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白绍良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1.1.8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 3.2.1 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 3.2.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1.1.3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ck 、?tk 应按表 4.1.3 采用。
表 4.1.3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 2)强混凝土强度等级度种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类10.013.416.720.123.426.829.632.435.538.541.544.547.450.2 ck1.27 1.54 1.782.01 2.20 2.39 2.51 2.64 2.74 2.85 2.93 2.993.05 3.11tk、?应按表 4.1.4 1.1.4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c 采用。
t表 4.1.4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 2)强混凝土强度等级度种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类c7.29.611.914.316.719.121.123.125.327.529.731.833.835.90.91 1.10 1.27 1.43 1.57 1.71 1.80 1.89 1.96 2.04 2.09 2.14 2.18 2.22t注: 1.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九章~第十一章主讲:白绍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主要起草人国际混凝土学会(fib)抗震设计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混凝土》、《抗震》、《高规》协调组成员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咨询委员会委员9. 构造规定10.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11.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有关的主要修订特点一、在综合国力有所提高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结构质量,从安全性角度调整了涉及各本结构规范的一系列偏弱、偏紧的规定,使结构设计可靠度水准与修订前相比适度提高。
二、为了提高结构质量和投资效益,使建筑物在更长时间内保有其使用价值,减小维修费用,提高了对结构耐久性的重视,并给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
三、根据我国主导结构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提高了对结构整体设计思路、设计措施以及各类构造措施的重视,并给出了相应建议和规定。
四、反映了近年来已经逐步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设计方法。
9.1伸缩缝本节实质性内容是尽可能减少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开裂。
越向远端,结构构件(主要是竖向构件)中的弯矩、剪力越大;越向中间,水平构件(楼、屋盖)中的拉力或压力越大。
混凝土收缩与温度降低有类似效果。
•收缩内力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初期;•温度内力主要发生在使用阶段(每年周期性,每天周期性);•原规范伸缩缝间距主要着眼于控制温度内力,也可以起控制正常收缩内力的作用。
多年工程经验证明,控制效果良好。
•近年来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水泥标号提高或用量增大,早强(后期强度增长明显减小)、高发热量、高收缩。
构件混凝土体量增大,周边约束增强,进一步加大收缩内力。
•若采取措施(材料、施工)降低收缩内力到正常水平,原规范规定仍可用。
故表9.1.1保持原规范规定未变,但注意已将“可”改为“宜”。
•局部条文变动:1、增加了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伸缩缝间距规定(短肢剪力墙—核心筒?);2、增加了外露结构伸缩缝间距的规定;3、强调了有必要减小伸缩缝间距的情况。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 1.1. 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 、ƒtk 应按表4.1.3采用。
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 2)c t 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 2)于300mm ,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 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ptk 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2采用。
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 采用。
表4.2.2-1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 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4.2.2-2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钢绞线》GB/T5224中的公称直径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4.2.3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y应按表4.2.3-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 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应按表4.2.3-2采用。
白绍良教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2)白绍良教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2)50.在一根受弯的梁中,当尚未出现弯曲裂缝时,纵向钢筋的表面有粘接应力吗?什么是“粘接应力”,粘接应力的大小与各正截面中的作用剪力大小有关吗?如有,为什么?答:有。
因为任何一段钢筋的应力差都由其表面的纵向剪应力所平衡,而此剪应力即周围混凝土所提供的粘接应力(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143页)。
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的摩擦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以及因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角钢而产生的锚固力全称为粘接应力(三校合编《混凝土结构》上册31页)。
有关。
原因去看笔记。
51.试说明一根带肋钢筋在受力逐步增大的过程中其粘接-滑移的基本规律(画粘接-滑移曲线,并请关注该曲线的纵、横坐标物理量是什么?),并说明其中的各个关键点和与这些关键点对应的物理现象(其中应着重说明:后藤幸正发现的肋前角向斜外向发展的裂缝;肋前混凝土局部压碎区;局压区的形成对钢筋劈裂力的形成起什么作应,劈裂力如何作应给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其后果是什么?)为什么说锚固段周围的配箍对锚固能力有重要作用?答:○1拉力较小,钢筋与混凝土间的化学粘接没有破坏。
○2拉力增大,出现后藤裂缝。
○3拉力继续增大,肋前混凝土局部压碎。
○4拉力再增大,曲线坡度减小,后藤裂缝继续扩展,件劈效应更加明显。
在没有箍筋的情况下,将形成通长的劈裂裂缝导致粘接破坏。
○5若有箍筋约束,则劈裂裂缝不能充分发展,这时钢筋肋纹间的混凝土将全部被压碎,在肋纹的外表面形成一粗糙的破坏面,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接应力逐渐减小。
钢筋被拔出(三校合编《混凝土结构》上册31页)。
肋前的混凝土压碎成粉末的时候,尖劈效应更加明显,如果保护层太薄且没有箍筋保护,则会产生劈裂裂缝。
因为箍筋可以限制辟裂裂缝开展,有效提高粘接应力。
所以。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编写人白绍良教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解读1。
从技术术语的角度分清什么是“框架"什么是“框架结构”。
答:框架: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中的框架部分.框架结构:仅仅由框架组成的结构。
(推荐答案)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成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P44)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规范第3页)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什么要对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做出限制? 答:框架结构在25层以下是经济的,超过25层的框架其侧向相对较柔,需要根据水平位移的控制而不经济的加大构件尺寸。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P44)框架结构构件接截面尺寸较小,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水平位移大,在地震作用下容易由于大变形而引起非结构结构的破坏。
因此其建造高度受到限制。
(《混凝土结构下册》P175).从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壁式框架→普通框架,水平抗侧刚度会削弱到只有原来的整截面墙的百分之几。
因此剪力墙结构的位移限制条件较容易满足,而框架结构往往是位移限制条件起控制作用.(笔记)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什么对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对层间位移(层间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做出限制?如果某个框架结构不满足这一控制条件,请说出在不加剪力墙的情况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向力刚度。
答:任何构件或结构为保证其正常工作,都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的要求.随着简直物高度的增加,对结构抗侧刚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为侧向位移过大,会引起主体结构的开裂甚至破坏,导致简直装修与隔墙的损坏,造成电梯运行困难,还会使居住者感觉不良。
另一方面,水平位移过大,竖向荷载将产生显著的附加弯矩(即P—△效应),使结构内力增大。
(《混凝土结构下册》P172)增加柱子截面积,设支撑,合理的布置结构体系,增加水平构件刚度4.请说明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的含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一章~第八章主讲:白生翔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结构所顾问总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主要起草人中国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咨询委员会委员结构组组长一.调整可靠度1.《统一标准》规定设计使用年限;β≥[β],统一取消-0.25;γ≥1.1,1.0,0.9 (3.2.3);2.《荷载规范》规定:1)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G Gk Qi Ci Qik Gi11.35nS Sγγψγ=+∑,不利时取=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1.5kN/m 2一律提高为2.0kN/m 2;3)基本风压、基本学压的取值标准,由“三十年一遇”改为“五十年一遇”;3.在构件的抗震设计中,提高了结构构件剪力设计值的增大系数,等。
4.取消f cm ,改用f c 、α1 f c (4.1.4,7.1.3);轴心受压构件抗力项乘0.9(7.3.1,7.3.2)。
5. 6.有关抗力项公式的取值略作调低。
C S 1.40( 1.35) 1.1γγ=原,=二.重视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结构分析1.在结构可能遭遇火灾、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时,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局部破坏不应导致大范围倒塌(3.1.6)、(5.1.2)。
2.按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有效措施进行设计(3.4)。
3.根据结构和材料以及功能要求等特点选用(5.1):——线弹性分析;——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法;——非线性分析法;——试验分析法。
三.逐步提高材料强度等级1.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7.5~C60改为C15~C80(4.1.3)。
2.提倡采用:普通钢筋宜用HRB400、HRB335钢筋;预应力筋宜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或钢丝(4.2.1)。
四.完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的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可延伸用到C80(7.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1.1.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ƒtk应按表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c t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表示。
ptk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 采用。
表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 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称直径Dg ,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 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 为4~9mm ,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 为4~8mm 。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 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 应按表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表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 2)300 N/mm 2取用。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mm 2)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其设计值在本规范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 1.1. 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ƒtk应按表4.1.3采用。
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 2)c t 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 2)于300mm ,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ptk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2采用。
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 采用。
表4.2.2-1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 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4.2.2-2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钢绞线》GB/T5224中的公称直径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4.2.3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y应按表4.2.3-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 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应按表4.2.3-2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