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股癣的辨证治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股癣断根的最佳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
股癣的真菌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和
传播,因此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洁双脚,尤其是脚趾之间,然后用毛巾擦干。
另外,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尽量避免穿着潮湿的鞋袜或鞋子,有助于减少真菌滋生的可能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针对股癣,市面上有许多治疗股癣的药物,如外
用的抗真菌药膏、喷雾等,也有口服的抗真菌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使用周期来进行治疗,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者中断治疗。
另外,要避免接触感染源。
股癣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避免接触
感染源,尤其是公共场所的地板、浴室、更衣室等潮湿的环境,以免再次感染。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免传播股癣。
最后,坚持治疗,防止复发。
股癣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在治疗期间要
坚持使用药物和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即使症状消失后,患者也应该继续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鞋袜,避免再次感染。
此外,定期复查也是很重要的,及时发现股癣的复发并进行治疗。
总之,股癣断根的最佳方法是综合治疗,包括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选择合
适的药物治疗、避免接触感染源以及坚持治疗和防止复发。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彻底根治股癣,摆脱烦恼。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早日战胜股癣,重拾健康的双脚。
中医如何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皮肤真菌感染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气血失调、正气不足以及外感邪气等因素有关。
当人体正气虚弱时,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就容易受到真菌等邪气的侵袭。
同时,体内的湿热、寒湿等病理产物也可能导致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或加重病情。
在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
内治法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如果是湿热蕴结型,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渗出、瘙痒剧烈等,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以清热利湿。
若是脾虚湿盛型,可能出现皮肤水疱、糜烂、渗出不明显,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治疗上多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利湿。
对于阴虚血燥型,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常用的方剂有当归饮子,以滋阴养血润燥。
除了内治,外治法在中医治疗皮肤真菌感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中药外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比如,可以使用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等中药煎水外洗。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使用时,将药液温度适中后,浸泡或湿敷患处,每日数次。
中药敷贴也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手段。
根据病情,将调配好的中药膏剂或散剂敷贴在患处。
例如,对于有渗出的皮损,可以用青黛散、六一散等调成糊状敷贴,以收湿敛疮。
艾灸对于某些皮肤真菌感染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效渗透,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助于抵抗真菌感染。
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掌握,避免烫伤皮肤。
此外,中医还强调生活起居和饮食调理对于皮肤真菌感染治疗的重要性。
在生活起居方面,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衣物要宽松透气,勤换洗,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更要注意个人卫生。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鱼腥发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湿热。
体癣及股癣的治疗(详解)体股癣是体癣和股癣的总称。
体癣是除毛发、掌跖、指(趾)甲及腹股沟以外的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
股癣是腹股沟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特别是大腿根内侧和皱褶部位,严重者常可累及到腹部和臀部。
(1)病因:①感染头发和毛发浅部时为头癣。
头癣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的猫、狗等动物传染,不洁的理发器具也是主要传染途径,共用帽子、枕巾及梳子等也可引起本病。
②皮肤渔多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通过接触传染所致。
③发生于股内侧、会阴、臀部称股癣。
常由手癣传染而来,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家畜或间接接触污染的衣物引起。
(2)临床症状:①头癣。
常见的有3种,即黄癣、白癣和黑点癣。
黄癣:损害先在毛发根部发生炎性丘疹或黄色点状皮疹,渐扩大增厚,形成胶着性厚痂,中心微凹,边缘翘起成蝶状,有断发穿出,有鼠尿臭味,称黄癣痂,新鲜的为硫黄色,陈旧的为灰黄色或灰白色。
病发干枯、失去光泽,长短不一,易于拔出,发际处一般不受侵犯,有正常发带。
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脱发。
自觉剧痒,常伴许多血痂,也可侵犯其他部位皮肤。
白癣:头皮有数片圆形灰白色鳞屑斑,可渐扩大或融合。
病发无光泽,灰白色,距头皮2~5毫米折断,根部有白色菌鞘,易拔出。
慢性病程,青春期大多自愈。
黑点癣:损害初起为局限性点状红斑,渐扩大成鳞屑斑,边缘清楚。
病发出头皮即断,呈黑点状,自觉瘙痒。
②手足癣。
手足癣的共同特点为皮疹开始常单侧发生,以后可传染至对侧。
手足癣又可分为3个类型,即水疱型、擦烂型和鳞屑角化型。
水疱型:常发生于掌、跖,其次为指(趾)间及侧缘。
皮疹初为米粒大小厚壁水疱,以后变成绿豆至黄豆大小,不易破,疱液开始清澈,以后混浊,部分水疱融合成多房性水疱,疱破后露出红色湿润面,部分水疱可自行吸收,脱屑自愈,自觉瘙痒。
擦烂型:常发生于第3~5指(趾)间,初为红斑,以后角质层浸软发白,剧痒。
因搔抓和摩擦露出红色糜烂面,少许渗出,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淋巴管炎、丹毒等。
股癣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股癣概述股癣(tinea cruris)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病之一,夏秋季节多见。
病损常出现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等部位。
患者可出现环形、丘疹型等表现的皮损,自觉瘙痒。
本病以抗真菌感染治疗为主。
英文名称:tinea cruri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阴癣。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皮肤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皮肤。
常见症状:边界清楚、炎症明显的环形损害。
主要病因:真菌感染。
检查项目: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皮肤镜检查、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有传染性,患者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及早治疗,以免出现疾病的传播。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股癣的发病特点三、股癣的病因病因总述:股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菌有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接触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患者的用具都可能导致疾病传播。
此外自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蔓延也可导致股癣发生。
腹股沟、会阴和肛周皮肤薄嫩,温暖湿润且经常与内裤相互摩擦,故真菌易黏附和繁殖。
癣菌在黏附、定植后会影响皮肤细胞增生,导致疾病出现。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1、肥胖多汗、从事久坐少动的职业者等好发。
2、糖尿病、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3、穿紧身衣裤特别是牛仔裤。
4、自身患足癣或甲癣。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股癣的症状症状总述:股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菌有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接触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患者的用具都可能导致疾病传播。
此外自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蔓延也可导致股癣发生。
腹股沟、会阴和肛周皮肤薄嫩,温暖湿润且经常与内裤相互摩擦,故真菌易黏附和繁殖。
癣菌在黏附、定植后会影响皮肤细胞增生,导致疾病出现。
典型症状:暂无资料。
大腿内侧股癣怎么办
股癣,医学上认为是由多种霉菌引发的,一般而言,这些霉菌大多数都不会引起股癣,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致病的条件。
而致病的这些病菌一般是在人的肠道和皮肤处。
中医则认为,导致股癣产生的原因很多。
第一可能是受了风寒风毒导致;第二,则是体内血虚亏耗,内分泌失调导致;第三是跟所处的环境有关,经常居住、出入在潮湿的地方,湿邪进入皮肤导致股癣。
根据调查显示,股癣一般发生在男性身上,并且这些男性患者有两个突出的特征:身体肥胖、容易出汗。
股癣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它不仅会以性行为传染给别人,而且如果接触了患者的贴身衣物如内衣或者浴巾等,也都可能会患上股癣。
另外,股癣多发于炎热的夏季,因为夏季流汗较多,细菌容易滋生,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然而到了冬天,病情则有所缓解。
治疗股癣。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涂抹帕芙欧珍肤膏,药膏的成分包括蛇床子、苦参、薄荷脑等,都是草本植物,天然无刺激,能快速治疗股癣。
2.采用适量的土大黄和枯矾研磨成粉,加上适量的植物油调和,抹于患处。
3.用6克明矾和12克白凤仙花研磨,涂在伤口处,一天两次。
4.煮食皂荚猪肚,在猪肚里面放进适量的皂荚加水煮食,去除体内的湿气,帮助治疗股癣。
日常注意事项:
股癣患者,应该比常人更注意自己的卫生,因为股癣很大部分是因为卫生不当引起的。
注意卫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洗澡、每天都换洗衣服。
2.不接触鲜花之类的植物,免得花粉过敏引发股癣。
3.控制不抓挠自己的股癣伤口,以免引起其他疾病。
4.忌吃辛辣、重口味的食物,饮食应该清淡。
用什么药治股癣
一、用什么药治股癣 1. 用什么药治股癣 2. 如何有效地预防股癣
3. 股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二、股癣会不会传染给别人三、常见的股癣症状有哪些
用什么药治股癣
1、用什么药治股癣1.1、方剂1
羊蹄草3克
制用法:捣汁,醋调。
敷患处。
适应症:体癣、股癣、足癣。
1.2、方剂2
黄连、黄柏、黄丹、荆芥(微炒)各等份
制用法:研为末。
外用。
适应症:体癣、足癣、股癣2、如何有效地预防股癣在内裤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好、散热好的内裤,一定不要穿质量不好,还有过紧的内裤。
在饮食方面,当然不要吃辛辣刺激类的食物,还有海鲜类食物,这些都容易刺激股癣,导致股癣更加的痒。
如果出现阴囊瘙痒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自己尽量不要去用力的抓挠和烫洗,特别是不要用肥皂水洗。
3、股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由于平时不注意接触到患癣病人,或者跟猫、狗等小动物玩耍亲近,都有可能是他们身上的细菌传染到身边的人身上。
还有就是通过衣物用具而间接传染,或患有先天性的足癣,因搔抓蔓延而传染。
因此要格外注意生活在周围的人以及小动物,注意个人卫生。
你知道什么是股癣了吗?股癣的病因股癣本身也许不会对人体有什么过多的危害,但是若没有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治疗,则会导致其他并发症,使患者受到很大的伤害。
那么治病就需要从了解病情开始,接下来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股癣。
股癣的病因一般来说股癣都是由霉菌所致,而霉菌的种类又分为多种。
只是一小部分是致病菌,它们可能存在于人的皮肤、粘膜、肠道等处。
正常情况下,各菌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平衡代谢。
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当人体皮肤破损,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性霉菌则大量繁殖,侵入皮肤,皮下组织而引起癣的发生。
1.性接触传染股癣:性接触传染股癣占股癣患者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医学上也将股癣归类为"性病",性接触传染的股癣患者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发病部位以隐私部位周边为主。
2.自身传染股癣:即从自身其他部位传染而来,一般这种股癣患者多发生在男性,因为男性股内侧与阴囊靠近,尤其肥胖者两处完全贴在一起,其上的分泌物、污垢等都不易清除,而且局部温度较高、潮湿,很适合真菌的生长繁殖,故男性易患股癣。
股癣的预防措施1、坚持定期检测因为得了股癣的人在患病情况缓解后仍然存在着反复发作的危险性,而且往往是先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才有不舒适的感觉。
所以得了股癣的人要定期进行化验检测。
2、保持情绪的稳定精神高度焦虑、情绪忧郁和悲伤大多数会加重患病情况,要乐观、主动地面对疾病。
3、合理的使用激素股癣患者医治失败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自己随意减少药物用量或停用激素所引起,因此患有股癣的病人还需要长期合理地用药物医治。
减药太迅速患病情况容易反复发作,减药太慢则可能使药物的副作用增加。
4、树立治病的信心在治病过程中不要过于悲观,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治病过程固然是难熬的,若不想患病还是需要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患病几率。
而患者则是要坚持治疗,谨听医嘱,以便不再经受疾病的烦恼。
股癣的真菌来源主要来自手足癣,由于真菌的可传染性,致病真菌会有很多。
因此,股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身卫生清洁,避免与比人交叉使用洗漱、洗浴用品,以免传染给他人。
此外,久病卧床,身体虚弱,特别是那些患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免疫力较差的人,比健康人更容易患股癣。
股癣也算是性病,只不过发病率很低,临床显示80%以上的患者不是因为性而传染的。
而且不注意卫生,内裤过于贴身,不勤换内裤使热气无法散出去而潮发霉变质引发真菌感染;或者在和别人同睡一张床而被传染之类的等等。
一般发现股癣症状后,都是采用西医治疗。
轻度患者一般使用达克宁、复方水杨酸酊等,止痒效果起先比较明显。
对于重度患者,西药效果就差很多了。
主要是因为西药不能避免的含有一些激素成分,激素却又是细菌的良好营养品,导致细菌快速繁殖,股癣不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加严重。
其实对于反复发作的股癣患者可以考虑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不是从止痒入手,中医从痒的根源入手。
中医认为股癣主要是外受风毒聚在皮肤之上或是风热侵入皮肤部位,血热造成。
因此中医治疗多从去风热,去湿邪入手,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恢复自身的抵抗力。
百年中药世家“王氏”正是分析这一原理,采用苦参、明矾、百部、紫草、丁香、地肤子等十多种中草药提炼出‘癣根净’乳膏,对症下药,调血行气,使机体恢复以往的抗病能力,从而彻底治疗股癣。
注意:治疗期间和治愈后一段时间内忌:牛、羊等腥类肉食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股癣的中医治疗方法
股癣是指发生于人体阴囊和腹股部位的皮肤癣疾,这种由皮肤癣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癣菌病主要发生在股部(大腿内根部两侧),故名股癣。
这种癣病可向会阴部、肛周、臀部发展,为春夏秋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尤以夏季多见。
体癣是发生在平滑皮肤上的浅层真菌感染。
体癣又称“圆癣”或“金钱癣”,是由毛发癣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癣菌引起,常常由自身接种传染而引起,也就是说先发生手癣、脚癣、股癣、甲癣或头癣,然后由这些癣病再传染到皮肤上来,单独的体癣较少见。
传统医学认为此类病证多因湿热之邪循经脉外蒸肌肤、经络,导致局部血行瘀滞所致。
中医采用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外用洗液治疗股癣效果显著它采用金银花、苦参、紫花地丁、紫荆皮等40味原料研制而成,本方中紫荆皮性昧苦平,能活血通经,消肿解毒。
治痈肿,癣疥,蛇虫咬伤等。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苦参: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全方结合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杀菌上、止痒的功效,从而可以有效治疗股癣、足癣及其他皮肤病;治疗时取本品适量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再用医用棉签,然后涂抹患处(禁止医用棉签直接在原装瓶中取用,防止污染。
)每天涂抹2—8次。
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浅谈股癣的辨证治疗方法
股癣是发生在股内侧阴部、会阴部、下腹部、肛门附近及臀部,以皮损周缘起小水庖、斑丘疹、丘疹及鳞屑性炎症为特征,伴有剧烈瘙痒,常因搔挠破溃引起局部红肿、糜烂、灼热疼痛等症的一种病变,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圆癣、金钱癣、肾囊风及阴癣颇为相似。
《诸病源候论》中说:“圆癣之状,皮肉隐胗如线纹,渐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疼,里生虫,搔之有汁,由此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植寒湿,与血气相搏,则血气痞,此发疾也。
”指出了本病的特点。
本症多因肥胖痰湿之体,素体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之邪,外邪诱发内邪,或接触不洁之物直接或间接传染所致。
临床辨治用大枫子皮肤舒涂抹治疗,现分述如下。
《内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又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湿热是皮肤科发病重要原因、之一,虽有内外之分,但内生湿热是主要的。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厚味,伤及脾胃,致脾胃阳气虚弱,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血,反聚湿内停,日久化为湿热;肝气不畅,条达失司,胆汁失于疏泄,不能助脾胃之运转,亦致中焦湿热蕴结,见胸脘满闷,纳呆呕吐,因湿邪具有重浊趋下易袭阴位的特
点,故多滞于低洼之处,下先受之,又因肝胆之经脉布两胁抵少腹绕阴器,病邪侵淫蔓及前后二阴及少腹臀部,湿热下注,阻滞经脉,蕴蒸肌肉,则见肌肤糜烂、斑丘疹、红肿瘙痒等。
故治以大枫子皮肤舒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为原则,取得良效。
患者,男,39岁,2002年7月20日初诊。
阴部皮疹瘙痒2年,加重1周。
患者于2年前肛周及阴囊下部出现皮疹,瘙痒不适,逐渐向股内侧蔓延,曾多次吃内服消炎药,症状稍解,但时好时坏,老反复,不见好,近日因心绪不宁,饮酒食辣过多,致阴部汗出,剧痒难忍,皮疹丘疹加重,伴心烦不寐,夜间瘙痒不宁,小便黄,大便不调,口中黏腻不爽,脘闷恶心,晨起口苦干呕来诊。
症见肛周红晕潮湿,股上部内侧大片皮损,呈对称性,约4 cm×7 cm,皮损边缘呈线弧形、线状排列的红色丘疹,边界清楚,阴囊及阴毛区均可见红色丘疱疹,阴囊底部丘疱疹破裂渗出,部分区域糜烂,形体虚浮,面色稍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沉。
诊断:体癣,被中医诊为证属中焦湿热下注。
治当清热利湿,表里同治,标本兼顾大枫子皮肤舒涂抹治疗,每日涂擦患处5~6次。
使用一个月后,夜间瘙痒减轻,胸闷恶心好转,食欲转佳,大便稍溏,但阴部汗出不减,阴囊部渗出减少,糜烂处结痂,股内侧皮损转成暗褐色,舌质转淡,苔薄黄润,脉沉,守上方连用两个月,三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