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36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1. 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难点则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器2. 纸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其中的1/3,小红吃了其中的1/4,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2. 例题讲解:例1:计算 3/4 + 1/5解: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通分后的结果为15/20 和 4/20。
然后,我们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得到 19/20。
例2:计算 2/3 1/6解:同样地,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通分后的结果为 4/6 和 1/6。
然后,我们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得到 3/6,即1/2。
3. 随堂练习:练习1:计算 5/8 + 2/9练习2:计算 4/7 3/84.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1. 通分: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
2. 分子相加(或相减):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或相减)。
3. 约分:如果需要,将结果进行约分。
七、作业设计练习1:计算 5/8 + 2/9练习2:计算 4/7 3/8练习3:一块蛋糕,小明吃了其中的1/4,小红吃了其中的1/6,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2. 答案:练习1:7/18练习2:1/56练习3: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13篇)教学中通过观察与讨论是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加法在计算中遇到的了问题怎样解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通分(3种不同类型)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通分时用什么作分母比较简单呢?让学生依次说说每道题分母之间的关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1/6= 4/5-2/5= 1-3/10= 回顾: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二、新授⑴.出示例题:一节数学课1/8的时间复习,1/2的时间新课,3/8的时间练习。
出示问题(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的数学问题很多,老师先选择其中一道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出示问题(2)复习和新课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1.学生列式解答(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并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2.再看(2)问让学生列式,这题和我们刚才计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⑵.探究方法1.1/2+1/8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出示问题,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⑵.不能直接加减怎么办?你能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吗?(3).写出计算过程后和同座说一说你是这样计算的?师说:还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自学书110至111页,书上有解决的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111页例1。
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一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及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二)教学实施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
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如下表: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请学生列出算式:+=2.探讨“+”的算法。
(1)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②+=+=③+===(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
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
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
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老师用图加以说明:(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一」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出示一组数:(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教师引入: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2.学生分组讨论.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板书: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5.反馈练习:(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2.汇报结果.3.填空,并说明理由.4.反馈练习:(三)整理法则.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反馈练习:①学生独立完成.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③验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四、随堂练习.1.填空.(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列式计算.(1)与的和是多少?(2)减去的差是多少?3.填空.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五、布置作业.计算六、板书设计.导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也可能是别的)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引言:数学中的分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习分数之后的重要内容,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知识点介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即为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需要先将分数统一分母再进行加减运算。
具体而言,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确定分数的公共分母。
2. 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
3. 进行加减运算。
4. 将结果约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会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如“1/2+1/3”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通过画图、实例等方式,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时间教师出上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知识总结教师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并提示学生要认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结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80页例1,练习十四1~4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会计算下面的题目吗?出示口算题:2/4+1/47/9-5/94/8+3/88/10-7/10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例11、出示例1指名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计算有什么不同呢?揭示课题2、探索计算方法谈话:我们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试验田,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它的1/2、1/4学生操作,教师适当指导。
交流:根据你的操作,说说1/2+1/4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看出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成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如果不看图,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提问: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我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这个过程也叫什么?想一想,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通分?完成书上的填空。
3、把例1的问题改成:黄瓜的面积比番茄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学生尝试解答评讲。
重点提问:计算时,要先做什么?三、教学“试一试”1、指名读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4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叁1-一叁2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
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
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2.同理分析:1/3+1/9=3/9+1/9=4/9。
结合板书讨论:(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
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合起来是4个1/9,即4/9。
3.验算1/2+1/4=3/4。
(1)交换加数位置。
1/4+1/2=1/4+2/4=3/4(2)用减法验算。
(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3/4-1/2=3/4-2/4=1/43/4-1/4=2/4=1/2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
【篇一】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苏教版_五年级数学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教学内容课本80页的例题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转化” 的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五、教学过程㈠、复习1、口算:10米+8米 5吨+10米2、计算下面各题32235171+ + 8877991212指名口算,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㈡、教学新课1、教例题1.① 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
11指名回答(板书:+) 24追问:这与复习第2题有什么不同?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
(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② 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呢?学生先试一试指导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1111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它的和,再看看与相加2424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1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的的数是多少吗? 2411331追问:你是怎样看出+的得数是的?把涂色部分看作时,原来的被看24442作了几分之几?11想一想,计算+时,先要做什么? 24学生尝试计算汇报。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1111明确:计算+时,先要把和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2424计算。
2、教学“试一试”⑴ 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⑵ 汇报交流方法指名反馈。
(在已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加“和减法”。
)追问:① 计算561时,你是怎么想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3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9的?你是怎么想到把1转化成的?99② 你是怎么计算:1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数,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组题引新:1、老师在投影仪下出示4张卡片:(1)现在请你摸2张,有几种可能?(哪几种?)你是怎么知道的?(2)如果由摸出的两个数组成一道加、减法算式,共有几道?(3)请你把这12道算式写在草稿本上。
(写完后学生说,老师板书)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1、这些题你愿意做一做吗?选择你会做的做。
(师巡视,并提示可以用折纸、画图等方法来思考或验证。
)2、反馈:(1)你认为这些题中,哪几题最好算?(+、-)为什么?等于几?板书)(2)[1]揭题:为什么剩下的题没有这两题好算?(因为它们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画图的、计算、折纸都用投影出示)[3]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的?(通分、化小数、折纸、画图)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4]那么这儿还有哪几题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算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剩下的题你们是怎么算的?(选一题投影说)同意吗?强调格式时指出:看这儿,如果我们用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应该按照***(学生名字)的格式,把通分的过程写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单独列成一步。
若错,师板演。
[1]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折纸、画图)这样的方法算起来太麻烦。
为什么没人用化小数的方法?这说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教会孩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出正确的定义和解释。
2.掌握改变分数的通分方法。
3.能够应用通分方法做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分方法的掌握以及应用。
2.难点:通分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分子与分母的运算、对分数进行合并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题目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引入:(1)将数学问题化为生活实例,通过实际情境启发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概念以及其加减运算的理解。
(2)解释什么是异分母分数及其现实意义。
3.讲解通分的方法教学者应当告诉学生什么是分母,和分子,分母代表这个分数的基数,分子代表这个数又分成了几份,介绍异分母分数之间的通分方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最常见的多个分数进行加减的时候,分母是相同的,容易计算。
但是当我们遇到有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时,就要进行通分。
介绍通分的方法,也就是把这些不同分母的分数,改成相同的分母。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将每一个分数扩大或缩小,使得它们的分母相同,再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简化分数即可。
4.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现在来教大家如何应用通分的方法来完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1)确定公共分母:找出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新的分母。
(2)将各个分数约分为新的分母下的形式。
(3)将约分后的分数按照分子合并。
(4)柿子化简,约分结果。
5.教学实例1) 算 3/4 和 5/6 的乘积解:将分母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 12 作为新的分母。
将 3/4 和 5/6 恰当地扩大或缩小,使它们分母都是 12,计算得到:3/4 = 9/12,5/6 = 10/12。
3/4 × 5/6 = 9/12 × 10/12 = 90/144。
将 90 和 144 约分即可得到分数的简化形式。
2) 计算 7/8 和 2/3 的差解: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 24,将两个分数转化成同样的分母,以便于计算:7/8 = 21/24,2/3 = 16/2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9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一个学习内容。
教师用书中给出了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不难发现,这一内容的学习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篇1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琼海是座卫生城市,我们作为琼海的一员,我们要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垃圾等)【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之中,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二、探索新知(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1、采集信息(指名回答)2、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经历自己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
正是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3、探索方法,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学生尝试练习,并个别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尝试实践有助于揭示算理。
】4、教师总结师: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精彩,无论是画图;还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还是通分,都是想把单位统一后,然后相加。
(教师动态演示通分的过程)5、自主选择,再次探究(方法择优)教师出示:+=+=+=师:你们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通分师:为什么不用其他的方法计算呢?生:这样比较麻烦。
师:看来我们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用通分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课题4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型新授课课时1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教学过程中,教师宜抓住“化异为同”这一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教学煤体小黑板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境激疑(1)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是怎样相加的。
谁能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留出“减”字的位置。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口答练习:(要求说出过程)二、启思导疑:2.异分母分数减法。
教师:异分母分数加法,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的。
异分母分数减法,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办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例2。
(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写本上。
)回忆口答学生尝试计算。
能口算的口算,不能口算的动笔算。
试说算理。
教师:谁能说一说计算过程(讲板书题)计算下面两题:(请两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写本上。
)评价板书后教师:谁能说一说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口答后,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
3.统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
(1)练习:教师板书:教师:计算这两道题,你有什么体会(结果要化简。
)笔算练习:(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写。
)五、总结评价:今天大家都些什么收获个别汇报,全班交流。
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全班汇报。
学生口答独立完成,说说算法。
交流发言。
小学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熟练运用通分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分母不同的分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加减运算呢?(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通分:将异分母分数通分为同分母分数。
(2)加减运算: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约分:将得到的分数进行约分,得到最简分数。
5.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提高1.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分数接龙”、“分数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通分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五、教学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引导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技水平。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通分过程,能够独立完成通分并进行加减运算。
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7篇)教学目标:篇一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二目标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灵活计算从能力教学及训练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仪器教具小黑板若干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札记一、复习铺垫:1、口算(略)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练。
要求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注意点。
二、教学新课1、变题导入把+变为”x-=“比较有什么变化?2、补充例题(1)审题:这道题是几个分数相减?这三个分数的分母是否相同?能不能直接相减?必须先做什么?(2)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订正。
板书: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x-==+x=+=x=(3)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么样?(4)归纳:(略)3、补充练习:3x-=2x+=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集体评讲。
四、巩固练习:p121第6题第一列五、全课小结:(略)六、布置作业:课作:p122第7题家作:p121第6题二、三列。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三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创境激疑
⑴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是怎样相加的。
谁能 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留出 减”字的位置。
)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 则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
课题 4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重 占 八、、 难 占
八、、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V
V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V V V
V
V
V
突破重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宜抓住 化异为同”这一新旧知识 的连接点,启发学生运用 难点设想 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冋题。
教学煤体
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 生活 动
回忆口答
口答练习: (要求说出过程)
1 1 2
3 1 2 —
4 — 4 3
1 1
2
4 1 3 -+ —
3 5
1 1 —+ — 3 5 1
2 —+ — 6 7
不能口算的动 笔算。
能口算的口算,
启思导疑:2•异分母分数减法。
教师:异分母分数加法,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的。
异分母分数减法,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办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例2。
(请一位同学
试说算理。
板书,其余同学写本上。
)
5 3 10 9 1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 4 12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