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414.17 KB
- 文档页数:9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摘要:河流健康评估应包括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群落的评估等内容。
评估需要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需要建立基准点即参照系统,需要明确水文条件、水质条件和栖息地质量三个要素,需要因地制宜地为每一条河流建立健康评估体系及建立生物监测系统和网络。
关键词:河流健康评估生境参照系统栖息地水文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种评估工具,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河流生态系统评估体系,评估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河流生态状态的变化趋势。
河流健康概念包含了对于人类合理开发河流现实的承认,寻求在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之间取得平衡点,河流健康概念是相对的,需要建立―种参照系统,经与这个参照系统比较获得现实河流生态状况的评价。
我国近十余年来开展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一化学监测的环境评估,其不足是忽视了河流的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河流地貌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响。
河流健康概念的建立,导致谋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建立评估体系,是河流健康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建立河流健康评估体系的原则1.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境两大部分有机组成,生命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境是生命支持系统。
河流是水域生物生命的载体,又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传输的介质。
在评估体系中需要重视河流生物群落的历史、生存和演变过程,需要重视水域生物群落与河流生境之间的耦合关系。
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河流的流量、水质、流速、水温、水深和水文周期的种种变化,调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化引起的河流地貌学特征的变化,确定生物因子与生境因子之间定性或定量关系,综合评价这些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1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为了便于描述,依据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有关术语定义如下:1.评价因素(F):系指对招标项目评议的具体内容(例如,价格、各种指标、参数、规范、性能、状况,等等)。
为便于权重分配和评议,可以按评价因素的属性将评价因素分成若干类(例如,商务、技术、价格、伴随服务,等),把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因素,并称之为第一级评价因素(F1)。
第一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例如,第一级评价因素“商务”可以有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交货期、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等)。
第二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因素(F3)。
依此类推。
2.评价因素值(Fv):系指评价因素的具体值。
例如,某投标人的某技术参数为120,那么,该投标人的该评价因素值为120。
3.评价值(E):系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
评价因素最优的评价值为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其评价值大于或等于零、小于或等于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即0≤E≤1(采用百分制时0≤E≤100)。
4.平均评价值(Ep):系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因素评价的平均值。
平均评价值(Ep)=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价值之和÷评委数5.权重(W):系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每个评价因子的下一个评价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
6.加权平均评价值(Epw):系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
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平均评价值(Ep)×权重(W)。
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高学平;赵世新;张晨;涂向阳
【期刊名称】《水利学报》
【年(卷),期】2009(040)008
【摘要】考虑反映河流系统的动力状况、水质状况、河流地貌和生物指标状况、河流服务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了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河流健康状况多层次评价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权重.以海河三岔口河段为例,应用已建的河流系统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定量地从各层次分项指标和总体角度反映河流健康状况,可为河流管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总页数】7页(P962-968)
【作者】高学平;赵世新;张晨;涂向阳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
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X171
【相关文献】
1.基于随机训练样本的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J], 张明;周润娟;和蕊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J], 朱润生
3.辽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J], 张楠;孟伟;张远;郑丙辉
4.虚拟企业PPC系统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艳萍;季敏
5.综合指标法评价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J], 王琳;宫兆国;张炯;李永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6年3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第37卷 第3期收稿日期:2005-05-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3CB415104)作者简介:耿雷华(1963-),男,江苏江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可持续方面的研究。
E -mail:glh2080@文章编号:0559-9350(2006)03-0253-06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耿雷华,刘恒,钟华平,刘翠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从河流的健康内涵出发,立足于河流的特性,考虑到河流的服务功能、环境功能、防洪功能、开发利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借鉴国内外对健康河流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评价原则,构建单一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25个具体指标的健康河流评价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健康河流的评价标准。
以澜沧江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
成果为健康河流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
关键词:健康河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河流功能;澜沧江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河流是大气环流和地球下垫面共同作用的产物。
河流也拥有 生命 [1]。
直接地说河流为人类提供了水,间接地说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
河流的健康与否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河流是健康的,各国科学家均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
本文从评价指标这一角度出发讨论河流的 健康问题 。
由于河流健康涉及的范畴比较广泛,各个国家、各条河流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既有共性问题,也有地区性的特定问题[2]。
因此,用什么指标衡量,以及如何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国外的文献[3~5]中也有较大差别。
然而,最基本的认识是相同的,即如果没有水,将不成其为河流;如果水严重污染,失去其使用的功能也不成其为健康河流。
1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河流健康的内涵是[2,6,7]:河流的生命是河流水系按一定方向和路径进行的水循环过程,地表径流沿河流水系持续运动是河流生命的表现方式。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进程,本文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应用原理;以某公园水体为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准备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三角度出发,列举应用策略,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保护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重视。
目前看来,相关工作者多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水环境的具体质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应用原理为结合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进而准确评估得出水环境的具体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此种方式,搜集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有关的数据信息,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的数据信息清晰、真实、可靠,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可借助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生态环保问题,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策略(一)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工作人员应统筹考虑如下几点因素:感官性因素、氧平衡因素、营养盐类因子、毒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本文选择某一位于郊野公园的水体进行研究,该水体具有较强观赏性,因此开始正式的评估前,工作人员需参照《特征水质参数表》中对生活娱乐设施水体提出的要求,设计水环境质量评价因素集合。
本文设计了如下几类集合:PH、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毋庸置疑,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的优劣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测定水环境遭受污染的具体程度时,工作人员很难把控好受污染的实际界限,这些均属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现象,需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评语集合、建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对评语集合隶属度、构建模糊矩阵、确立权重集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
模糊数学评价法
模糊数学评价法是一种根据模糊数学原理进行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事物的评价指标量化为模糊数,并使用模糊运算进行计算和比较。
模糊数学评价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评价指标:首先确定评价对象的各个指标,例如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等。
2. 模糊化:将各个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模糊数。
模糊化可以通过专家的经验判断或者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
3. 确定评价集合: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评价集合,例如优、良、中、差等。
4. 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度: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在各个评价集合中的隶属度。
5. 模糊运算:根据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
6. 判断评价对象的等级: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确定评价对象的等级或者排名。
模糊数学评价法可以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能够处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重,提高评价结果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它在产品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投资决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常用方法介绍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供给人类用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是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一、生物学指数评价法生物学指数评价法是基于河流中生物群落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的一种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生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反映出河流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状况。
例如,河流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水平可以评价河流的水质状况,生物种类的分布和数量可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利用鱼类群落结构、底栖动物群落分析等方法可以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定量评价。
二、水质指数评价法水质指数评价法是通过测定河流中的水质指标来评价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
包括物理化学指标如溶解氧、浊度、氨氮等,也包括生物指标如叶绿素a含量、细菌总数等。
通过测定这些指标的数值并与国家和地方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判断河流水质的健康程度。
三、地貌指数评价法地貌指数评价法是以河流地貌特征为基础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观察河流的河道形态、地貌特征、水体流速等来评价河流的生态状况。
例如,河流的土壤侵蚀程度、河谷的侵蚀速率、河床形态的稳定程度等可以反映出河流健康状况。
四、人工标志评价法人工标志评价法是通过安装一系列的标志物来评价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
这些标志物可以是人工制造的人工结构物,也可以是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标志物。
通过观察这些标志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活状况,可以判断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
例如,设置河流中的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区域等可以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总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河流的生态系统状况,包括生物学指数评价法、水质指数评价法、地貌指数评价法和人工标志评价法等。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综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
在河流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政策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护和提升河流的生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