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
- 格式:ppt
- 大小:5.18 MB
- 文档页数:2
文/王丽娜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中医瑰宝:刮痧疗法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优秀的物理疗法之一。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特制的工具,在人体体表的腧穴、经络及病变部位进行刮拭,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方法。
刮痧具有方法独特、简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适应证广、疗效可靠等特点,在中医疾病治疗及养生保健领域广泛应用。
那么,刮痧适合治疗哪些疾病,如何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刮痧的作用刮痧通过刺激体表经络、腧穴,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驱邪排毒、退热镇惊、开窍益神、防病保健等目的。
1.祛除邪气,通经止痛刮痧疗法可以开泄毛孔,有效祛除入侵经络的外邪,治疗外感病;也可疏通经络,用以缓解疼痛。
刮痧疗法重在以通为用,止痛效应明显,其中刮痧介质的祛邪止痛作用也不容忽视。
2.调理气血,活血化瘀刮痧能引导气血运行,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振奋鼓舞正气,加强驱邪之力。
在活血化瘀方面,刮痧疗法的疗效尤为显著。
3.驱邪排毒,有利康复中医学认为,刮痧的出痧现象是离经之血,是带有毒素的瘀血,必须通过皮肤经脉导引病邪排出体外,刮痧还能有效开泄腠理,通便利尿,通过排汗、排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皮肤、大小便排出体内邪气和毒素,减少有害物质的蓄积。
日常配合疾病治疗,可提高疾病的自愈能力,有利康复。
4.壮体强身,防病保健刮痧疗法的壮体强身,并不是来自于营养保健物质的补充,而是通过经常刺激机体的特定部位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内源性物质的产生、促进气血津液精气的生成、促进全身的气机与气化、促进气血运行通畅等,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减少疾病的发生机会。
5.养颜美体,抗御衰老面部刮痧可以促进面部气血流通顺畅,加之对人体全方位的调整,有助于使面部三阳经脉不衰,尽显气血之色,同时面部刮痧可以防衰除皱,消斑祛痘。
刮痧器具和介质1.刮痧板日常可以使用天然水牛角制成刮痧板,其色泽暗红,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
水牛角本身是性味辛、咸、寒的中药,辛能发散行气活血,咸能软坚散结润下,寒能清热凉血解毒,药性与犀角青春护航青春期健康56相似。
百度首页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刮痧帮助进入词条搜索词条返回百度百科首页一、中医疗法【基本介绍】刮痧(Skin scraping ) ,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
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就是利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来历】刮痧目录一、中医疗法【基本介绍】【刮痧来历】【刮痧疗效】【“痧”的概念】【手法详述】【历史发展】二、电影《刮痧》“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
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
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
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
这些毒邪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放血的办法来治疗。
中医刮痧的原理
中医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和气血津液理论。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它们连接着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内脏器官,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刮痧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气血津液理论认为,人体的气血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在人体内部不断运行和代谢。
当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刮痧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消除体内的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从而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刮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刮痧板或刮痧器具在人体表面的特定部位进行刮动,以达到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目的。
刮痧的部位和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而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刮痧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同时,刮痧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医疗手段,应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刮痧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刮痧是中医自古流传下来的按摩疗法中比较典型的一种,那么刮痧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刮痧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医刮痧的好处和坏处,希望对你有用!中医刮痧的好处(一)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
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刮痧疗法名词解释
刮痧疗法(Gua Sha Therapy)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它通过在人体皮肤表面刮擦,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等作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刮痧疗法的操作方法通常是将一块平滑的器具(如刮痧板、勺子、硬币等)沿着肌肉或经络方向刮擦,以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和刺激力。
在刮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皮肤的变化来判断身体的状况和疾病的程度。
刮痧的过程中,皮肤表面会出现一些红斑、瘀血等反应,这是因为刮痧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
常见的刮痧疗法包括脊椎刮痧、颈部刮痧、肩部刮痧、背部刮痧、手臂刮痧、腿部刮痧等。
刮痧疗法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炎、消化不良、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疾病和症状,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刮痧疗法也有一些禁忌症,如患有出血性疾病、皮肤病、器质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应避免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