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数量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方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方法对于任何一座建筑而言,地基基础工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关键部分。
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检测与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保证的建筑物的质量,需要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方法。
一、地基工程前期调查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而言,前期调查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确定地基基础工程的情况以及针对性的制定检测方案。
一般而言,前期调查主要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 地质情况:包括土层结构、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稳定性等。
2.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降雨情况等。
3. 建筑物设计图纸:主要包括建筑物平面图、截面图以及施工图纸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检测方案,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人工观察法人工观察法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检测方法,但它实用且简单,可以用来检测地基基础工程情况。
人工观察法通过人工进行检测,主要包括:1. 观察地基基础的裂缝情况当建筑出现裂缝时,需要观测裂缝的位置、大小及发展趋势等。
2. 观察地面下沉情况当感觉到地面有下沉时,观察地面下落的深度及下沉的速度等。
通过人工观察法可以初步了解地基基础工程的情况,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建筑物来说,人工观察法足够准确。
三、试验检测法在对建筑地基基础结构进行检测中,试验检测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试验检测法包括:1. 伏安法伏安法主要是一种测试电极阻值的方法,利用试验电极和伏安计对电阻进行测量,可以反应地下土体的特性,包括电阻率、电位差等参数。
根据电阻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土体断裂、变形等变化情况。
2. 声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法利用超声波、微波等技术,通过声波的传递来分析土体材料情况。
通过对不同位置发射超声波的传播情况、回波强度以及声波信号的变化等,可以对地下的非均匀地质环境有更为精准地了解。
四、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验方法,它对建筑的损伤要求非常低,而且不对建筑物造成任何破坏,因此该方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法及数量一、工程基桩部分(一)施工前试桩静载试验(二)验收试验二、天然地基、复合地基部分四、基坑工程部分说明:1、本表主要依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15-60-201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所列数量和方法是工程施工完成后质量验收检测的要求。
为设计提供承载力参数的试桩静载试验和锚杆基本试验结果,不得作为施工质量验收试验的依据。
2、上述检测应按单位工程计算,当单位工程由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组成时抽检数量宜按子单位工程计算。
小区工程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各单位工程的工程桩总数少于30根或地基处理面积小于500㎡,经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可将地质条件相近、施工工艺相同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合并起来确定抽检数量,但应对每单位工程进行承载力抽检,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当采用单桩静载试验时不得少于1根、当采用高应变法时不得少于2根、当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时不得少于2点。
对地基处理面积超过20000㎡或工程桩总数超过2000根的大型单位工程,超过部分的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相应规定抽检数量的50%。
3、当配套附属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与主体工程采用同一施工工艺同时进行施工时,可将附属建筑与主体工程合并一起确定抽检数量,且每个附属建筑均应有检测对象或检测位置。
4、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按以下要求进行扩大检测:①当平板载荷试验、单桩静载试验、钻芯法、岩基载荷试验、复合单桩载荷试验、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数量加倍扩大抽检。
②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数量加倍扩大抽检;当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3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
③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法,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加倍扩大抽检,或适当增加平板载荷试验数量。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方案范例一、检测方案目的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检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范围本次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范围为建筑基础施工前、中、后的全过程检测,包括地基勘察、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基础验收等环节的检测。
三、检测方法1. 地基勘察检测地基勘察检测是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获取地质、地貌和地下水情况等相关数据,为后续工程的地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地基勘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察和地下水勘察等。
地质勘察主要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测试,获取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密度、孔隙比、压缩性等多项指标;地球物理勘察主要利用地质雷达、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情况,为后续地基处理工作提供依据;地下水勘察主要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了解地下水的水位、流向和水质情况,为后续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数据。
2. 地基处理工程检测地基处理工程是地基基础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处理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前的地质勘察、地基处理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地基处理后的效果检测等环节。
地基处理前的地质勘察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地质情况,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地基处理施工过程的监测主要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试验,掌握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地基处理后的效果检测主要通过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手段,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明确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基础施工工程检测基础施工工程是地基基础工程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基础材料检测、基础施工监测和基础质量验收等环节。
A.1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标准A.1.1查验内容(1)基坑(槽)和室内的回填,应查验下列内容:①回填土的材料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②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砂土:8%~12%;黏土:19%~23%;粉质黏土:12%~15%;粉土:16%~22%)和压实程序。
③基坑(槽)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项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④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2)基坑(槽)开挖后,应检验内容①核对基坑(槽)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②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③用钎探法检查基坑(槽)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的位置、深度、性状。
④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A.1.2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1)主控项目①地基承载力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按规定方法。
②配合比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按拌和时的体积比。
③目压实系数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现场实测。
(2)一般项目①石灰粒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检测方法为筛分法。
②土料有机质含量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检测方法为试验室焙烧法。
③土颗粒粒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5mm,检测方法为筛分法。
④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2%,检测方法为烘干法。
⑤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0mm,检测方法为水准仪。
A.1.3预制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①群桩20mm;②单排桩10mm。
(2)盖有基础梁的桩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00+0.01H(3)盖有基础梁的桩沿基础梁的中心线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50+0.01H(4)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00(5)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2桩径或边长(6)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3桩径或边长(7)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中间桩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2桩径或边长A.1.4临时性挖方边坡值(1)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边坡值(高∶宽)为:1∶1.25~1∶1.50(2)一般性粘土(硬)边坡值(高∶宽)为:1∶0.75~1∶1.00(3)一般性粘土(硬、塑)边坡值(高∶宽)为:1∶1.00~1∶1.25(4)一般性粘土(软)边坡值(高∶宽)为:1∶1.50或更缓(5)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边坡值(高∶宽)为:1∶0.50~1∶1.00(6)碎石类土充填砂土边坡值(高∶宽)为:1∶1.00~1∶1.50(7)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检验提供一个方案。
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是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进行严格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基和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
2. 检验对象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物地基层土的承载性能检验;- 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检验,包括密度、含水量等;- 基础工程结构物的垂直度检验;- 地基与基础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如混凝土、钢筋等。
3. 检验方法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采用以下常用方法:- 现场勘察和取样:通过现场实地勘察,获取相关地基和基础工程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取样进行检验;- 实验室测试:将所采集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检验、材料质量检验等;- 专用设备检测:使用专用工具和仪器,如测斜仪、钢筋探测仪等,对地基和基础工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
4. 检验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检验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检验标准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来确定,常见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文献等。
5. 检验报告和记录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完成后,应生成详细的检验报告和记录。
检验报告和记录应包含以下内容:- 检验的目的和方法;- 检验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解决方案;- 检验过程中的照片、采样记录等相关资料。
6. 总结地基与基础工程检验是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和遵循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基和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检验报告和记录的生成能够为后续的问题探索和解决提供重要依据。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数量
基础类型:预制桩
1
检测项目:桩身质量
检测方法: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柱下承台不得少于1根。
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2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静载试验或高应变法
检测数量: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采用静载荷试验:
(1)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属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少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单位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少于2根。
2、除1所列情形之外,当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时,抽检数量不低于8%且不少于10根。
基础类型:小直径混凝土灌注桩
1
检测方法: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
检测数量: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
其它桩基工程,抽检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除上述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还不得少于1根。
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2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静载试验或高应变法
检测数量: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采用静载荷试验:
(1)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属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少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单位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少于2根。
2、除1所列情形之外,当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少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基础类型:大直径(桩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
1
检测方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或钻芯法
检测数量:
1、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每个承台下的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该承台下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1根;
2、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和非柱下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相应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3、对未抽检到的其余桩,宜采用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2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静载试验、高应变法或钻芯法
检测数量:
1.采用静载试验或高应变法,按本表小直径混凝土灌注承载力检测数量桩执行;
2、当桩径>1200mm时确因试验设备或现场条件等限制,难以采用静载试验、高应变法抽测时,对端承型嵌岩桩(含嵌岩型摩擦端承桩、端承桩),可采用钻芯法对不同直径桩的成桩质量、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进行鉴别,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钻芯法抽检的数量可计入桩身质量抽检数量。
基础类型:承受竖向抗拔力或水平力的桩
1
检测方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
检测数量:
根据桩型,分别按本表预制桩、小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质量检测数量执行。
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2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
不宜少于有竖向抗拔或水平承载力设计要求的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当确因试验设备或现场条件等限制,难以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时,应按有关规定由设计单位进行抗拔或水平承载力的复核验算;验算合格的,可以不进行静载试验。
基础类型:抗浮锚杆
1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不少于锚杆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6根。
基础类型:天然土(含全风化岩)地基
1
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为每200m2不少于1个孔,且总数不得少于10孔,每个独立柱基下不得少于1孔,基槽每20延米不得少于1孔。
2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为每500m2不少于1个点,且总数不得少于3点;对于各类岩土均应进行抽检;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还应增加抽检数量。
基础类型:岩石地基
1
检测项目:岩土性状或地基承载力
检测方法:钻芯法或岩基载荷试验
检测数量:
1、应采用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还应增加抽样孔数。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的,还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
基础类型:处理地基
1
检测项目:
灰土、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粉煤灰、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地基质量;换填土地基质量
检测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
2
检测项目:预压地基质量
检测方法: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3
检测项目:注浆地基质量
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钻芯法
以上三种检测项目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为每200m2不少于1个孔,且总数不得少于10孔,每个独立柱基下不得少于1孔,基槽每20延米不得少于1孔;对于换填地基还必须分层进行压实系数检测,可选择《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的环刀法、灌砂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测,抽检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少于1点,对基槽每10~20m不少于1点,每个独立柱基下不得少于1点。
4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载荷试验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为每500m2不少于1个点,且总数不得少于3点;对于各类地基均应进行抽检,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还应增加抽检数量。
基础类型:复合地基
1
检测项目:水泥土搅拌桩质量、高压喷射桩质量
检测方法: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和钻芯法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墩)数的0.5%,且总不得少于3根。
2
检测项目:振冲桩桩体质量、砂石桩桩体质量
检测方法: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或单桩载荷试验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墩)数的0.5%,且总不得少于3根。
3
检测项目:强夯置换地基质量
检测方法: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墩)数的0.5%,且总不得少于3根。
4
检测项目: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质量
检测方法:低应变法或钻芯法
检测数量:
采用低应变法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5
检测项目:承载力
检测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检测数量: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点;可选择多桩(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或单桩(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也可一部分试验点选择多桩(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而另一部分试验点选择单桩(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但试验点的总数不得低于总桩(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点;对不同布桩形式或有不同承载力设计要求的各处地基均应进行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