导致的事故发生率,为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鸟害对输电杆塔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电力输送,还对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开发智能防鸟害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通过对输电杆塔附近鸟类活动规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地防止鸟类对输电设施的损坏,提升输电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防鸟害装置的研发不仅仅只是为了解决输电设施受到鸟害的问题,更是为了推动输电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输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智能防鸟害装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输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输电杆塔存在的鸟类侵扰问题,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开发智能防鸟害装置,旨在减少鸟类对输电设施造成的损坏和故障,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研究目的还包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护鸟类生态环境,实现输电设施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为未来输电杆塔智能防鸟害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将有助于引导研究工作的开展,推动智能防鸟害装置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输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输电线路新型驱鸟器的设计摘要:驱鸟器是在目前市面上所推广的风力驱鸟器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解决无法在无风和无光的情况下驱鸟的问题,提高驱鸟器的性能,并且可为研发带有储能系统的农村自用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家用储电装置以及直流电机驱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思路以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输电线路;新型驱鸟器;设计1现状鸟类在繁殖季节喜欢在铁塔上筑巢,其筑巢材料有树枝、枯藤、废棉线,甚至还有铁丝。
这些材料下落可能短接几片瓷瓶,从而引起线路跳闸。
各种大鸟觅食后喜欢落在铁塔中线横担上。
歇息时大量排放粪便,会污染瓷瓶,降低瓷瓶串外绝缘强度,而引起线路跳闸。
线路上鸟害故障点全部在带拉线或钢性铁塔上,绝大部份在直线铁塔中线瓷瓶串和耐张中线跳线悬垂绝缘子串上。
变电站主要是鸟类经常钻进变压器或交流滤波器的空隙中导致瞬间故障。
2装置概述装置由一个主机和多个电击极组成,通过高压输出线进行连接。
主机由太阳能板、锂电池、主控板、控制开关、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出线等组成,并集成固封呈一个盒子状的整体;电击极由正负电击丝、固定支架、专用接线头组成,专用接线头与主机高压输出线相连,并能串接多个不同类型的电击极。
3驱鸟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该驱鸟器设计的功能是:白天在充足的光照和足够的风力条件下,通过风力机旋转带动风杯光照反射,产生旋转的强光,起到驱鸟功效,同时借助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对蓄电池储能;在夜间、无风或光照不理想的条件下,依靠蓄电池提供LED光源和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风轮旋转,LED光源通过旋转的风轮风杯反射,产生旋转的强光,起到驱鸟的功效。
装置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装置所选用的旋转机构是将垂直轴风杯式风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直流电机,风杯式叶片的内表面安装反射凹面镜,同时安装LED灯;直流电机是具有双回路的电机,既能工作于发电运行状态,在风力足够大的时候实现风力发电储能,也能工作于电动运行状态,在风力较小时实现由电机带动风轮旋转,这样可以简化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节省了空间;控制电路模块选择用光敏电阻采集光照强度,以此来控制白天与夜间电机工作状态的切换。
输电线路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研究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输电线路上经常会受到鸟类的干扰,这不仅会对电力传输造成影响,还可能给鸟类带来危险。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着手研发智能综合防鸟装置,以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鸟类的生存安全。
本文将围绕输电线路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的研究展开讨论。
一、防鸟装置的必要性输电线路上的鸟类干扰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会给输电线路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鸟类在输电线路上筑巢或停驻会导致线路短路、跳闸等故障,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鸟类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停留容易导致鸟类触电死亡,不仅是对鸟类生命的威胁,也会对电力设施带来一定损坏。
开发智能综合的防鸟装置对于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研究现状目前,关于输电线路防鸟装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音驱鸟技术:通过播放特定频率的声音来驱赶鸟类,具有一定的驱鸟效果,但对周围环境噪音的影响较大;2. 光学驱鸟技术:利用激光、LED等光源来干扰鸟类,有一定的驱鸟效果,但存在光污染和造价较高等问题;3. 电网防护技术:在输电线路周围设置带电网格或防护罩来防止鸟类接近,但由于安全隐患较大,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对鸟类的伤害。
以上技术各有局限,需要综合考虑才能达到较好的防鸟效果。
研究智能综合防鸟装置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三、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的研究方向1. 多元化驱鸟技术:结合声音、光学、电网等多种驱鸟技术,以达到更好的防鸟效果。
结合声音和光学技术,根据鸟类的行为特点进行智能化的驱鸟,避免不必要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2. 智能感应与控制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鸟类活动的感应和智能驱鸟。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鸟类的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精准的驱鸟控制。
3. 安全环保设计:在研发智能综合防鸟装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鸟类的影响,确保防鸟装置不会对周围的生物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对鸟类的伤害。
四、研究展望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的研究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输电线路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研究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输电线路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鸟类对电力设施的侵扰。
鸟类在电力设施上筑巢、啄击导线、甚至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和电网故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智能综合防鸟装置,致力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鸟类对输电线路的侵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筑巢:鸟类在输电线路的塔顶、电缆架等地方筑巢,导致电缆受损、电力设施受损,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2. 啄击:一些鸟类喜欢啄击电力设施,导致电力设备遭到损坏,甚至造成短路、触电事故。
3. 排泄物:鸟类在电力设施上排泄,导致绝缘子污染,引起漏电、跳闸等故障。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电力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急需研究一种高效、可靠的防鸟装置,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二、研究方法为了解决输电线路受鸟类侵扰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的研究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输电线路上鸟类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鸟类的种类、数量、活动轨迹等信息。
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鸟类的活动规律和习性,找出鸟类侵扰的规律和特点,为后续的防鸟装置设计提供依据。
3. 设备研发: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研发智能综合防鸟装置,包括声光报警装置、红外感应装置、喷水装置等多种手段,通过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对鸟类的有效驱离和防范。
4. 原型验证:在实际的输电线路上进行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的原型验证,对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实际效果进行验证,为后续的推广应用做好准备。
5. 推广应用:在验证通过后,将智能综合防鸟装置推广应用到更多的输电线路上,帮助电力企业解决鸟类侵扰问题,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三、研究成果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人员取得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1. 智能综合防鸟装置的设计方案:根据数据分析和需求,设计了一种集声光报警、红外感应、喷水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智能综合防鸟装置,具有较好的防鸟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网输电线路防鸟装置设计与实施1. 引言电网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力输送到用户。
然而,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鸟类因素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鸟类在输电线路上的活动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断线等故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
因此,设计并实施有效的防鸟装置对于保障电网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防鸟装置的设计防鸟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鸟类的性、输电线路的结构、环境条件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鸟装置设计方案:2.1 防鸟巢设计防鸟巢设计主要是针对鸟类在输电线路塔架上筑巢的行为。
防鸟巢的设计应该能够阻止鸟类在塔架上筑巢,同时也要考虑到对鸟类的影响最小化。
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得防鸟巢难以被鸟类筑巢,或者使得鸟类在筑巢过程中感受到不适,从而减少在输电线路塔架上筑巢的行为。
2.2 防鸟击设计防鸟击设计主要是针对鸟类在飞行过程中与输电线路相碰撞的行为。
可以采用一些装置,如反射镜、色带、声音装置等,来吓阻鸟类,减少鸟类与输电线路的碰撞。
2.3 防鸟食设计防鸟食设计主要是针对鸟类食用输电线路上的导线、绝缘子等部件的行为。
可以采用一些材料,如特殊的涂料、防护套管等,来阻止鸟类食用这些部件。
3. 防鸟装置的实施防鸟装置的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以下是一些实施步骤:3.1 现场调查在实施防鸟装置之前,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现场调查,了解鸟类在输电线路上的活动情况,以及输电线路的结构和环境条件。
3.2 设计方案选择根据现场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防鸟装置设计方案。
可以采用单一类型的防鸟装置,也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防鸟装置进行组合。
3.3 装置安装在输电线路塔架上安装防鸟装置。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输电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
3.4 监测与维护在防鸟装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对装置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总结电网输电线路防鸟装置的设计与实施是为了保障电网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电力输电线路防鸟板的研制电力输电线路是保障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电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常常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鸟类对输电线路的侵扰。
鸟类在输电线路上筑巢、觅食甚至停留,可能导致线路短路、器件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制电力输电线路防鸟板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电力输电线路遭遇鸟类侵扰的问题并不是新鲜事,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输电运营单位。
鸟类在输电线路上筑巢、觅食甚至停留,经常会导致线路短路、器件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给输电运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二、目前的解决方法目前,针对电力输电线路遭鸟类侵扰的问题,一般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两种。
一是利用响器等装置,通过发出刺耳的声音或者光线来驱赶鸟类,但这种方法效果有限,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另一种方法是在输电线路上悬挂一些异物,比如塑料带、金属片等,以阻止鸟类停留或筑巢。
但这种方法对于大型鸟类效果不佳,且容易受到风吹雨打而脱落。
三、防鸟板的意义和必要性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电力输电线路遭鸟类侵扰的问题,研发防鸟板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任务。
防鸟板具有以下意义和必要性:(1)提高安全性:鸟类对电力输电线路的侵扰可能导致线路短路、器件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制造防鸟板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安全隐患。
(2)节约维护成本:采取传统的驱鸟方法,不仅效果有限,而且需要经常更换、维护,增加了运营单位的维护成本。
而采用防鸟板可以长期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
(3)提升供电可靠性:电力输电线路一旦受到鸟类侵扰造成故障,可能导致供电中断,影响用户用电。
研发防鸟板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正常用电。
四、防鸟板的研制方案在研制防鸟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材料选择:防鸟板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候性和机械强度,在户外环境中能够长时间使用。
材料的选择要经过仔细考虑,可以考虑使用塑料、玻璃钢等材料。
(2)结构设计:防鸟板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与输电线路的固定连接方式,以及在不同形状、尺寸的输电线路上安装的适配性。
新型防鸟装置的研制说明由于目前输电线路主要采取的6种防鸟措施(加装防鸟刺、加装挡鸟板、加装驱鸟器、加装防鸟拉线、加装绝缘护套、人工鸣炮主动驱鸟),随着输电线路运行时间的增加,一方面鸟类适应性增强;另一方便防鸟措施单一且损坏程度极高,长此以往,造成防鸟效果的失效。
为了有效解决输电线路长期遭受鸟害跳闸的现状,根据现场运行环境及防鸟经验,研制一套基于太阳能旋转综合性防鸟装置,目的是根本性的解决鸟害跳闸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2)技术方案及创新成果一、技术要求1.电机带动驱鸟杆转动。
2.鸟类靠近时电机作间歇运转。
3.驱鸟杆能与鸟刺完全对接。
4.太阳能板为蓄电池充电,有控制器防止电池过充。
5.蓄电池有防漏液措施。
6.设备能防电磁干扰。
7.整体设备相对封闭(防止雨水或异物渗入)。
8.材料稳定性高,需要经受长期恶劣环境。
9.结构整体简单美观实用。
10.使用寿命尽量长久(5-10年以上)。
二、运用的理论、技术及方法1.倡导绿色能源的原则,运用太阳能光伏板作为防鸟装置的动力源,为不用功能的元器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运用物理学的能量转换定律,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通过光伏板传递至电机,驱动电机旋转转换为动能。
3.运用鸟类不同神经系统的反射条件原理,通过LED爆闪灯及超声波装置不断刺激鸟类神经系统,达到一定的驱赶鸟类的目的。
三、关键技术1.装置的研发中,因之前没有加装红外探头时风力反光镜可以随风自由转动,但是考虑到因太阳照射会使反光镜和驱鸟杆发热,就会干扰红外探头的检测,所以研发时又加入了驱鸟杆及电机转动时红外探头不作检测的功能,将风力反光镜固定在中心转轴上,通过感应设置不让其随风自由转动即可。
2.在鸟类靠近时,怎么实现智能控制,辨别现场情况,达到控制防鸟装置不同功能的启动,信号检测的准确度,将不同功能的智能控制利用写入程序导入主控制模块实现全天候智能防鸟的目的。
四、取得成果1.在主程序中写入延迟识别的程序,通过采用防干扰红外测温元器件,可有效排除驱鸟杆转动时的干扰作用;2.主程序写入时,设定阈值,控制装置的启停功能,通过串口模式实现信号的精准输出,达到不同功能的有效控制。
输电线路新型防鸟害装置的研制发发 布布 人人::叶叶色色亮亮 小小组组名名称称::送送电电部部线线路路一一班班Q Q C C 小小组组 单单 位位::福福建建省省厦厦门门电电业业局局22000077年年1111月月一、小组概况小组名称 送电部线路一班QC 小组成立时间1999年1月活动口号 突破求新 共创佳绩 课题名称 输电线路新型防鸟害装置的研制课题类型创 新 型组 长叶色亮2007年度省电力行协 Q C 成果交流发布材料二、活动计划Q C小组活动计划表三、选择课题(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许多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繁殖,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危害。
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表明,由于鸟类活动引起的线路故障仅次于雷害和外力破坏,已经占居线路故障总数的第三位,鸟害造成的线路跳闸故障已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鸟害概况及防鸟害装置运行分析1、厦门地区鸟害概况7886959810511611820406080100120迁移鸟巢数量QC 小组成员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厦门地区的鸟害具有周期长、分布范围广、鸟类筑巢时间短、危险性高等特点。
每年的3月至8月是绝大多数鸟类的繁殖季节,许多鸟类(如黑领椋鸟、八哥、喜鹊、白鹭等)喜好在跨越沿海滩涂和平原地区的送电线路杆塔上筑巢繁殖,这一期间是我局送电线路防鸟害巡视期,也是厦门电网发生鸟害的高发期。
鸟类筑巢点为杆塔绝缘子串悬挂点上方、跳线上方的斜材交叉处等危险部位(见右图),构筑鸟巢的材料多数为树枝及茅草、塑料带、布条等,鸟巢上的草或布条等下垂后短接绝缘子串遇潮湿天气容易造成线路闪络跳闸故障。
2007年1月,QC 小组对近几年来防鸟害巡视人员迁移送电线路杆塔上危险部位的鸟巢数量情况和鸟害故障次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具体如下: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近几年来鸟类在线路杆塔危险部位筑巢的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尽管防鸟害巡视小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迁移鸟巢防治鸟害,仍无法有效预防鸟害故障的发生。
2、现有防鸟害装置的运行分析 风动式驱鸟器构筑在绝缘子串上方的鸟巢2000~2006年鸟巢迁移数量统计柱状图 2000~2006年送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图6次2 次风动式驱鸟器故障情况无风时驱鸟器旁筑巢情况 2001年开始在我局输电线路杆塔上广泛安装应用的风动式驱鸟器是根据鸟类怕光、恐色的原理,采用自然风为动力,以快速旋转的风碗带动风碗转动轴上的镀铬不锈钢反光片发出的间断反射光达到驱鸟,防止鸟类在线路杆塔危险部位筑巢、休息的目的。
风动式驱鸟器对于防止鸟类在杆塔危险部位筑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该驱鸟器也有一个显著的缺陷,就是在没有风的天气里风碗无法转动,驱鸟器也就失去了惊鸟、驱鸟的效能(见下图)。
QC 小组经过现场调查发现,风动式驱鸟器运行一定时间后,部分装置配件出现锈蚀、风化掉脱、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了驱鸟器的驱鸟效果,具体见下表。
风动式驱鸟器运行故障统计表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风动式驱鸟器存在着故障率高、无风天气时失去驱鸟效能等设计缺陷,无法有效防止鸟类在杆塔危险部位筑巢,容易导致鸟害故障的发生。
超声波驱鸟器自2005年以来,我局开始在鸟害区域的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应用国内最新型的驱鸟装置----超声波驱鸟器,该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雷达、老鹰模型、扬声器等部件,采用太阳能供电,预先储存鸟类遇难、遇上天敌时发出的警告、呼救声等,正常情况下处于静音状态,一旦超声波感应到有鸟儿飞近时,就会发出警告音,驱赶鸟类在杆序号 线路名称 安装数量(套) 故障类别/数量(套)转轴锈蚀 风碗破损 反光片掉脱 其它 合计 1 220kV 李钟Ⅰ回 91 12 3 2 0 17 2 220kV 李钟Ⅱ回 90 9 2 1 1 13 3 220kV 厦李Ⅰ回 23 4 1 3 0 8 4 220kV 厦李Ⅱ回 18 3 0 2 0 5 5 220kV 厦梧Ⅰ回 17 2 1 0 0 3 6 220kV 厦安Ⅰ回 10 0 0 2 0 2 7 220kV 角李Ⅰ回 25 3 1 0 1 5 8 220kV 角李Ⅱ回 29 4 1 3 0 8 9 220kV 嵩山Ⅰ回 9 1 1 0 0 2 10220kV 嵩山Ⅱ回911211 220kV 嵩半线 9 2 0 0 0 2 12 220kV 嵩角线 9 11 0 02 合 计339 42 11 14 2 69风动式驱鸟器故障分析图61%16%20%3%转轴锈蚀风碗破损反光片掉脱其它调查统计显示,风动式驱鸟器的故障总数为69套,占安装总数的%,小组成员绘制出故障分析图如下:超声波驱鸟器旁筑巢情况 塔上栖息,减少鸟类筑巢的可能性,防止了鸟类在危险区域筑巢。
该装置安装应用初期对防止鸟类在杆塔危险部位筑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应用一段时间以后,鸟类习惯适应了驱鸟器的老鹰模型和惨叫声后,又重新开始在杆塔上的危险部位筑巢(见右图)。
可见,超声波驱鸟器不能长期有效惊吓、驱离鸟类在杆塔的危险部位筑巢,从而无法达到有效地控制鸟害故障的发生。
(三) 课题选定近年来厦门地区输电线路的鸟害日趋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现有的防鸟害装置无法有效地降低鸟类在线路杆塔危险部位的筑巢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因此,研制和应用新型防鸟害装置,达到有效控制鸟害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率,保障送电线路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我局送电线路运行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
四、设定目标(一) 课题目标:研制新型防鸟害装置,要求新装置必须:安全轻巧,安装、拆卸(检修作业时)便捷,牢固可靠,满足防锈、防腐和环保要求。
(二) 目标值:解决鸟类在杆塔危险部位筑巢的难题,杜绝鸟害跳闸故障的发生。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一) 方案的提出QC 小组集思广益,围绕现有防鸟害装置驱鸟效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按照防堵与引导相结合的思路,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5个对策方案,整理成树图,见下图。
小组成员对5个方案进行综合试验、分析和评价,具体如下: 124(三)确定最佳方案经过对以上5种研制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和优选,确定1、2、4号研制方案为不采用方案, 3、5号研制方案为可采用方案。
六、对策与实施通过评价,3、5号方案均可采用。
3号方案采用防堵的方式阻止鸟类在杆塔的危险部位栖息、筑巢繁殖,而5号方案采用疏导的方式引导鸟类在杆塔安全部位的人工鸟巢上筑巢繁殖,因此经充分研讨,3、5号方案可同时开展实施工作。
(一)第3方案的实施1、制订第3方案的对策计划表防锈、防腐和环保要求;3、外型美观轻巧,安装、拆卸(检修作业时)便捷,牢固可靠。
化;3、优化设计,防鸟箱采用薄钢板制作,重量轻、强度高;箱体采用铜套线与斜材绑扎固定,拆、装便捷,整体稳固性高。
2、按第3方案对策计划表实施小组成员通过对国内各类防鸟器材进行参考、借鉴,并根据厦门地区鸟害的具体特性和送电线路杆塔横担塔材的结构特点,选用强度高、防锈蚀的镀锌薄钢板材进行防鸟箱的图纸设计和模型加工,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了220Z02、220JG1等系列塔型的防鸟箱加工制作。
QC小组经部门审批,于2007年3月10日在部分鸟害重灾区域线路杆塔上试安装应用,见下图:SDFN-1型防鸟箱在220Z02塔上的安装应用SDFN-1型防鸟箱安装示意图SDFN-2型防鸟箱在220JG1塔上的安装应用SDFN-2型防鸟箱安装示意图3、实施效果:(1)安装应用的新型防鸟箱占据了杆塔横担绝缘子串悬挂点和跳线上方的斜材交叉空间位置,有效阻止了鸟类在上述危险部位栖息、筑巢;(2)防鸟箱材料选用镀锌薄钢板材,解决了材料防腐、防锈蚀问题;(3)经过多次优化设计,防鸟箱外形实用美观,且采用薄钢板加工制作,坚固轻巧;作业人员采用铜套线绑扎固定箱体,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结论:基本达到设定的目标要求。
(二)第5方案的实施1、制订第5方案的对策计划表方案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日期第5方案研制人工鸟巢1、能够适用于各种塔型,成功引导鸟类在杆塔的安全部位筑巢繁殖;2、箱体材料能满足防锈、防腐和环保要求;3、外型美观轻巧,安装、拆卸便捷,坚固耐用。
1、根据鸟类的巢型特点和线路系列杆塔塔型的斜材结构特点进行人工鸟巢设计;2、人工鸟巢采用镀锌或搪瓷材料,能有效防腐、防锈;3、优化设计,人工鸟巢采用支架式固定,螺栓连接紧固鸟巢,整体稳固性强,装、拆方便。
送电部送电线路杆塔现场叶色亮林宗辉蔡志生2007年2月5日--3月10日2、按第5方案对策计划表实施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在积极防治鸟害的同时,也努力为鸟儿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和繁衍空间。
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根据鸟类的巢型特点和线路杆塔的斜材结构特点进行引鸟箱设计。
引鸟箱(见附图)选用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新型搪瓷板作为主体材料,采用支架式固定,螺栓连接紧固搪瓷板,鸟箱整体稳固性强,外形美观。
新型引鸟箱制作完成后,QC小组经部门审批,于2007年3月10日在鸟害区域线路杆塔上试安装应用。
小组成员根据鸟类也类似存在“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即在一基杆塔上只筑一个鸟巢的规律,在远离杆塔危险部位的斜材结构安装引鸟箱,为鸟类筑个“安乐窝”引鸟入箱,避免鸟类将鸟巢构筑在杆塔的危险部位。
SDFN-3型引鸟箱3、实施效果小组成员经观察发现,黑领椋鸟、八哥、喜鹊等鸟类未选择在安装应用的新型引鸟箱筑巢栖息,仍然选择在杆塔横担绝缘子串悬挂点和跳线上方等危险位置筑巢,反而是麻雀等小鸟在引鸟箱内栖息、筑巢。
结论:未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
4、重新制订第5方案的对策计划表方案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日期第5方案研制人工鸟巢1、能够适用于各种塔型,成功引导鸟类在杆塔的安全部位筑巢繁殖;2、鸟巢材料能满足环保和防腐要求;3、外型美观轻巧,安装、拆卸便捷,坚固耐用。
1、向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鸟类专家请教,重新根据鸟类的生活习性进行引鸟巢设计;2、引鸟巢采用竹子等天然材料,能耐腐蚀、抗老化;3、优化设计,鸟巢采用绑扎固定,安全牢靠,装、拆方便。
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送电部送电线路杆塔现场叶色亮林宗辉蔡志生2007年3月20日--30日5、按新对策计划表实施原先研制的引鸟箱未能达到“引鸟入箱”的目标,小组成员再次集思广益,决定到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向鸟类专家请教。
根据专家建议,小组成员依据黑领椋鸟、八哥、喜鹊等鸟类巢型的结构尺寸特点,决定选用天然竹篾作为鸟巢材料,顺利完成了新型引鸟巢的设计和订制加工,见附图。
新型竹制引鸟巢制作完成后,QC小组经部门审批,于2007年3月30日在鸟害区域线路杆塔上试安装应用。
SDFN-4型引鸟巢安装示意图SDFN-4型引鸟巢6、新对策实施效果(1)安装一周以后,小组成员巡查时惊喜的发现,黑领椋鸟、八哥等鸟类已经在为它们建造的人工鸟巢上安家落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