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杨子荣借题发挥》教案下载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上册)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目标:1.会认“诈、匪、惕、梭”四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悟《杨子荣借题发挥》的心理描写。
3.颖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孤胆英雄杨子荣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自读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细致的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孤胆英雄杨子荣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课前谈话: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严守纪律的邱少云、机智勇敢的小英雄雨来,今天我们把这朵鲜花献给一位特殊的战斗英雄——杨子荣播放:(板书课题)杨子荣借题发挥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些什么话想给伙伴们说?(有意识了解借什么题、发什么挥......哦!同学们说得真好。
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吗?噢!还想知道“杨子荣是怎样借题发挥的?又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好!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走进杨子荣借题发挥。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文,整体感知。
(配乐)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什么事?(课文给我们讲述的是杨子荣跟以座山雕为首、盘踞东北山林中的土匪展开了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故事。
)三、指名读课文(三人,每人读一个部分,1-2、3-6、7-12)、理清思路。
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述杨子荣跟座山雕斗智斗勇的?2.交流、讨论、对话(1.5分钟左右,同桌、前后左右、下位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均可)3.指名说课文思路:拂晓听枪声叫喊声——沉着思考判断——借题发挥(板书)4.评议评说,教师谈话过渡。
(课文是从“枪声喊声——沉着判断——借题发挥”三个方面讲述杨子荣跟座山雕斗智斗勇,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杨子荣斗智斗勇的?下面有请×组或男生或女生读课文,大家一起思考。
)四、探究读:1.学生读,教师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表述思考提示: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
啊!......××同学请你来把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
五年级语文(上)《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3、体会并学习杨子荣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杨子荣的机智勇敢,随机应变。
2、谈谈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诈()匪()匣()惕()梭()(2)我能认读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
狡诈拂晓冒失伎俩警惕袭击智谋虚张声势不堪设想二、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找出课文中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并想一想他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2)通读全文后,你是否对杨子荣有了新的认识?你最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三、展示提升1、对合作探究问题进行重点展示。
2、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同大家交流。
3、质疑。
四、小结强调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杨子荣是一位勇敢、机智、处乱不惊、忠于革命的孤胆英雄,而且还让我们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除了有胆识还得有智慧。
五、检测反馈《杨子荣借题发挥》选自作家的长篇小说,“借题发挥”的本意是,课文是指杨子荣,表现了杨子荣。
六、拓展延伸打开课文后面的拓展性练习——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一段唱词,请学生读一读,再次感受杨子荣大智大勇、忠于革命的精神。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推测人物心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杨子荣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剖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杨子荣的英勇无畏、机智果断的精神品质。
(3)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杨子荣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推测。
(2)杨子荣在故事中所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和领导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自主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总结杨子荣的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杨子荣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的表现。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表演。
(2)表演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表演心得,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杨子荣的英勇无畏、机智果断的精神品质。
(2)讨论如何将杨子荣的精神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杨子荣精神的理解与认同。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落实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本次设突出了学生自主读书的理念,让学生经历不同层次的读书,来达到以下目标:其一、在读中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在读中感受杨子荣面临的险恶环境;在读中体味作者对英雄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在读中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其二,要突出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体味作者对英雄内心世界的描写。
其三,引导学生学习对人物的评价。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对孤胆英雄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品对杨子荣心理的描写。
3、帮助学生会认“诈、匪、匣、惕、梭”5个生字。
学习重点:在自读中感悟精彩的心理描写,激发对孤胆英雄的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在自读中感悟精彩的心理描写,激发对孤胆英雄的赞美之情。
预习:1、查找:杨子荣资料(个人简介、小故事)、曲波的资料、座山雕的人物形象。
2、摘抄: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3、读书:读熟课文、查成语、质疑等。
课前活动:(5分)1、回忆历史人物:(1)播放音乐《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一曲《英雄赞歌》把我们带进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进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
听着这首歌有什么感受?眼前仿佛浮现了什么画面?耳畔仿佛听到了什么?(2)(播放英雄人物的图片):英雄赞歌里也有这些英雄的身影。
(课件:英雄图片)此时,你想对他们,对周围的人说些什么?(请用上:我禁不住想……的句式)2、聚焦杨子荣。
(2分)(1)出示不同的杨子荣的人物图片。
“瞧,这是谁?”(生:杨子荣)“大家一眼就认出了他。
电视里有他,电影里拍他,京剧舞台上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也都爱一次次地扮演他。
为什么?”(人们是怎么评价他的?孤胆英雄--杨子荣)(2)学生介绍杨子荣的资料。
“你对他有哪些了解?”(3)介绍曲波及《林海雪原》杨子荣这个人物出自作家曲波的《林海雪原》,课件显示。
一、导入:(4分)我们将踏着历史的足迹,来到1946年的东北剿匪的山林中,感受一下杨子荣与土匪们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杨子荣借题发挥》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故事《杨子荣借题发挥》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让学生了解作家何其芳的写作特点。
3.让学生学会细读文章,理解语文中的重要信息。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杨子荣借题发挥》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学生对作家何其芳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
3.学生学会细读文章,理解语文中的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到作家何其芳的写作特点,并将其应用到语文学习中。
2.学生学会细读文章,理解语文中的重要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学生自我介绍在课堂开始之前,让每位学生简单地自我介绍,以此来增加他们之间的了解程度。
导入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1.你觉得读书有什么好处?2.你读过什么好书?喜欢哪一本?3.作家的写作风格对书籍的阅读体验有什么影响?教学活动第一步: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故事《杨子荣借题发挥》,鼓励他们在读完故事后口头讲述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第二步:分析作家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家何其芳的写作特点,并就以下问题讨论:1.作品中有哪些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地方?2.作家的写作风格有哪些特点?3.你觉得作家是如何通过这些特点表达他/她的主题的?第三步:细读文章要求学生重新阅读故事,并在阅读时记录下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词。
他们可以用笔记或者其他方式记录下来。
讨论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情节事件和主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3.你觉得这个故事与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4.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续写这个故事?第五步: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将小组讨论的问题写下来,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他们可以以诗歌,散文或者其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考和见解。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了作家何其芳的写作风格,并对故事《杨子荣借题发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杨子荣借题发挥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借题发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借题发挥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借题发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借题发挥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借题发挥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学到了哪些关于借题发挥的知识。
2.讲解:简要说明借题发挥的定义和作用,举例解释借题发挥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步:学习扩展1.组织学生阅读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读一读,并进行相关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理解故事情节,运用借题发挥的方法,进行创作和拓展。
第三步: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文或故事情节。
2.小组成员共同商讨,使用借题发挥的方法,创作一个与所选择课文或故事情节相关的作品,可以是续写、改编或者融合其他元素。
第四步:展示讨论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学生们互相鼓励和提出建议,共同完善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借题发挥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通过创作作品,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操作和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认识“诈、匪、匣、惕、梭”5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这篇课文在刻画杨子荣这个英雄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品对英雄杨子荣心理的描写。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解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1.课前资料搜集。
2.多媒体课件。
3.搜集有关杨子荣的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例举英雄人物事例,激趣。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为共和国的建立前仆后继,与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你能举出一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曲波笔下的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去感受一位侦察员——杨子荣,在险恶的环境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
二、新课学习默读课文,理清结构1.在默读中,你读懂了什么?2.正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讲述杨子荣“借题发挥”的事?(7-12)(借题发挥)3.杨子荣是非常轻易地做出“借题发挥”的决定的吗?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杨子荣的“深思熟虑”(3-6)(临危不乱)4.课文1-2自然段在写什么?(潜入虎穴)5.出示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不堪设想、虚张声势、伎俩(liǎng)、借题发挥)“怎么?二零三首长真的这样冒失吗?真的随着匪徒的脚印袭来吗?如果真的这样,战斗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怎么办呢?一阵大肚匣子和手榴弹先消灭自己跟前的匪首吗?”不堪设想:文中指杨子荣难以想象二零三首长贸然袭来的后果。
提示:按“时、地、人、事”的基本思路组织语言。
时:腊月二十四日拂晓地:(东北山包上)人:杨子荣事:刚开始?后来?最后?(起因、经过、结果)三、结论总结课文讲了腊月二十四日拂晓,只身深入虎穴的杨子荣听到东北山包上传来枪响和一片慌乱声,深思熟虑后,判断出这是座山雕试探他的诡计,于是将计就计,最终取得座山雕信任的事。
语文S版:《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
应对的英雄气概。
2、了解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课后1、2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阅读关于杨的其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林海雪原》的故事。
引出主要人物:杨子荣
二、初读课文
读书要求:1、抓住故事情节,能创造性复述
2、抓住故事场面,能把握人物特点,
过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课文,说说几次打虎的不同情景。
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顺序:臭子弹没打响——点射又没打着——两枪仍不中——打中前腿——枪内的子弹会打进虎嘴
三、理解课文
1、抓住故事场面,把握人物特点
打虎不中,会被虎伤。
这几枪是怎么的打的?找一找描写杨心理活动的句子,通2、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找到杨动作的句子,表情的句子,你体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想象当时的场景,如果是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
四、拓展升华
1、学习课文抓住人物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场面的方法,学写一个心情紧张,害
2、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课后第2题
3、迁移练习
认读生字词语。
五、总结实践
课外收集有关杨子荣的资料。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术①、认读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杨子荣是一个如何的战士。
③、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进程与方式①、通过拼读、查阅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②、通过量读、有情感地朗诵,过到熟读课文的目的,体会名著的语言魅力。
③、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得心理活动的描述关于刻画人物形像的重要作用。
④、通过“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发觉问题”的学习进程,培育探讨、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杨子荣的机智、勇敢,同时教育学生应该向杨子荣学习这种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体会杨子荣的机智、勇敢。
2、明白得心理活动的描述对刻画人物形像的作用。
教学预备1、京剧《迎来春色换人世》唱段录音。
2、一些文学名著的简介资料。
教学进程一、导入,解题质疑。
1、揭题,明白得“借题发挥”的意思。
师:这节课咱们该学习什么了?生:语文百花园五。
(这是我班的正常教学进度)师:今天咱们班不是来了许多贵宾吗?(听课的教师)今天,我就来个借题发挥,选个同窗们最拿手的,让同窗们把最出色的展现给他们,好不行?师:同窗们有没注意到,我这几句话里用了一个成语。
生:借题发挥。
师:“借题发挥”是什么意思?教师是怎么样用到这几句话里的?2、简介故事背景,使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个整体感知。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这节课,我就向同窗们介绍一部名著《林海雪原》。
(对课文的背景情节做简要描述,说到到座山雕对杨子荣诸多猜疑的时候,戛但是止)师:杨子荣身处危境,要完成务,他该怎么去应付呢?请同窗们自己去读那个故事吧!板书课题:28 杨子荣借题发挥3、质疑,引导学生读中试探,读中感悟。
师:看到那个故事题目,你想明白些什么?生:杨子荣是如何的一个人?杨子荣什么缘故要借题发挥?杨子荣是如何借题发挥的?二、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指导:(对学法的学习加以巩固)师:在读一篇文章时,咱们第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生:(1)、生字词——能够通过拼读、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
(2)学会欣赏杨子荣的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杨子荣借题发挥》选自《林海雪原》,讲述了杨子荣在雪原上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领略杨子荣的聪明才智,体会忠诚、勇敢、智慧的品质。
2. 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2)杨子荣人物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林海雪原》及杨子荣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杨子荣的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分析杨子荣如何借题发挥,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梳理故事情节,剖析杨子荣的性格特点。
5. 案例分析:选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情节,对比分析杨子荣的智慧与勇敢。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杨子荣的品质及借题发挥的技巧。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 分析杨子荣在故事中的表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林海雪原》其他章节,感受杨子荣的成长历程。
杨子荣借题发挥
【教材分析】
《杨子荣借题发挥》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也就是本册教科书的第28课——《杨子荣借题发挥》,是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选自我国当代作家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描写了孤胆英雄杨子荣和以座山雕为首的盘踞在东北山林中的土匪们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故事,讴歌了大智大勇、忠于革命的精神。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应该从小就让他们接触名著,让他们去读名著。
训练他们“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本理念,这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对孤胆英雄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品对英雄杨子荣心理的描写。
3.帮助学生会认“诈”、“匪”、“匣”、“惕”、“梭”5个生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自读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对孤胆英雄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品对英雄杨子荣心理的描写。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新课——交流预习情况——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杨子荣借题发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琢磨和扩展。
4.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杨子荣借题发挥》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
3.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素材的发挥和创造。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自由表达。
教学准备1.五年级语文S版教材《杨子荣借题发挥》。
2.教学PPT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课文《杨子荣借题发挥》的基本情节。
2.提问学生对于故事中的杨子荣的印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新课呈现(10分钟)1.将课文内容呈现在PPT上,逐段进行解读和说明。
2.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情节。
听读训练(10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分段指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内容,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词语解释(10分钟)1.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进行解释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2.融入一些例句,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
讨论互动(15分钟)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答辩。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扩展课文内容。
创作实践(25分钟)1.给学生一些语文写作的任务,要求学生以《杨子荣借题发挥》为背景,进行创意写作。
2.老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互评和分享,展示各自不同的创作结果。
总结反思(5分钟)1.老师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点评。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创作成果。
3.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加阅读,培养语文素材的积累。
教学延伸1.课后让学生根据《杨子荣借题发挥》这个故事,写一篇故事类作文。
《杨子荣借题发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作品对英雄杨子荣心理的描写,进而把握人物的品质。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内心独白的描写方法,能运用方法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开课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8课杨子荣借题发挥。
板书。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杨子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忠于革命······)3、是的,那接下来让我们再回到1946年冬天的那片东北密林里,去看看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感受杨子荣在生死关头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精彩表现吧。
4、侦查员杨子荣潜入虎穴打探情报,他举止不露痕迹,受到座山雕赏识,封他为老九。
不过,狡诈多疑的座山雕还是不放心,他设计试探这个新来投奔他的人······那是一个腊月二十四日拂晓,正当杨子荣要入睡之时,突然,听到了东北山包上传来了人们的枪喊声,紧接着匪徒在吼叫:“敌人来了!”杨子荣听后,心里一惊,便开始了一阵紧张的思考,突然,对面来的枪声提醒了他,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课文片段①突然,对面来的枪声提醒了他,这枪声是那样的远,子弹又飞得那样的高,并可听到隐约的喊声,座山雕这个老匪又事先站在他们的门前,他一定早知道今天的事情,确切一点说,是他布置的把戏。
想到这些,他的脑子顿时开朗了。
5、他默默地确信自己的判断,经过仔细地观察,严密地思索,他便采取了行动。
来读一读,出示片段②“三爷!我上去指挥。
”杨子荣一面向座山雕请示,一面迈开大步奔向东北山包。
杨子荣隐蔽在山头上的一棵树旁,借着晨光向正前方观察,看到几个不密的黑影,向这里射击,从他的观察中更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6、“好机会!”杨子荣一阵高兴地想,“再来一个借题发挥!”来,读!出示片段③他抽出大肚匣子,“我打死几个匪徒,在座山雕面前显显我的本事,解除这个老匪对我的怀疑。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通过分析杨子荣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杨子荣的借题发挥策略。
(2)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烈士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杨子荣借题发挥的具体情节。
(2)杨子荣的英勇无畏和智慧过人的形象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的策略及其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故事背景。
(2)提出问题:杨子荣为什么要借题发挥?他的借题发挥策略有哪些?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杨子荣借题发挥的具体情节。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杨子荣的借题发挥策略。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历史人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认识借题发挥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杨子荣的英勇无畏和智慧过人的形象。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杨子荣借题发挥的感悟文章。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杨子荣的认识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杨子荣借题发挥》课文2. 参考资料:关于杨子荣的生平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资料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提出问题:杨子荣的借题发挥策略有哪些意义?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杨子荣的借题发挥策略及其意义。
(2)分析杨子荣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杨子荣借题发挥》教案下载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自学诈、匪、匣、惕、梭5个生字。
积累不堪设想虚张声势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孤胆英雄的赞美之情。
3.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杨子荣面临的险恶环境,在读中感悟作者精彩的心理描写。
学习重点
在自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精彩的心理描写。
学习难点
了解杨子荣是怎样识破座山雕诡计的。
知识链接
曲波(1923~2002),山东蓬莱人。
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
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
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
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
稿。
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家喻户晓,同时也搬上了京剧舞台,其中智取威虎山这段唱词,脍炙人口。
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山呼海啸》和《桥隆飙》。
心理描写的常见写法:内心独白、幻觉描写、景物衬托、梦境描写。
学习过程(1课时)
预习检测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拂(f f )晓土匪(fēi fěi)
子弹(d n t n) 素(sh s )养
伎(zhī j )俩梭(shuō suō)子
匣(xi jiǎ)子警惕(y t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多疑()设想
()发挥()声势
3.根据课题质疑。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
导入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表达顺序。
]
精读感悟
1.感悟英雄形象。
(1)默读课文前的背景介绍,想一想,从虎穴狡诈多疑的座山雕设计试探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杨子荣面对的处境;从潜入举止不露痕迹受到赏识说明杨子荣。
(2)默读全文,座山雕究竟设什么计来试探杨子荣?杨子荣又是如何识破并将计就计的?由此可见,杨子荣是个怎样的人?
2.学习心理描写。
(1)画出课文中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边读边体会。
①杨子荣一听,刷地全身冷下来,心脏紧张地跳动,内心一阵苦思:怎么?二零三首长真的这样冒失吗?真的随着匪徒的脚印袭来吗?如果真的这样,战斗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怎么办呢?一阵大肚匣子和手榴弹先消灭自己跟前的匪首吗?
从杨子荣一听,刷地全身冷下来,心脏紧张地跳动这句话中,我们感觉杨子荣当时怎样的心情?他的内心活动表现了什么?
②他默默地确信自己的判断:听枪声就不是小分队的战术,小分队对匪徒的袭击,向来不喧哗,也绝不会这样远距离射击,这一点我深信战士们的军事素养和白刃拼杀的勇气。
二零三首长即便袭来,也绝不会从夹皮沟方向,因为他的虚张声势,就是为了把匪徒的注意力吸引到那里去。
这部分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什么?
③那么这个老匪用的又是什么伎俩呢?是为了提高匪徒们的警惕而作军事演习吗?还是这个老匪对我进一步试探呢?为了斗争得胜利,我没有权利来设想前者的可能,而只有后者。
现在的问题是我怎样在这个老匪跟前表现表现。
这语段的前者指的是,后者指的是。
为了斗争得胜利,我没有权利来设想前者的可能,而只有后者这一句写出了杨子荣。
现在的问题是我怎样在这个老匪跟前表现表现,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④我打死几个匪徒,在座山雕面前显显我的本事,解除这个老匪对我的怀疑。
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2)杨子荣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写一个你的心理活动变化的片段。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师指导反复朗读,感受杨子荣面临的险恶环境,体味作者对杨子荣内心
世界的细腻刻画,在读中体会杨子荣大智大勇、机敏威武、忠于革命的战士形象,读出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读中悟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
总结提升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篇课文在刻画杨子荣这个英雄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想想文章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2.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3.集体朗读《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词。
4.课外阅读小说《林海雪原》或者观看电影《智取威虎山》。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拓宽学生知识面。
]
达标检测
一、用下面词语写一句话。
不堪设想:
虚张声势:
二、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填空。
座山雕因为杨子荣,设计。
杨子荣先是,接着,经过,他确信。
于是,他。
我感到杨子荣是一个的人。
三、照样子写成语(带有不字的)。
不由自主
四、在()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二零三首长()袭来,()绝不会从夹皮沟方向,()他的虚张声势,就是为了把匪徒的注意力吸引到那里去。
(2)杨子荣()向座山雕请示,()迈开大步奔向东北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