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轮机船舶辅机的考试大纲(三管轮——8303)
- 格式:doc
- 大小:47.01 KB
- 文档页数:5
轮机英语考证自学教材轮机英语考试大纲805:无限/近洋航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分值(88分)适用对象805 1船舶主推进装置1.1船舶动力装置概述1.1.1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 1 √1.2船舶柴油机1.2.1基本特性指标 2 √1.2.2船舶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5 √1.2.3 船舶柴油机的工作系统、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7 √1.2.4 船舶柴油机的运行管理 3 √1.3船舶推进装置1.3.1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 1 √2船舶辅助机械2.1船用锅炉2.1.1船用锅炉的类型 1 √2.1.2新型船用锅炉的结构特点 1 √2.1.3船用锅炉的运行管理 1 √2.1.4船用锅炉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2 √2.2船用泵2.2.1船用泵类型 1 √2.2.2常见船用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1 √2.2.3船舶通用泵系的布置原则和特点 1 √2.2.4常见船用泵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 2 √2.3船舶制冷和空调装置2.3.1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 1 √2.3.3船舶空调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 1 √2.3.5船舶空调装置的运行管理 1 √2.3.7船舶空调装置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4船舶防污染设备2.4.1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 √2.4.2焚烧炉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 √2.4.3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1 √2.5分油机和海水淡化装置2.5.1分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3 √2.5.2海水淡化原理 1 √2.5.3海水淡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和运行管理 1 √2.6船舶甲板机械2.6.1液压泵、控制阀件和油马达的结构特点 2 √2.6.2起货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6.3锚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6.4绞缆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6.6液压系统管理 2 √3船舶电气和自动化3.1船用发电机3.1.1船用发电机的结构特点 2 √3.1.2船用发电机的并车和解列 2 √3.1.3船用发电机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1 √3.2船用配电板3.2.1主配电板的分类及组成 1 √3.2.2应急配电板 1 √3.2.3配电箱 1 √3.3船舶电气设备3.3.1船舶电气设备概况 1 √3.3.2电气控制设备 1 √3.3.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 2 √4船舶轮机管理4.1操作规程4.1.1备车 1 √4.1.2巡回检查 1 √4.1.3完车 1 √4.2 安全管理知识4.2.1轮机部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 √4.2.2船舶防火防爆的措施及守则 3 √4.2.3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1 √4.2.4船员个人安全知识 1 √4.3 油、物料和备件的管理4.3.1燃油的管理 1 √4.4 船舶修理和检验4.4.1修理的类别 1 √4.4.2轮机坞修工程 1 √4.4.4船舶检验的类别与作用 1 √4.5 防污染管理及PSC检查4.5.1《油类记录簿》与IOPP证书的管理 2 √4.5.2PSC检查中的明显理由与更详细检查 1 √4.5.3PSC检查报告和缺陷的纠正 1 √5国际公约、规则的阅读与理解5.1STCW公约5.1.1STCW78/95公约中有关轮机值班的基本原 1 √则5.1.2轮机员的基本职责和道德 1 √5.1.3机驾联系制度 1 √5.2MARPOL公约5.2.1MARPOL73/78公约中有关含油污水的1 √排放规则5.2.2有关国家、港口的防污染规则 1 √5.3SOLAS公约5.3.2SOLAS公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1 √5.4ISM、ISPS等规则和公约5.4.1ISM规则简介 1 √5.4.2ISPS规则简介 1 √5.4.3其他最新公约和规则 1 √1船舶主推进装置 (1)1.1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1)1.1.1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 (1)1.2船舶柴油机 (4)1.2.1基本特性指标. (4)1.2.2船舶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9)1.2.3船舶柴油机的工作系统、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57)1.2.4船舶柴油机的运行管理 (119)1.3船舶推进装置 (152)1.3.1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 (152)2船舶辅助机械 (157)2.1船用锅炉 (157)2.1.1船用锅炉的类型 (157)2.1.2新型船用锅炉的结构特点 (160)2.1.3船用锅炉的运行管理 (164)2.1.4船用锅炉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173)2.2船用泵 (176)2.2.1船用泵类型 (176)2.2.2常见船用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180)2.2.3船舶通用泵系的布置原则和特点 (187)2.2.4常见船用泵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 (192)2.3船舶制冷和空调装置 (202)2.3.1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 (202)2.3.3船舶空调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 (212)2.3.5船舶空调装置的运行管理 (214)2.3.7船舶空调装置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218)2.4船舶防污染设备 (219)2.4.1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19)2.4.2焚烧炉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24)2.4.3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26)2.5分油机和海水淡化装置 (228)2.5.1分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28)2.5.2海水淡化原理 (235)2.5.3海水淡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和运行管理 (239)2.6船舶甲板机械 (248)2.6.1液压泵、控制阀件和油马达的结构特点 (248)2.6.2起货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253)2.6.3锚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256)2.6.4绞缆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257)2.6.6液压系统管理 (260)3船舶电气 (268)3.1船用发电机 (268)3.1.1船用发电机的结构特点 (268)3.1.2船用发电机的并车和解列 (276)3 .1.3船用发电机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279)3.2船用配电板 (281)3.2.1主配电板的分类及组成 (281)3.2.2应急配电板 (284)3.2.3配电箱 (285)3.3船舶电气设备 (286)3.3.1船舶电气设备概况 (286)3.3.2电气控制设备 (290)3.3.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 (291)4船舶轮机管理 (301)4.1操作规程 (301)4.1.1备车 (301)4.1.2巡回检查 (305)4.1.3完车 (307)4.2安全管理知识 (310)4.2.1轮机部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10)4.2.2船舶防火防爆的措施及守则 (324)4 2 3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336)4.2.4船员个人安全知识 (340)4.3油、物料和备件的管理 (347)4.3.1燃油的管理 (347)4.4船舶修理和检验 (350)4.4.1修理的类别 (350)4.4.2轮机坞修工程 (352)4.4.4船舶检验的类别与作用 (356)4.5 防污染管理及PSC检查 (358)4.5.1“油类记录簿”与IOPP证书的管理 (358)4.5.2 PSC检查中的明显理由与更详细检查 (362)4.5.3 PSC检查报告和缺陷的纠正 (366)5国际公约、规则的阅读与理解 (368)5.1 STCW公约 (368)5.1.1 STCW78/95公约中有关轮机值班的基本原则 (368)5.1.2轮机员的基本职责和道德 (374)5.1.3机驾联系制度 (375)5.2 MARPOL73/78公约 (376)5.2.1 MARPOL73/78公约中有关含油污水的排放规则 (376)5.2.2有关国家、港口的防污染规则 (383)5.3 SOLAS公约 (389)5.3.2 SOLAS岔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389)5.4 ISM、ISPS等规则和公约 (392)5.4.1 ISM规则简介 (392)5.4.2 ISPS规则简介 (395)5.4.3其他最新公约和规则 (399)6.关联题 (400)Passage 2 (401)Passage 3 (402)Passage 4 (403)Passage 5 (403)P assage 6 (404)Passage 7 (405)Passage 8 (406)Passage 9 (407)Passage 10 (408)Passage 11 (409)Passage 12 (410)Passage 13 (411)Passage 14 (412)Passage 15 (413)Passage 16 (413)Passage 17 (414)Passage 18 (415)Passage 19 (415)Passage 20 (416)Passage 21 (416)Passage 22 (417)Passage 23 (418)Passage 24 (418)Passage 25 (419)Passage 26 (420)Passage 27 (420)Passage 28 (421)Passage 29 (422)Passage 30 (423)Passage 31 (424)Passage 32 (424)Passage 33 (425)Passage 34 (426)Passage 35 (427)Passage 36 (428)Passage 37 (428)Passage 38 (429)Passage 39 (429)Passage 40 (430)Passage 41 (431)Passage 42 (431)Passage 43 (432)Passage 44 (433)Passage 46 (434)Passage 47 (435)Passage 48 (435)Passage 49 (436)Passage 50 (437)Passage 51 (437)Passage 52 (438)Passage 53 (439)Passage 54 (439)Passag e 55 (440)Passage 56 (441)Passage 57 (442)Passage 58 (443)Passage 59 (444)Passage 60 (444)Passage 61 (445)Passage 62 (446)Passage 63 (447)Passage 64 (447)Passage 65 (448)P assage 66 (449)Passage 67 (449)Passage 68 (450)Passage 69 (451)Passage 70 (452)Passage 71 (453)Passage 72 (454)Passage 73 (455)Passage 74 (456)Passage 75 (456)Passage 76 (457)Passage 77 (458)Passage 78 (459)Passage 79 (460)1 船舶主推进装置1.1船舶动力装置概述1.1.1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1. *The ____ engine is used for alternators and sometimes for main propulsion with a gearbox to provide a propeller of between 90 to 120 r/min(rpm).A.four-strokeB.two-strokeC.slow speedD.reversible注四冲程柴油机用来驱动发电机,有时利用减速齿轮箱为螺旋桨提供90~120 r/min而作为主推进动力。
轮机一、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8203)1、基础理论知识1.1理论力学1.1.1 力学基础1.1.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刚体、平衡、运动、力的三要素、力偶1.1.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1.2 材料力学1.2.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2.1.1 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形1.2.1.2 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1.2.1.3 载荷、内力和应力1.2.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1.2.7 应力集中1.2.7.1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重新均匀分布等概念1.2.7.2应力集中的机理1.2.7.3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影响1.2.7.4应力集中的位置判定1.2.7.5应力集中的消除方法1.3 机构与机械传动1.3.1平面连杆机构1.3.1.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运动特点及其在轮机和典型机械中的应用1.3.1.2其它型式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形式和应用1.3.2 凸轮机构1.3.2.1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其应用1.3.2.2 凸轮和从动件的类型及凸轮机构的特点1.3.3 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应用及特点1.3.4 摩擦轮传动1.3.4.1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1.3.4.2 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1.3.4.3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和压紧力1.3.4.4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和压紧力1.3.5 带传动1.3.5.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传动带的类型、三角带与平型带传动的比较1.3.5.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带传动的传动比1.3.5.3 带传动失效形式的分析、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的分析1.3.6 链传动1.3.6.1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及基本组成1.3.6.2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平均传动比和运动的不均匀性1.3.7 齿轮传动1.3.7.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3.7.2 齿轮的失效形式1.3.8 蜗轮蜗杆传动1.3.8.1 蜗轮蜗杆传动的组成及特点1.3.8.2 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和中心距1.3.8.3 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1.3.9 液力传动1.3.9.1 液力传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3.9.2 液力传动的基本类型、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偶合器的工作特点1.3.9.3 液力传动的特点及主要用途1.4 金属材料及其工艺1.4.1 金属材料的性能1.4.1.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4.1.2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冷加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 1.4.2 金属学基础1.4.2.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过程1.4.2.2 合金与合金的相结构1.4.2.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1.4.3 铁碳合金相图1.4.3.1 特征点线区1.4.4 钢的热处理1.4.4.2 热处理工艺及应用(退火、正火、淬火、回火)1.4.5 常用材料1.4.5.1 船舶常用钢:碳钢、合金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1.4.5.2 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1.4.5.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1.5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摩损1.5.1 摩擦1.5.1.1 摩擦表面形貌及其表示方法、零件金属表面的结构1.5.1.2 摩擦的种类及机理1.5.2 磨损1.5.2.1 磨损指标、磨损规律及磨合1.5.2.2 磨损的种类及机理1.5.3 润滑1.5.3.1 润滑的分类、机理1.5.3.2 润滑剂1.6 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1.6.1 化学腐蚀及其防护1.6.1.1 化学腐蚀的特点、分类及其机理1.6.1.2 柴油机零件的化学1.6.1.3 防止化学腐蚀的措施1.6.2 电化学腐蚀及其防护1.6.2.1 电化学腐蚀原理和腐蚀电池的种类1.6.2.2 船上常见的电化学1.6.2.3 学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1.6.3 穴蚀1.6.3.1 穴蚀的定义、特征作其机理1.6.3.2 气缸套穴蚀的机理及防止气缸套穴蚀破坏的措施1.6.3.3 燃油系统零件的穴蚀1.6.3.4 轴瓦和螺旋桨的穴蚀等1.7 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1.7.1 疲劳破坏的特征、种类以及机械疲劳机理1.7.2 影响疲劳破坏的因素2、船舶柴油机2.1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2.1.1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1.1.1 柴油机的基本概念2.1.1.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1.1.3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1.1.4 二冲程与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2.1.1.5柴油机增压的概念2.2 柴油机主要部件及检修2.2.1柴油机的结构特点2.2.1.1. 现代船用柴油机的结构特点2.2.1.2 筒形柴油机的结构2.2.1.3十字头式柴油机的结构2.2.2燃烧室部件2.2.2.1 燃烧室部件的组成2.2.2.3 燃烧室部件的结构特点(薄壁强背、钻孔冷却的特点)2.2.3 活塞用活塞的检修2.2.3.1 活塞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2.3.3 筒形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3.4. 十字头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3.5 活塞外圆表面磨损检测和修复方法(活塞的测量与圆度误差和圆满柱度误差的计算)2.2.3.6 活塞组件的折装与解体、活塞销与连杆小端轴承间隙的测量2.2.4 活塞环的检修2.2.4.1 活塞环的工作状态及其检查方法2.2.4.2 活塞环的磨损检测(搭口间隙和平面间隙)方法(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查、活塞环的天地间隙、搭口间隙、活塞环厚度及环槽的测量)2.2.4.3 活塞环拆断的原因2.2.4.4 活塞环黏着的危害、发生黏着的原因、判断活塞环黏着的方法2.2.4.5 活塞环弹力的检查方法2.2.4.6 轮机员配换活塞环的工艺、检查和修配新环、安装新环的工艺要求2.2.4.7活塞环的验收2.2.5 活塞销、十字头销、活塞杆与活塞杆填料箱的检修2.2.5.1 活塞销的磨损测量和裂纹检查、活塞销的修理2.2.6 气缸2.2.6.1 气缸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6.3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气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6.4 十字头式柴油机气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7 气缸套的检修2.2.7.1 活塞环与气缸套摩擦形式2.2.7.2 气缸套的正常磨损与异常磨损的特征、规律和原因2.2.7.3 减少气缸套磨损的途径2.2.7.5 气缸套的磨合2.2.7.6 拉缸的主要症状,拉缸的种类及拉缸的工艺原因、防止拉缸的工艺措施2.2.8 气缸盖及气缸的检修2.2.8.1 气缸盖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8.3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气缸盖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8.4 十字头式柴油机气缸盖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2.8.7 气阀及阀座的检修2.2.9 连杆2.2.9.1 连杆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9.2 连杆的要求和材料2.2.9.4十字头式柴油机连杆和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2.2.9.5连杆的故障分析和和处理2.2.10 曲轴和主轴承2.2.10.1 曲轴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2.10.6 倒挂式主轴承的结构特点2.2.10.7 曲轴轴颈和曲轴轴承摩擦、磨损及润滑特点2.2.10.9 曲轴破坏的种类、发生的部位、时间及原因2.2.11 轴承的检修2.2.11.2 轴瓦的检修:轴瓦的安装要求、轴承的拆装与测量、轴承间隙的测量2.2.11.3 轴瓦的换新2.2.12 曲轴的检修2.2.12.5 曲轴臂距差:概念、测量、计算、标准2.2.14 柴油机固定部件2.2.14.1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固定部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工作条件2.2.14.2 十字头式柴油机主要固定部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工作条件2.2.15 重要螺栓的检查与更换2.2.15.1 缸盖螺栓吊缸检修2.2.15.2 连杆螺栓的检查和更换2.2.15.5 液压坚固工具的使用和管理要求2.2.16 柴油机吊缸检修2.2.16.1 吊缸检修的目的、检测项目和吊缸和程序2.3 燃油的喷射与燃烧2.3.1 燃油的性能指标、分类与管理2.3.1.1 燃油的性能指标2.3.1.2 燃油的分类2.3.5喷油设备2.3.5.2 回油孔式喷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3.5.3 出油阀的作用及卸载的方法2.3.5.4 回油孔式喷油泵的检查调整2.3.5.5 回油阀调节式喷油泵2.3.5.6 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3.5.7 喷油器的检查及管理2.3.5.8 喷油设备的主要故障及管理2.3.5.9 可变喷油正时机构(VIT)的特点和作用2.3.5.10 精密偶件的失效形式与修理方法2.5 柴油机换气与增压2.5.1.柴油机的换气过程2.5.1.2 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2.5.2 柴油机的换气机构2.5.2.1 气阀机构的结构形式、功用和工作条件2.5.2.2 气阀传动机构的原理、结构形式及功用2.5.2.3 凸轮轴及其传动机构2.5.2.4 换气机构的故障及管理2.5.3 柴油机增压2.5.3.3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2.5.3.4 轴流式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2.5.3.5径流式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2.6 船舶动力系统2.6.1燃油系统2.6.1.1 燃油系统的组成2.6.1.2 燃油的驳运与净化2.6.1.3 燃油的供给2.6.3 分油机2.6.3.1 基本工作原理、分油机的结构和类型2.6.3.2 使用和维护管理要点2.6.3.3 常见故障处理2.6.4冷却系统2.6.4.1 冷却系统的组成和类型、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作用2.7 柴油机的调速装置2.7.1调速的必要性和调速器的2.7.1.1 对船舶主机和发电柴油机进行调速的必要性2.7.1.2 不同类型调速器的特点和应用2.7.4 机械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7.5 液压调速器2.7.5.1 液压调速器的工作原理2.7.5.2 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结构特点2.7.6 液压调速器的调节2.7.6.1 .并联工作的柴油机对稳定调速率的要求2.7.6.2 .稳定调速率的调整方法2.7.6.3 .稳定性调节2.7.7 调速器的维护管理与故障排除2.7.7.1 调速器的维护管理2.8 柴油机的启动、换向和操纵2.8.1 柴油机的启动2.8.1.1 柴油机的启动方式2.8.1.2 压缩空气启动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启动条件2.8.1.3 压缩空气启动装置的主要设备2.8.1.4 柴油机的启动故障及处理2.9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2.9.1 电子控制柴油机的原理和特点2.11 柴油机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理2.11.1 柴油机运行管理2.11.1.1 柴油机备车、启动和机动操纵2.11.1.2 柴油机运转的管理:检查项目和方法及调整措施2.11.1.3 柴油机的停车和完车2.11.2 柴油机应急处理2.11.2.3 拉缸的原因及处理2.11.2.4 敲缸的原因及处理2.11.2.5 扫气箱着火的原因及处理2.11.2.6 曲轴箱爆炸的原因及处理2.11.2.7 烟囱冒烟原因及处理end。
海船船员考试-船舶辅机(三管轮)1、“船员日常防火守则”适用于()。
A.全体船员B.高级船员C.普通船员D.轮机部船员2、“作用数”的概念常用于()。
①连杆式;②五星轮式;③内曲线式;④叶片式液压马达中的。
A.③B.④C.②③D.③④3、6000GT及以上的货船,当两台消防水泵同时工作开通过规定水枪由任何相邻消火栓输出要求水量时,在所有消火栓上应维持的压力不小于()Mpa。
A.0.15B.0.27C.0.4D.0.84、8FS10活塞式压缩机发生液击时下列部件①假盖;②假盖导圈;③假盖弹簧;④吸气阀限位器;⑤排气阀内座芯;其中会动的是()。
A.①③B.①C.①②③D.①③⑤5、8FS10制冷压缩机下层隔板最低处所开的通轴箱的孔道,作用不包括()。
A.让吸气带回的滑油返回曲轴箱B.必要时抽空曲轴箱C.抽走偏“曲轴箱的冷剂D.减少吸气压力波动6、CO2灭火器适用于()。
A.货舱、机舱、起居处所B.船上凡是有可燃物的处所C.货舱、机舱、货油泵舱、油漆间D.只适用于货舱、机舱7、CO2灭火系统在施放前应首先()。
A.打开通往着火舱的控制阀B.打开通往分配阀的主阀门C.严密封舱D.发出警报,撤出人员8、CZ60/30型单缸级差式活塞式空压机低压和高压级安全阀()。
A.都设在缸盖上B.前者在缸盖上,后者在排气管上C.分别在高压级吸、排阀D.前者在缸盖上,后者在高压级吸排阀室处9、CZ60/30型空压机()。
A.一级排气压力为0.60MPaB.排气量为30m3/hC.二级排气压力为3.0MPaD.一级缸径为60mm10、D型锅炉的水冷壁连接()。
A.汽包与水筒B.汽包与联箱C.汽包与热器D.A或B11、D型锅炉的下降水管连接()。
A.汽包与水筒B.汽包与联箱C.联箱与水筒D.A+B12、D型锅炉中,炉膛内烟气与后排沸水管主要换热方式为()。
A.辐射B.对流C.导热D.辐射十对流13、O形密封圈应()保存。
A.用铁丝穿栓悬挂B.用密封的塑料袋C.放在高温场所D.放在阳光直射场所14、R22制冷剂限制含水量的目的是()。
《轮机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821: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822: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 试 大 纲适用对象 821 8221.工程热力学1.1 基本概念1.1.1工质的概念及应用 √ 1.1.2 热力学系统、外界、边界等概念;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1.1.3 热力学平衡态的概念;热力学平衡态与稳态、均匀态的比较;热力学平衡态的判别 √1.1.4 热力状态参数1.1.4.1 热力状态参数的概念;热力状态参数的特性;热力状态参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1.1.4.2 常见的热力状态参数和基本热力状态参数 √1.1.5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的概念和判别;常见的不可逆因素;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内容 √1.2.2 热量和功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1.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内容 √1.3.2 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的原理及意义 √1.3.3 卡诺定理的内容;卡诺定理的实质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1.4 理想气体1.4.1 理想气体的定义及物理模型 √1.4.2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及热力过程 √1.5 水蒸气1.5.1 水蒸汽的基本概念 √1.5.2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及其特点 √1.6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1.6.1 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 √1.6.2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特性及其截面变化规律 √1.6.3 喷管的流速和质量流量及其影响因素 √1.6.4 实际应用实例(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喷管部分和扩压管部分等的应用实例) √1.6.5 绝热节流的典型特征及各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 1.7 压缩机的热力过程1.7.1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示功图 √1.7.2 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耗功量;三种理想压缩过程及在 p-v 图上的表示 √1.7.3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7.4 多级压缩的目的;双级压缩的最佳增压比;双级压缩的最佳中间压力;级间冷却 √1.7.5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1.8. 气体动力循环1.8.1 内燃机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的原理 √1.8.2 影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1.8.3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1.8.4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和功率1.8.4.1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及其意义;影响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的主要因素 √1.8.4.2 内燃机的指示功率、有效功率的概念 √1.8.5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1.8.5.1 燃气轮机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8.5.2 定压加热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 √1.8.5.3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分析 √ 1.9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1.9.1 蒸气压缩制冷的理想循环 √1.9.2 制冷剂 p-h 图的特征、应用 √1.9.3 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 1.10 湿空气1.10.1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干空气、湿空气、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相对湿度、含湿量等) √1.10.2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1.10.2.1 湿空气的混合过程、湿空气的加热过程、冷却过程 √1.10.2.2 湿空气的加湿过程(包括喷水加湿过程和喷蒸汽加湿过程) √2.1 换热过程2.1.1 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2.1.2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2.1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和特点 √1.2.2 热传递的三个基本过程(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和特点 √2.1.3 导热2.1.3.1 导热的基本概念 √2.1.3.2 导热的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 √2.1.3.3 导热系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1.3.4 导热热阻分析 √2.1.4 对流换热2.1.4.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2.1.4.2 牛顿冷却公式 √2.1.4.3 影响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 √2.1.4.4 对流换热热阻分析;典型的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 √2.1.5 辐射换热2.1.5 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 √2.1.5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1.5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本身辐射、投射辐射、吸收辐射、有效辐射;空间热阻、表面热阻;遮热板的作用 √ 2.2 传热过程2.2.1 三种基本的传热过程(平壁传热、圆筒传热、肋壁传热) √2.2.2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 √2.2.3 削弱传热的基本途径2.2.3.1 热绝缘的目的、要求;对热绝缘材料的要求;常用的热绝缘材料;临界热绝缘直径联单 √2.2.3.2 结合轮机工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2.2.4 热交换器2.2.4.1 热交换器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2.2.4.2 热交换器的技术状态分析 √2.2.4.3 结合轮机工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3.1 力学基础3.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 刚体、平衡运动等概念;力、力的内外效应、力的三要素;力偶、力偶矩、力偶的基本性质;工程上常见的力和力偶3.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 √3.1.3 约束和约束反力的概念;常见约束的特点及反力方向 √ √3.1.4 分离体、受力分析;受力图及画法 √ √3.2 刚体系统的平衡、摩擦3.2.1 力系的种类、平面汇交力系;力的投影、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的概念;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3.2.2 力偶系、力偶系的合成;力偶的等效条件 √3.2.3 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 √3.2.4 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2.5 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3.3 刚体的基本运动3.3.1 速度与加速度的基本概念及合成 √3.3.2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基本概念 √3.3.3 刚体的平动3.3.3.1 刚体的直线平动、曲线平动 √3.3.3.2 刚体平动的速度、加速度;刚体平动的特征 √3.3.4 刚体的定轴转动3.3.4.1 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定轴转动方程 √3.3.4.2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 √3.3.4.3 定轴转动刚体上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分布规律 √3.3.4.4 刚体定轴转动的特征 √3.3.4.5 惯性力的概念及意义 √3.3.4.6 转动惯量的定义、影响转动惯量大小的因素、转动惯量的意义;飞轮的主要作用 √3.3.4.7 飞轮的作用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4.机械振动4.1 机械振动及其分类4.1.1 机械振动的概念 √ √4.1.2 引起机械振动的内因和外因 √ √4.1.3 机械振动的危害 √ √4.1.4 机械振动的利用 √ √4.1.5 机械振动的分类 √ √4.2 自由振动4.2.1 自由振动的概念 √4.2.2 自由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圆频率、初相位 √4.2.3 自由振动的特点 √4.3 有阻尼受迫振动4.3.1 有阻尼受迫振动的概念 √4.3.2 有阻尼受迫振动的特点 √4.3.3 共振的概念,共振的危害 √4.3.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4.4 振动的利用及消除方法4.4.1 振动的实际利用 √4.4.2 消振和隔振的措施 √4.4.3 主动隔振(积极隔振)与被动隔振(消极隔振) √4.4.4 联系轮机管理实际说明机械振动的危害、产生原因以及消振和隔振的措施 √5.材料力学5.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5.1.1 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形 √ √5.1.2 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 √ √5.1.3 载荷、内力和应力5.1.3.1 载荷的概念、常见的载荷、载荷的分类 √ √5.1.3.2 内力的概念、内力计算的截面法;应力的概念、正应力、剪应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培训熟悉大纲训练12科目:船舶辅机适用对象: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有关真空闪发式海水淡化装置的海水淡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先经过高真空蒸发器蒸发,再经喷雾器减压,再经高真空冷凝器冷凝B、先经过高真空蒸发器蒸发,再经加热器加热,中间经汽水分离器分离,最后经高真空冷凝器冷凝C、先经加热器加热,再经喷雾器减压,再经高真空蒸发器,然后经高真空冷凝器冷凝,最后经汽水分离器分离D、先经加热器加热,再经喷雾器减压,再经高真空蒸发器,再经汽水分离器分离,最后经高真空冷凝器冷凝答案: D2、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平衡管结霜表明____。
A、蒸发温度太低B、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制冷剂过热度太低C、膨胀阀制冷剂流量太大D、膨胀阀波纹管顶杆填料漏泄答案: D3、在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装置中,如风门调节伺服电机故障,风门不能自动调节,停在风门较大位置,则控制系统____。
A、维续按点火燃烧程序工作B、不会出现点火控制C、水位调节也停止运行D、一直保持扫风运行状态答案: B4、安全阀铅封后,须经____特许方能重调。
A、轮机长B、公司机务经理C、海事局D、船级社答案: D5、齿轮泵的齿轮端面间隙常用____测出。
A、塞尺B、千分表C、游标卡尺D、压铅丝答案: D6、截止阀的进出口方向如果反向安装,则介质____,管路阻力____。
A、不能流通/增大B、不能流通/减小C、可以流通/增大D、可以流通/减小答案: C7、船用锅炉给水泵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给水管路的阀门特别是____应定期研磨。
A、止回阀B、单向阀C、截止阀D、下排污阀答案: A8、锅炉配风器应保证燃烧器前方的回流区与喷油器出口具有适当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则会____。
A、燃烧预备期太短,着火前沿后移B、燃烧预备期太短,燃烧恶化C、燃烧预备期太长,着火前沿后移D、燃烧预备期太长,燃烧恶化答案: B9、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中,未对制冷剂作____假设。
《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船舶辅机》 841:3000 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41: 843:3000 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42:750-3000 kW 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844:750-3000 kW 船舶二/三管轮 考 试 大 纲 841 1.船用泵 1.船用泵 1.1 基础知识 1.1.1 泵的分类 1.1.2 泵的性能参数 1.1.2.1 泵的流量、扬程(排出压力) 、转速 1.1.2.2 泵的功率、效率、允许吸上真空度和汽蚀余量 1.2 往复泵 1.2.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1.2.2 往复泵的结构(包括空气室、泵阀) 1.2.3 往复泵性能特点 1.2.4 电动往复泵的使用管理 1.2.5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3 齿轮泵 1.3.1 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1.1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包括油封)和工作原理 1.3.1.2 带隔块的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1.3 转子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2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1.3.3 各种齿轮泵的性能特点 1.3.4 齿轮泵的使用管理 1.3.5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4 螺杆泵 1.4.1 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1 三螺杆泵的结构(包括机械轴封)和工作原理-1-适用对象 842 8438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2 双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3 单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2 螺杆泵的受力分析 1.4.3 螺杆泵的性能特点 1.4.4 螺杆泵的使用管理 1.5 离心泵 1.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5.2 离心泵的一般结构(包括密封装置) 1.5.3 离心泵的轴向力及其平衡装置;径向力的简单知识 1.5.4 离心泵的性能 1.5.4.1 离心泵的扬程方程式 1.5.4.2 离心泵的定速特性曲线 1.5.4.3 离心泵的装置特性曲线 1.5.4.4 离心泵的性能特点 1.5.4.5 离心泵的额定扬程和流量估算 1.5.5 船用离心泵自吸方法;水环泵及其引水装置;空气喷射器引水装置 1.5.6 泵的比转速; 离心泵按比转速分类 1.5.7 离心泵的使用管理 1.5.7.1 离心泵使用管理的一般注意事项 1.5.7.2 离心泵的工况调节(节流、回流和变速) 1.5.7.3 离心泵的串联或并联工作 1.5.7.4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5.7.5 离心泵输送粘性液体 1.5.7.6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5.7.7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检修 1.5.7.8 离心泵的叶轮切割 1.6 旋涡泵 1.6.1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工作原理 1.6.2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结构 1.6.3 旋涡泵的性能特点 1.6.4 旋涡泵的管理-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喷射泵 1.7.1 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7.2 水喷射泵的性能曲线和特点 1.7.3 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 1.7.4 其它船用喷射器的特点 1.8 泵的综述 1.8.1 泵的性能综合比较 1.8.2 泵的正常吸入和排出工作条件 2.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2.1 理论基础 2.1.1 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 2.1.2 容积流量和输气系数 2.1.3 功率和效率 2.1.4 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 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 2.2.1 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液分离器) 2.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 2.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 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 2.3.1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2.3.2 对空压机油的要求;防止着火与爆炸 2.3.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3.液压元件 3.液压元件 3.1 液压控制阀 3.1.1 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液压锁、各种换向阀、梭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2 压力控制阀(直动式和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卸荷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功用 和图形符号 3.1.3 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4 比例控制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5 主要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5.1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3.1.5.2 电磁和电液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3.1.5.3 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3.1.5.4 卸荷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3.1.5.5 先导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3.1.5.6 顺序阀的工作原理 3.1.5.7 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3.1.5.8 溢流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3.1.6 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综合比较 3.1.7 几种常用液压控制阀的性能 3.1.7.1 节流阀的性能特点 3.1.7.2 换向阀的性能特点(包括中位机能) 3.1.7.3 溢流阀的性能特点(包括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3.1.7.4 调速阀和溢流阀的性能特点比较 3.1.8 重要液压控制阀的故障分析 3.1.8.1 先导式溢流阀的故障分析 3.1.8.2 先导式减压阀的故障分析 3.1.8.3 换向阀的故障分析 3.2 液压泵 3.2.1 液压泵图形符号和工作原理(单、双作用及恒压式叶片泵;液压伺服式、恒压式、恒功率式斜 盘泵和斜轴泵) 3.2.2 单、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和特点 3.2.3 斜轴泵的结构和特点 3.2.3 液压泵的使用管理 3.3 液压马达 3.3.1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转速、扭矩和输出功率 3.3.2 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3.3 船用低速液压马达的结构和特点 3.3.3.1 叶片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2 连杆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3 五星轮式马达的结构特点-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3.4 内曲线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5 叶片式、连杆式、五星轮式、内曲线式马达的比较 3.3.4 液压马达的使用管理 3.4 液压辅件 3.4.1 滤油器的性能参数、主要类型、选择及使用管理 3.4.2 油箱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 3.4.3 蓄能器的功能和使用管理 4.甲板机械 4.甲板机械 4.1 舵机 4.1.1 舵的作用原理 4.1.2 对舵机的要求 4.1.3 转舵机构(十字头式、拨插式、滚轮式、摆缸式、转叶式)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4.1.4 阀控型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4.1.5 泵控型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4.1.6 舵机的充油、调试和日常管理 4.1.7 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4.2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 4.2.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应满足的要求 4.2.2 单、双吊杆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的主要设备 4.2.3 液压起货机操纵机构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 4.2.4 回转起货机(克令吊)的安全保护装置 4.2.5 自动绞缆机的功用和主要类型的工作原理 4.3 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 4.3.1 起重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 4.3.2 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 4.3.3 阀控型开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4 阀控型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4 泵控型闭式(半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5 液压甲板机械限制功率的主要方法 4.4 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 4.4.2 4.4.3 4.4.4 4.4.5 4.4.6液压油的性能要求和选择 液压油的污染及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液压油的污染度标准、污染控制 液压油温度对工作的影响 液压油温度过高的原因 液压机械的检查(包括漏泄、负荷和噪音)和维护√ √ √ √√ √ √ √ √ √ √ √5. 船舶制冷装置 5.1 理论知识 5.1.1 冷库冷藏条件:温度、湿度、CO2 浓度、臭氧的应用 5.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5.1.3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5.1.4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5.1.5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况及影响工况的因素 5.1.5.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名义工况 5.1.5.2 影响冷凝温度的因素 5.1.5.3 影响蒸发温度的因素 5.1.6 工况变化对制冷的影响 5.1.6.1 冷凝温度变化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2 蒸发温度变化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3 供液过冷度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4 吸气过热度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7 回热循环及蒸发式过冷循环 5.1.8 R22 及 R134A、共沸和非共沸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 5.2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 5.2.1 制冷压缩机 5.2.1.1 开启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5.2.1.2 半封闭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5.2.1.3 活塞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5.2.1.4 活塞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的意义和方法 5.2.1.5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1.6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法和性能特点 5.2.2 制冷装置的主要辅助设备 5.2.2.1 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的功用 5.2.2.2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的结构 5.2.3 自动控制元件 5.2.3.1 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 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功用 5.2.3.2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与原理 5.2.3.3 热力膨胀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2.3.4 热力膨胀阀的常见故障分析 5.2.3.5 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 水量调节阀的结构与原理 5.2.3.6 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 水量调节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3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管理 5.3.1 制冷装置的气密试验、抽空及冷库隔热试验 5.3.2 制冷装置的启用、运转、停用和冷剂的充注、取出、检漏 5.3.3 对冷冻机油的要求及其添加与更换 5.3.4 不凝气体的危害及其检查与排除方法 5.3.5 蒸发器融霜 5.3.5.1 蒸发器结霜对工作的影响 5.3.5.2 电热融霜 5.3.5.3 顺流式和逆流式热气融霜 5.3.6 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1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 6.1.1 对船舶空调的要求 6.1.2 船舶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完全集中式、区域再热式、末端电加热式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 系统)的特点 6.2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1 中央空调器 6.2.2 直布式布风器 6.3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 6.3.1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的温度自动控制 6.3.2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的相对湿度自动控制 6.4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7.海水淡化装置 7.海水淡化装置 7.1 基本知识 7.1.1 船舶对淡水含盐量的要求 7.1.2 真空沸腾式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7.2 典型设备 7.2.1 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淡化装置的结构和系统 7.2.2 盐度计的检测原理和调试方法 7.3 工作分析 7.3.1 真空度建立与保持的条件, 真空度过高或过低对工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7.3.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加热器换热面结垢的因素 7.3.3 影响产水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7.3.4 影响产水含盐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7.4 维护管理 7.4.1 海水淡化装置的启用、停用、运行管理 7.4.2 海水淡化装置的维护保养 8.船舶辅锅炉装置 8.船舶辅锅炉装置 8.1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 8.1.1 性能参数 8.1.1.1 锅炉的蒸发量、蒸气参数、受热面积 8.1.1.2 锅炉的效率、蒸发率、炉膛热负荷 8.1.2 锅炉的结构 8.1.2.1 燃油锅炉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8.1.2.2 废气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8.1.2.3 燃油锅炉和废气锅炉的联系方法-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3 锅炉的附件 8.1.3.1 水位计的结构及维护管理 8.1.3.2 安全阀的结构、要求、调节和试验 8.2 锅炉燃油系统 8.2.1 燃烧设备及其管理 8.2.1.1 喷油器(压力式、回油式、转杯式、气流式)的结构和特点 8.2.1.2 配风器(旋流式、平流式)的结构和特点 8.2.1.3 电点火器及火焰感受器的结构和特点 8.2.1.4 燃烧器的管理要点 8.2.2 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 8.2.3 燃油燃烧的过程及特点;保证燃烧质量的主要条件 8.2.4 燃烧方面的主要故障及处理 8.3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 8.3.1 蒸气、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的组成和管理 8.3.2 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 8.3.3 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8.4 锅炉的管理 8.4.1 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 8.4.2 点火前准备和点火升汽注意事项 8.4.3 运行和停用的注意事项 8.4.4 水质化验与处理 8.4.5 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 8.4.6 锅炉的清洗 8.4.7 锅炉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附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1.2.3 往复泵的空气室、泵阀合并到 1.2.1 中并将“、主要部件”改为“和结构”以求表达准确。
《轮机英语考证学习指南》三管轮考试范围Unit1(主推进装置)删除的题目Lesson 1: 0012,0022,0024,0025,0028,0033,0035,0036,0037,0038.(10)Lesson 2:0071,0114,0155,0180,0182,0183,0184,0186,0189,0192,0193,0194,0197,0226 ,0227,0231.(26)Lesson 3: 全部保留。
Lesson 4: 0552,0553.0562,0564,0565,0580,0731,0732.(34)Lesson 5:0751,0786,0790,0816,0817,0818,0819,0820,0821,0822,0823,0824,0825,0827 ,0828,0829,0830,0831,0832,0833,0834,0835,0836,0843,0852,0853.(60)Lesson 6:0869,0870,0871,0891,0892,0893,0902,0904,0911,0915,0916,0917,0918,0919 ,0920,0921,0922,0928,0976.(79)Lesson 7:1018,1022,1053,1054,1055,1056,1057,1058,1059,1073,1077,1090,1113,1114 ,1115,1116,1123,1124,1125,1126,1127,1128,1129,1130,1147.(104)Lesson 8: 1201,1214,1245.(107)Lesson 9:1286,1289,1290,1291,1292,1296,1297,1298,1300,1301,1302,1313,1314,1315 ,1316,1317,1318,1319,1328,1329,1330,1331,1343,1344,1345,1346,1347,134 8,1349,1350,1351,1356,1357,1358,1359,1360,1364,1365,1366,1367,1368,13 70,1371,1374,1382,1383,1384,1385,1388,1389,1390,1395,1396,1399,1400,1 401,1402,1403,1408,1417,1419,1420,1421,1422,1423,1425,1428,1430,1431, 1432,1433,1434,1438,1439,1440,1441,1442,1443,1444,1445,1446,1447,1448 ,1449,1450,1451,1454,1455,1456,1457,1458,1561,1462,1463,1465,1466,146 7,1468,1469,1470,1471,1472,1473,1474,1475,1476,1478,1479,1480,1485,14 86,1487,1488,1489,1490,1491,1492,1493,1494,1502,1503,1504,1505,1506,1 507,1519,1533,1534,1535,1537,1540,1541,1542,1544,1545,1546,1547,1555, 1556,1557,1558,1559.(249)Lesson 10:1566,1567,1569,1570,1571,1573,1576,1578,1579,1580,1588,1593,1594,1597 ,1598,1599,1600,1601,1602,1603,1604,1605,1606,1607,1609,1610,1611,161 2,1613,1614,1615,1616,1617,1623,1624.Lesson 11: 题目1625~1634全部删除。
1.上图是海水淡化装置工作原理图1-冷凝器;2-蒸发器;3-真空喷射泵;4-滤器;5-海水泵;6-盐度计;7-淡水泵,图中3的作用是______。
A.控制加热介质B.控制淡水盐度C.提供海水D.抽真空和排盐水2.1工程大气压=______。
A.0.98MPaB.736cmHgC.1kgf/cm2D.760mmHg3.30kgf/cm2=______MPa。
A.29.4B.2.94C.294D.29404.CO2在食品冷藏中的作用是______。
A.CO2可以抑制细菌繁殖B.CO2可以杀灭细菌C.适当的CO2浓度可以抑制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CO2浓度越高越利于食品冷藏5.R134a的分子式是_______。
l2F2C.CH2FCF3D.NH36.R22制冷剂的分子式是_______。
l2F2C.CH2FCF3D.NH37.______不会造成锅炉水位升得比水位计水位更高和蒸汽携水量过大。
A.高水位时加强燃烧B.突然补水C.突然增大用汽量D.炉水含盐大8.______工况离心泵理论上会产生不平衡液压径向力。
A.导轮泵在设计B.导轮泵在非设计C.涡壳泵在设计D.涡壳泵在非设计9.______时船用燃油自动锅炉一般会自动停止喷油。
A.水位过高B.风压过高C.油压过高D.突然熄火10.安装螺杆泵机械轴封时,应在________涂上滑油。
A.静环与静环密封圈之间B.动环与静环之间C.动环与动环密封圈之间D.轴或轴套上11.按GB/T17451-1998规定,视图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
A.基本视图/旋转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B.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C.基本视图/旋转视图/斜视图/向视图D.主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12.薄壁零件连接宜采用______螺纹。
A.普通粗牙B.普通细牙C.三角形D.锯齿形13.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强_______给定空气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分压强,水蒸汽的温度_______水蒸汽分压强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1.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管理(一类二、三管轮)*1.1 船舶柴油主机备车操作●检查空气压力或电瓶电量。
●按系统进行检查,打开阀门。
(各系统及阀件熟知)●检查各部位连接紧固情况。
●检查轴系。
●打开示功阀。
●压油并盘车两圈以上。
●冲车检查。
●报驾驶台同意起动主机活车暖机。
●10秒内滑油起压,全面检查(声音、振动、温升等)●轴系及齿轮箱等检查●待一切正常后,停车回铃驾驶台。
(不检查油位、系统油、尾轴油管压油润滑、不盘车而直接启动,判定不合格)1.2 船舶柴油主机运行中的参数监测、调整及操作管理●按驾要求操纵主机。
发生不正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
●避免临界转速运转。
●调整主机工况。
●按系统检查液位、压力、温度(滑油、燃油、冷却水)。
●检查启动空气瓶压力、放残。
●检查轴系轴承油位、温度。
●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详细记载在轮机日志。
*1.3 发电柴油机启动及停车操作1、备车起动:●检查柴油机应正常,无妨碍杂物。
●按系统检查油、水等正常,打开阀门等。
●检查电器设备,打开警报器开关。
●检查油门位置,起动机器。
●柴油机起动后,检查仪表。
10秒内建立油压,暖机。
●逐渐增加转速至**转/分,当油、水温升起后,才能进行全负荷运转。
2、停车●卸去全部负荷,逐渐减速到最低稳定转速运行一段时间后停车。
●关闭相关辅助设备和阀件。
●寒冷季节放尽冷却水。
1、4发电柴油机运转中的管理:●巡回检查,(转速、液位、压力、温度,有无振动、泄漏)。
●检查报警监控系统。
机组有无异响,运转是否平稳。
*1.5 发电机组的并车、负荷转移分配及解列操作●按要求起动发电机组。
●调整待并发电机输出电压及频率至额定值或稍高于电网电压频率●同步表开关接通,调整发电机转速使指针缓慢顺时针转动(一圈约4秒)●指针转至正中红线前15度内接通并车电抗器,稳定后合主开关并切除电抗器及同步表●调整两发电机均分负载运行。
●先将待停发电机的负荷转至工作发电机组。
●断开待停发电机的主开关,调整工作发电机的电压及频率、(不熟悉操作过程及参数要点判定不合格)*1.6 酸性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及充电操作●做好清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一、避碰与信号5201:各类船长5202:各类驾驶员附件:-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二、船舶驾驶与管理5501:二类船长5502:二类驾驶员5503:三类驾驶员-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5.6 通航管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5.6.1《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5.7 船舶防污染管理5.7.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7.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5.8 其它最新的水上安全管理法律、法规√√√6 轮机常识6.1 船舶动力装置6.1.1 柴油机常用名词√√- 31 -6.1.2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6.1.3 其它动力装置6.1.3.1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6.1.3.2 电力推进装置基本结构√6.1.4 燃、润料基本知识√6.1.5 主推进动力装置的运行管理√6.2 船舶辅机与机舱管理6.2.1 离心泵、往复泵、齿轮泵的应用√√6.2.2 船用油水分离器或污水(油)柜的应用√√- 32 -6.3 船舶电气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6.3.1 船舶安全用电常识√√√6.3.2 柴油机电系的基本组成及功用√6.3.3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测量方法及日常维护管理√6.4 应急设备6.4.1 船舶应急设备的种类√√√6.4.2 应急舵机、应急电源、消防泵、水密门的作用及使用要点√√√7 内河船员职业素养7.1 职业道德√√√- 33 -7.2 法制观念 7.3 安全责任 7.4 应急处置 7.5 权益保护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三、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实际操作考试大纲(驾驶专业)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实际操作考试(3000 总吨及以上内河船舶除外)实际操作考试内容船长 - 34 -适用对象一类二类大副 二/三 船长 驾驶副员三类 航区 驾驶 (线) 员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 助航设备、通讯设备的操作1.1 磁罗经:用磁罗经测量方位 1.2 测深仪√√1.2.1 测深仪的操作√√1.2.2 水深数据的读取√√1.3 甚高频(VHF)无线电话1.3.1 VHF 的基本操作√√√√√1.3.2 值守频道√√√√√★ 1.4 船用雷达(长江水系以外的二类船员不作要求)1.4.1 雷达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操作) 1.4.2 用雷达识别目标√√√√ √√√√1.4.3 物标观测及数据获取√√√√1.4.4 假回波(物标)的识别√√√√★ 1.5 全球卫星导航仪(GPS)(长江水系以外的二类船员1不.5作.要1 全求球)卫星导航仪的基本操作(开机√√√√操作)- 3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5.2 全球卫星导航仪的定位导航功能√√√√★ 1.6 船载 AIS(黑龙江水系、非水网地区不作要求) 1.6.1 AIS 开机操作及数据输入 1.6.2 AIS 的信息获取及应用√√√√√ √√√√√2 船舶操纵 2.1 弯、窄、浅险槽航行操作2.1.1 上行航行操作√√√√√√2.1.2 下行航行操作√√√√√√2.2 掉头操纵√√√√√√2.3 抛起锚操纵2.3.1 抛锚操纵√√√√2.3.2 起锚操纵√√√√2.4 靠、离泊操纵2.4.1 靠泊操纵√√√√2.4.2 离泊操纵√√√√- 36 -2.5 桥区航行操作 2.6 闸(坝)区航行操作 3 应急应变 3.1 突遇能见度不良航行操作3.1.1 遇雾航行操作 3.1.2 遇雨(雪)航行操作 3.2 大风浪中船舶操纵 3.3 船舶失控应急 3.3.1 主机失灵应急处置 3.3.2 舵机失灵应急处置 3.3.3 船舶失电应急处置 3.4 船舶碰撞应急 3.4.1 碰撞前的紧急操船 3.4.2 碰撞后的应变措施 3.5 船舶火灾的应急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 √√√√√√ √√√√√√√√√√√√ √√√√√√ √√√√√√√√√√√√ √√√√√√ √√√√√√- 37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6 船舶触礁/搁浅的应急3.6.1 船舶触礁/搁浅前的紧急操船√√√√√√3.6.2 船舶触礁/搁浅后的应变措施√√√√√√3.7 船舶走锚应急3.7.1 走锚的判定√√√√√√3.7.2 走锚的应对措施√√√√√√3.8 人员落水应急3.8.1 人员落水(或发现有落水人员)后的紧 √ √ √ √ √ √急操船3.8.2 人员落水的施救措施 3.9 油污染应急√√√√√√ √√√√√√3.10 遇雷暴、飑线、热带气旋天气时应急操作 √ √ √ √ √ √4 货物积载与系固 4.1 重、大件货物积载与系固4.1.1 重、大件货物积载√√4.1.2 重、大件货物系固√√- 38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1.3 了解中拱和中垂的危害和预防措施√4.2 集装箱积载与系固4.2.1 集装箱积载√√4.2.2 集装箱船舶稳性的判断√√4.2.3 集装箱船舶稳性不足时的应对措施√√4.2.4 集装箱系固√√4.3 固体散装货物积载4.3.1 按照舱容比例合理分配货物√√4.3.2 装舱顺序√√4.3.3 平舱要求√√4.4 散装液体货物积载4.4.1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4.4.2 船舶稳性不足时的应对措施√√4.5 货物标志识读4.5.1 普通货物标志√√4.5.2 集装箱标志√√- 39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5.3 危险货物包装及标志√√5 海事案例分析 5.1 原因分析√√5.2 责任认定√√5.3 经验教训√√6 引航操作 6.1 航道熟悉情况6.1.1 航道情况:航标设置情况,浅滩、急流 √滩碍航情况,主要碍航物(礁石、沉船)位置,跨河建筑6物.1的.2位水置文及及通气航象规情定况等,如航道水流、水深、√气象等6情.1况.3 航行环境:锚地设置情况和进出锚地船√舶 6.2航行航情路况与、航渡法线及渡船渡运规律、渔船作业情况、挖沙作6业.2情.1况航等路选择√6.2.2 上下水航行方法√6.2.3 航行中吊向点、转向点、过河点、船位√选择和控制- 4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7 填绘、识读航道示意图7.1 主要助航标志的名称、位置、灯光性质(灯√色、发光形式)等;标注交通安全标志的位置★ 7.2 航行注意事项。
11 规则:船舶管理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管理8501: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 8502: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 8503: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504: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505: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506: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507: 未满 750KW 船舶轮机长 8508: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509: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 适用对象 8501 8502 8503 8504 8505 8506 8507 8508 8509考试大纲 1 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 1.1 船舶的发展与分类 1.1.1 船舶的发展概况 1.1.1.1 造船材料的发展 1.1.1.2 造船技术的发展 1.1.1.3 近年来船舶发展的突出 特点 1.1.2 船舶的分类 1.1.3 专用运输船舶的特点 1.2 船舶强度与构造 1.2.1 船体受力与强度 1.2.1.1 船体受力 1.2.1.2 船体强度 1.2.2 船体主要结构及其特点 1.2.3 船舶主要部位和舱室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1 甲板、平台、工作舱室 1.2.3.2 间隔舱、液舱(含双层底 ● 柜、空气管、溢流管、测深管、船底塞等) 1.3 船舶适航性控制 1.3.1 适航性基本知识 1.3.1.1 船舶尺度和船型系数 1.3.1.2 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1.3.1.4 吃水和水尺 1.3.2 船舶浮性 1.3.2.1 浮性概念 1.3.2.2 浮态 1.3.2.3 船舶抗横倾系统 1.3.3 船舶稳性 1.3.3.1 稳性分类 1.3.3.2 初稳性 1.3.3.3 稳性的基本衡准 1.3.3.4 稳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持稳 ● 性的措施 1.3.3.5 有关船舶稳性的 IMO 建议 ● 的知识 1.3.4 船舶抗沉性 1.3.4.1 抗沉性的基本概念 1.3.4.2 破损浸水形式 1.3.4.3 船舶分舱 1.3.4.4 密封与堵漏 1.3.5 船舶摇荡性 1.3.5.1 船舶摇荡运动形式 1.3.5.2 横摇与谐摇 1.3.5.3 船舶减摇装置 1.3.6 船舶操纵性 1.3.6.1 基本概念 1.3.6.2 操纵性的影响因素 2 船舶防污染管理 2.1 防污染公约和法规 2.1.1 MARPOL 公约及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3 载重线、干舷和储备浮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1 MARPOL 公约的功用、 基本 构架、适用范围 2.1.1.2 附则 I-防止油污染规则 有关规定 ●○ ● ◎ ◎ ● ● ● ◎ ●○ ● ◎ ◎ ● ● ●2.1.1.3 附则 II-防止散装有毒液 ◎ 体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4 附则 III-防止海运包装有 ◎ 害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5 附则 IV-防止生活污水污 ● 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6 附则 V-防止船舶垃圾污 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7 附则 VI-防止船舶造成大 ● 气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2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 管理国际公约 ◎2.1.3 美国《1990 年油污法》的主要 ● 内容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污染法规 2.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 境保护法》 ● ● ●◎● ●● ●● ●● ●● ●● ●● ●2.1.4.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 ● 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1.4.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 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 ● 规定》 2.2 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2.2.1 船舶防污染技术 2.2.1.1 船上储存 2.2.1.2 航行中处理 2.2.1.3 排岸接收 2.2.1.4 防止油污染的特殊措施 2.2.2 油水分离器 2.2.2.1 工作原理 2.2.2.2 典型结构 2.2.2.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3 焚烧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3.1 工作原理 2.2.3.2 典型结构 2.2.3.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4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2.2.4.1 工作原理 2.2.4.2 典型结构 2.2.4.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5 压载水处理技术 2.3 船舶防污染文书 2.3.1 防止油污染文书 2.3.1.1 防止油污证书 2.3.1.2 油类记录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1.3 溢油应急计划 (含溢油应 ● 变部署表) 2.3.2 防止垃圾污染文书 2.3.2.1 垃圾记录簿 2.3.2.2 垃圾管理计划 2.3.3 防止大气污染文书 2.3.3.1 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2.3.3.2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操作记 录 2.4 船舶污染事故及处理 2.4.1 污染事故的报告 2.4.2 发生油污染事故的处理 3 船舶营运安全管理 3.1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3.1.1 公约构成及主要内容 3.1.2 国际消防系统安全规则(FSS 规则) 3.1.4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 规则) 3.1.4.1 概述 3.1.4.2 主要内容 3.1.4.3 安全管理体系 3.1.4.4 发证、审核与监督 3.1.5 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 (LSA 规则) ●(ISPS 规则) 3.1.5.1 概述 3.1.5.2 主要内容 ○ ● ○ ● ○ ○ ◎ ○3.2《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有关要求 ○ 规定的职责 3.3 我国海上交通管理法规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 ● 全法》有关规定 3.3.2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 例》有关规定 ● ● ●● ●● ●● ●● ●● ●● ●● ●3.3.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 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 规则)有 ● 关规定 3.4 船舶证书与船舶检验 3.4.1 船舶证书 3.4.1.1 登记证书 3.4.1.2 入级证书 3.4.1.3 法定证书 3.4.2 船舶检验机构 3.4.3 船舶检验的类别、 船级符号和 附加标志 3.4.4 船级检验 3.4.4.1 船舶入级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4.2 保持船级检验(除 CMS、 ● PMS 之外) 3.4.4.3 循环检验(CMS)、机械计划 ● 保养系统检验(PMS) 3.4.5 法定检验 3.4.5.1 国际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 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3.4.5.2 国内海上航行船舶的法定 检验,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3.4.6 船舶公证检验 3.4.6.1 船舶公证检验性质、类别 ◎ ●● ● ●○ ○ ●◎ ● ●◎ ● ◎◎ ● ◎ ○ ○◎ ● ●◎ ●3.4.6.2 临时检验与船级检验、 法定 ● 检验的关系 3.4.7《海上营运船舶检验规程》的 ●若干规定 3.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 则》 3.5.1 总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2 船舶安全检查和处理3.5.3《船旗国监督检查记录簿》和 ●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使用规定 3.5.4 法律责任 3.6 港口国监督(PSC) 3.6.1 概述 3.6.2 主要的 PSC 组织 3.6.3 港口国监督程序 3.6.4 优先检查与扩大范围检查 3.7 机损事故处理 3.7.1 机损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3.7.2 机损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处理 ● 原则;机损事故报告的填写 3.7.3 机损事故的处理调查 4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 4.1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概念 4.1.1 船舶运输成本 4.1.2 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4.2 最佳航速的确定 4.2.1 营运船舶的经济航速 4.2.1.1 最低耗油率航速 4.2.1.2 最低燃油费用航速 4.2.1.3 最高盈利航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2 航速对续航力、燃油消耗量的 ● 影响 4.3 提高动力装置经济性的措施 4.3.1 选用高效节能型柴油机 4.3.2 提高船、机、桨的匹配性能 4.3.3 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4.3.4 动力装置的废热利用 5 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 5.1 船舶搁浅、 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 ●5.1.1 船舶搁浅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1.2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2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或锚泊时, 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 5.2.1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 5.2.2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锚泊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 5.3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5.3.1 全船失电的主要原因 5.3.2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5.3.3 防止船舶失电的安全措施 5.4 恶劣海况 5.4.1 风浪天航行 5.4.2 风浪天锚泊 5.4.3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航行 5.4.4 冰区航行 5.5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的应急措施 5.5.1 航行中舵机失灵的主要原因 5.5.2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应采取的 应急措施 5.6 弃船时的应急安全措施 5.6.1 弃船时轮机部人员的职责 5.6.2 弃船时轮机部的应急措施 5.6.3 有关法规对弃船时的安全规 定 5.7 轮机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7.1 上高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2 吊运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3 检修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4 车床、 钻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 5.7.5 清洗和油漆作业时的安全注 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6 焊接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5.7.7 压力容器使用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5.7.8 船舶机舱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5.7.9 封闭场所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项 5.7.10 燃油加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项 5.8 船舶应变部署 5.8.1 船舶应变部署表的有关内容 5.8.2 船员应变须知和操作须知的 有关内容 5.8.3 船舶消防演习与应急反应的 有关规定 5.8.4 船舶救生与应急反应的有关 规定 5.8.5 船舶医疗急救的有关规定 5.9 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1 应急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2 应急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3 应急救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4 其它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10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 5.10.1 船内通讯工具和信号装置的 组成和作用 5.10.2 中国船级社对船内通讯和信 号设备的有关规定 5.10.3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的注意事 项 6 船舶人员管理 6.1《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 公约》 6.1.1 STCW 公约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2 STCW 公约附则及 STCW 规则 ● A 和 B 部分主要精神 6 .2《2006 年海事劳工公约》 6.2.1 公约主要内容与框架 6.2.2 休息及工作时间 ◎ ◎◎ ◎ ◎○ ○ ○6.2.3 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社会 ◎ 保障6.3《国际卫生条例》的有关规定 6.4 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6.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 ◎ 有关规定 6.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的有关规定 6.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有 ● 关规定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 ● 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规定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 ● 则》的有关规定 6.8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6.8.1 海事局对船员的管理 6.8.2 海关对船员的管理 6.8.3 边防检查机关对船员的管理 6.8.4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船员的管 理 6.9 我国轮机部船员职责和行为准则 6.9.1 我国轮机部高级船员的职责 6.9.2 我国船舶轮机值班制度 6.9.3 我国船员调动交接制度 6.9.4 驾驶、 轮机联系制度的有关规 定 6.9.5 轮机日志的填写和所填读数 的意义 7 船舶维修管理 7.1 船机故障及船舶维修体系 7.1.1 船机故障 7.1.1.1 船机故障分类、故障原因 ◎ 及征兆 7.1.1.2 故障模式、故障规律 7.1.1.3 故障的影响因素 7.1.2 船舶维修方式和体系 7.1.2.1 现代船舶维修方式 7.1.2.2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5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 船机维修过程 7.2.1 船机拆验 7.2.1.1 船机拆卸原则和拆卸技术 7.2.1.2 船机拆卸过程中的检测 7.2.2 清洗 7.2.2.1 零件清洗的方法和应用 7.2.2.2 管系清洗的方法和应用 7.2.3 船机装配 7.2.3.1 船机装配的要求和装配方 法 7.2.3.2 船机装配的主要工作和装 配时的注意事项 7.3 船机零件的修复工艺 7.3.1 船机零件的修复 7.3.1.1 船机零件修复原则 7.3.1.2 选择修复工艺的原则 7.3.2 机械加工修复方法的种类、 特 点和应用范围 7.3.3 电镀工艺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 7.3.4 热喷涂工艺(喷涂和喷焊)原 ◎ 理、特点和应用 7.3.5 焊补工艺 7.3.5.1 焊补工艺及其特点和应用 7.3.5.2 铸铁件的焊补修理 7.3.6 金属扣合工艺 7.3.6.1 金属扣合工艺原理、工艺 特点 7.3.6.2 金属扣合工艺的种类和应 用 7.3.7 塑性变形修复法的原理、种类 和应用 7.3.8 粘接修复技术 7.3.8.1 有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 7.3.8.2 无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 7.3.9 研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9.1 研磨原理、工艺特点和应 用 7.3.9.2 船机零件的研磨修复 7.4 船机零件的缺陷检验 7.4.1 船机零件缺陷的一般检验 7.4.2 船机零件无损检验 7.4.2.1 渗透探伤的原理、种类、 特点及应用 7.4.2.2 磁粉探伤:原理、种类, 方法、特点及应用,磁化电流和退磁 7.4.2.3 超声波探伤:原理、特点 及应用 7.4.2.4 射线探伤:原理、特点及 应用 7.4.2.5 综合探伤及应用 7.5 轮机故障诊断技术 7.5.1 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的概念及 ● 应用 7.5.2 柴油机性能参数分析法及应用 ● 7.5.3 振动分析法及应用 ◎ 7.5.4 油液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 应用 7.5.5 红外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 应用 7.6 修船管理 7.6.1 修船的种类和原则 7.6.1.1 修船的种类 7.6.1.2 修船的原则 7.6.2 修船的组织 7.6.2.1 修船的准备工作 7.6.2.2 修船的组织工作 7.6.2.3 修船的监督与验收 7.6.3 坞修工程 7.6.3.1 轮机坞修的主要项目 7.6.3.2 坞修的准备工作 7.6.3.3 坞修工程的验收 7.6.4 交船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4.1 交验项目 7.6.4.2 系泊试验 7.6.4.3 航行试验 8. 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 8.1 船舶油料种类及特点● ● ●● ● ●◎ ◎ ◎◎ ◎ ◎● ● ●◎ ◎ ◎8.1.1 船舶燃油主要特性指标及油品 ● 种类 8.1.2 润滑油特有的特性指标,润滑 ● 油的种类、特点 8.2 燃油管理 8.2.1 燃油的加装 8.2.2 燃油的储存和驳运 8.2.3 燃油的使用管理 8.3 备件管理 8.3.1 备件的申请 8.3.2 备件的接收 8.3.3 备件的保管及使用 8.4 物料管理 8.4.1 物料的申请 8.4.2 物料的接收 8.4.3 物料的保管及使用 9 机舱资源管理 9.1 概述 9.1.1 “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9.1.3 管理的基本职能 9.1.3.1 计划与程序 9.1.3.2 组织与协调 9.1.3.3 领导与决策 9.1.3.4 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2 “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内涵 ●9.1.4 船舶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与排序 9.1.5 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9.1.6 机舱资源管理的概念 ● ●9.1.7 机舱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与与排序9.1.8 机舱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9.2 组织 9.2.1 船舶与轮机部组织结构 9.2.2 轮机部组织的原则与作用 9.2.3 组织成员的基本职责 9.3 轮机部团队 9.3.1 成熟班组形成的过程 9.3.2 团队成员的角色 9.3.3 团队的作用 9.3.4 团队成员的作用 9.3.5 团队工作的三环模式 9.3.6 优秀团队的特征 9.3.7 不同环境下班组工作的要点 9.3.8 对团队人员协调和激励的措 施 9.4 人为失误与预防 9.4.1 人为失误 9.4.2 情景意识 9.4.3 疲劳与压力 9.5 通信与沟通 9.5.1 通信及沟通的定义, 方式及特 点 9.5.2 有效沟通的原则 9.5.3 内部沟通与通信的方式及要 点 9.5.4 外部通信的方式及要点 9.5.5 通信与沟通的障碍与改进措 施 9.6 案例分析 9.6.1 救生 9.6.2 消防 9.6.3 堵漏 9.6.4 溢油 9.6.5 海盗袭击 9.6.6 碰撞搁浅 9.6.7 恶劣海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8 PSC 检查●●◎◎◎◎●◎◎轮机 11 规则: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1: 300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402: 750KW-3000KW 船舶大管轮 8403: 300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404: 750KW-3000KW 船舶二/三管轮 8405: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406: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适用对象考试大纲8401 8402 8403 8404 8405 84061 船舶电子、电气基础 1.1 直流电路 1.1.1 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1.2 电路基本定律 1.1.2.1 欧姆定律 1.1.2.2 基尔霍夫定律 1.2 正弦交流电路 1.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1.2.3 三相交流电源基本概念 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3 电与磁 1.3.1 磁场的基本概念 1.3.2 电磁感应定律 1.3.3 常用铁磁材料的性能 1.3.4 铁心损耗的产生及常见解决措施 1.4 电子器件及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半导体、PN 结的基本概念 1.4.2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1.4.3 稳压管的基本特性 1.4.4 使用万用表进行二极管性能测量与极性判别 1.4.5 单相整流电路 1.4.6 三相整流电路 1.4.7 滤波与稳压电路 1.4.8 晶体管的基本特性 1.4.9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特点 1.4.10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体管性能测量与极性判别 1.4.11 晶闸管的结构、特性 1.4.12 晶闸管的基本应用 1.4.13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闸管的性能测量及极性判别 1.4.1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外特性 1.4.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1.4.16 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4.17 RS 触发器、D 触发器和 JK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功能 2 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 2.1 直流电机的结构、励磁方式与运行特性 2.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1.2 直流电机的构造、励磁方式 2.1.3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2.1.4 直流电机的起动、调速及反转 2.2 变压器 2.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2.2 三相变压器的组成与应用 2.2.3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与要求 2.3 交流异步电动机 2.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参数 2.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2.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3.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2.3.7 单相异步电动机 2.4 控制电机及在船舶上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1 伺服电动机 2.4.2 测速发电机及应用 2.4.3 自整角机及舵角指示器、电车钟 2.5 船舶常用控制电器 2.5.1 常用控制电器的种类及其电路符号 2.5.2 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功用 2.5.3 继电器、电磁制动器的参数整定 2.5.3.1 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设定值与 幅差值的测试和调整 2.5.3.2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2.5.3.3 热继电器的整定 2.5.3.4 电磁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2.6 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 2.6.1 电动机的基本保护环节 2.6.2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环节 2.6.3 异步电机的典型控制电路与电路图识图方法 2.6.3.1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2.6.3.2 压力水柜水位自动控制电路 2.6.3.3 空压机自动控制电路 2.6.3.4 异步电机 Y-Δ 换接起动控制电路 2.6.3.5 电动机互为备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2.7 锚机、绞缆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7.1 锚机、绞缆机的运行特点 2.7.2 锚机、绞缆机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2.7.3 交流三速电动锚机控制电路原理 2.8 起货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8.1 起货机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2.8.2 起货机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 2.9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 2.9.1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9.2 舵机的操纵方式 2.9.3 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2.9.4 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 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 3.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3.1.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及空载特性 3.1.3 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及电枢反应 3.1.4 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及调节特性 3.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2.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3.2.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3.2.3 船舶电网分类、配电方式、电力系统的线制 3.3 船舶主配电板 3.3.1 船舶主配电板的组成与功能 3.3.2 船舶重要负载的供电方式 3.4 船舶应急电源系统 3.4.1 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功能、操作与管理要求 3.4.2 船用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3.5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5.1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 3.5.2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功能 3.6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3.6.1 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 3.6.2 同步发电机并车的操作方法 3.7 并联运行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频率调节 3.7.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调速特性及频率调节 3.7.2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的基本工 作原理 3.7.3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手动操作 方法 3.8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 率分配 3.8.1 自励恒压装置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3.8.2 不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 3.8.3 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 3.8.4 无刷发电机励磁系统 3.8.5 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配的基本工作原理 3.8.6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 配手动调节的方法 3.9 电站运行的安全保护 3.9.1 船舶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2 船舶发电机的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参数 的调整 3.9.3 船舶电网短路、过载保护 3.9.4 电网绝缘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规范》要求 3.9.5 船舶岸电接用的操作注意事项 3.10 轴带发电机 3.10.1 轴带发电系统的运行操作要求 3.10.2 轴带发电系统的管理要求 3.11 高压电力系统 3.11.1 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电气参数 3.11.2 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安全常识 3.12 船舶照明系统 3.12.1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3.12.2 船舶常用灯具和电光源 3.12.3 常用船舶照明控制线路 3.12.4 船舶照明系统的维护保养 3.13 船舶自动化电站 3.13.1 船舶自动化电站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3.13.2 船舶发电机的自动起动与停机 3.13.2.1 备用机组的自动起动 3.13.2.2 运行机组的自动解列与停机 3.13.2.3 重载询问的功用及实现重载询问的基本原理 3.13.2.4 发电机组自动顺序起动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3.3 交流发电机的自动并车 3.13.3.1 自动准同步并车条件,包括电压、频率和相位的 要求 3.13.3.2 自动并车装置的控制流程 3.13.4 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3.13.4.1 频率与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3.13.4.2 并联运行机组对调速特性的要求,有功功率均匀 分配对各台发电机组调速器调差特性的要求 3.13.5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3.13.5.1 自动电压调整器 3.13.5.2 交流发电机组电压调差特性的基本概念,并联运 行机组为实现无功功率的均匀分配, 对各台发电机电压调差特性的 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综合保护 3.13.6.1 对短路、过载、欠压、逆功保护的要求 3.13.6.2 对分级卸载的要求 3.13.7 船舶自动化电站的操作和管理要求 4 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故障诊断与功能测试 4.1 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安全要求 4.1.1 船舶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4.1.2 船舶电气火灾的预防 4.1.3 船舶电气设备的船用条件及船检规定 4.1.4 电缆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4.1.5 船舶电气设备的接地的意义和要求 4.1.6 电气设备绝缘的意义和要求 4.1.7 常用电工绝缘材料的类型和等级 4.1.8 船舶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4.2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与控制线路装配 4.2.1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 4.2.2 电气控制线路装配 4.3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电子控制线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 焊接与装配 4.3.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4.3.2 电子控制线路识图 4.3.3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 4.3.4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测试 4.4 电气控制箱的常见故障查找与排除 4.4.1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可能存在的环节 4.4.2 运用断电或带电查线法寻找故障点,并排除故障 4.5 船用电机的维修 4.5.1 交流电动机解体维修的方法与操作 4.5.2 交流电动机装配并恢复功能的方法与操作 4.5.3 电机受潮、绕组绝缘值降低时的处理方法 4.5.4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故障排除 4.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主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4.6.1 自动空气断路器的维护、常见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4.6.2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判 断方法 4.6.3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方法 4.6.4 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判断方法 4.6.5 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排除方法 4.6.6 船舶电网绝缘降低和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 4.6.7 照明设备的维护 4.6.8 船舶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检查 4.6.9 发电机主开关跳闸的应急处理 5 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 5.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5.1.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5.1.2 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5.1.3 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5.1.4 评价反馈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5.2 自动化仪表的基本知识 5.2.1 自动化仪表的主要品质指标 5.2.2 气动仪表的气动元部件及组成原理 5.3 调节器及其调节作用规律 5.3.1 位式调节器 5.3.2 比例调节器 5.3.3 比例微分调节器 5.3.4 比例积分调节器 5.3.5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5.4 传感器与变送器 5.4.1 船舶机舱常用传感器 5.4.1.1 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转换电路及其补偿措施 5.4.1.2 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压力检测原理 5.4.1.3 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液位检测原理 5.4.1.4 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流量检测原理 5.4.1.5 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其转速和转向检测原理 5.4.2 变送器 5.4.2.1 气动差压变送器 5.4.2.2 电动差压变送器 5.5 执行机构 5.5.1 气动执行机构 5.5.2 电动执行机构 5.6 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1 比例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 5.6.2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6 船舶计算机及船舶网络基础 6.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6.2 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6.2.1 单片机系统的结构组成 6.2.2 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 6.2.3 数模转换(D/A)和模数转换(A/D)的基本概念及模拟 量输入/输出接口 6.2.4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念 6.3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 6.3.1 PLC 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船用 PLC 的常见类型 6.3.2 常用输入/输出模块的类型及其功能 6.3.3 常用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6.3.4 梯形图基础知识 6.3.5 PLC 网络基础知识 6.4 船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4.1 计算机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6.4.2 船用现场总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6.4.3 船舶以太网的结构及网络设置 7 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7.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1.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1.1.2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1.2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2.1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1.2.2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操作与管理 7.2 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7.2.1 燃油供油单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2.2 测粘计工作原理 7.2.3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7.2.4 燃油供油单元的综合控制 7.2.5 燃油供油单元的操作与管理 7.3 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7.3.1 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2 EPC-50 分油机控制系统 7.3.3 净油单元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4 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 7.4.1 自清洗滤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4.2 自清洗滤器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5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 7.5.1 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5.2 液舱遥测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5.3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8 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 8.1 船舶蒸汽锅炉自动控制的基本内容 8.2 锅炉水位的自动控制 8.2.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水位双位控制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 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2 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其控 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3 船舶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8.3 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 8.3.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 ◎◎ ◎◎ ◎◎ ◎◎ ◎ ◎◎ ◎ ◎◎◎○○◎○◎◎○○◎◎○ ◎○ ◎◎ 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3.2 大型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 原理及最佳 风油比实现方法 8.4 燃烧时序控制 8.4.1 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元部件 8.4.2 PLC 控制的燃烧时序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8.4.3 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点及其常见故障的 分析和排除方法 8.5 船舶蒸汽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 9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 9.1 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主要类型 9.2 主机遥控系统的气源及主要气动元部件 9.3 车钟系统及操纵部位的转换 9.3.1 车钟的种类及其发讯原理 9.3.2 操纵部位转换 9.4 主机遥控系统的逻辑控制 9.4.1 主机换向逻辑条件及其实现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8303)1.础理论知识1.1 机械制图1.1.1机械制图1.1.1.1 物体的投影及三视图1.1.1.2 基本体的投影、截切和相交1.1.1.3 组合体的视图1.1.1.4 视图的尺寸标注1.1.2 物体表达方法1.1.2.1 视图种类及其应用1,1,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1,1,2,3 断面图的种类及其应用1.1.3 标准件、常用件1.1.3.1 标准件的含义1,1,3,2 船用常用件的基本要素、种类、用途及符号1.1.4 零件图1.1.4.1 零件图的定义、内容及视图表达1,1,4.2 读零件图1.1.5 装配图1.1.5.1 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1,1,5.2 读装配图1.2 流体力学1.2.3 流体运动学基础1.2.3.2 连续性方程及应用1.3 工程热力学1.3.5 水蒸气1.3.5.1 水蒸汽的基本概念1,3,5,2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及其特点1.3.8 气体动力循环1.3.8.1 内燃机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的原理1.3.8.5 燃气轮机装置动力循环1.3.9 蒸汽动力循环1.3.9.2 蒸汽轮机装置及理想循环1.3.11 湿空气1.3.11.1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1.3.11.2湿空气的典型过程1.6 仪表与量具1.6.1国际制单位中的常用单位、法宝计量单位1.6.2 轮机工程中常用的国际单位与工程单位、英制单位的换算2.用泵2.1 基础知识2.1.1 泵的分类2.1.2 砂的性能参数2.2 往复泵2.2.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2.2.2 泵的作用数、泵的正常吸排条件2.2.3 往复泵的结构2.2.4 往复泵性能特点2.2.5 电动往复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2.6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2.3 齿轮泵2.3.1 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3.2 各种齿轮泵的性能特点2.3.3 齿轮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3.4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2.4 螺杆泵2.4.1 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2螺杆泵的受力分析2.4.3 螺杆泵的性能特点2.4.4 螺杆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5 离心泵2.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2.5.2 离心泵的一般结构2.5.3 离心泵的轴向平衡力2.5.4 离心泵的的性能2.5.5 离心泵的汽蚀及自吸2.5.6 离心泵工况调节2.5.7 离心泵串、并联工作2.5.8 离心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5.9 离心泵在货油系统中的应用2.6 旋涡泵2.6.1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工作原理2.6.2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结构2.6.3 旋涡泵的管理及维护2.7 喷射泵2.7.1 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7.2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2.7.3 其他(蒸汽、空气)船用喷射器的特点3.船舶辅助管系3.1 管系的基本知识3.2 舱底水系统3.3 压载水系统3.4 消防系统3.5 日用海、淡水系统3.6 通风系统3.6.1 船用风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特点3.6.2 机舱通风系统的组成、管理要点4.活塞式空气压缩机4.1理论基础4.1.1 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4.1.2 容积流量、输气系数和影响输气系数的因素4.1.3 功率和效率4.1.4 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4.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4.2.1 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液分离器)4.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4.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4.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4.3.1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4.3.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5.船舶制冷装置5.1 理论知识5.1.1 冷库冷藏条件5.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5.1.5 常用制冷剂、载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5.2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5.2.1 制冷压缩机5.2.1.1 活塞制冷压缩机5.2.2制冷装置辅助设备5.2.2.1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视液镜的功用5.2.3自动控制元件5.2.3.1 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功用、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6.1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6.1.1 对船舶空调的要求6.1.2 船舶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完全集中式、区域再热式、未端电加式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及特点6.2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6.2.1 中央空调器6.2.2 直布式布风器6.3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6.3.1船舶空调装置冬、夏季的温度自动控制6.3.2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季的相对湿度自动控制6.4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分析与处理7.船舶液压设备7.1液压元件7.1.1 液压控制阀7.1.1.1 主要液压控制阀(包括比例阀)的分类、功用、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7.1.2 液压泵7.1.2.1 液压泵的功用和图形符号7.1.2.4 液压泵的使用管理7.1.3 液压马达7.1.3.1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转速、扭矩和功率7.1.3.2 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7.1.3.4 液压马达的使用管理7.1.4 液压辅件7.1.4.1 滤油器的性能参数、主要类型、选择及使用管理7.1.4.2 油箱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7.1.4.3 蓄能器的功用和使用管理7.1.4.4 O型密封圈的使用与保管7.2 液压舵机系统7.2.1 舵的作用原理7.2.1.1 舵叶分类7.2.3 阀控型舵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7.2.4 泵控型舵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7.3 甲板机械7.3.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7.3.1.1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满足的要求及主要设备7.3.1.2 回转起货机(克令吊)的安全保护装置7.3.2 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7.3.2.7 锚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2.3.8 自动绞缆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2.3.9 绞缆机的刹车力试验方法7.3.3 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7.3.3.1 液压油的污染及污染的原因和危害7.3.3.2 液压油污染度标准、污染控制及更换7.3.3.3 液压油温度对工作的影响及温度过高的原因7.3.3.4 液压机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8.造水机8.1 船舶对淡水水量和含盐量的要求8.2 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8.3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8.4 典型设备8.4.1 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淡化装置的结垢和系统8.4.2 盐度计的检测原理和调试方法8.5 工况分析8.5.1 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度对工况的影响及控制8.5.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加热器结垢的因素8.5.3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的因素及处理8.5.4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产水含量盐的因素及处理8.6 维护管理8.6.1 海水淡化装置的启用、停用、运行管理8.6.2 海水淡化装置的维护保养9..船用锅炉9.1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9.1.1 锅炉的性能参数9.1.2 锅炉的结构9.1.2.1燃油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9.1.2.2 废气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9.1.2.4 燃油锅炉和废气锅炉的联系方法9.1.3 锅炉附件9.1.3.1 水位计的结构及维护管理9.1.3.2 安全阀的结构、要求、调节和试验9.2 锅炉燃油系统9.2.1 燃烧设备及其管理9.2.1.1 喷油器的结构和特点9.2.1.2 配风器的结构和特点9.2.1.3 电点火器及火焰感受器的结构和特点9.2.1.4 燃烧器的管理要点9.2.2 燃烧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9.2.3 燃油燃烧的过程及特点:保证燃烧质量的主要条件9.2.4 燃油方面的主要故障及处理9.3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9.3.1 蒸汽、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组成和管理9.3.2 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9.3.3 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9.4 锅炉管理9.4.1 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9.4.2点火前的准备、点火升汽、运行和停用的注意事项9.4.3 炉水处理9.4.4 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9.5 废气锅炉管理9.5.1 典型废气锅炉系统9.5.2 废气锅炉烟灰积垢与着火的分析及预防END。
轮机英语考试大纲(船舶二三管轮)88分分值分布内容及其章节考点88分1.船舶主推进装置1.1船舶动力装置概述1.1.1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 1 1.2船舶柴油机1.2.1基本特性指标√ 2 1.2.2船舶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5 1.2.2船舶柴油机的工作系统、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7 1.2.3船舶柴油机的运行管理√ 3 1.3船舶推进装置1.3.1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 1 2.船舶辅助机械2.1船用锅炉2.1.1船用锅炉的类型√ 1 2.1.2新型船用锅炉的结构特点√ 1 2.1.3船用锅炉的运行管理√ 1 2.1.4船用锅炉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2 2.2船用泵2.2.1船用泵类型√ 1 2.2.2常见船用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1 2.2.3船舶通用泵系的布置原则和特点√ 1 2.2.4常见船用泵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 2 2.3船舶制冷和空调装置2.3.1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 1 2.3.3船舶空调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 1 2.3.5船舶空调装置的运行管理√ 1 2.3.7船舶空调装置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4船舶防污染设备2.4.1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 2.4.2焚烧炉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 2.4.3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1 2.5分油机和海水淡化装置2.5.1分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3 2.5.2海水淡化原理√ 1 2.5.3海水淡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和运行管理√ 1 2.6船舶甲板机械2.6.1液压泵、控制阀件和油马达的结构特点√ 2 2.6.2起货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6.3锚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6.4绞缆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故障分析和排除√ 1 2.6.6液压系统管理√ 2 3. 船舶电气和自动化3.1船用发电机3.1.1船用发电机的结构特点√ 2 3.1.2船用发电机的并车和解列√ 2 3.1.3船用发电机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1 3.2船用配电板3.2.1主配电板的分类及组成√ 1 3.2.2应急配电板√ 1 3.2.3配电箱√ 1 3.3船舶电气设备3.3.1船舶电气设备概况√ 1 3.3.2电气控制设备√ 1 3.3.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 2 4.船舶轮机管理4.1操作规程4.1.1备车√ 1 4.1.2巡回检查√ 1 4.1.3完车√ 1 4.2 安全管理知识4.2.1轮机部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 4.2.2船舶防火防爆的措施及守则√ 3 4.2.3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1 4.2.4船员个人安全知识√ 1 4.3 油、物料和备件的管理4.3.1燃油的管理√ 1 4.4 船舶修理和检验4.4.1修理的类别√ 14.4.2轮机坞修工程√ 1 4.4.4船舶检验的类别与作用√ 1 4.5 防污染管理及PSC检查4.5.1《油类记录簿》与IOPP证书的管理√ 2 4.5.2PSC检查中的明显理由与更详细检查√ 1 4.5.3PSC检查报告和缺陷的纠正√ 1 5. 国际公约、规则的阅读与理解5.1STCW公约5.1.1STCW78/95公约中有关轮机值班的基本原则√ 1 5.1.2轮机员的基本职责和道德√ 1 5.1.3机驾联系制度√ 1 5.2MARPOL公约5.2.1MARPOL73/78公约中有关含油污水的排放规则√ 1 5.2.2有关国家、港口的防污染规则√ 1 5.3SOLAS公约5.3.2SOLAS公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1 5.4ISM、ISPS等规则和公约5.4.1ISM规则简介√ 1 5.4.2ISPS规则简介√ 1 5.4.3其他最新公约和规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培训熟悉大纲训练02科目:船舶辅机适用对象: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1、断电且吸排截止阀开着时,高压液体倒灌不会反转的泵是____。
A、齿轮泵B、螺杆泵C、离心泵D、往复泵答案: D2、下列锅炉火焰感受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火焰感受器是感受锅炉区域火警的B、装有两个火焰感受器,一个在用,一个备用,也可同时投入使用C、火焰感受器为一热敏元件D、应经常清洁火焰感受器外的玻璃片答案: D3、____、油温过低或吸入空气将大大降低螺杆泵的排量,并往往是产生噪音和振动的原因。
A、安全阀设定压力过低B、安全阀设定压力过高C、排出管路脏堵D、吸入滤器堵塞答案: D4、离心泵管路系统中的吸入液面高度降低,____。
A、离心泵的扬程增大B、管路特性曲线变平坦C、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峭D、管路特性曲线向下平移答案: A5、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度主要靠调节____来控制。
A、给水量B、冷却水流量C、加热水流量D、凝水泵流量答案: B6、先导型顺序阀是____开启。
A、有控制油压信号时B、工作压力高时C、无控制油压信号时D、按时间顺序答案: A7、水管锅炉的基本特点是____。
A、烟气在受热面管内流动,炉水也在管内流动B、烟气在受热面管内流动,炉水在管外流动C、烟气在受热面管外流动,炉水在管内流动D、烟气在受热面管外流动,炉水也在管外流动答案: C8、以下最理想的感湿元件是____。
A、电阻式B、电容式C、毛发式D、尼龙薄膜式答案: B9、叶片固定型旋流式配风器拉杆调节的是____。
A、一次风风量B、二次风风量C、三次风风量D、四次风风量答案: A10、一般可通过____来判断锅炉燃烧器喷孔已结焦。
A、燃烧火炬不对称或其中有黑色条纹B、锅炉燃油消耗量变小C、锅炉产生的蒸汽量过小D、锅炉产生的蒸汽压力过低答案: A11、有关影响锅炉压力式喷油器雾化质量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
船舶辅机
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试大纲(8303)
1.础理论知识
1.1 机械制图
1.1.1机械制图
1.1.1.1 物体的投影及三视图
1.1.1.2 基本体的投影、截切和相交
1.1.1.3 组合体的视图
1.1.1.4 视图的尺寸标注
1.1.2 物体表达方法
1.1.
2.1 视图种类及其应用
1,1,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1,1,2,3 断面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1.1.3 标准件、常用件
1.1.3.1 标准件的含义
1,1,3,2 船用常用件的基本要素、种类、用途及符号
1.1.4 零件图
1.1.4.1 零件图的定义、内容及视图表达
1,1,4.2 读零件图
1.1.5 装配图
1.1.5.1 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1,1,5.2 读装配图
1.2 流体力学
1.2.3 流体运动学基础
1.2.3.2 连续性方程及应用
1.3 工程热力学
1.3.5 水蒸气
1.3.5.1 水蒸汽的基本概念
1,3,5,2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及其特点
1.3.8 气体动力循环
1.3.8.1 内燃机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的原理
1.3.8.5 燃气轮机装置动力循环
1.3.9 蒸汽动力循环
1.3.9.2 蒸汽轮机装置及理想循环
1.3.11 湿空气
1.3.11.1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
1.3.11.2湿空气的典型过程
1.6 仪表与量具
1.6.1国际制单位中的常用单位、法宝计量单位
1.6.2 轮机工程中常用的国际单位与工程单位、英制单位的换算
2.用泵
2.1 基础知识
2.1.1 泵的分类
2.1.2 砂的性能参数
2.2 往复泵
2.2.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2.2.2 泵的作用数、泵的正常吸排条件
2.2.3 往复泵的结构
2.2.4 往复泵性能特点
2.2.5 电动往复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2.2.6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2.3 齿轮泵
2.3.1 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3.2 各种齿轮泵的性能特点
2.3.3 齿轮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2.3.4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2.4 螺杆泵
2.4.1 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4.2螺杆泵的受力分析
2.4.3 螺杆泵的性能特点
2.4.4 螺杆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2.5 离心泵
2.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5.2 离心泵的一般结构
2.5.3 离心泵的轴向平衡力
2.5.4 离心泵的的性能
2.5.5 离心泵的汽蚀及自吸
2.5.6 离心泵工况调节
2.5.7 离心泵串、并联工作
2.5.8 离心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2.5.9 离心泵在货油系统中的应用
2.6 旋涡泵
2.6.1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工作原理
2.6.2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结构
2.6.3 旋涡泵的管理及维护
2.7 喷射泵
2.7.1 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7.2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2.7.3 其他(蒸汽、空气)船用喷射器的特点
3.船舶辅助管系
3.1 管系的基本知识
3.2 舱底水系统
3.3 压载水系统
3.4 消防系统
3.5 日用海、淡水系统
3.6 通风系统
3.6.1 船用风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特点
3.6.2 机舱通风系统的组成、管理要点
4.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4.1理论基础
4.1.1 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
4.1.2 容积流量、输气系数和影响输气系数的因素
4.1.3 功率和效率
4.1.4 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
4.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
4.2.1 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液分离器)
4.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
4.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
4.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
4.3.1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4.3.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5.船舶制冷装置
5.1 理论知识
5.1.1 冷库冷藏条件
5.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5.1.5 常用制冷剂、载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
5.2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
5.2.1 制冷压缩机
5.2.1.1 活塞制冷压缩机
5.2.2制冷装置辅助设备
5.2.2.1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视液镜的功用
5.2.3自动控制元件
5.2.3.1 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
调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功用、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1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
6.1.1 对船舶空调的要求
6.1.2 船舶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完全集中式、区域再热式、未端电加式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及特
点
6.2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
6.2.1 中央空调器
6.2.2 直布式布风器
6.3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
6.3.1船舶空调装置冬、夏季的温度自动控制
6.3.2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季的相对湿度自动控制
6.4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分析与处理
7.船舶液压设备
7.1液压元件
7.1.1 液压控制阀
7.1.1.1 主要液压控制阀(包括比例阀)的分类、功用、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7.1.2 液压泵
7.1.2.1 液压泵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7.1.2.4 液压泵的使用管理
7.1.3 液压马达
7.1.3.1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转速、扭矩和功率
7.1.3.2 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7.1.3.4 液压马达的使用管理
7.1.4 液压辅件
7.1.4.1 滤油器的性能参数、主要类型、选择及使用管理
7.1.4.2 油箱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
7.1.4.3 蓄能器的功用和使用管理
7.1.4.4 O型密封圈的使用与保管
7.2 液压舵机系统
7.2.1 舵的作用原理
7.2.1.1 舵叶分类
7.2.3 阀控型舵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7.2.4 泵控型舵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7.3 甲板机械
7.3.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
7.3.1.1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满足的要求及主要设备
7.3.1.2 回转起货机(克令吊)的安全保护装置
7.3.2 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
7.3.2.7 锚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7.2.3.8 自动绞缆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7.2.3.9 绞缆机的刹车力试验方法
7.3.3 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
7.3.3.1 液压油的污染及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7.3.3.2 液压油污染度标准、污染控制及更换
7.3.3.3 液压油温度对工作的影响及温度过高的原因
7.3.3.4 液压机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8.造水机
8.1 船舶对淡水水量和含盐量的要求
8.2 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8.3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8.4 典型设备
8.4.1 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淡化装置的结垢和系统
8.4.2 盐度计的检测原理和调试方法
8.5 工况分析
8.5.1 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度对工况的影响及控制
8.5.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加热器结垢的因素
8.5.3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的因素及处理
8.5.4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产水含量盐的因素及处理
8.6 维护管理
8.6.1 海水淡化装置的启用、停用、运行管理
8.6.2 海水淡化装置的维护保养
9..船用锅炉
9.1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
9.1.1 锅炉的性能参数
9.1.2 锅炉的结构
9.1.2.1燃油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9.1.2.2 废气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9.1.2.4 燃油锅炉和废气锅炉的联系方法
9.1.3 锅炉附件
9.1.3.1 水位计的结构及维护管理
9.1.3.2 安全阀的结构、要求、调节和试验
9.2 锅炉燃油系统
9.2.1 燃烧设备及其管理
9.2.1.1 喷油器的结构和特点
9.2.1.2 配风器的结构和特点
9.2.1.3 电点火器及火焰感受器的结构和特点
9.2.1.4 燃烧器的管理要点
9.2.2 燃烧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
9.2.3 燃油燃烧的过程及特点:保证燃烧质量的主要条件9.2.4 燃油方面的主要故障及处理
9.3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
9.3.1 蒸汽、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组成和管理
9.3.2 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
9.3.3 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9.4 锅炉管理
9.4.1 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
9.4.2点火前的准备、点火升汽、运行和停用的注意事项9.4.3 炉水处理
9.4.4 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
9.5 废气锅炉管理
9.5.1 典型废气锅炉系统
9.5.2 废气锅炉烟灰积垢与着火的分析及预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