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来学院教师获奖(荣誉称号)情况一览表
- 格式:pdf
- 大小:75.13 KB
- 文档页数:6
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申报表市、县(市、区)工作单位姓名申报荣誉称号填表说明一、本表采用A4纸规格。
二、请用计算机或钢笔(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准确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个别项目填写不下时,可加附页。
三、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
四、“照片”一律用近期二寸半身免冠照片。
五、“2001年以来教学工作量”一栏由“河北省模范教师”候选人所在学校按每学年课时数填写;“河北省模范教师”候选人为教授、副教授的,所在高校要注明完成学校规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情况。
六、“从事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一栏,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如实填写:(1)是否担任过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担任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的年限及起止时间;(2)担任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业绩;(3)从事其他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
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申报表市、县(市、区)工作单位姓名申报荣誉称号填表说明一、本表采用A4纸规格。
二、请用计算机或钢笔(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准确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个别项目填写不下时,可加附页。
三、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
四、“照片”一律用近期二寸半身免冠照片。
五、“2001年以来教学工作量”一栏由“河北省优秀教师”候选人所在学校按每学年课时数填写;“河北省优秀教师”候选人为教授、副教授的,所在高校要注明完成学校规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情况。
六、“从事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一栏,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如实填写:(1)是否担任过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担任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的年限及起止时间;(2)担任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业绩;(3)从事其他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
秦皇岛市优秀教师秦皇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申报表县(区)工作单位姓名申报荣誉称号填表说明一、本表采用A4纸规格。
二、请用计算机或钢笔(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准确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学科门类(二级类):工学(机械类、材料类)2010年省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团队名称: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付广艳所在院校:沈阳化工学院推荐部门:沈阳化工学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填表说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
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隶属于沈阳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在金工教研室的基础上,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团队。
承担着机械工程学院6个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有:本科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过程装备制造技术、化工腐蚀与防护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由9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组成。
其职称结构为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学历结构为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3人(全部在读博士),学士1人。
团队成员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年龄39岁,全部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优秀教师。
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潜心研究教学,精心培育人才,在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先后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材建设成绩突出,出版教材4部,其中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1部,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建成辽宁省精品课2门,承担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1项。
天津理工大学文件津理工人事〔2014〕7号关于确认刘欢等同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各学院(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确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关规定,经考核并报请校长批准,确认刘欢、于晓蕾、张萌、张晓丹、刘倩、陈燕、王淑翠、邓微天、乔丽燕、杨天贺、郭增玉、王丽英、耿晓龙、陈颖、韩聪聪、谭琳、杨学、范士君、王琴琴、吕丽萍、徐侥、李会杰、孙宁、师宽、张宁、赵岩、庞月、陈静怡、黄焱琳、李乃丹、邬旭等三十一位同志取得助教职务任职资格;赵淑枝、郝银召、孙晖、尹瑞珉、顾永超、张笃明、张涛、朱百禄、满志欣、吕行、王菲、于士平等十二位同志取得研究实习员(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务任职资格;陈曦、魏仁哲、潘明、李松辉等四位同志取得助理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李鑫、李栋等二位同志取得助理实验师职务任职资格;曲舒怡同志取得助理馆员职务任职资格;阚颖慧同志取得助理编辑职务任职资格。
其中张萌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2年11月开始计算;吕丽萍、徐侥等二位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4月开始计算;赵淑枝、郝银召、陈曦、魏仁哲、孙晖、朱百禄、陈颖、范士君、师宽等九位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5月开始计算;尹瑞珉、张晓丹、李鑫、张笃明、潘明、韩聪聪、阚颖慧、张宁、赵岩、李栋等十位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6月开始计算;刘欢、于晓蕾、刘倩、王淑翠、邓微天、乔丽燕、杨天贺、郭增玉、王丽英、张涛、耿晓龙、满志欣、谭琳、杨学、李松辉、王琴琴、吕行、于士平、庞月、陈静怡、黄焱琳、李乃丹、邬旭等二十三位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7月开始计算;曲舒怡、孙宁、王菲等三位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8月开始计算;顾永超、李会杰等二位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9月开始计算;陈燕同志取得任职资格的时间从2013年10月开始计算。
2014年3月13日主题词:人事职称通知(打印5份)天津理工大学人事处 2014年3月13日印发。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注:标有“O”符号为缺少获奖证书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注:标有“O”符号为缺少获奖证书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教职员工荣誉录姓名:束义福(截止时间:2004年5月1日)。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三)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中)学()级教师职称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填报时间:2004年3月15日。
采矿系教师简介华心祝个人简介 (2)孟祥瑞个人简介 (2)高明中个人简介 (3)李德忠个人简介 (3)钱彪个人简介 (4)涂敏个人简介 (4)余忠林个人简介 (5)廖学东个人简介 (5)赵光明个人简介 (5)査文华个人简介 (6)杨科个人简介 (6)常聚才老师简介 (7)高召宁个人简介 (7)李迎富个人简介 (8)徐乃忠个人简介 (8)王磊个人简介 (9)成云海个人简介 (9)付志亮个人简介 (9)李英明个人简介 (10)付宝杰个人简介 (10)张向阳个人简历 (10)韩磊个人简介 (11)刘效云个人简介 (11)华心祝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2005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97年入选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入选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2007年荣获第八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煤矿顶板事故防治专家组成员及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库成员。
曾主讲本科生《煤矿开采学》、《非煤矿开采技术》、《采矿新技术》等课程。
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校级教研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国家“九五”规划教材《采矿学》,第三批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等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和承担其它纵横向科研2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共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3项,获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安徽省科技成果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