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SWOT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9
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与协同发展政策研究摘要:成渝城市群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发展政策,以期推动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引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的新动力和竞争力的源泉。
成渝城市群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协同发展政策来推动。
2. 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2.1 区域产业结构成渝城市群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也日益突出。
2.2 创新能力成渝城市群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一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存在的问题包括科研人才储备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2.3 产业协同效应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各城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彼此间的合作程度较低,缺乏全区域的整体协同效果。
3. 问题与挑战3.1 人才流失由于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往往倾向于去其他地区发展,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3.2 产业布局不均衡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不够均衡,主要集中在成都地区,其他城市的发展滞后。
这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3.3 缺乏协同创新机制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目前缺乏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导致合作水平较低,无法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4. 协同发展政策研究4.1 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提供更好的薪酬和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留在成渝城市群发展,同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内陆城市,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在与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重庆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对策。
重庆科技创新的现状如下:重庆在科研机构方面实力较弱。
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重庆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少,科研经费投入也相对较低,科技创新人才相对不足。
重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相对滞后。
虽然重庆市政府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与沿海地区的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仍有差距。
人才引进和培养不足。
虽然重庆建设了一些科创园区,并且提供了一些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但由于重庆科研机构实力相对较弱,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大,导致科技创新人才稀缺。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重庆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相对滞后,导致科研机构的研究条件和研究设备相对落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弱,也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效果。
重庆与沿海地区的科技创新差距较大。
重庆作为内陆城市,与沿海地区相比,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相对较少,创新资源和创新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重庆市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科研项目的资金配备,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通过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科创园区,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来重庆工作和创新,同时加大对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合作交流。
与沿海发达地区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享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的效果和水平。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创新企业和科研团队的成长,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的科技创新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重庆的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重庆的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重庆的科技创新机构相对分散,各个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导致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重庆的科技创新环境不够有利于创新。
创新的氛围不浓厚,创新政策、创新资金等支持措施不够完善,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重庆的科技创新问题之一是研发投入不足。
重庆的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存在差距。
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意愿不够强烈,导致科技创新的推进缓慢。
重庆的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缺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解决重庆科技创新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科技创新机构协作联盟,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和动力。
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要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加强与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和保护意识。
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重庆的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研发投入不足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
为了推动重庆的科技创新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只有这样,重庆的科技创新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一、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1.新能源产业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
主要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
但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2.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也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
但在高端制造和核心零部件领域,仍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4.数字经济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重庆仍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以上仅是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几个典型案例,从现状来看,重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创新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1. 技术创新体系不合理现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多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度较低,市场导向性不足。
这种模式下,企业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低下。
2. 人才短缺重庆在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产业创新发展受到限制。
目前,重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急需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亟需解决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3. 创新环境不完善重庆在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和产业合作方面仍存在不少不足,创新环境相对薄弱。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打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
4. 资金投入不足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重庆的创新投入仍然不足,个别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仍偏低。
以上问题和挑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SWOT分析 (3)二、重庆市高新产业发展现状 (3)三、重庆发展高新技术的优势 (4)(一)教育资源 (4)(二)自然资源优势 (5)(三)产业优势 (5)(四)环境优势 (5)四、重庆发展高科技产业劣势分析 (6)(一)高科技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 (6)(二)区域的创新体系互动能力不足 (7)(三)制度观念创新不够 (7)五、重庆高新产业发展的机会 (7)(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 (7)(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7)六、重庆高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8)七、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的分析结论 (8)参考文献 (9)摘要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了振兴新兴产业的计划,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以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庆作为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高新产业的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重庆依靠自身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重庆市SWOT 新兴产业AbstractOur country launched a plan to develop energing industry,including new energy,aerospace,new material,biopharmacetical,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Chong qing,a city that has a developed education material,aheading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but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It is critical impertion to estabilsh a international city for Xi’an to develop high-tech depending his own occasions.Key words:Chong qing SWOT;emerging industry一、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涪陵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开放创新高地SWOT分析作者:倪春华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34期摘要:涪陵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开放创新高地,这是涪陵有效贯彻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为了全方位分析涪陵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开放创新高地所面临的新形势,通过SWOT分析方法,努力查找涪陵的各种主要优势因素(Strengths)、弱势因素(Weaknesses)、机遇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
关键词:开放创新高地;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34.0072016年12月,涪陵区召开第五次党代会,确定了涪陵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再创业、新发展”主题和“1234”的奋斗目标。
在“1234”的奋斗目标中,“基本建成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开放创新高地”是其之一。
那么,涪陵具备怎样的基础与条件以及面对哪些问题与挑战?值得深究。
1 涪陵相对的竞争优势(Strengths)(1)经济实力较强。
直辖以来,涪陵一直都是重庆市的一流经济强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都位列重庆市38个区县前列。
“十三五”以来,涪陵区以“再创业、新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特色突出的幸福涪陵,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6年,涪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6.22亿元,总量位列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第1位;实现人均GDP78054元(按常住人口测算),位列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第1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1%,位列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第4位(见表1)。
综合来看,在重庆城市发展新区12个区中,涪陵的综合经济实力强,增长速度快。
涪陵较为强劲的经济实力,将为其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开放创新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市上半年高技术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上半年,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把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点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来抓,不断加大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好转,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
一、上半年高技术产业运行主要特征(一)高技术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上半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高技术企业开工不足的状态显著改善,企业产品销售市场较为活跃。
全市高技术产业(不含电信、邮政、科研、综合技术服务、地质勘探行业和嵌入式软件产品,下同)完成总产值529.39亿元,同比增长35.3%。
完成总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其主要的企业是: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等企业,增长较大的主要企业是: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凌进电子有限公司、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企业。
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3.38亿元,增长38.6%。
实现增加值较多的企业是: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值增长较大的企业是: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重庆凌进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
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5.28亿元,增长36.1%,增长较大的企业是: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等企业。
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5.38亿元,增长39.4%,增长较大的企业是: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凌进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大江渝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建设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庆市政府也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重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现状分析1. 重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政府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待遇,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这些举措使得重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 重庆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虽然重庆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然比较低。
很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无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主要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不健全等。
3. 重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但是重庆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重庆的高端科技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优秀的科研人员常常因为待遇和发展机会不足而选择离开重庆。
科技创新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人才支撑,而重庆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科技人才都存在一定缺口。
二、存在的问题1.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重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还不足,尤其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科技创新经费不足。
这导致很多科研项目难以顺利进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实现。
三、对策建议2.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政府应该加强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机制,建立起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鼓励企业对科研成果进行应用与转化,推动科研成果形成产业化规模。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SWOT分析 (3)二、重庆市高新产业发展现状 (3)三、重庆发展高新技术的优势 (4)(一)教育资源 (4)(二)自然资源优势 (5)(三)产业优势 (5)(四)环境优势 (5)四、重庆发展高科技产业劣势分析 (6)(一)高科技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 (6)(二)区域的创新体系互动能力不足 (7)(三)制度观念创新不够 (7)五、重庆高新产业发展的机会 (7)(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 (7)(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7)六、重庆高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8)七、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的分析结论 (8)参考文献 (9)摘要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了振兴新兴产业的计划,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以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庆作为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高新产业的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重庆依靠自身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重庆市SWOT 新兴产业AbstractOur country launched a plan to develop energing industry,including new energy,aerospace,new material,biopharmacetical,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Chong qing,a city that has a developed education material,aheading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but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It is critical impertion to estabilsh a international city for Xi’an to develop high-tech depending his own occasions.Key words:Chong qing SWOT;emerging industry一、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浅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重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摘要]重庆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直辖市、内陆开放高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本文通过对三种产业升级发展模式的分析比较,指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
[关键词]产业升级;科技产业;产业创新1 高新技术产业概述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的高新技术是指863计划中选择的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内的新技术。
1996年7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将海洋高技术作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目前,863计划共有8个领域、20个主题。
与其他产业领域(通常称之为“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①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要件,科技人员的比重大;②资源、能量消耗少,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③研究、开发的强度大,投资大;④工业增长率高,以信息产业为例,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60%,年增长率为传统产业的3~5倍。
高新技术产业的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均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2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92年成为沿江开放城市,1997年成为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2007年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既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也是中国西部向东开放的前沿,在中国统筹东西及21世纪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SWOT分析 (3)二、重庆市高新产业发展现状 (3)三、重庆发展高新技术的优势 (4)(一)教育资源 (4)(二)自然资源优势 (4)(三)产业优势 (4)(四)环境优势 (5)四、重庆发展高科技产业劣势分析 (5)(一)高科技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 (5)(二)区域的创新体系互动能力不足 (6)(三)制度观念创新不够 (6)五、重庆高新产业发展的机会 (6)(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 (6)(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6)六、重庆高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6)七、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的分析结论 (7)参考文献 (8)摘要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了振兴新兴产业的计划,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以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庆作为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高新产业的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重庆依靠自身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重庆市 SWOT 新兴产业AbstractOur country launched a plan to develop energing industry,including new energy,aerospace,new material,biopharmacetical,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Chong qing,a city that has a developed education material,aheading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but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It is critical impertion to estabilsh a international city for Xi’an to develop high-tech depending his own occasions.Key words:Chong qing SWOT;emerging industry一、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运用SWOT法进行选择分析,就是将与你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
二、重庆市高新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
准确把握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将有助于各级领导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010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情况是:1、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共实现总产值518.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40.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5%。
显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继续扩大,企业高新技术含量继续提高,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并且围绕市区,向外辐射,发展极为不平衡,高新企业一般围绕在郊区,2、77%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内资企业创造。
从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看,内资企业是推动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3、大中型企业唱主角,小型企业急需扶持壮大。
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是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还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仍占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
支柱行业优势明显,结构不合理日渐凸现,4、高新技术主要源于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
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首要、关键环节就是获取高新技术三、重庆发展高新技术的优势(一)教育资源重庆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基地,科技资源十分丰富。
现有国家高等院校39所,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8个,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100多万人,有博后流动站77个两院院士39名。
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技术研发机构2000多家。
重庆在册高新技术企业1164家,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高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从美国的硅谷到日本的筑波,从北京的中关村到印度的班加罗尔,每一个高科技城都有著名的大学为依靠。
班加罗尔对于重庆来说有更多的借签意义,都不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班加罗尔同样位于德干高原上,不靠海,没有特别发达的铁路网,但是航空业比较发达。
重庆和班加罗尔都有比较好的气候,有丰富的智力资源。
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土地。
可以说依靠这些条件将重庆打造成中国的“班加罗尔“是可以的,也是有可以实现的。
(二)自然资源优势重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重庆地下、地表资源都相当丰富,且组合条件好,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
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0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占绝大部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全市理论水能蕴藏总量1440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750万千瓦。
全部水能资源开发电量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第一。
(三)产业优势2010年重庆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明确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
稳步扩大煤、油、气、盐的产能,加快推进能源资源深度转化。
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化项目。
以在渝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输配电设备、冶金煤炭重型装备、石油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通信设备等。
这些计划为重庆高科技的发展提供的有利的市场需求重庆的传统工业的改造需要高科技的支撑。
在节能,提高利用效率方面,以及促进产业信息化建设和升级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环境优势好的环境可以使人产生灵感,有利于个体智力的发挥。
所以世界上的高新产业大多位于环境良好的地区。
硅谷位于美国的加州,临近海湾,四季如春,气候温和;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同样相对于其它地方而言,这个地方气候温和,凉爽,对于高科技人才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重庆位于中国的西部的渭四川盆地,气候温和。
重庆是中国和世界的有名的古都,是个旅游城市,环境好,能够对高科技人才起到吸引的作用。
况且重庆是最年轻的直辖市,发展潜力巨大,对各方资源的吸引力也较强。
在西部最大的保税港区坐落于西永后,将更多的吸引外资。
加之重庆已经进入二环时代,便捷的交通为产业额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重庆发展高科技产业劣势分析(一)高科技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
重庆所在的西南地区是国家的重要的科技中心之一,但是这里巨大的科技资源没有转变为这里的经济优势,这里的高校每年的研发成果位居全国前列,但是这里的高新企业的规模小,对有些高科技技术不能很好的吸收。
西部是全国经济落后地区,GDP和人均GDP均位居全国后位。
经济的落后同样制约着重庆高科技的发展。
由于经济落后,政府对于高科技研究的财政投入就不足,职工工资低,研发课题的资金不能得到满足,造成大量的人才和研究成果的外流。
其次,这里的高科技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和本地企业,外资低。
重庆位于中国内地,不能像深圳和上海那样有巨大的优势去吸引来自世界的高科技企业。
外向化程度低,制约了重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建立和产业集群的培育,不利于重庆国际化进程。
最后是资本市场不发达,风险投资不足。
重庆市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民营中小科技企业创业缺乏必要的基础投入,难以得到金融技持。
深圳市没有比较有名的大学,但是深圳有着大量的风险投资和丰富的金融市场,所以很多的高新企业的初创期会选择在深圳,深圳自由的市场经济更有利于高科技公司的发展。
(二)区域的创新体系互动能力不足重庆过多的去争取国家级课题,项目经费的投入上,对于本地区的研究不足。
而这些国家级的课题对于重庆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不顺利,产业化重视不够。
没有把这些研发成果用在重庆市的企业改造和发展上。
(三)制度,观念创新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市场化程度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思想文化保守,创新文化尚没有形成。
这样的重土恋家和怕冒风险的观念对于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利的,但是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不满足,不怕风险,不怕失败的精神。
这里重庆科技研究发达,但是不能转化为本地社会生产力,形成了科技发达与经济落后的“重庆现象”的根源。
五、重庆高新产业发展的机会(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近年国家加大了西部大开发的力度,重庆是国家实施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
抓住各大商圈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不断参与经济区的发展。
成渝一体化为重庆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的广阔的空间和市场。
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一都九城的背景下,重庆可以得到更多的国家政策的支持,重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一定会汇集于此。
重庆高科技企业要勇于参与重庆的发展。
(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人民币不断升值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有更多的东部和世界的企业选择在西部设厂发展。
国家政策对西部发展的支持,使重庆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二环的建成,保税港区的不断发展重庆要抓住机遇,利用产业的梯度转移,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来发展。
六、重庆高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深化,原来的经济先行区和早期有优势不断弱化。
现在全国大多数的省份都有自己的高新区和高新企业,都提出了发展高新产业的目标,这些省的地理位置优势不在于重庆以下,重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高新技术产业是更新换代比较快的产业,可能几年甚至几个月就要更新换代,所以重庆高新企业要不断创新,增强风险意识,重视产品开发与市场的结合。
由于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重庆的人才面临着流失危险。
七、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的分析结论以上SWOT分析表明,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按SWOT战略衡量,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要实行发展型战略。
重庆的内在优势大于劣势,而劣势经过有意识的去改变,可以得到弥补;同样重庆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
重庆应当重视技术与本地经济的融和,使得自己和研发成果更好的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制度优于技术,所以重庆更要重视制度建设,有了好的制度,自然就会引得凤凰来。
同时要重视关中几个高新区的错位发展,互相补充。
否则会造成恶性竞争,损害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1]杨忠泰,关中高新带与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曹颖轶,刘雅莹.“成渝经济圈”的建立与资源的优化配置[J]. 重庆财经学院学报,2008.5[3]吴建安,市场营销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