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1
城投行业信用评级方法城投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方法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18.1.31城投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方法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监管层定义看,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引自银监会[2010]19号),该定义相对客观、中性;从各地政府定义看,指以政府出资和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承担城乡和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任务的公司(引自《天津市特定目的公司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该定义相对偏重城投企业的职能;从公众的定义看,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肥瘠不一的项目(引自《财经》),该定义相对偏重于城投企业的融资风险。
地方政府通过一些与其有较紧密联系的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也称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或“城投类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以筹集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债券的本息由项目的收益及政府补贴进行偿还,这类企业发行的债券统称为“城投债”。
城投类企业其业务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公益性业务指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无收费机制、无资金流入的业务,主要包括城市敞开式道路、城市绿化、教育、医疗机构等项目。
其基本运营模式是:城投企业作为投资平台,按照政府投资运作模式进行,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2、半公益性业务有收费机制和资金流入,具有潜在的利润,但因市场、其政策及收费价格等因素,无法收回成本的业务,该类业务附带部分公益性,具有不够明显的经济效益,如:保障性住房、煤气、自来水、热力、地铁、公交等项目。
3、经营性业务有足够资金流入和完善的收费机制,可通过市场实现盈利或平衡的业务,如:房屋租赁、土地一级开发、收费高速公路、收费桥梁等。
信用评级方法一、关于公司信用评级公司1[1]信用评级的对象分为二类:即公司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
1、公司主体长期信用评级1)公司主体长期信用评级是对公司全部长期债务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2)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公司债券。
2、公司债券1)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2)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公司发行的特定公司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3、可转换公司债券1)可转换公司债券(含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2)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公司发行的特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3)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等级的划分、标识和含义同公司债券。
二、公司债券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含义根据天津中诚对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划分和定义,公司债券信用等级划分成9级,分别用AAA、AA、A、BBB、BB、B、CCC、CC和C表示,其中,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A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BBB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BB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风险较高;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CCC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C级:不能偿还债务。
三、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1、公司主体长期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公司主体长期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公司素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
企业信用评级的评估方法企业信用评级是指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类,以确定其可信赖度和还款能力的一种评估方法。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各方了解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企业信用评级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评估方法。
首先是定性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企业的信用评级。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进行评估,相对来说比较主观,但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常用的定性评估方法包括SWOT分析、PESTEL分析等。
这种方法注重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和把握,有助于对企业的潜在风险和机会进行判断。
其次是定量评估方法。
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指标、历史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以确定企业的信用评级。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客观,数据来源可靠,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
这种方法注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评估和衡量,有助于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
此外,还有综合评估方法。
综合评估方法是将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相结合,全面考虑企业的各个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综合了不同的评估角度和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估结果。
常用的综合评估方法包括AHP层次分析法、TOPSIS法等。
这种方法注重对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和评分综合,有助于对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此外,还有基于AI的智能评估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在企业信用评估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建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信用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客观、准确和高效的评估结果,有助于降低评估成本和提高评估效果。
在进行企业信用评级时,还应注意评估方法的选择和有效性的验证。
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评估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不能一概而论。
联合资信主体评级方法总论信用评级是指信用评级机构按照规范化的程序,采用一定的分析技术,给出关于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的判断意见,并将结果用一个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
按照评级对象的不同,信用评级可分为主体评级(发行人评级)和债项评级两种。
主体信用评级是对受评对象如期偿还其全部债务及利息的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评价,评定的等级代表其长期的违约可能性;债项信用评级是指对发行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或金融产品的评级,评定的是该债务融资工具或金融产品违约可能性及违约损失的严重性。
本文主要就工商企业主体的评级方法进行介绍,金融机构等主体评级方法参见其他相关文件。
主体信用评级是对受评主体如期偿还其全部债务及利息的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受评主体长期违约率的大小。
受评主体违约率的大小可以用企业偿还债务资金来源对企业所需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及其可靠性来加以度量。
由于企业债务偿还发生在未来,企业未来发展情况会引发企业债务数量的变化,所以主体评级所说的债务不单纯指企业目前帐面上所需偿还的债务,还包括企业因为经营和竞争的压力所必须承担的资本支出等方面的债务安排。
企业偿债资金来源对企业债务的保障程度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密切相关,经营风险可以刻度企业获取偿债资金来源的可靠程度,而财务风险可以量度企业偿债资金对所需偿还债务的覆盖程度。
在相同财务风险的情况下,经营风险低的受评主体所获得的信用级别会高于经营风险高的受评主体;同样,经营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财务风险低的受评主体其所获得的信用级别也会高于财务风险高的受评主体。
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产业背景:每一个产业都处于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中,产业的发展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会对产业需求、产业政策的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产业环境之中,产业竞争程度的大小,产业政策的变化情况,产业地位的高低都会对产业内的企业的经营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建筑与工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方法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评级”)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偿债主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要素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偿债主体信用风险的大小,评定受评主体的信用等级。
本方法列举了判断建筑与工程企业主体信用风险的主要评级要素,是评定建筑与工程企业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的重要参考,但并未涵盖建筑与工程企业评级时需要考虑的所有因素,评级作业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
建筑与工程行业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适用范围、评级框架、评级要素(经营风险评级要素、财务风险评级要素)、主要衡量指标等。
一、适用范围根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建筑业可分四大类:(1)房屋建筑业;(2)土木工程建筑业,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又可细分为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海洋工程建筑,工矿工程建筑,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其他土木工程建筑等6个子类别;(3)建筑安装业;(4)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四大类。
本评级方法中建筑与工程企业是指在上述四类细分领域中从事工程施工相关业务,且该项业务收入及利润占比均在50%以上的企业。
二、评级框架主体信用评级是对受评主体如期偿还其全部债务及利息的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受评主体长期违约率的大小。
受评主体违约率的大小可以用企业偿还债务资金来源对企业所需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及其可靠性来加以度量。
企业偿债资金来源对企业债务的保障程度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密切相关,经营风险可以刻度企业获取偿债资金来源的可靠程度,而财务风险的高低可以量度企业偿债资金对所需偿还债务的覆盖程度。
由于企业债务偿还主要发生在未来,对企业偿债资金来源的判断主要是依靠评级机构的专业判断。
从一般意义上讲,从企业的历史表现和目前状态,再结合未来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财务和发展状况,但这种预测的主观性仍然较强。
联合评级的建筑与工程行业企业主体评级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维度,通过对影响偿债主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初始信用等级,再结合调整要素的评估综合判断偿债主体债务保障程度及可靠性,最后给出受评主体的信用级别。
信用评级方法概览目录一、总论 (2)(一)什么是信用评级 (2)(二)信用评级内涵及外延 (2)1 预期损失率vs 违约率 (2)2评级对应的预期损失率/违约率不是恒定不变的 (2)3 短期信用评级与中长期信用评级 (3)4主体信用评级与债项信用评级 (3)二、信用评级方法概览 (3)(一)传统信用分析方法 (4)1 要素分析法 (4)2 综合分析方法的比较 (4)3 比率分析法 (6)(二)新兴信用评级方法 (7)CM模型(信用计量模型) (7)KMV模型 (7)三、评级公司采用评级方法介绍 (8)(一)穆迪 (8)(二)标准普尔 (11)(三)大公国际 (12)(四)中诚信 (14)四、总结 (15)一、总论(一)什么是信用评级狭义的信用评级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权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按评级对象的不同,信用评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主体信用评级与债项信用评级。
因此,信用评级涉及到两个方面的评估: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评级对象违约的可能性。
因此,违约概率更加倾向于对主体信用的评价。
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损失严重程度。
其大小不仅受到评级对象信用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具体债项的特定信用保障措施设计,如合同的具体条款(抵押、担保等等)的影响,同时,还与债权人(如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有关。
违约损失率是对主体信用评价与债项信用评价的综合评估。
(二)信用评级内涵及外延1 预期损失率vs 违约率前面提到,信用评级使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损失的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
不同的评级公司和不同类型债项,其评级系统对PD和LGD的关注侧重程度有所不同。
Moody’s 和S&P对评级的定义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度量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强调预期损失率,而后者更强调违约率。
但以上区别并不是完全绝对的,根据产品和投资者偏好的不同,评级公司的评级目标也会有所侧重。
评级技术主体规范编码:P-J-Z-0033-F中国地方政府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3年9月版)1中国地方政府主体信用评级方法摘要地方政府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部分区域内行使行政权力且不拥有主权的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能是提供社会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持社会的秩序,实现社会管理,具有高度的公共属性。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称“预算法”)的制约,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尚不允许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
但是现实中,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或其他途径举借大量政府性债务,因此,尽管目前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举债,但是基于现实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未来地方政府可能直接举债,有必要对地方政府主体偿还债务能力与偿债意愿进行评价。
为帮助受评对象、投资者及其他相关机构理解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债资信”)对地方政府主体进行信用评级的基本思路、了解评级时重点参考的评级要素、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中债资信制定了本信用评级方法。
地方政府是一类特殊的受评主体,在评级思路、评级要素等方面,与其他工商企业不同。
第一、从国家行政体制形式上来看,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在政治上不具有独立性,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在经济层面上,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处于由中央主导的经济分权进程中,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较充分的经济发展自主权。
这种特殊的体制下,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关系评价存在争议。
中债资信认为,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时,上级政府会对下级政府进行救助,但是根据法律与实践,以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债务“兜底”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中央或上级政府不会对所有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所有债务进行“兜底”。
第二、地方政府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出现债务违约时,相关债券的违约概率和损失率处理方法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由于目前中国没有政府破产法,因此中债资信认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不存在破产问题。
根据国外市政债券回收率实践情况,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永续性,中债资信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主要评估其违约概率。
信用债主体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信用债券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债券,其发行主体是各种企业或金融机构。
由于信用债券市场规模庞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准确评估信用债主体的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信用评级是评估信用债主体信用风险的关键工具之一,而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则是实现准确评估的基础。
在构建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合适的指标。
信用评级的关键指标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背景、管理层能力、市场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为信用评级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需要考虑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信用评级所需的数据种类繁多,包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
在获取这些数据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数据的更新频率,以保证评级模型的有效性。
然后,在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时,需要考虑模型的选择和构建。
常用的信用评级模型包括传统的定性评级模型和量化评级模型。
定性评级模型主要依靠专家判断和经验积累,而量化评级模型则通过数学和统计分析来评估信用风险。
在选择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最适合的模型类型。
此外,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还需要考虑模型的验证和修正。
在模型建立后,需要通过历史数据的验证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验证结果,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正和调整,以提高评级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信用债主体的信用风险,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也有助于促进信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