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优秀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1.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
1.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课文所传达的关爱、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1.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1.2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关爱、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1.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因为关爱他人而发生的感人故事?请简要分享。
2.自主阅读1.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1.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分析人物形象1.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4.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1.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
5.学习课文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1.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1.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6.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教育1.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关爱、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7.小结与作业1.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课题:带上她的眼睛1.故事情节2.人物形象3.“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4.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5.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带上她的眼睛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带上她的眼睛》。
这是一篇杂文类的文章,作者是陈德仁。
文章主要以描写作者带着女儿游览大自然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述女儿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文章既有感性的描写,又有理性的思考,富有启发性和思辨性。
适合高中阶段进行阅读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情感。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分析杂文的写作特点;2.学习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3.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赞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习分析杂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带上她的眼睛》;2.教师准备好的英文版教材以及PPT;3.分组讨论的题目或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将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然后使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讨论,例如:“你对自然景观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等等。
2. 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提供杂文《带上她的眼睛》的全文给学生阅读,并在PPT上展示相关的重点句子或段落。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道问题或题目,例如:“文章中的女儿对大自然的感受如何体现?”“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等等。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4. 教师点拨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分析杂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述女儿的眼光来赞美大自然的意图。
5. 教学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思考,例如:“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关爱自然环境?”等等。
6. 小结与作业布置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在自然中的一次体验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对于杂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3.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思考能力。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 课《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 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故事。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科幻小说这类文本,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
但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科幻元素和科学原理的理解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并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2.难点:科幻元素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科幻小说的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科幻元素和科学原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打印课文,准备给学生阅读。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素材。
3.教学PPT:制作教学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科幻小说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科幻小说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科幻元素和科学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科幻元素和科学原理。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让学生回答,以此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一、说教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中国当代着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没有《教师教学用书》可供参考,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案可资借鉴,本文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擅长埋伏笔,众多的伏笔让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说学情我们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大多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热衷的是自由阅读,但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课堂阅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自由阅读随心所欲,很多同学就是猎奇——翻阅情节,了解大概罢了,这是一种消遣式的浅阅读;而课堂阅读教学则要深入挖掘,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性伟大。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课本剧——《带上她的眼睛》2、文体介绍——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3、作者介绍-——刘慈欣刘慈欣是着名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一、说教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没有《教师教学用书》可供参考,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案可资借鉴,本文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擅长埋伏笔,众多的伏笔让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说学情我们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大多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热衷的是自由阅读,但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课堂阅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自由阅读随心所欲,很多同学就是猎奇——翻阅情节,了解大概罢了,这是一种消遣式的浅阅读;而课堂阅读教学则要深入挖掘,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性伟大。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课本剧——《带上她的眼睛》2、文体介绍——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3、作者介绍-——刘慈欣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 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科幻小说。
本文讲述了主人公在一次探险任务中,意外被困在了火星的地下洞穴,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他成功地带上了自己的女朋友的眼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女朋友的眼睛代替自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本文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科幻小说,对于科幻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的情节较为复杂,需要学生仔细阅读,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此外,本文中的一些科学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学会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珍视亲情、热爱生活的道理,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
2.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3.难点: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案例、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科幻小说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科幻小说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带上她的眼睛》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XXX《带上她的眼睛》教案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
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在小说后半部分,大自然的严酷与人类的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在这种惨烈的极端环境中,突显出了人性的光辉和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
这篇小说是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科幻小说的有关知识及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
3.理解文章设置悬念和伏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研究与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一切,关爱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内容。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难点:赏析精彩语段,体会作者情感。
1教学过程:一、自主预,完成自测(一)预步调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豪情地朗诵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检查题。
(二)预检测1、给加线字注音。
点缀(zhuì)漫(màn)步迟钝(dùn)蒙眬(lóng)闲暇(xiá)凸(tū)现拍摄(shè)蔚(wèi)蓝合拢(lǒng)吟(yín)唱孤零(líng)零不期(qī)而至心有灵犀(xī)天涯(yá)天涯(二)据意写成语。
(1)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这里要特别注意,该词语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带上她的眼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理解小姑娘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旨。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刘慈欣及其作品的资料,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看过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吗?《地心游记》讲述李登布洛克教授到地心旅行,经历迷路、缺水、史前生物等种种险情,最后回到了地面。
我们国家也有一位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描写了人类到地心探险的情形。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板书课题“带上她的眼睛”。
21cnjy二、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介绍作者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带上她的眼睛》荣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亚洲首次荣获此奖的人。
2、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
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点缀(zhuì)迟钝(dùn)蔚蓝(wèi)闲暇(xiá)凸现(tū)吟唱(yín)合拢(lǒng)硅酸盐(guī)铁镍(niè)拍摄(shè)心有灵犀(xī)漫步(màn)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一、说教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没有《教师教学用书》可供参考,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案可资借鉴,本文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擅长埋伏笔,众多的伏笔让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说学情我们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大多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热衷的是自由阅读,但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课堂阅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自由阅读随心所欲,很多同学就是猎奇——翻阅情节,了解大概罢了,这是一种消遣式的浅阅读;而课堂阅读教学则要深入挖掘,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性伟大。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课本剧——《带上她的眼睛》2、文体介绍——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3、作者介绍-——刘慈欣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优秀5篇)《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性伟大。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借助电脑的便利,在Word文档中做旁批。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法学法:复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回眸20xx,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刘慈欣二、介绍作者请大家根据上网查阅到的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还有《超新星纪元》。
20xx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三、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可怜兮兮xī庞大páng辐射fú闪烁shuò人迹罕至hǎn吝啬lìn sè抽泣qì罐头guàn点缀zhuì一缕lǚ挑剔tī心有灵犀xī迄今为止qì镍niè四、解读标题,概括情节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3、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
带上她的眼睛讲课逐字稿### 教案:带上她的眼睛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思想。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心理。
3. 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分析。
2. 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教学准备:1. 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带上她的眼睛》。
”二、课文讲解1. 阅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理解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分析人物: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4. 语言特色: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如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
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主题,如“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如何看待世界?”“文章中的语言特色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四、启发式教学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带上别人的眼睛,你最想看到什么?为什么?”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小故事,描述带上别人眼睛后的经历。
五、课堂小结1.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强调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特色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创作一个短篇故事,主题为“带上别人的眼睛”。
七、板书设计- 主题思想: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与心理活动- 语言特色:修辞手法与句式结构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一、说教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幻小说。
本单元前两篇是关于探险的文章,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而本文是发生于未来的幻。
本文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擅长埋伏笔,众多的伏笔让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说学情现在的学生大多对幻小说比拟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特别是对幻中奇异的场景、丰富奇特的想象很干兴趣。
但是深入思考,学生热衷的是自由阅读,是对故事情节的猎奇,只是了解大概罢了,这是一种消遣式的浅阅读;而课堂阅读教学则要深入挖掘,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限时阅读,学会有目的的快速浏览长文的能力。
学会用批注法、“学习单〞及助学单探究研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以“平静〞一词立骨,理解震撼心灵的人物精神;探究伏笔手法的精妙,了解引人入胜的构思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较长幻小说的能力,并从课内的有限阅读走向无限的课外阅读。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以“平静〞一词立骨,理解幻小说中的人性美,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找出伏笔和照应并理解其作用,易混点在于伏笔与铺垫。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是勾连所学两篇探险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区别探险与幻的异同,二是尊重学生的阅读心里直奔幻中震撼心灵的内容的解读。
〔二〕自主选择“学习单〞,并探究研习:1、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学习单〞独立学习,勾画批注。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有难易层次的“学习单〞,便于各层次的学生能够“一课一得〞。
2、分享“学习单〞的学习成果:同学们认真倾听,质疑提问解疑。
“学习单3-3”内容简单,意在关注幻中的学真实,并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
“学习单3-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全文的核心词“平静〞,以“平静〞一词立骨,根据学生“震撼心灵〞的理由抓关键词句、标点等,联系人物的处境层层追问,层层解疑,巧妙勾连古诗词,理解人物小姑娘“大英雄〞的人性光芒。
《带上她的眼睛》
一说教材
《带上她的眼睛》是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先生的大作。
本文从题目到内容,极具吸引力:眼睛能被带走吗?她是谁?她在哪里?……层层设疑,不仅展示了作品的悬念之美,同时也可以把读者迅速带入文本,极具张力,使读者能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
而小说的结尾,在揭开谜底的同时,又让读者无限感慨,对人物充满佩服又暗藏伤感。
接下来,读者就会生发出新的疑问:作者想通过小说告诉我们什么呢?这篇小说就是有这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在作家为我们创造的世界里,浓浓的科幻元素让我们迷醉,“失重”、“传感”、“宇航员”、“地航”以及地心形貌都给人以新的感受,即使是不完全理解这些科学名称或现象,却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去对话人物,理解主题,反而让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体验到了新奇。
科幻是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一种超越。
阅读科幻,体验到的,就是一种重构的快感。
有人说,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小说透露出来的理性而又深刻的思考,温暖而又不乏睿智的情怀。
我们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去体验、去发现文本所具备的这些美质。
二说策略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尚未熟练,况且又是第一次阅读科幻小说,教他们简单的阅读方法是必要的。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可以利用浏览的阅读方式,从情节到人物,到主题,层层递进,一步步读懂小说蕴含的主旨。
除此以外,强调探究和质疑,是一切阅读最有效的方法。
三说目标
1.浏览课文,提出问题,尝试质疑与探究。
2.在概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3.关注表达,体会小说主题。
4.引导学生理解探险的意义。
四说过程:
一、导入
《带上你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
(屏显科幻小说)
你曾读过的科幻小说有哪些?
(屏显作家作品)这一个优秀的作家的优秀的作品
二、根据兴趣浏览
根据兴趣一目十行的看,注意力集中,遇见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就用笔画下来,我们看谁画下的内容精彩。
1. 画出吸引你的情节
2. 关上书本回答:标题所包含的内容
谁带上眼睛?你是谁?眼睛怎么可以带走?带着眼睛去哪里?
课文重点讲述的部分是什么?(我、她、眼睛……)
三、围绕重点浏览:
1.现在我们再次浏览课文,这一次,我们采取跳读的方式,重点
关注有关“她”的段落,把最触动你的地方画下来。
板书:
孤单、绝境、压抑
可怜、地狱处境苦
她
热爱、负责、乐观精神美
善良、大勇、大无畏
2.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她的故事。
这是一个故事。
四、带着思考浏览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小结
向一切大勇的探索者致敬!
五说感悟:
1.不论是科幻小说,还是其他类型的小说,其小说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人物的关注,对主题的开掘就必然成为本课关注的重点。
2.第六单元的话题是“探险”,探险精神不仅表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我们每一次的阅读又何尝不是一种探索,我们总是在探寻新的解读,新的感受,和学生一起,发现新的风景。
3.一篇经典,所展示出来的教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有所取舍,要借助教材,选择提升阅读能力的中心任务,最忌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