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的护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87.50 KB
- 文档页数:1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概念】急性肠胃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结的食品。
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诊断要点】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
腹部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十次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
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
头痛等。
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机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病因】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2、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3、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合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4、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5、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发病因素】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
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
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物理化学因素】1、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
2、急性胃肠炎并发疾病;3、脱水电解质不平衡、肠穿孔、败血症。
【症状】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
急性胃炎包括四种类型,在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事急性单纯性胃炎。
【治疗】(一)急性单纯性肠胃炎的病因1、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和粗糙的食物,可使胃黏膜划破、损伤。
2、化学因素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激素、保太松、某些抗生素、利血平等),烈酒、浓茶、咖啡、香料等刺激胃黏膜而损伤,发生糜烂,有点状出血。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临床上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
病理改变: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及粘液覆盖,可有点状出血和不同程度的糜烂。
、[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⑴发病时间、病程、诱因、有无暴饮饱食、大量饮酒或误食不洁食物、受凉、服用药物等是否有细菌,病毒感染毒素的征象。
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性状如何,有无既往史。
(2)职业、生活情况。
(3)家族中有急慢性胃炎的病史。
2.身体评估面部表情,上腹有无明显压痛点,压痛部位,营养状况,皮肤弹性等记录生命体征。
3.实验室和其他资料既往的检查如胃镜,HP,胃液分析等;血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药敏试验。
4.心理社会资料有无焦虑急躁。
【主要的护理问题】1、知识缺乏2、体液不足,电解质紊乱3、疼痛4、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1、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和食物。
2.症状轻者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应尽可能多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以糖盐水为好,不能饮用含糖饮料,避免产酸过多了,引起腹痛。
遵医嘱给补液,症状重者嘱其禁食。
2、腹泻呕吐持续时间长者应密切监测生命征,失水征象(如: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低,出现软弱无力),记录出入体液量,观察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性状和次数。
3、加强肛周皮肤护理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感染。
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涂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4、腹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
阿托品、654-2等或指导患者腹部热敷,缓解疼痛。
5、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帮助病人去除或减少诱因,指导其忽暴饮饱食、大量饮酒或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
嘱其保持愉快的心情,解除焦虑。
有助于疾病恢复。
6、避免服用常引起胃黏膜炎症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此外,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可引起胃黏膜上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