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步骤及注意事项-1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薄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固定和处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切样品进行固定和处理。
固定样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常用的有乙醛固定、冰醋酸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等。
处理样品的方法也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可以包括染色、脱水、透明化等步骤,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品。
2. 包埋将处理好的样品包埋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首先,将样品放入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石蜡溶液转移到恒温水浴中,使其逐渐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石蜡中,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3. 切片切片是石蜡切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将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切片机的夹持装置上。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和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使用切片刀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片厚度不均匀或出现断层。
4. 切片取片切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取下。
首先,使用镊子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小心取下,避免损坏或弯曲切片。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在放置切片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细管吸气来帮助排除气泡。
5. 去除石蜡和染色切片取片后,需要将切片上的石蜡去除,并进行染色处理。
首先,将切片放入去石蜡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切片转移到浸泡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处理。
在去石蜡和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
6. 封片和封边染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做成封片,以保护切片并便于保存。
首先,将切片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覆盖。
然后,使用封片胶或封片胶带将切片和覆盖物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切片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以避免切片脱落或污染。
7. 干燥和贴标封片完成后,需要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贴标。
石蜡切片制备基本步骤一、准备工作(一)洗涤实验所需器皿:(玻璃器皿的清洗)1、用洗衣粉将玻璃器皿表里擦洗干净反复洗刷2、将器皿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3、将器皿倒扣在铺有吸水纸或纱布的桌子上控干注:一般情况下,经以上步骤后,用蒸馏水洗过1~3次即可烘干备用,如果做特殊染色还需浸泡在酸性清洁液内12~24小时,再经自来水彻底冲洗,再用蒸馏水过洗1~3次烘干备用。
(二)配制:硫酸洗液的配制清洁液(洗液)的配制:成分强酸液次强酸液弱酸液浓硫酸(ml)1000 200 100重铬酸钾(mg)63 120 100蒸馏水(ml)200 200 1000重铬酸钾1200g蒸馏水2000ml将2000ml浓硫酸缓缓倒入上述溶液中,边倒边用木棒轻轻搅拌(三)载玻片与盖玻片的处理1. 将所需载玻片与盖玻片清洗后,放入硫酸重铬酸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2. 流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3遍3. 95%~100%酒精浸泡24小时,用绸布擦干备用注:在将载玻片与盖玻片放入清洁液中时,要一片片地投入,使其不致重叠。
二、常用液体的配制(一)缓冲溶液:1.磷酸盐缓冲液A液:0.1mol/L磷酸二氢钠B液:0.1mol/L磷酸氢二钠A液与B液按比例混合调整到所需的PH值(3:7≈PH7.0)2.枸椽酸缓冲溶液A液:0.1mol/L枸椽酸B液:0.1mol/L枸椽酸钠A液与B液按比例混合调整到所需的PH值(6.2:42.8≈PH6.2)(二)固定剂:1.甲醛:10%甲醛福尔马林100ml蒸馏水900ml注:实际甲醛含量只有3.6~4.0%但习惯上都将其视为10%。
2.10%中性福尔马林钙固定液甲醛液10ml蒸馏水90ml加碳酸钙至过饱和(以容器底部碳酸钙沉淀1~2cm厚为适度)充分振荡混合后,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使用。
3.4%多聚甲醛:8%多聚甲醛多聚甲醛8g蒸馏水100ml加温至60℃左右,不时搅拌,成为乳白色溶液。
滴加1N NaOH,并不停搅动至液体清明。
石蜡切片的主要制备程序
石蜡切片的主要制备程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样品:选择需要切片的样品,如组织样本、细胞样品等,并采取相应的固定、处理和染色等预处理步骤,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可观察性和对比度。
2.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石蜡、切片盒、切片刀、载玻片等材料,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 石蜡浸透:将处理好的样品转移到石蜡中进行浸透。
首先将样品置于温度逐渐升高的浸透剂(如正己烷)中,以去除组织内水分和其他溶质,然后置于石蜡中进行浸透。
4. 切片制备:将石蜡浸透的样品固定于切片盒中,将石蜡块剪碎成适当大小,并放置在切片刀的刀脊上。
调整切片机参数(如温度、角度、速度等),并逐个切割出薄片。
5. 切片贴片:将切好的薄片浮于温水中或使用其他方法,如电离子器、热平台等,以使切片展平并附着于载玻片上。
6. 干燥固定:将切片连同载玻片一起进行干燥固定处理,以去除水分并保持切片的形态稳定。
7. 切片染色:根据实验需求,对切片进行适当的染色处理(如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以增强样品的可视化效果和区分感兴趣的结构。
8. 封片封装:将切片封装至封片盖玻片上,使用透明化导电胶或其他封片剂固定切片,并尽量排除气泡、保证封片质量。
9. 切片质控:对制备好的切片进行质量控制,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评估切片的清晰度、结构完整性、染色效果等。
最后,制备完成的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分析、病理学研究等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应遵循标准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以及依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石蜡切片的具体步骤与做法?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
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因此用得最多,它有很多优点: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4um以下),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
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
制片时间太长。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一)材料与用具1.材料:鱼皮肤、性腺、肠、肝胰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动物体上的小块组织成为组织块。
组织块的大小以不超过0.5立方厘米为宜。
切去组织块时动作要轻,切忌用力牵引或挟持,以免组织内部发生变化。
组织块取下后,先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戏曲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小时。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材料由动物体取下后应当迅速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尽快使固定液渗入组织内部,将组织固定,以保持其原有的结构。
不同的组织应选用适当的固定液。
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必须用流水洗去固定液。
组织块应用纱布包好,注名,放金属水洗网中用流水冲洗,甲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一般水洗24小时,Bouins固定液固定的组织水洗24小时。
AFA固定液则不需要水洗。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石蜡切片流程范文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技术,用于制备生物组织薄片,使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
下面是石蜡切片制备的详细流程。
1.组织固定: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将生物组织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状和结构。
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组织固定。
将组织样品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通常需要固定24至48小时。
2.去水:固定完毕后,需要将组织中的水分除去,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通过逐渐提高样品中酒精浓度(例如70%、80%、95%和100%构成的酒精梯度)来逐步去除水分,通常每次浸泡20至30分钟。
3.清洁:去水后,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清洁,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污物和其他杂质。
可以用清洁的醇溶液(例如100%酒精)浸泡样品数分钟,然后用去福尔马林等溶液洗涤样品。
4.浸渍:在石蜡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组织样品浸泡在石蜡中,以使其渗透并得到支撑。
选择适当的石蜡类型和温度很重要。
通常使用低熔点石蜡(例如58℃石蜡),在60至65℃的恒温水浴中加热并溶解石蜡。
5.渗透:将组织样品从酒精中转移到融化的石蜡中,通常需要经历多个步骤的渗透过程。
首先将样品浸泡在75%酒精中,然后再依次转移到浓缩的酒精溶液中(例如85%、95%和100%)和石蜡中,每次浸泡时间约为1小时。
6.包埋:当样品完成渗透后,需要进行包埋,即将渗透后的组织样品放置在切片模型中,并用石蜡封住。
将切片模型倒置,将溶解的石蜡缓慢倒入模型直到完全覆盖组织样品。
然后将切片模型固定在冷却装置中,等待石蜡冷却和固化。
7.切片:当石蜡块完全固化后,可以将其切割成所需的薄片。
通常使用旋转切片机或手动切片机进行切片。
将切片机的刀片调整到所需厚度(通常为3至5微米),将石蜡块放置在切片机上,并逐渐将刀片与石蜡块接触,以制备薄片。
8.制片:将切好的石蜡薄片静置在温水中,让其自然展开,并将其转移到预涂有胶水的载玻片上。
轻轻将玻片压在石蜡薄片上,以确保两者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然后将载片放置在恒温台上,以便胶水干燥。
石蜡切片基本步骤(一)取材和固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材料。
将整个虫体或虫体的内部器官(如肠道、马氏管、唾液腺等)取出后,立即投入固定液。
取材大小:0.5cm>0.5 cm迥.2或者1.0 cm X.0 cm迥.2,厚度不宜超过3mm。
固定液:2.5%的戊二醛固定液,Bouin 氏液,10%甲醛等。
固定时间:4oC 固定24 小时。
注意事项:取材:1.勿使组织块受挤压切取组织块所用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切割。
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取材时,组织块可稍大一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部分修去。
2. 选好组织块的切面应熟悉器官组织的组成,并根据观察目的来确定纵切或横切。
3.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等,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入固定液。
4.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固定:1.材料新鲜取出组织后须立即固定。
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生自溶现象。
2.抽气生物组织常有气体的存在,使材料不能沉入固定液中,抽气使得固定液有效渗入。
真空泵抽气或者用空针管抽气。
昆虫整体固定,固定前用解剖针刺数个小孔,以利用固定液渗透。
3.固定剂用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
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入。
4.避免阳光尽可能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失去固定作用。
5.加速固定轻轻摇动盛器使组织移动有利于固定液渗入,对长期固定的标本可经常更换固定液。
(二)洗涤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0.2M, pH7.2 磷酸缓冲液漂洗三次,每次10minBouin氏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直接入70%酒精更换数次即可脱水,注意苦味酸。
甲醛固定的组织:直接投入50%或70%酒精脱水,不经水洗。
但如果在甲醛中时间过长,则仍应当用流水冲洗。
陈旧性标本和混合性固定液应及时洗涤,有利于脱水、切片和染色。
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
石蜡切片的步骤2021.7.21(1)取材:选取生长良好、有代表性的目标材料,洗净。
用锋利的双面刀片截取材料,动作要迅速。
材料的大小不超过0.5~lcm。
(2)固定:将选取的材料放人固定液中,固定液的体积大约是材料的20倍。
固定剂有FAA固定液。
FAA既是良好的固定剂,也是保存剂,材料可以在其中长久保存。
而卡诺固定液和纳瓦兴固定液则不能长久保留材料,固定后,使用70%的乙醇尽快清洗2~3次,转人70%乙醇中保存。
若材料含有空气,固定时需要抽气。
(3)脱水:固定好的材料经各级乙醇脱水至纯乙醇。
各级乙醇的浓度为:30%、50%、70%、85%、95%和l0O%、l0O%,每次脱水40min,材料可浸泡二甲苯保存在4℃冰箱 (4)透明:。
由于石蜡溶于二甲苯而不溶于乙醇,因此透明的作用除了使材料变得透明外,另一方面是将材料中的乙醇除去。
采用3/4乙醇+1/4二甲苯, 2/4乙醇+2/4二甲苯, 1/4乙醇+3/4二甲苯,纯二甲苯两次,每次透明时间为40min,透明完成后材料可浸泡纯乙醇保存在4℃冰箱。
(5)浸蜡:使石蜡慢慢溶于透明剂中,然后完全取代透明剂进人植物组织中。
一般将透明好的材料换入新的二甲苯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碎蜡,置于65℃左右的温箱中。
随着碎蜡的溶解,不断加入碎蜡使石蜡饱和为止,时间大约l~2天。
(6)包埋:浸蜡后,在60℃的温箱中浸蜡后,在60℃的温箱中,换两次已溶解的纯蜡,每次约2h,新石蜡然后将材料和石蜡一起倒应先融一次增加密度,凝固后再融才能使用,小纸盒中,用加热的镊子迅速把材料按需要的切面和一定的间隔排列整齐,再将小纸盒平放于冷水中,使其很快凝固。
(7)修块:将包埋好的材料切割成小块,每个小块包含一个材料。
然后按需要的切面将蜡块切成梯形,切面在梯形的上部,注意上部矩形的对边平行。
梯形的底部用烧热的蜡铲将其固定在木块上。
(8)切片:用手摇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连续的蜡带。
切片时,把切片刀夹在刀架上,再把木块夹在固定装置上,调整固着位置,使材料的切与面刀口平行。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技术,用于制备生物样本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然而,石蜡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制片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1. 样本固定:在制备石蜡切片前,必须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固定。
固定可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变性和腐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完整。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乙醛等。
选择合适的固定剂要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实验目的来确定。
2. 处理样本:在固定完成后,需要将样本进行后续处理,以便于切片。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处理,以免对样本造成伤害或变形。
处理过程包括脱水、浸渍和渗透。
3. 石蜡渗透:石蜡切片制备的重要步骤是将样本渗透到石蜡中。
渗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样本的大小和厚度。
渗透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样本变硬,难以切割;渗透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石蜡切片中有空隙或气泡。
因此,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样本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渗透时间。
4. 切片厚度:石蜡切片的厚度一般为3-10微米。
切片过厚会使得样本中细胞或组织的结构难以清晰显示,影响判断;切片过薄则可能会使得切片易碎,不易操作。
因此,在切片前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样本特点确定适合的切片厚度。
5. 切片机的选择:切片机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石蜡切片的质量。
选择高质量的切片机以保证切片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另外,切片机的刀片也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切片的质量。
6. 切片保存:制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以防止切片的损伤。
切片保存时应放置在干燥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同时,应对切片进行编号和标记,以便于后续的实验和分析。
总之,制备石蜡切片需要严格控制一系列步骤,包括样本固定、处理、渗透、切片厚度和切片机的选择等。
注意这些事项可以提高石蜡切片的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石蜡切片的保存也需要注意,以防止切片的损伤和失效。
石蜡切片流程一、引言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用于制备样品的薄片,以便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二、材料准备1. 石蜡:选择适合的石蜡材料,常见的有硬质石蜡和软质石蜡。
2. 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材料等。
3. 切片刀:选择切割尖锐且锋利的切片刀,常见的有玻璃刀片和钢刀片。
4. 切片机:使用专业的切片机设备,保证切片的精准度。
三、石蜡切片流程1. 固定样品:将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乙醛固定、冷冻固定等。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活性。
2. 除去水分:将固定后的样品通过醇溶液逐渐去除水分,一般采用浓度逐渐降低的醇溶液,如75%乙醇、50%乙醇、30%乙醇等。
3. 渗透石蜡:将去水后的样品用石蜡进行渗透处理。
首先将样品置于较低融点的石蜡中,然后逐渐转移到较高融点的石蜡中,这样可以保证样品逐渐与石蜡融合。
4.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品放入石蜡模具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石蜡块。
5.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切片的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4-10微米。
6. 切片处理:将切好的薄片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展平,并将薄片转移到载玻片上。
7. 固定薄片:将载玻片放入烘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薄片与载玻片充分固定。
四、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避免灰尘和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刀片处理:在使用切片刀前,先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3. 温度控制:石蜡切片的各个步骤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适当的温度。
4. 切片厚度: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切片厚度,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5. 质量控制:在每个步骤结束后,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切片的质量。
6. 保存条件: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防止受潮或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固定、去水、渗透石蜡、切片等步骤,可以制备出精细的样品薄片,用于显微观察和分析。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石蜡切片程序及注意事项
取样:在同一部位取1厘米左右的肠段,一定要将食糜冲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切片质量,并会损伤刀片,但不要将滴管插进肠管以免损伤绒毛
固定:固定时间可能会影响切片质量和染色效果,固定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组织变硬,切片时易碎
修样:脱水包埋前要将组织两头多余的部分切掉,保留5毫米左右,两端尽量切平并与肠段垂直以便包埋
冲洗:脱水前用流水冲洗组织将固定液洗去
脱水:脱水、透明和浸蜡是影响切片质量的关键步骤,但合适时间难以摸索,大批量做之前最好做预试验
包埋:包埋要迅速以免组织与石蜡结合不紧密,组织要垂直立在石蜡中,尽量靠近中间以便修蜡块。
修蜡块:组织样周围要留1-2毫米厚的蜡以防切到组织样,而且尽量修成矩形切片:最关键的一步,切片质量主要受组织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如果切片出现刀痕应移动刀片架更换切片位置。
切片厚度一般5-7μm,如果切片太薄易碎,可适当增加切片厚度。
每个组织一般取3-5张切片,取样时不要连续取样,而是间隔尽量远的距离,否则拍的照片是一样的,没有测量意义了
染色封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时间要根据样品质量而适当调整,最好先做预试验观察效果。
封片时树胶不要滴太多以防溢出。
拍照:根据组织大小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需要将整个绒毛及隐窝拍下来,选择尽量直并且完整的肠绒毛拍照。
在六月期间我们学习了石蜡切片的制作,以下是制作的过程:一、切片前的准备:1、恒温水浴锅首先预热至35℃—40℃。
2、蜡块整修,将蜡块组织面的石蜡用刀修去,使组织全部暴露出切面并修平,以减少切片刀的磨损。
将组织块左右两侧的石蜡在不损伤组织及影响诊断的原则上,全部切除;否则切片容易皱褶。
组织块上下边缘的石蜡视组织情况修齐修平;石蜡不须留得过多,应尽量少留,以保持组织间距的最小限度。
这样切下的切片既呈带状,也不弯曲。
片距小,在贴片时就可相应多贴片,有利于检查诊断。
修切蜡块时只能一点一点地切掉蜡边,要是大片修切易使蜡块断裂露出组织;遇此情况应返入新蜡再次包埋。
3.载玻片应事先洗涤干净,无油腻和不透明现象,应将载玻片浸入酸缸内12小时后流水冲洗,再烤干备用。
根据切片需要张数,每片涂上一层极薄的蛋白甘油,插于载片板(或载片架)上备用。
蛋白甘油的配制:取新鲜鸡蛋1份加甘油1份再加适量麝香草酚搅匀。
此法主要是防止脱片,实际上一张很清洁的载玻片不涂蛋白甘油也不会脱片。
4、将锋利的刀片装入切片刀夹钳内,调整角度和位置后随即紧固,检查切片刀的倾斜度是否正确,倾角过大、则切片上卷;倾角过小则切片皱起,以20°-30°为佳。
5、备用小型毛笔、小型无钩镊子、铅笔。
二、切片的步骤:1、将蜡块固定于切片机头上的夹座内,调整到稍离开切片能够切到的位置上,注意蜡块组织切面与切片刀口要垂直平行。
2、再调整蜡块组织切面恰好与刀口接触,旋紧刀架,固定好机头。
3、根据需要调整切片厚度。
4、摇动切片机手轮先进行修整切片,直到切出完整的最大组织切面后,再进行切制。
5、实践中可用右手转动切片机手轮,左手用毛笔托起蜡片,协调地进行切片操作。
6、切下的切片带,一端用镊子轻轻拉起,应尽可能将切片带拉直展开,用毛笔将切片带从刀口向上挑起,拉下切片带,然后轻拖铺于恒温水面上。
三、贴片:1、将单张或数张切片,用镊子夹住蜡片的一边并提起,铺于恒温水中,(光亮的一面朝下)立即用毛笔轻轻拉展以切片无皱褶为最好。
石蜡切片机操作规程
《石蜡切片机操作规程》
1. 前言
石蜡切片机是用于制备生物切片的仪器,操作规范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2. 操作前准备
(1)检查设备是否完整,如刀片是否磨损、石蜡是否充足等;(2)检查切片机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准备待切的生物标本,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3. 操作步骤
(1)打开石蜡切片机的电源,按要求设置温度和切片厚度;(2)将处理好的生物标本固定到切片机的样品夹上,并调整
切片机到合适的位置;
(3)打开切片机的切片按钮,进行切片操作;
(4)将切得的标本片取下,放在水中,用刷子轻轻刷去石蜡;(5)将切片玻片放在载玻片架上,用恒温板加热到50度干燥;(6)最后将干燥后的玻片进行染色和封片处理。
4. 注意事项
(1)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2)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和清理设备;
(3)切片机的刀片会磨损,定期检查并更换刀片。
5. 收尾工作
(1)清理工作台,保持干净整洁;
(2)关闭设备电源,将所有工具收拾整齐。
以上就是关于石蜡切片机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希望所有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石蜡切片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石蜡切片这档子事儿。
要做好石蜡切片,那可得一步步来,马虎不得呀!先得准备好材料,这就好比做饭得有食材一样。
然后就是固定样本啦,这一步就像是给
样本安个家,让它稳稳当当的。
接下来就是脱水啦,把样本里多余的水分去掉,就像我们把衣服上
的水分甩干一样。
这一步可得仔细着点,脱水不彻底可不行。
然后是透明,让样本变得清清爽爽的,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
这感
觉就像是给样本洗了个透亮的澡。
浸蜡呢,就像是给样本穿上一层保护衣,让它更结实。
这时候就得
有耐心,让蜡慢慢地浸透进去。
包埋就更有意思啦,把样本好好地包裹起来,就像给宝贝包上一层
温暖的小被子。
切片啦,这可是个技术活!要切得薄薄的、匀匀的,就像切豆腐一样,不能厚一块薄一块的。
展片呢,把切好的片子舒展开来,就像是给皱巴巴的纸抚平一样。
最后就是贴片啦,让片子稳稳地贴在玻片上,可别掉下来哟!
在做这些步骤的时候,可得注意好多事儿呢!比如说固定的时候,时间和方法都得把握好,不然样本就不完整啦,那可就前功尽弃啦,你说冤不冤?脱水的时候,要是脱得不好,后面的步骤都会受影响,这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浸蜡也要恰到好处,不然蜡没浸透或者太多了都不行。
切片的时候更是要小心再小心,要是切坏了,那多心疼呀!
总之呢,做石蜡切片就像是一场精细的表演,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漂亮的切片,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呀!大家可别嫌我啰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哟!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地做出完美的石蜡切片,加油吧!。
石蜡切片步骤及注意事项时间:2009-08-20 08:22来源:生物吧 作者:刘浩 点击: 394次● 取材和固定: 处死动物后立即切取组织块,并快速投入固定液中。
●脱水和透明: 80%酒精(min ) 95%酒精 Ⅰ (min ) 95%酒精 Ⅱ (min ) 无水酒精 Ⅰ (min ) 无水酒精 Ⅱ●取材和固定: 处死动物后立即切取组织块,并快速投入固定液中。
●脱水和透明:80%酒精(min )95%酒精Ⅰ(min ) 95%酒精Ⅱ(min ) 无水酒精Ⅰ(min ) 无水酒精Ⅱ(min ) 二甲苯Ⅰ、Ⅱ(min ) <2mm45-6045-60 45-60 15-30 2-4mm60-12060-12060-120 30 4-5mm120-240120-240120-24060注意事项:1.脱水应彻底,否则材料不能透明,影响石蜡的浸入,致使难以切片。
2.在低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3.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
4.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5.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进入。
●浸蜡和包埋:浸蜡:将透明的组织放入蜡杯(Ⅰ)→蜡杯(Ⅱ)→蜡杯(Ⅲ)。
浸蜡时间视材料大小而定,一般总的浸蜡时间为2-4小时左右。
包埋:1. 组织浸入石蜡后,包埋前将组织移入包埋用石蜡杯内。
从恒温箱取出置于三角架上,其下点燃酒精灯,以保持石蜡的溶解状态。
2.准备好包埋框,将包埋用的镊子在酒精灯上加温(防止镊子粘蜡)后,左手持蜡杯,右手把加温的镊子放在蜡口(直立状)倒蜡时让石蜡沿镊子注入包埋框内。
3.迅速镊取组织块放入包埋框石蜡内,切面朝下放正置入框底并轻轻压平,以保证不再有气泡。
4.待石蜡表面凝固前将标签贴于其上,需注意勿使标签与标本混淆,当蜡块冷至蜡面有透明蜡膜时,浸入冷水中迅速使其冷却,否则蜡内常形成结晶。
石蜡切片制作流程表及相关注意事项一、取财1.样品要求:长宽1cm左右,厚度不超过5mm。
2.固定液:10%福尔马林固定液︰组织块=20︰1为宜。
3.固定时间:依大小而定,一般3-5h即可,如果24h或更长,应密封瓶口,封前换液。
4.修理组织块:将切面修平。
5.每个组织块都应编号,并做好记录。
6.用纱布包好组织块,并包上小纸条,注明编号、组织块数量等信息。
注:(1)对于肺部组织,在取材后必须用玻璃注射器抽掉肺泡腔中的气体,否则会影响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效果。
抽气具体方法:A.将组织块置入空玻璃注射器内,塞上推助器。
B..向注射器内吸入约1/2的自来水,就会发现肺组织漂浮在水面。
C.排掉注射器内的空气。
D.将注射器倒置(头部向上),用左手拇指赌上注射器头部,用右手用力拉推肋器。
E.反复C、D两步骤,直到肺组织沉到注射器底部即可。
(2)对于气管、支气管等含钙量较高的组织,必须有脱水前用5%和硝酸溶液软化,直到可用大头针扎透为止(一般需一天一夜)。
二、脱水过程1.水洗:将固定组织块放入广口瓶,瓶口用纱布包好,置流水下洗水,水洗时间依固定时间而定,一般12h以上,固定时间越长水洗时间越长。
2.脱水(1)75%2h(2)80%酒精1h(3)95%酒精Ⅰ 1 h(4)95%酒精Ⅱ 1 h(5)95%酒精Ⅲ过一夜(6)100%酒精Ⅰ 1 h(7)100%酒精Ⅱ 1 h组织块在进入下一阶段梯度酒精前要用吸水纸吸干水,尤其从95%洒精(Ⅲ)进入100%酒精(Ⅰ)时,切记防止带入水分,所有过程要在瓶口加盖,防止水分子进入。
(其他注意项见下文)三、透明(1)酒精(100%)︰二甲苯=1︰1 过度20min(2)二甲苯Ⅰ透明15min(3)二甲苯Ⅱ透明15min四、浸蜡(1)二甲苯︰石蜡=1︰:1软蜡(熔点52℃~54℃) 1h 温箱56~58℃(2) 石蜡Ⅰ(熔点54℃~56℃) 1h 温箱56~58℃(3)石蜡Ⅱ软硬混合(熔点更高) 1h 温箱56~58℃浸蜡温度保持在56~58℃,温度太高会烧坏组织块,太低石蜡会凝固。
石蜡切片步骤及注意事项——简易流程
取材和固定
1.组织块厚度约为0.2-0.3cm,以不超过0.5cm为宜。
2.固定液的量一般应为组织块总体积的4-5倍,也可达15-20倍。
3.固定时间为数小时至24小时(需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
脱水和透明
浸蜡和包埋
1. 一般总的浸蜡时间为2-4小时左右
切片
1.室温过高时,可将修好的蜡块放到冰箱中冷却一定时间。
在夏季
时可用冰块冷却刀和组织块,减少刀与组织块在过程中产生的热时,
使石蜡保持合适的硬度以利于切片。
2.切片经30%的乙醇初展后,再用载玻片捞起蜡带放入展片仪水盒内
(一般水温为45℃左右)。
待蜡片带中的组织展平后,即可进行分片
和捞片。
3. 切片时要及时清洁刀口、除去蜡屑,否则易引起破碎。
4. 切片时摇动旋转轮动速度不可过快,用力应均匀,平稳,以
40-60r/min为宜。
贴片
待切片在恒温水内充分摊开展平后,将载玻片垂直插入水中以毛面轻靠
切片,并用毛笔将切片一边拨于玻片上,随即将玻片直立提起。
快!烘片与脱蜡
石蜡切片在90度烘箱内烘半小时。
经二甲苯Ⅰ、Ⅱ脱蜡各5-10min,然后放入100%、95%、90%、80%、70%等各级酒精溶液中各3-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3min。
染色(HE)苏木精液中5-10min→水洗→1%盐酸乙醇液约数秒至数十秒钟→水洗→伊红酒精溶液中染色2-5min→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