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T/H锅炉操作规程实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58.02 KB
- 文档页数:9
10t/h燃气锅炉操作规程编制:王世锋校对:审核: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十二月目录第一部分锅炉简介 ........................................................一、WNS型系列蒸汽锅炉的型号意义 (1)二、锅炉结构和技术特点 (1)三、锅炉及除氧器结构介绍 (2)四、煮炉 (4)第二部分锅炉使用说明 ....................................................一、燃气锅炉的运行 (5)二、锅炉的升火及升温 (6)三、锅炉的停炉 (7)四、锅炉的排污 (8)五、水位计的冲洗 (8)六、锅炉水质分析方法 (9)七、正常运行与管理 (10)八、锅炉运行中常见事故处理 (11)九、锅炉辅助设备表 (14)十、附表:锅炉控制器使用说明 (15)第一部分锅炉简介一、WNS型系列蒸汽锅炉的型号意义以WNS10—1.25—Y(Q)为例:表示卧式内燃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0t/h,额定蒸汽压力1.25MPa,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燃用油(气)的蒸汽锅炉。
二、锅炉结构和技术特点1、WNS 系列全自动燃油(气)蒸汽锅炉,采用快装卧式内燃双回程湿背烟火管锅炉型式。
锅炉本体采用下置式波形炉胆,回燃室和波形炉胆、螺纹烟管相连接.高温烟气火焰在炉胆内进行辐射放热后,经回燃室折向螺纹烟管进行对流传热后,进入前烟箱;高温烟气向后进入节能冷凝器,经充分换热后,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2、WNS 系列全自动蒸汽锅炉,采用快装卧式内燃三回程湿背烟火管锅炉型式,其中1t/h的锅炉为中心回焰燃烧结构,其余的为顺流燃烧结构。
锅炉本体采用下置式波形炉胆,烟气分三个回程,燃料在炉胆内正压燃烧,经过回烟室进入对流螺纹烟管,再从前烟箱折回对流烟管,再进入节能器进行对流传热,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烟气三回程在炉内的停留时间长,利于降低排烟温底,提高锅炉效率。
锅炉操作规程锅炉是承压,受火有爆炸危险性旳特殊设备,只有对旳使用锅炉,及时发现和得当处理锅炉运行中旳事故,才能保证锅炉旳安全运行,经济运行,才能真正发挥锅炉旳作用。
为此,特制定本操作规程,望司炉人员严格遵守。
第一节锅炉运行前旳检查一、内部检查1、锅炉内部装置,如汽水分离器、定期排污管,进水管及滴板等部件应齐全完好。
2、锅筒,集箱及受热面管子内旳污垢应清除洁净,没有缺陷或损坏,没有工具和其他杂物遗留在锅内。
内部检查合格后,紧固所有旳入孔盖和手孔盖。
二、外部检查1、炉膛内无积灰及杂物,炉墙,炉供,滴火墙应完整严密。
2、排污管外表面无缺陷。
3、风道及烟道内旳积灰应清除洁净,工具和其他杂物部能遗留在内。
风道烟道内调整阀门,闸板须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闭度指示对旳。
4、锅炉外部墙应完好严密,炉门,灰门,看火门和人孔等装置完整洁全和严密关闭。
三、安全附件及多种仪表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计,警报装置,多种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应齐全完好清洁,照明良好,检查合格后,时水位表处在工作状态,(汽,水阀门启动,放水阀门关闭)压力表也应处在工作状态(接通测压点)。
四、汽,水管道旳检查锅炉旳蒸汽管道,给水管道,疏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应畅通无阻,各管道支架,保温,管道与阀门旳连接需良好,多种管道上旳阀门手轮规定完整,开关要灵活,检查合格后,启动蒸汽管道上旳疏水阀门,启动空气阀和给水管路所有旳阀门,关闭立汽阀及各排污阀门。
五、燃烧及辅助设备旳检查1、燃烧装置及炉排应完好。
机械转动系统,输渣系统,下渣系统(1#.2#渣皮带),出灰系统,等无缺损,润滑良好。
渣挡板升降灵活,下渣漏斗进渣顺畅。
检查后需对机械转动装置分别进行运转检查。
2、辅助设备(引风机,鼓风机,给水泵,拨料器,螺旋给渣机等)应完好,连轴器应连接牢固,邮箱内润滑油应良好,充足,冷却水畅通,检查后转好安全保护罩,并分别进行试运转。
3、除尘设备应处在备用状态。
六、锅炉房及其他方面旳检查平台,扶梯,栅栏应完好。
10T锅炉操作规程一、锅炉司炉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司炉操作证。
二、司炉工在值班时,必须履行职责,遵守劳动纪律,执行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填写"锅炉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
三、锅炉点火前应对锅炉、锅炉附件和仪表,锅炉附属设备进行检查。
1.锅筒及内部装臵齐全、完好,•污垢清理干净,无异物遗留在内;人孔盖、手孔盖已经封闭;紧固螺丝上好;炉墙、炉拱隔火墙完好;炉门、灰门、烟道门开启灵活,关闭严密;锅炉操作台、平台、楼梯、围栏、通道畅通完好。
2.检查锅炉附件和仪表: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警报器和超温报警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测量仪表是否准确可靠;检查锅炉附属设备、烟道系统、汽水管道、各种阀门,并按规定调整,调整值要符合要求;给水系统合格,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
3.上述合格后,•即可向锅炉上水。
锅炉上水时速度要缓慢,水温应适宜,锅炉水位升到最低安全水位时,•停止上水,检查排污阀和排污系统。
锅炉冷炉的水位不要超过正常水位线。
未进水前,必须关闭排污阀,开启一只安全阀让炉内空气排出,进水温度不高于40℃。
四、按下列顺序点火1.锅炉点火前,•将炉膛和烟道彻底通风。
通风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
2.开点火门,在炉排前放木材等燃料,开大引风机,烟气调节门,增强自然通风,引燃物燃烧后,调小烟气调节门,间断开启引风机,使引燃物燃烧旺盛后,开始手工添煤。
这时开启鼓风机,当煤层燃烧旺盛后关闭点火门,向煤斗加煤,间断转动炉排,并在左侧拨火孔观察火情,适当进行拨火。
使前拱烧热,煤能连续着火后调节鼓风、引风量,炉膛负压维持在19.6--29.4Pa,使燃烧渐趋正常。
3.点火速度不宜太快,以防热应力损坏锅炉,初次点火时间一般以3--4小时为宜,以后冷炉点火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热炉不得小于1小时。
4.点火后必须密切注视锅炉水位,•超过水位线时,必须进行排污。
10T/H锅炉操作规程一、锅炉运行的调整:(一)、调整要求:1.锅炉最大蒸发量不得超过10T/H;2.锅炉水位应保持正常水位;3.锅炉的汽压不得超过1Mpa;4.锅炉的汽温不得超过200℃。
省煤器的出口水温应低于锅炉饱和蒸汽温度40℃;5.保持良好的燃烧状况,使锅炉高效率运行。
(二)、燃烧的调整:1.保持正常的燃烧状况,燃煤进入燃烧室后,应离开煤闸板200~300mm左右开始着火燃烧,在老鹰铁前面400~500mm燃尽。
保持火床齐平,火焰均匀,且呈橙黄色。
2.各风室的风量应根据煤质和炉膛燃烧情况进行调节,务必使煤正常燃烧。
3.煤层厚度及炉排速度应根据媒质及炉膛热负荷进行适当调节。
总的调整范围是:煤层厚度为70~180mm,炉排速度为3.6~12.7m/h.。
一般对烟煤,应采用薄煤层快速度燃烧(煤层厚度建议为90~120mm);对无烟煤或含水量大的煤,应采用厚煤层慢速度燃烧(煤层厚度建议为(100~180mm)。
煤在炉膛内燃烧时间不少于30分钟;煤层厚度不宜经常调整,只有更换煤种后或锅炉热负荷剧烈变动时,才可调整煤层厚度。
4.炉膛负压应控制在于2~3mm水柱,以免向外喷烟喷火,锅炉排烟温度应≤160℃。
(三)、汽压与水位的调节1.汽压的调节:锅炉运行时必须保持汽压稳定,不得超过最高许可工作压力,也不得低于规定的工作压力。
保持锅炉汽压稳定的原则是:当负荷增加、压力降低时,应适当增煤、增风,加强燃烧来提高锅炉的蒸发量;当负荷降低、压力升高时,应适当减煤减风,减弱燃烧来降低锅炉的蒸发量。
2.水位的调节:锅炉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
一般情况下,在低负荷时,应稍高于正常水位,以免因增加负荷时造成低水位;在高负荷时,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因减少负荷时造成高水位,但变动范围不得超过±50mm。
锅炉在运行中尽可能均衡连续地进水,以保持水位在正常水位线附近。
锅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此规程针对燃煤锅炉,供参考使用)1. 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1。
1 冷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1。
1 检查锅筒、集箱内应无异物;1。
1。
2 检查燃烧室、燃尽室等烟气通道各处无异物及异常;1。
1。
3 检查烟风系统管道的密封、绝热及各闸门、风门的启闭是否灵活;1。
1.4 检查上水系统、自动给水调节、风烟及燃料供应系统的机械、电气联锁是否可靠;1。
1。
5 检查各排污系统阀门的密闭与灵活及外部管道、系统是否畅通;1.1。
6 检查炉本体各人孔、手孔、观察门(孔)应严密关闭,操作灵活,附件应齐全;1。
1。
7 检查水处理系统是否完善,储备(除氧)水箱水位及水质是否满足工艺参数;1。
1.8 检查各给(补)水泵运转正常,蒸汽锅炉还应同时检查蒸汽往复泵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1.1。
9 通过手动和自动上水试验,在略低于锅炉安全阀整定压力下(0.95~0。
98倍),检查锅炉液位计与仪表的偏差,并与机械式液位计对照(如有),检查锅炉本体及省煤器等系统管路及阀门的密封情况;1。
1。
10 排出第一次上水,手动抬起安全阀,检查其回座后的密封, 检查各排污阀(含连续排污,如有)及管道的密封、绝热、及畅通,打开空气门,排尽余水后关闭;1.1.11 检查燃料的储备或压力是否满足工艺条件;1。
1。
12 检查压力表、温度计(热水锅炉)、安全阀、液位计(含机械、数字)的校验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并能正确显示,铅封是否完好;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热水锅炉)的上(下)限红线标识是否清晰、准确;1。
1。
13 检查燃料供应系统、出渣系统(如有),是否满足工艺条件;1.1.14 检查并拆除系统盲板(如有);共用烟道系统,还应检查烟道闸门的启闭是否灵活;1。
1.15 按工艺要求,关闭(或打开)系统旁通闸(阀)门;1。
1。
16 蒸汽锅炉还应检查水管系统及蒸汽管路上的疏水系统应满足系统需要;1。
1.17 由电气、仪表、自控各相关工种,配合检查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完整与准确;1.1。
锅炉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纺织厂等各行各业。
为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工作,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锅炉。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锅炉的型号、规格和工作参数,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检查锅炉的设备和附件是否完好,如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检查锅炉的燃料供应,确保燃料的充足和质量符合要求。
4. 检查锅炉的水处理设备,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三、锅炉的启动操作1. 打开给水泵,将水送入锅炉,同时打开放气阀,排除锅炉内的空气。
2. 打开引风机,确保炉膛内的燃料得到充分的氧化。
3. 打开点火器,点火燃烧器,确保燃烧器点火成功。
4. 观察锅炉的运行状态,确保水位、压力、燃料供应等参数正常。
5. 根据锅炉的工作要求,调整燃烧器的燃烧参数,以保持锅炉的稳定运行。
四、锅炉的停止操作1. 停止燃料供应,关闭燃烧器,等待燃烧室内的燃料燃尽。
2. 关闭给水泵,停止向锅炉供水。
3. 关闭引风机,停止给炉膛供氧。
4. 关闭锅炉的排污阀,排除锅炉内的残余水。
5. 关闭锅炉的电源,确保锅炉停止运行。
五、锅炉的日常操作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锅炉的水位、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2. 定期清洗锅炉的烟道和换热面,防止积灰影响锅炉的热效率。
3. 定期检查锅炉的安全阀,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超压。
4. 定期检查锅炉的燃烧器,清洗喷嘴,保持燃烧器的良好状况。
5. 定期检查锅炉的水处理设备,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六、应急处理措施1. 在锅炉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关闭燃料供应和电源,停止锅炉运行。
2. 如果发生锅炉爆炸、火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并及时报警。
3. 在处理锅炉故障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七、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一章10T电弧炼钢炉第一节电弧炼钢炉主要技术技能第二节操作规程1、每炉出钢完毕,炉前操作工必须吹干炉盖、立柱升降鼓轮处传动部位的积灰及垃圾。
2、炉盖和炉体必须吻合良好,严禁使用炉盖压撞炉料,机械限位处于常开状态。
3、装料前必须先将炉前操作台车开出,以免炉体台车开装料时两车相撞损坏设备。
4、炉体台车开出前必须将摇船摇平,并且打开保险锁钩。
5、炉体台车开出前必须先将炉盖与电极升高,保证炉盖与电极不会碰到炉体上的任何物件。
6、装料完毕应四炉料低于炉体,保证炉料不会和炉盖及电极相碰。
7、电极调整之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净导电铜管和夹头上的积灰,调整完毕,必须打开放气阀以免电极跌落炉内。
8、送电前不允许有钢铁料与炉壳及炉门框架接触。
9、送电时,电极必须升高约距炉料200mm左右,严禁短路送电。
10、电极升降行程必须限制在规定范围内,以免发生钢丝绳拉断或者滑出轮槽外的现象。
11、冶炼生产过程中,处扒渣外,应经常保证炉体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必须将控制手柄正确地置于零位。
12、倾动炉座时动作必须缓慢平稳,不准过猛,允许倾角:出钢43、出渣15。
13、严禁带电倾炉出钢,出钢倾炉之前必须升起电极。
14、严禁倾动机构和电极升降机构同时运转。
15、由于冶炼工艺要求撞落雨这极接头必须及时拉入渣包,严禁电极接头跌落摇船就启动炉体进出台车,灼坏机电设备。
第三节维护规程1、每炉座设备应由专人操作,严禁非本炉座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
2、对于倾动传动系统及托轮座应注意及时清理残渣、余料。
3、电炉机械设备各润滑点,要保持油质清洁,油量充足。
4、冷却水灼供应情况,水压不得小于3Kg/cm2,调节进水量,将出水温度控制在40℃-45℃范围内,并且不准发生冷却部件的漏水现象。
5、注意检查电极升降钢丝绳、链条的磨损情况,不准有绕乱或异物夹入现象。
6、电炉周围不准堆置油类及易燃物品,出钢坑及机械坑必须保持干净。
7、各传动机构必须完整无缺,并且没有障碍物。
晋北煤业公司蒸汽锅炉技术规格书本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为-35.1℃~34.2℃,年平均7.5℃。
海拔高度约为1350m。
对应地震烈度为Ⅵ度区。
本矿锅炉房设3台额定蒸发量为10t/h和1台额定蒸发量为4t/h 的蒸汽锅炉,采暖期4台蒸汽锅炉同时运行,非采暖期运行一台4t/h 蒸汽锅炉(本次招标2台10t/h蒸汽锅炉)。
由分气缸向主副井口暖风机组和两套换热机组供热。
一套换热机组向主井浴室供应650C热水,一套换热机组提供95/70℃热水,用于工业厂房、行政公共建筑采暖。
矿井供暖面积:30000㎡,供暖距离1.2km,高差60m。
本次招标主要容为3台10吨蒸汽锅炉及附属辅机,软化水系统设备,热交换系统设备,电控部分。
1 .蒸汽锅炉的技术要求:(10吨SZL10-1.25-AⅡ型蒸汽锅炉主机3台)1.1.1燃煤蒸汽锅炉;主燃煤种基本参数如下:含硫:1.9 灰份:34水份:6.9 发热量:3500-48001.1.2因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请锅炉生产厂家校核额定蒸汽压力下蒸发量为10t/h饱和蒸汽时的主汽管管径和安全阀直径及对应阀门压力等级。
1.1.3请锅炉厂家根据矿方提供的锅炉燃用煤种对锅炉进行校核计算。
1.1.4锅炉选用鳞片式链条炉排,炉排调速箱和分层煤斗由锅炉配套。
1.2 鼓、引风机:(10吨3套)1.2.1 10吨锅炉鼓风机型号:G6-41-8.5A 左2250,风压:2535-3391Pa,风量:18137-9369M3/H,电机功率:18.5KW1.2.2 10吨锅炉引风机型号:Y6-41-11.2D 左450风压:3055-4086Pa,风量:41773-21578m3/ h电机功率:55 KW1.3 给水系统:1.3.1 10吨锅炉给水泵:DG12-25×8 3台流量:30m3/h,扬程:192.5m,功率30KW,电机型号:Y160L-2,电机转速:2900 r/min1.4 除渣系统:1.4.1 联合出渣系统:除渣量4.5T/h L=32m 功率7.5KW 1.5 联合上煤系统:1套1.5.1 受煤坑振动式给煤机:2×0.1 KW (1套)1.5.2 HL300斗式提升机:28T/h功率7.5KW (提升长度根据现场安装确定)1.5.3 带式输送机:L=24.5m 0.8m/s 60T/h 带宽650mm1.5.4 炉前煤仓电液闸门:700mm×700mm2.2KW 4(台)1.6 省煤器:10吨3台(按国家标准配置)。
煤粉锅炉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煤粉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针对高效煤粉锅炉的安装、调试与运行情况,总结煤粉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些经验,编制了本操作规程。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高效煤粉锅炉的安全操作基本要求以及运行前准备、启动、运行停炉等方面的安全规定。
适用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04MPa、小于3.8MPa,额定蒸发量不小于0.1t/h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以及额定出水压力大于0.1 MPa的固定式热水锅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JB/T10354—2002工业锅炉运行规程3.使用管理要求锅炉房应具有的法规与文件: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锅炉房安全管理法则》5.《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7.《锅炉使用登记办法》。
(1)煤粉塔安全操作规程一、煤粉塔上粉1.检查并确认各部供电正常。
2.确认空压机正常运转,并开启煤粉塔压缩空气总阀。
3.确认关闭塔顶排潮阀。
4. 确认安装上料过滤网,确保杂物绝对不得进入粉仓。
5.按工艺要求开启粉塔布袋喷吹,确定喷吹正常工作。
7.开启塔顶料引风机,确认塔顶引风机正常工作,保证进料口有吸力。
8.启动罐车将罐车压力提高到0.1MPa以上之后开始上料,上料时严密观察罐车上压力表和管路进粉情况,一旦发现压力升高或管路进粉不畅通时,停止打粉,检查上料过滤网是否堵住,待管路杂物清理干净后再打粉。
9. 上料位报警后确认粉罐装满煤粉后,立即停止上料。
10.根据煤粉潮湿情况,煤粉潮湿时应与上料结束30分钟后开启排潮阀;如遇雨季或天气潮湿则关闭排潮阀。
11.上料中注意观察:a)塔顶防爆装置是否漏粉;b)上料布袋脉冲是否正常喷吹;c)塔内温度是否正常,如有煤粉塔内温度过高或自燃现象(温度超过50℃、出口有异味)立即停止上料,关闭所有设备,并关闭压缩空气阀门,开启氮气(N2)或二氧化碳(CO2)灭火装置,灭火时要堵住上料风机出口和上料管进口以及其他透气窜气的部位。
YF-ED-J552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10T/H锅炉操作规程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10T/H锅炉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锅炉运行的调整:
(一)、调整要求:
1.锅炉最大蒸发量不得超过10T/H;
2.锅炉水位应保持正常水位;
3.锅炉的汽压不得超过1Mpa;
4.锅炉的汽温不得超过200℃。
省煤器的出
口水温应低于锅炉饱和蒸汽温度40℃;
5.保持良好的燃烧状况,使锅炉高效率运
行。
(二)、燃烧的调整:
1.保持正常的燃烧状况,燃煤进入燃烧室
后,应离开煤闸板200~300mm左右开始着火燃烧,在老鹰铁前面400~500mm燃尽。
保持火床齐平,火焰均匀,且呈橙黄色。
2.各风室的风量应根据煤质和炉膛燃烧情况进行调节,务必使煤正常燃烧。
3.煤层厚度及炉排速度应根据媒质及炉膛热负荷进行适当调节。
总的调整范围是:煤层厚度为70~180mm,炉排速度为3.6~12.7m/h.。
一般对烟煤,应采用薄煤层快速度燃烧(煤层厚度建议为90~120mm);对无烟煤或含水量大的煤,应采用厚煤层慢速度燃烧(煤层厚度建议为(100~180mm)。
煤在炉膛内燃烧时间不少于30分钟;煤层厚度不宜经常调整,只有更换煤种后或锅炉热负荷剧烈变动时,才可调整煤层厚度。
4.炉膛负压应控制在于2~3mm水柱,以免向外喷烟喷火,锅炉排烟温度应≤160℃。
(三)、汽压与水位的调节
1.汽压的调节:锅炉运行时必须保持汽压稳定,不得超过最高许可工作压力,也不得低于规定的工作压力。
保持锅炉汽压稳定的原则是:当负荷增加、压力降低时,应适当增煤、增风,加强燃烧来提高锅炉的蒸发量;当负荷降低、压力升高时,应适当减煤减风,减弱燃烧来降低锅炉的蒸发量。
2.水位的调节:锅炉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
一般情况下,在低负荷时,应稍高于正常水位,以免因增加负荷时造成低水位;在高负荷时,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因减少负荷时造成高水位,但变动范围不得超过±50mm。
锅
炉在运行中尽可能均衡连续地进水,以保持水位在正常水位线附近。
二、锅炉运行的管理与操作:
(一)、安全附件的管理与操作:
1.水位表:水位表每班至少冲洗一次。
保持水位表清洁和照明亮度以便于观察水位位置。
防止因玻璃板(管)内外不清洁,照明亮度不足或漏水、漏汽而误判水位。
2.压力表:经常保持压力表表面清洁,使指示清晰可见。
应定期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冲洗后,在存水弯管内凝结冷凝水以后再缓慢接通压力表。
压力表装用前应进行校验,并在刻度盘上划红线指出工作压力;压力表安装使用后每半年校验一次,压力表校验后应封印。
在运行中发现锅筒、分汽缸、省煤器等处
的压力表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查明原因。
3.安全阀:应定期做手动或自动排汽试验,操作时防止烫伤,应轻拉轻放。
如发现安全阀严重漏汽时,应停炉检修,严禁将弹簧拧死。
(二)、省煤器的运行管理:
省煤器的运行中必须保证有不间断的给水流通。
省煤器的出口水温必须严格控制在比省煤器内水压所对应的饱和水温低40℃。
如锅炉因负荷低等原因停止给水,必须开启省煤器回水管阀门,使省煤器里的水返回到给水箱,以保证省煤器内的水不间断地流通,防止汽化。
(三)、排污、吹灰、清炉、打焦:
1.排污:
司炉工应根据水质化验员的水质化验结果
进行连续排污(表面排污)或定期排污。
定期排污每班一次,排污应在低负荷时进行。
排污前必须检查排污管路及阀门是否正常,并通知其它运行锅炉。
定期排污时,先微开慢开阀(靠近锅炉),预热两只阀间管道,无冲击声时即可全开,然后打开快开阀少许,预热排污管道,无冲击声时将快开阀全开全关几次进行排污。
排污完毕时,先将快开阀关闭,再关慢开阀。
定期排污时各排污点应交替进行,不能同时打开两处排污阀。
排污时司炉工应严密监视水位,不得离开岗位,排污结束后,过一段时间,要用手摸一下排污阀后面的管道是否烫手,以检查排污阀是否严密。
若发现泄漏,应及时合理。
2.吹灰:
吹灰前应检查吹灰器是否完好,通知锅炉房其它人员。
若用蒸汽吹灰,应开启吹灰器的疏水阀进行暖管和疏水。
吹灰须在低负荷、汽压高时进行,每班至少一次。
吹灰操作人员须戴好手套和防护罩。
吹灰时,炉膛负压应调整到5mm水柱以上,以预防热烟喷出伤人。
吹灰结束时,将吹灰器小孔转向顺烟气流向的方向,若用蒸汽灰,应将汽阀全关闭,疏水阀全开启。
不能用吹灰器对炉管、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吹灰,而应在停炉后进行彻底清灰。
3.清炉:
各风室中的漏煤和漏灰应定期开启落灰门清除掉,每班一次。
清炉前,锅内水位应稍高于正常水位,并适当增加给煤量。
清炉一般在
汽压比较稳定,负荷增加以前进行。
每次清炉的时间不应超过1至2分钟。
清炉应逐个炉门进行。
4.打焦:
当炉膛结焦时应及时打焦。
焦块的尺寸不得大于100mm以保证炉渣顺利下落进入出渣器。
(四)、运行检查与记录
锅炉运行中,值班人员应按巡回检查制度的规定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
如发现异常的响声或其它不正常的现象,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如一时不能消除,应报告锅炉房管理人员,并加强监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司炉工应认真做好锅炉操作运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