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推理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44
图形推理之对称性(讲义)例1.(2015江苏)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唯一的一个答案,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例2.(2017联考)把下面的六个平面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例3.(2014河北)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已呈现的规律性:例4.(2014国家)把下面的六个平面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例5.(2013联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6.(2017国家)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7.(2018上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8.(2015联考)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例9.(2015黑龙江)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例10.(2017广州)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之前五个图形的变化规律:例11.(2017河南)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⑤⑥,②③④例12.(2017山东)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④⑥,②③⑤例13.(2018北京)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14.(2018北京)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15.(2012江西)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④⑤,②③⑥图形推理之对称性(笔记)【注意】图形推理的对称性是国考经常考查的考点,也是省考的热门考点。
图形推理(讲义)第一章图形推理图形推理学习的重点:一、图形推理的考点1.位置规律2.样式规律3.属性规律4.数量规律5.特殊规律第一节位置规律位置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同考点一、摆放位置题目特征:元素组成相同,摆放位置不同例1(思维测试800题)下面哪一图形,与其它四个图形不一样:例2(思维测试800题)下面哪一图形,与其它四个图形不一样:例3(思维测试800题)下面哪一图形,与其它四个图形不一样:考点二:动态位置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同,且图形有移动常见考法:平移旋转翻转平移1.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线)、绕圈(顺逆时针)2.步数:恒定、递增、周期例1(2012山东)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整个图形的变化规律:例2(2016联考)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整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旋转:1.方向:顺时针、逆时针2.常见角度:45°、90°、180°例1(2016北京)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2(2014广东)每道题包含一套图形和四个选项,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翻转: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例3(2015广东)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4(2018深圳)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时针法:用来区分旋转、翻转时针法:从图形某一确定点顺/逆时针画到另一确定点注意:起点和终点必须保持一致,且方向一致时针方向相同:旋转时针方向相反:翻转例1(思维测试800题)下面哪一图形,与其它四个图形不一样:例2(思维测试800题)下面哪一图形,与其它四个图形不一样:例3(思维测试800题)下面哪一图形,与其它四个图形不一样:第二节样式规律题目特征:元素组成相似,线条重复出现分类:1.加减同异2.黑白运算考点一、加减同异(重叠)1、相加、相减2、求异(去同求异)3、求同(去异求同)图形特征:相同线条重复出现/题干设问方式:图形重叠。
图形推理(讲义)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3.如果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下列不可能出现的视图为:( )4.一立方体如图所示从中挖掉一个圆锥体,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方体的截面:5.一立体图形如图所示从中挖掉一个圆锥体,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6.一正方体如下图所示切掉了上半部分。
现在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7.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8.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9.右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10.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只能通过上、下、左、右进行移动),请把它找出来。
专项突破-图形推理(笔记)【注意】本节课主要讲解近几年的几个热门考点(三视图、截面及平面拼合)。
题型介绍1.三视图2.截面3.平面拼合【注意】1.三视图: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图形。
2.截面:用一把刀切割图形,题目问截面图形。
3.平面拼合:江苏省的特色考点,其他省份曾经考过,例如四川省曾经考过。
一、三视图考查立体图形的三个观察角度:原则:(1)观察到的三视图都是平面图(2)原图有线就有线,原图没线就没线(3)当最外框遮挡住内部图形时,看不见被遮挡部分【注意】三视图:1.考查立体图形的三个观察角度:左视、主视、俯视。
图1是从左边观察,为左视图;图2是从前向后看,为主视图;图3是从上向下看,为俯视图。
2.原则:(1)观察到的三视图一定都是平面图,立体图形的选项可直接排除。
(2)原图有线就有线,原图没线就没线。
例如,从画箭头的角度观察,题干中“床头”没有上面的线,所以视图为图4。
图形个数类解题方法图形个数类解题考生只要记住三大考点规律即可.第一规律,图形数量的加减乘除;第二规律,图形数量的数列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第三规律,局部图形数量规律。
如下列例题第一个图形用乘法得出的数列规律是8,12,8,12,8,(),括号里面自然就是12这个答案了;第二个图形中的曲线数目是,1,2,3,4,(),下一个当然就是5,正好构成等差数列;第三个图形的局部数量分别是,1个气球,2个车轮,3支蜡烛,4个等腰梯形,5个三角形,则下个图形就是6个的,这样就可出答案.这个是考试中最为经典的考法,实际上每年的考试出题人都想创新,可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出题有固有惯性,或者保持稳定。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所以,每年的题目还是出的还是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
下表是2007-2012国考图形的考试趋势统计。
图形推理分类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数量类31312414位置类225110样式类3142414重构类113117根据这个趋势图,不难看出,数量考题一直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的重点和热点.就历年真题的情况简单归纳出两种主要的考法:第一,传统数量的点线角面素做数字推理。
就是给出点线角面素,然后根据数字推理的规则进行演算,得出结果。
例题1:2012-国家- 8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B【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解析】本题考查数量类,第一到第五幅图分别有2、3、4、5个封闭空间,故下一幅图应该有6个,B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2:2009—国家-66.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A【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解析】封闭空间均只有一个,故选A。
例题3:2009—山西-54。
所给的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在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正确答案。
【答案】D【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解析】本题属于样式类。
目录第一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平移 (3)第二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旋转与翻转 (7)第三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遍历 (10)第四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九宫格类 (12)第五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运算关系 (14)第六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曲直性 (17)第七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对称性 (19)第八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封闭性 (22)第九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点线角 (24)第十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面和素 (29)第十一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空间重构与平面重构 (31)第一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平移位置类:典型特征:图形中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考察类型:平移旋转翻转第二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旋转与翻转方法:时针法注意:1、平面内运动:时针方向不变空间内运动:时针方向改变方法:时针法注意:1、平面内运动:时针方向不变空间内运动:时针方向改变2、如何画时针解题思路总结(1)图形组成元素相同——位置推理类(2)判断属于何种位置变化平移(步数)旋转(平面内的变化:顺时针、逆时针、度数)翻转(空间内的变化)区分旋转和翻转:时针法第三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遍历遍历1、相同2、每个出现一次第四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九宫格类九宫格常见相关题型:1、行、列(特殊:S形)2、O形3、对角线4、G形5、米字形九宫格延伸出的十六宫格(4*4),多宫格等。
第五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运算关系常见题型:加、减、同、异加:叠加、黑白加减:不常见,且一般可用加法规则解答同异:求同存异求异存同第六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曲直性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⑥,③④⑤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第七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对称性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请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填入问号中,使之呈现一致规律:()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②④⑥第八讲图形高分思维技巧之:封闭性请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填入问号中,使之呈现一致规律:()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图形推理讲义一、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根据一个或若干已知图形的特点或所包含的规律,从选项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图形的过程。
图形推理是建立在分析图形构成、合理提取图形中所储存信息的基础上的综合性思维过程。
总体而言,图形推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规律,形的规律和数的规律。
所谓形的规律就是指图形在形状位置方面的规律,具体而言包括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叠加(去同存异、去异存同、同异皆存)、旋转(顺时针、逆时针)、结构、拆分、重组等。
所谓数的规律就是指图形的元素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包括递增、递减、奇偶相隔、不变等,而常见的元素则有点(交点、重心)、边(直线段、曲线段)、角(锐角、直角、钝角)、封闭区域、笔划、面积、体积等。
考生若能熟记这些规律并灵活地识别和运用,就能轻松应对图形推理题。
即便在面对一道陌生的图形推理题毫无思路时,也可以通过顺藤摸瓜式地寻找图形可能的规律,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1:例2:例3:例1解析:很多人在选择时会选择D,因为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
但是当你考虑等差数列时,就带入了数学常识。
而图形推理的第一推理原则就是不能带入常识,因此D是一个很强的迷惑选项。
其实,从图形本质出发,会发现题干给出的四幅图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封闭空间,即图上没有“窟窿”,所以只有A选项与之具有相同特点,故只能选择A。
例2解析:在解此题时,如果过多的去考虑每幅图上画的具体图案内容,那么将无从下手,但是,如果忽略掉图形实际意义,只看图形构成,就会发现四幅图的构成部分分别为3、2、1、2,因此很容易可知应选择3部分的选项构成对称的规律,故选C。
例3解析:跟上题类似,若在解此题时过多考虑每幅图上画的具体图案内容,考生肯定会无从下手,但是,若忽略掉图形实际意义,只看图形构成,就会发现四幅图的构成部分分别为3、3、3、3,因此很容易可知应选择3部分的选项,故选B。
在图形推理的思考过程中,必须要忽略图形的实际意义,真正从图形自身的构成性质出发,才能快速有效的求解。
答案:D解析一:图形凌乱,可以看空间数,2-2-1-2-2-1,可知答案选D。
解析二:由选项A,可以看出此题可能考察对称轴的问题。
图形依次排列为:中心对称(双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三轴对称,迷惑图形,不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双轴对称)-中心对称(双轴对称)-?,可知备选答案应该选一个轴对称的,且只是轴对称的,A项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不行,B项是迷惑选项,既不是中心对称,也不是轴对称,C项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D项是轴对称,所以选D。
答案:B解析:此题一看便可看出是考察点的问题,但是却把折点拐点融合在了一块考察,第一组都是两个点,第二组都是三个点,所以选B。
答案:不知道选什么解析:这题我把所有的关于点接触的问题想了一遍,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答案,如果蒙的话,我蒙C,至于原因,就是感觉其他答案不爽。
答案:B解析:看到这个题的第三个图形,我推测此题可能考察的是点接触的问题。
由此可以排除D选项,又因为所有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选择B。
答案:B解析:看到第一组的第三个图形,我感觉应该考察的问题。
又因为都是对称图形,所以排除A、D两个选项。
第一组重心为:下面-中间-上面,那么第二组也应该遵循此规律,为什么选B而不选C呢?此时我们应该想到凹凸性的问题,所以B选项正确。
答案:B解析:这题很简单。
只需考虑对称轴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第一组图形的对称情况如下:中心对称-轴对称-双轴对称(亦可称之为中心对称,双轴对称一定是中心对称,但中心对称不一定是双轴对称),那么第二组图形也应该遵循此规律,所以选B。
答案:A解析:此题一看便有诸多考点,比较杂糅,但细心思考仍可究其根源。
先看对称轴方向,第一组方向如下:左上至右下-左下至右上-交叉,那么第二组也应遵循此规律,排除了B、C选项,但是不选D的原因是,看题干所给元素,都是一样的,D项多出了一条线段,所以选A。
答案:C解析:我知道此题可能考察元素种类的问题,但是我还是判定不出答案,要是蒙,我就蒙C,因为竖着看,第一竖排和第二竖排都有两个是一样的,第三竖排就有三个是一样的。
图形推理目录3. 规律推理3.1 几何元素类规律推理3.1.1 点3.1.2 线3.1.3 角3.1.4 面3.1.5 元素3.2 几何变换类规律推理3.2.1 对称3.2.2 平移3.2.3 旋转3.2.4 翻转3.3 样式类规律推理3.3.1 遍历3.3.2 运算3.3.3 周期3.4 属性类规律推理4. 重构推理4.1平面组成推理4.1.1 多个元素4.1.2 单一元素4.2 空间构成推理4.2.1 特征面4.2.2 相对关系4.2.3 相邻关系1. 规律推理1.1 几何元素类规律推理1.1.1 点(国考2002-50)解B.观察第一套图可发现:后一个图中直线与多边形的交点要少于前一个图中直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依此规律可推出答案为B。
(国考2003-24)A B C D解B.第一套图的三个图形均为3画组成;第二套图的图一、图二也均为3画。
依此规律可知B正确。
(国考2006-51)解A.两个例图,每一行图中的每个图从右到左依次递减一个黑点,故选项A为正确答案。
1.1.2 线(国考2007-62)解C.(国考2008-6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 )解1.1.3 角(国考2003-19)A B C D解A.该套图的四个图形内的黑点均分布在图形的每个边角上,依此规律,故A正确。
(国考2005-54)解A .第一套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含有三边形,第二个图形中有四边形,第三个图形为五边形,第四个图形含有6 条边,则备选项的图形应含有7 条边。
(2010国-5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A。
前5幅图中,三角型的个数分别为3、4、5、6、7,(注意有些三角形是两个图形连起来形成的),所以下幅图中应有8个三角形,符合条件的只有A项。
(山西、河南、辽宁、福建、重庆、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西藏2010-50)解D,1,2列里前一格的黑点相加等于3列里前一格的黑点,后一格中的黑点每一行均成等差数列(安徽2010-67)解D本题属于数量类,考查图形线段个数。
图形线段数量分别为3、4、5、6、?,所以“?”处线段数应为7。
所以选择D选项。
(山西、河南、辽宁、福建、重庆、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西藏2010-46)解C,封闭空间数4(广东2010-72)解A。
数封闭区间,偶数项都含有曲线(广东2010-70)解C。
数封闭区间(黑龙江2010-64)(国考2007-63)解B.线段数: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11.1.4 面(国考2007-64)解C .每一行的面数和为8.1.1.5 曲直性(国考2009-69)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 A.直线压曲线1.1.5 元素(国考2004-51)A B C D解D. 观察整套图形可以发现,图形的规律是图案是间隔着递增的,依此规律可知答案为D。
(国考2004-53)A B C D解A.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四幅图案均由4个形状相同的小图构成,对照选项,A符合这一规律,故答案为A。
(国考2004-54)A B C D解D.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图案下面的斜线段逐渐递减,且变化规律为图形下半部分依次呈左下右上的顺序递减,依此规律,故答案为D。
(国考2004-56)A B C D解D.观察图形可以发现,该套图中的每一个图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的变化规律为先递增后递减,下半部分的规律为递减,由此可推知D选项正确。
(国考2004-57)A B C D解A.观察图形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是由四条或开或闭曲线相交构成,依此规律,故选A。
(国考2009-67)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 C.本题属于“5+1”型图形推理。
本题考查的是圆圈与五星的换算关系:一个五角星等于三个圆圈。
这样换算下来就是4,5,6,7,8,9.(国考2009-6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A.元素种类为1,2,1,2,1,2(福建2010-64)解C题考察线条数。
以行、列或对角线为单位,每行、每列或对角线上各图线条数之和均为15。
(黑龙江2010-61)(黑龙江2010-62)(云南.湖南、山东、内蒙古、重庆、海南、宁夏、辽宁、广西、陕西、天津、西藏2010-18)解C本题属于数量类,主要考察了图形中边的数量,第一组图形中,线段数量全部是13,第二组中,线段数量应该全为14,所以选择C选项。
(云南、湖南、山东、内蒙古、重庆、海南、宁夏、辽宁、广西、陕西、天津、西藏2010-19)位置解D.本题属于位置类,主要考察了图形位置关系中的平移问题,第一组图形中,第一列,第三列黑块每次向上移动一格,触顶后返到底部。
第二列,第四行黑块每次向下移动一格。
第二组图形中,第一列图形每次向上移动一格,触顶后返到底部,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每次都向下移动一格。
所以选择D选项。
(广州2010-1)解A.这道题属于元素的运算类,后两个图形作为元素可以组成第一个图形,左边一组图,后两幅图有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可以组成第一幅图。
右边一组图,缺少A项的元素。
(福建2010-61)解B.此题考察开放与封闭图形。
第一组图形中,奇数项为开放图形,且开口方向分别为左、上、下,偶数项为封闭图形;第二组中,奇数项图形同样为开放图形,且前两个开口方向为右、下,与第一组开口方向相对,偶数项为封闭图形,故待选图形为开放图形,且开口向上,所以选B(广东2010-69)解C.数角或里面的星星1.2 几何变换类规律推理1.2.1 对称(国考2002-52)解B.观察第一套图发现,每个图形都有至少3根对称轴(第一个有3根,第二个有4根,第三个有无数根),第二套图中图一、图二也符合这一规律,所以可得出答案为B。
(国考2004-52)A B C D解D.答案为D。
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图案以中间第三个为对称轴,左右图案相同,故答案为D。
(国考2004-55)A B C D解D.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图形是以第三幅图形为对称轴,左右图形对称,依此规律,故答案为D。
(国考2005-55)解D .第一套图形中的三个图形由两个相同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呈轴对称分布;第二套图形也由两个相同部分组成,但呈中心对称分布。
对称(2010国-5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D。
第一张图有一条水平的对称轴,第二张图有一条竖直的对称轴,第三张和第四张图都有水平和竖直的对称轴各一条,第五幅图有一条竖直的对称轴,所以下幅图应有一条水平的对称轴,符合条件的只有D项(广东2010-71)解B.轴对称1.2.2 平移(国考2002-49)解C.观察第一套图发现,第二个图形为第一个图形的左半边,第三个图形为第一个图形的右半边加上第二个图形,依此规律得到第二套第三个图形为C。
(国考2002-54)解C.观察第一套图发现,第一套图的三个图形的长方形内的小正方形逐渐向右移动并且每次移动的同时都会有90度的旋转。
第二套图形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大圆内的小圆向右移动并且旋转,所以答案为C。
1.2.3 旋转(国考2002-46)解A.这是一道图形旋转题。
观察第一套图形发现上面的那个小三角形遵循这一规律:最前面的一个与后面的两个方向相反;下面的那个半圆遵循这一规律:前面的两个与最后面的一个方向相反。
依此规律,第二套图形中,上面的梯形最前面的一个与后面的两个方向相反,下面的梯形前面的两个与最后面的一个方向相反,得到答案为A。
(国考2002-47)解C.第一套图中的后一个图都是由构成前一个图的三条线段相对移动和整体旋转而成;依此规律可以推知,问号处的图形中应只有两条线段是相互垂直的。
(国考2002-51)解C.这是一道图形旋转题。
观察第一套图发现,将前一个图形中的直角形状的黑色体绕正方形的中心顺时针旋转90度,将小正方形的黑色体绕正方形的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这样得到下一个图形;第二套图中,将靠近正方形边线的黑色体绕正方形的中心顺时针旋转90度,再将靠近中心的小正方形黑色体绕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这样得到第二个图形,将第二个图形按上述旋转方法旋转即得到第三个图形,答案为C。
(国考2002-53)解D.这是一道图形旋转题。
由第一套图可以推出变化规律为:内部的图形依次呈顺时针旋转120度。
(国考2003-16)A B C D解A.观察该套图可发现图形呈现顺时针90度旋转规律变化,依此规律可知选项A正确。
(国考2003-20)A B C D解C.观察该套图可发现:图中的两个小圆在顺时针旋转,大圆在逆时针旋转。
且当大圆内的线段处于水平或竖直状态时,其两端的小圆不同。
依此可推出答案为C。
(国考2003-21)A B C D解A.图形呈逆时针旋转,且短线段逐渐减少,由此可知答案为A。
(国考2003-25)A B C D解B.第一套图中图三由图一旋转180度后的上部分与图二下半部分组合而成。
第二套图也遵循此规律,可知答案为B。
(国考2006-60)A B C D解B.(国考2007-61)解B.(山西、河南、辽宁、福建、重庆、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西藏2010-47)解A,逆时针旋转,一个每次3格,一个每次2格元素移动(江西2010-56)b解B元素移动题,Y元素每次走马步,e元素每次走十字,各元素顺时针旋转,方向不同,据此可知答案为B。
(广东2010-75)解A.前两列为一个单元,后两列为一个单元圆圈下一四格,白五角星平移,黑五角星下移一格,以此类推。
66.解C.本题属于位置类,考查元素的位置移动规律。
第1个图形的小黑色圆在五角星内顺时针移动两个五角星内角;同时小白色圆在五角星外逆时针旋转两个五角星外角得到第2个图形。
第2个图形依此规律得到第3个图形。
所以选择C选项。
(黑龙江2010-63)(山西、河南、辽宁、福建、重庆、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西藏2010-47)解A,逆时针旋转,一个每次3格,一个每次2格1.2.4 翻转(国考2003-22)A B C D解D.该套图的4个图形,为同一图形从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选项A,B,C由该套图翻转后的图形变化而来,故选项D正确。
(国考2006-53)解C.第一行中各图的规律为:第一个三角形以三角形右边为轴向右翻转180°,得第二个三角形,再以第二个三角形的下边为轴,向下翻转180°,得到第三个三角形,第二行中,各三角形也是同样规律,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国考2007-65)解A.1.3 样式类规律推理1.3.1 遍历(国考2004-58)A B C D解B.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前幅图形图案的组合规律为三白,两黑,两竖条,两斜条,前后两幅图形规律一致,依此规律可知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