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文史哲与艺术中的数学章节测试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12 KB
- 文档页数:28
数学分析III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师范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第一章测试1.偏导数存在是可微的充分条件。
()答案:错2.在(0,0)点处偏导数存在。
()答案:错3.若,则。
()答案:对4.设则。
()答案:对5.设在点(1,2)的全微分为。
()答案:错6.设则grad u= 。
()答案:对7.在点M(1,2,5)处的切平面方程为。
()答案:对8.设在点(1,0)处沿从点P(1,0)到点Q(2,-1)方向的方向导数为()。
答案:9.设则(),答案:10.的极值为(),答案:-1第二章测试1.方程在原点(0,0)附近的邻域内能唯一确定连续可微的隐函数,( )。
答案:对2.若则。
()答案:对3.若则。
()答案:对4.若则()。
答案:5.若则分别为()。
答案:6.若则()。
答案:7.若则分别为()。
答案:8.若则在点(1,1,1)处的切线方程为()。
答案:9.若则在点(1,-2,1)处的法平面方程为( )。
答案:10.函数在约束条件下的极值为()。
答案:第三章测试1.设,则()。
答案:2.设,则。
()答案:对3.,则()。
答案:4.,则. ( )答案:对5.答案:对6.含参量反常积分在上一致收敛。
()答案:错7.含参量反常积分在上一致收敛。
()答案:错8.含参量反常积分在上一致收敛。
()答案:对9.=(),答案:10.=(),答案:第四章测试1.设L为摆线的一拱,则=。
()答案:错2.曲线L为沿逆时针方向通过的椭圆,则=0.()答案:对3.设曲线C的弧长为5,则=()。
答案:104.曲线从点(0,0,0)到点(3,3,2)的弧长为()答案:55.设L为摆线的一拱,则=(),答案:6.( ),其中是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右半圆周.答案:7.(),其中为圆周,依逆时针方向。
答案:8.曲线L为从点(1,1,1)到(2,3,4)的直线段,则=()。
答案:139.(),其中为圆周,依逆时针方向。
答案:10.一质点在力的作用下,沿抛物线从原点O(0,0)移动到P(1,0),则力F所做的功为()。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______的方面。
A.社会性B.共同性C.本土性D.政治性2【单选题】(10分)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______的语言。
A.使用人数最多的B.世界范围内流通的C.历史最为悠久的D.书写最为简便的3【单选题】(10分)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____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A.超越东方中心主义B.继续西方中心主义C.形成东方中心主义D.超越西方中心主义4【判断题】(10分)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A.对B.错5【判断题】(10分)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A.对B.错6【判断题】(10分)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A.错B.对7【判断题】(10分)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A.对B.错8【判断题】(10分)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A.对B.错9【单选题】(10分)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________。
A.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B.非西方经典文学C.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D.西方经典文学10【单选题】(10分)_________是使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A.原著出版B.学术著作C.文学批评D.翻译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爱默生所引领的_____,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解放运动,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A.浪漫主义运动B.反文化运动C.垮掉派运动D.超验主义运动2【单选题】(10分)_____被美国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智慧树慕课答案数学文化课后作业答案问:玉带饰上雕琢西域伎乐人物图案的主要是()。
答:唐代问:单位或个人完成前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或其他某项工作后进行和回顾、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以便指导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应用文体是()答:总结问:关于阶层,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答:阶层在历史的剧烈变动时期特别明显。
问:用六万个灯泡做的太阳艺术品对当地人民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答:浪费了电力资源问:公文格式分为眉首、()、版记三部分。
答:主体问:襦裙装、短襦、长裙是隋唐女服的基本形式。
答:对问:明朝接受元遗臣建议实行:“十从十不从”原则。
答:对问: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
谁拥有了军事(),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答:B问:In 1804, inspired by his recalling of the experience and his sister Dorothy's ____, William Wordsworth wrote the poem,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答:journal问:我国现行宪法是()宪法答:1982年问:TheKyotoProtocolsetoutspecificcommitmentsbyindividualdevelopedcountri estoreduceemissionsby_____bytheperiod2008-2012.答:第一空: an average of 5.2% below 1990 levels问:通过自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阐述如何提升大学生魅力讲话?答:耳:耳语练声法定:三定练胆法舞:双人舞练情法决:一简二活三口诀问: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拥有高度的()。
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问:狭义的西域指_________地区。
《文史哲与艺术中的数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出自()答案:恩格斯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这里的数指的是()答案:有理数3、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谜,化工之巧,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体现了数学的什么性质?()答案:广泛的应用性4、这一节课我们谈到了数学的()个特点答案:35、在()年联合国宣布将这一年定为世界数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纯粹的数学和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和发展的一股主要的力量,这体现的是数学的工具性。
答案:20006、数学本身也是一种美,数学当中存在着简洁的美、和谐的美、对称的美,那么就有人讲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能够使人们掌握判断善与美这样的能力从而又有了()的说法。
答案:数学审美说7、这节课我们一共介绍了认识数学的()种说法。
答案:138、“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爱自然,之所以爱自然是因为自然是美好的。
”这是哪位数学家的说法()答案:庞加莱第2章单元测试1、文学与数学分别来源于哪种思维方式()答案:艺术思维、科学思维2、文学与数学在思维上具有()答案:差异性3、“若···则···式”相当于()答案:如果···那么···4、数学当中的”1111=121,111111=12321”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答案:回文5、“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相当于数学中的什么形式()答案:1232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中蕴含着数学中的()答案:对称7、《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数学也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的起点。
数学和哲学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量及其关系的具体规律,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可以说哲学与数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答案一位数学家不懂得哲学和辩证法,那么他在数学上也能取得巨大成就。
研究和比较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答案的文体风格,至今还没有任何高等数学的工具可以借助。
__________年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数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及其发展的一把主要钥匙。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答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是因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的、全面的定量化,定量化实际上就是数学化。
人们把数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科学,称为数学科学。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答案古希腊数学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具有公理化的模式。
“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不必再猜了,因为你举不出一个反例来。
“一门科学,只有在其中成功地使用了数学,才算真正发展了。
”这是________的名言。
初等数学时期的主要贡献不包括__________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答案公理化方法最早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欧几里得总结了古代积累起来的几何学和逻辑学的丰富资料,以三段论法为逻辑依据,在历史上提出了第一个公理系统。
一个公理系统是否科学,它的基础在逻辑上是否完善、合理,要看它是否满足三条,这三条不包括以下哪条。
辗转相除法基于如下原理: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和两数的差的最大公约数。
对数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
他研究对数的理论至少20年,他将指数运算与真数运算的对应法则视为映射与反演的关系,利用对数,把乘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减法,乘方开方转化为乘法运算,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艺术中国见面课:大学生成长中的角色文化1.下面关于生活角色、艺术角色,以及人生角色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生活角色是社会的基础与基石;生活角色是艺术、人生角色的基础;艺术角色是社会的典型与审美;人生角色是社会的脊梁与精英2.关于角色萌芽,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是关于角色与人的正反关系;角色生态的主观努力和客观呵护;角色变化中的成长与成熟3.生活角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存在论;价值论;目标论;形态论4.下面属于角色的基本分类的是:答案:生活角色;艺术角色;人生角色见面课:影视剧故事1.事件是指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答案:对2.实存物的事件有纵深发展空间答案:对3.姚老师讲课内容主要涉及哪三个方面答案:故事的要素;故事的完型;故事与叙事4.叙事作品中的事件也是故事的概念之一答案:对见面课:艺术中国导论1.下列关于美与丑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美与丑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标准可言2.下列属于评价美的方式是:答案:影视评论3.关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答案:事实判断是有真假命题的,无真假可论4.下面关于艺术的定义,属于柏拉图的观点的是()答案:艺术即模仿5.下面不属于艺术的门类的是()答案:哲学第一章1.下面不属于关于美的学科的是()。
答案:数学2.爱因斯坦说:“死亡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
”这说明爱因斯坦并不看重他所从事的物理学工作。
答案:X3.艺术家最高的追求就是将大善与大美结合起来。
答案:√4.欧洲文艺复兴改变世界的三位形象艺术家是()。
答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5.美的教育就是做减法,这意味着()。
答案:他相信人人皆有审美的种芽;减法是对天赋的发掘;减法并不是反教育主义;减法是去除后天矫饰与做作6.一个小孩子就知道晚霞是美的,是源于他(她)的本性。
答案:√7.下面属于文明古国的是()。
答案:埃及;伊拉克;印度;中国8.下面不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重大考古发现的是()。
绪论单元测试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答案:C2.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蕴含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诱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D3.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
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D4.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孟子》C:《论语》D:《大学》答案:A5.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赞可夫答案:C6.下列人物与著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卢梭——《爱弥儿》C:康德——《教育过程》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答案:C7.卢梭曾说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句话出自卢梭的代表作()。
A:《康德论教育》B:《教育漫话》C:《爱弥儿》D:《大教学论》答案:C8.在世界教育史上,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答案:B9.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克鲁普斯卡娅D:凯洛夫答案:B10.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B:《民主主义与教育》C:《教育学》D:《普通教育学》答案:C第一章测试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于()。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出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这里的数指的是()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谜,化工之巧,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体现了数学的什么性质?()这一节课我们谈到了数学的()个特点在()年联合国宣布将这一年定为世界数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纯粹的数学和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和发展的一股主要的力量,这体现的是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本身也是一种美,数学当中存在着简洁的美、和谐的美、对称的美,那么就有人讲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能够使人们掌握判断善与美这样的能力从而又有了()的说法。
这节课我们一共介绍了认识数学的()种说法。
可在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可在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可在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爱自然,之所以爱自然是因为自然是美好的。
”这是哪位数学家的说法()文学与数学分别来源于哪种思维方式()文学与数学在思维上具有()“若···则···式”相当于()数学当中的”11*11=121,111*111=12321”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形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相当于数学中的什么形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中蕴含着数学中的()《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个句式中蕴含的句子结构与下面的那句是一致的()数学家()教授是华罗庚的恩师谈到数学广泛应用性,曾有“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化工之巧,生物之谜,…,大千世界,无一不用数学”的论述,这是哪位数学家所说()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是()“物理几何是一家,一同携手闯天涯”这句诗出自哪位数学家()“数学使人精细,诗歌使人巧慧”,这句话是()说的被誉为”微积几何之父”的人是( )数学是研究()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大基本规律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规律()可在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可在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可在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核心数学的哲学总结就是数学哲学这句话出自()之口数学具有的特点有()任何的事物现象由内部的矛盾引起变化,即有了量变,在运动变化过程当中必然朝着一个方向一直的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所谓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