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井筒冻结施工
- 格式:doc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14
冻结法井筒施工顺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准备阶段:包括冻结站安装、冻结管路连接、冻结系统调试等。
冻结阶段:开始冻结,形成人工冻土帷幕,一般分积极冻结和消极冻结。
融沉注浆阶段:当井筒掘进到冻结壁交圈并基本趋于稳定时,可对井筒外壁采用单液水泥浆封水,停止冻结后人工进行注浆,以达到堵住透水点的目的。
井筒掘砌作业:在冻结壁达到设计厚度后,即可进行井筒掘砌作业,直到顺利穿过不稳定地层为止。
拆除冷冻站,拔出冻结管,充填冻结孔,冻结壁自然解冻,恢复地层初始状态。
此外,还需要注意井口安装和提升系统安装。
具体施工顺序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建议查阅相关工程案例以获取具体信息。
井筒冻结法施工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冻结法在井筒不稳定表土层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空间的相对缩小,开发地下空间己经成为人类扩大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目前,在其他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冻结法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但随着掘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作业深度的不断增加冻结法施工的一些技术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给提高井筒建设质量带来了不少困难,必须应引起建设者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分析了当前冻结法施工中较为常见问题,并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井筒冻结法;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由于我国地层条件比较复杂,在一些地区井筒建设无法采用普通凿井法凿井,需要采用冻结法、沉降法和盾构法等特殊凿井技术进行建设;当建设井筒地层为不稳定厚表土层时,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以冻结法为主;并且煤矿向深部开采延伸,其井筒往往要穿过特殊地层,如过含水丰富或碎破的基岩,都要采用冻结法施工;因此,冻结法施工是广泛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
以某矿为例,在建井时期,由于井检孔资料涌水量情况测定不准确,井筒下部涌水量较小,故上部井筒施工采用冻结法,下部采用普通法凿井,当井筒掘砌至下部时,井下涌水量较大,无法继续进行掘砌,只能再次使用冻结法冻结,随后进行施工。
1、井筒冻结法的概述所谓的冻结法是指在地下工程施工之前,采用人工技术制冷,将地下工程周围的含水或者含有松散碎石岩层冻结,形成冻土结构物、冻结壁,用来承受来自地层中压力和隔绝砂子和地下水涌入,然后在形成冻土结构中进行开挖、支护的特殊施工方法称为人工冻结法(简称冻结法)。
一般岩土工程冻结法通常是以氨为制冷工质,通过其气化过程吸收热量的物理现象实现冻结井筒周围含水松散、不稳定的冲积层及基岩含水层的目的,以形成达到工程安全标准的冻结壁,并在其临时保护作用下进行掘砌作业的施工方法,其关键工艺分为冻结孔设计及处理、冻结过程和掘砌作业等部分。
由于冻结法具有支护结构灵活、适应性强、可控性高、隔水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不稳定表土层的井筒施工中,但随着掘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作业深度的不断增加,地下空间的不确定性也使该方法的技术缺陷逐渐暴露了出来。
关于立井冻结法施工的说法
立井冻结法施工是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冰点高于-2℃、地下水流速小于5m/d、地温低于35℃、冲积层厚度小于700m、冻结深度小于950 m的立井井筒。
这种方法通过制冷技术暂时冻结加固立井井筒周围的不稳定地层,隔绝地下水后进行凿井。
在立井冻结法施工过程中,制冷站是关键设施,它集中设置了制冷设备和设施,为地层冻结提供负温循环盐水。
冲积层是覆盖在基岩露头之上的第三系第四系地层。
通过人工制冷方法,使松散不稳定含水地层冻结,形成含有冰的土(岩)。
冻结壁是立井冻结法施工中形成的封闭冻结帷幕,具有一定的厚度、强度和深度。
冻结壁形成期是从开始冻结至达到冻结壁设计要求的时间,也称为积极冻结期。
而冻结壁维持期是冻结壁达到设计要求后,为维持其设计性能的时间。
立井冻结法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1277-2018矿山立井冻结法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同时还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应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实施绿色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复杂地质条件下竖井井筒冻结法施工技术探析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竖井井筒冻结法施工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施工原理、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析。
复杂的地质条件是指地下存在大量的岩石、土壤等杂质物质,并且地下含水量较高。
这种地质条件下的井筒冻结工程施工需要考虑杂质物质对施工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地下水干扰施工的进行。
针对这种地质条件,施工队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情况,选择适合的冻结材料和施工工艺。
竖井井筒冻结法施工的原理是利用冻结材料的低温特性,通过冷冻机组将低温制冷剂通过输送管道导入到井筒中,使井筒内部温度降低到冰冻点以下,从而形成冻结带,固化地下杂质物质和地下水,保持井筒的稳定和安全。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工作,如地表封堵、深层水井建设等。
然后,在选取冻结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低温特性和抗冻性能,以保证施工的效果。
接下来是冷却系统的建设,包括冷却机组的安装和管道的布置。
在冷冻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分布,以保证冻结带的形成和稳定。
在冻结完成后需要进行井筒固化和后续工作的施工,如锚固、混凝土注浆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施工队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其次是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避免温度过低导致井筒结构的破坏。
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冻结材料,以及对杂质物质和地下水的处理等。
复杂地质条件下竖井井筒冻结法施工技术探析竖井井筒冻结法是地下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更显示其优越性。
本文从施工技术角度对竖井井筒冻结法的关键技术进行探析。
1. 冻结材料选择冻结材料选择对竖井井筒冻结法施工影响较大,目前常用的冻结材料包括:冰、混凝土、石膏、氯化钠、氟化钠等。
其中,冰是较为常用的材料,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但需要考虑环保因素。
混凝土成本较高,但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长时间锁固的情况。
石膏成本较低,但强度较弱,适用于短期锁固,例如在岩溶地区使用。
氯化钠、氟化钠等含盐冻结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下水环境带来影响,需考虑环境保护等因素。
2. 外套方案选择外套方案选择对施工过程中的过程参数和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一般可根据不同岩土体、地质条件、孔深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外套方案。
常见的外套方案包括:聚乙烯薄膜、单轴隔离布、双轴隔离布、自充气管等。
选择合适的外套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冻结筒壁变形和水压力影响,保证冻结效果和施工安全。
3. 壁面防渗措施竖井井筒施工过程中,由于岩土的渗透性,会出现管壁周围的泥浆浸透现象,影响冻结效果。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可采用防渗涂料、注浆等方式进行处理,以确保管壁能够有效锁住地下水。
4.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冻结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冻结效果和施工安全。
一般应根据不同的冻结材料和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温度控制方案,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控温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以确保冻结效果和安全施工。
综上所述,竖井井筒冻结法在地下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但考虑到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冻结材料、外套方案、防渗措施和温度控制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矿山井筒冻结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探讨摘要:结合矿区井筒的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情况,介绍了井筒冻结法施工的特点, 针对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如外层井壁局部压坏、透水及涌砂、偏孔等典型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为类似地层冻结法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冻结施工原理;施工难题;措施与对策中图分类号: T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情况1.1 地质特征某矿区其地层分布主要为第四系、第三系地层, 第四系厚度为145~185m, 地层主要组成为砾砂、粗粒砂、中砂及细砂岩, 其中包括一些间断的亚粘土和粘土层;第三系地层广泛分布于该煤田区域,厚度为5~115m , 主要组成为泥岩、含泥砂岩和砂砾岩, 其中泥岩居多, 约占37%~86.1%。
1.2 水文地质情况该矿区第四系、第三系含水层多。
分上部、中部及下部含水层, 上部含水层是矿井的主要含水层, 厚度30~60m,由细、中、粗砂组成,含水性、透水性好, 涌水量为11.48L/sm,渗透系数26.65m/d,为承压水, 水位标高64.2m;中部含水层厚度约65~75m 涌水量为4.39L/sm , 渗透系数12.97m/d,为承压水, 水位标高为64.16m;下部含水层透水性较差, 厚度约5m , 涌水量约为0.6L/sm , 渗透系数1.87m/d , 为承压水,水位标高64.72m。
2 冻结法加固地层的原理及特点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将低温冷媒送入地层,把要开挖体周围的地层冻结成封闭的、连续的冻土墙,以抵抗土压力,并隔绝地下水与开完体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封闭的、连续的冻土墙的保护下,进行开挖并做永久支护的一种特殊加固施工方法。
进入地层内的冷媒通过进、回管路与地面的热交换站相连,热交换站将冷量送入地层,将地层中的热量带出地层。
由此使冻结管周围地层又近向远不断降温,逐渐使地层中的水变成冰,把原来松散或有空隙的地层通过冰胶结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冻土柱。
井筒冻结法施工介绍《井筒冻结法施工介绍篇一》嘿,今天咱们来唠唠井筒冻结法施工这事儿。
也许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特别专业、特别高大上,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十万八千里呢。
其实啊,这井筒冻结法施工在矿业工程里可是个挺重要的角色,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默默地守护着井筒施工的安全。
我先给你描绘个场景哈。
想象一下,咱们要在地下挖一个井筒,那地下的情况可复杂了,就像一个充满未知危险的黑暗森林。
有地下水在那里悄悄地流淌,可能突然就像小怪兽一样冒出来,把你的施工计划搞得一团糟。
还有那些不稳定的地层,软的硬的混在一起,就像一盘乱七八糟的大杂烩。
这时候呢,井筒冻结法施工就闪亮登场了。
简单来说,这个方法就是给地层来个“大冰冻”。
施工人员会在井筒周围打好多好多的冻结孔,就像给地层扎了无数根小冰棍儿。
然后通过往这些孔里注入制冷介质,比如说盐水之类的,让地层里的水结冰。
这个过程可不容易,就像在哄一群调皮的小孩子睡觉一样,得小心翼翼地控制温度和压力。
我有个朋友,他就参与过一个采用井筒冻结法施工的项目。
他跟我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毕竟这是个技术活,就像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
他说那些冻结设备就像一群庞然大物,嗡嗡作响,感觉随时都会发脾气。
有一次,他们发现有个冻结孔的温度有点不太对劲,大家都紧张得不行,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好在最后发现是个小故障,虚惊一场。
从原理上讲,这井筒冻结法施工是利用了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特性。
当水变成冰后,就像给地层穿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把那些不稳定的因素都给固定住了。
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在挖井筒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地下水突然涌出来,或者地层塌方这些恐怖的事情了。
但是呢,这井筒冻结法施工也不是完美的。
它的成本可不低啊,就像买奢侈品一样,要花不少钱。
而且施工周期也比较长,有时候可能会让工程的进度像蜗牛爬一样慢。
不过呢,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它还真就是那个最靠谱的办法。
你说要是没有它,那些复杂地层的井筒施工可怎么办呢?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地下水把井筒给淹了吗?显然不行啊。
井筒冻结孔冻结原理井筒冻结孔冻结原理井筒冻结孔冻结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冻结孔壁,形成一层冻结土体,以达到固化地层的目的。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的基坑开挖、隧道施工以及地下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的原理主要基于冻结土体的力学特性。
冻结土体是在土体含水的状态下,通过降低温度,使水分转化为固态冰晶而形成的。
由于冰的强度较高,可以提高岩土体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并减少水分对土体的渗透和侵蚀。
因此,利用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可以有效地固结土体,达到地下工程中的支护与加固的效果。
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第一步,选择适当的冻结剂。
冻结剂通常使用氯化钠或者硝酸钠等盐类溶液,因为这些溶液的冰点较低,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冰晶。
第二步,钻孔。
在需要冻结的地区,使用钻机或者钻杆进行钻孔,形成冻结孔。
第三步,注入冻结液。
将选定的冻结剂溶液注入到钻孔中,使得溶液与土体接触。
第四步,降温。
通过冷却系统,降低钻孔和周围土体的温度,使得水分逐渐转化为冰晶。
第五步,监测。
对冻结孔进行监测,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测量,以确保冻结效果的稳定与安全。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可以有效地将钻孔周围的土体转化为冻结层,并增加土体的强度与稳定性。
在地下工程中,冻结层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或永久性的支护结构,保护工程安全。
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可以避免地下水流入,降低开挖困难,维持边坡的稳定。
在隧道施工中,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可以降低地下水的渗透,减轻地下水压力,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地下工程中,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可以加固地下岩土体,提高地下工程的整体承载力。
总之,井筒冻结孔冻结方法的原理基于冻结土体的力学特性,通过降低温度,使水分转化为冰晶,并增加土体的强度与稳定性。
该方法在基坑开挖、隧道施工以及地下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为这些工程提供了有效的支护与加固手段。
井筒冻结相关法规
摘要:
一、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的规定
二、钻进冻结孔时的注意事项
三、地质检查钻孔和水文观测钻孔的要求
四、冻结管的选择和使用
五、总结与展望
正文:
井筒冻结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的相关法规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的规定
1.冻结深度:采用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时,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10m以上。
当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加深冻结深度。
2.钻进冻结孔:钻进冻结孔时,必须测定钻孔的方向和偏斜度。
测斜的最大间隔不得超过30m,并绘制冻结孔实际偏斜平面位置图。
当钻孔偏斜度超过规定时,必须及时纠正。
若钻孔偏斜影响冻结效果,还需进行补孔。
二、钻进冻结孔时的注意事项
钻进冻结孔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地质检查钻孔:地质检查钻孔不得打在冻结的井筒内。
2.水文观测钻孔:水文观测钻孔偏斜不得超出井筒,深度不得超过冻结段
下部隔水层。
三、地质检查钻孔和水文观测钻孔的要求
1.设计要求:地质检查钻孔和水文观测钻孔的布置与深度,应充分考虑井筒周边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文情况。
2.施工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孔偏斜,确保钻孔质量。
四、冻结管的选择和使用
1.冻结管材料:冻结管应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2.冻结管布置:冻结管的布置应合理,以确保冻结效果。
3.冻结管连接:冻结管的连接处应严密,防止渗漏。
井筒冻结钻孔工程施工准备期工作安排
矿方提供井筒中心点,现场确定泥浆池、废浆池位置后,施工准备期工作内容及工期如下:
1、灰土盘施工:场地平整、压三七灰土、放孔位、支砖模、浇注混凝土,施工工期3天。
2、混凝土养护、凝固,施工设备进场,工期7天。
3、设备安装:钻塔安装、泥浆泵安装、管路焊接、供电线路架设、设备接电试运转,工期5天。
4、冻检孔施工,矿方确定冻结深度,工期6天。
(正常钻进4天,取芯2天。
)
施工准备期共21天,以上工期不包含在钻孔施工工期内。
注:进风井冻结钻孔设计工期30天,回风立井冻结钻孔设计工期37天。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打钻项目部
2014年X月XX日。
井筒冻结工程一、冻结方案由于本矿井主、副、风井井筒净直径均较大,且冻结深度大,根据其实际地质情况并参照附近龙固、赵楼等矿井冻结设计、施工情况,三个井筒均采用三圈孔加辅助孔冻结方案。
其主要优点为冻结效率高,综合工期短,适于早日开挖、快速施工,且安全可靠。
二、冻结设计1、冻结深度的确定本矿井井筒冻结深度分别为:主井井筒894m,副井井筒840m,风井井筒840m。
2、冻结壁设计(1)冻结壁设计原则按两种极限状态设计,一是冻结壁的极限承载能力;二是冻结壁极限允许变形状态。
前者对砂层较合适,因为砂层冻结壁由于冻砂具有脆性断裂的特性,因此其承载能力必须得到满足,否则可能出水冒砂。
后者适用于深厚粘土层,因为对于粘土层最终决定冻结壁厚度的是必须满足变形条件,在隔水粘土层中不会涌砂冒水,但过大的变形会导致冻结管断裂,从而影响冻结壁安全。
(2)基本设计计算参数冻结壁基本设计计算参数见表3-2-1。
表3-2-1 冻结壁基本设计计算参数表注:※掘砌荒半径不含壁后泡沫塑料板厚。
(3)冻结壁厚度设计根据现有公式计算、有限元分析及经验工程类比并结合万福实际工程情况,确定万福矿井各控制层冻结壁厚度见表3-2-6。
表3-2-6 万福矿井主、副、风井各控制层冻结壁厚度表(4)冻结壁(强度)平均温度校核结合国内现有冻结制冷工艺,立足现实,在确保安全运转的前提下,盐水温度在-30~-37℃之间较为合适,在龙固、丁集等矿井已经实现-36℃的盐水温度,若达到-40℃不但制冷设备的效率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冻结管及制冷系统的管道材质问题将很难解决,即便解决费用也难以承受。
因此计算最低盐水温度按-36℃。
多圈孔冻结施工国外及国内均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计算,冻结壁平均温度计算采用四种方法计算:①采用单排孔冻结壁平均温度计算公式——成冰公式,加修正值;②采用作图法计算;③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④工程类比法。
冻结壁平均温度计算结果见表3-2-7。
表3-2-7 万福矿井冻结壁平均温度计算结果表经过校核可知,冻结壁平均温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可以满足施工安全。
3、冻结孔的布置(1)冻结孔布置形式万福冻结孔布置综合考虑龙固、郭屯及其它矿井的布置经验,根据增大冻结壁厚度不如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冻结壁强度的原则,加强内圈孔的布置,通过内圈孔、防片孔先交圈,为防止夹层水及减少冻结装机量,中圈孔、外圈孔依次开冻。
为保证冻结壁强度能提高上去,将冻结孔在施工工艺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均匀布置,即将中圈孔分开布置。
(2)冻结孔布置方案根据万福实际地质情况和冻结壁设计厚度和平均温度,在一定冻结壁厚度下,通过冻结孔的布置,即能达到设计的冻结壁厚度,又能降低冻结壁平均温度、提高冻结壁强度来保证冻结壁的安全。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进行冻结孔布置,选择合理的冻结方案。
①冻结孔深度a. 外圈孔深度外圈孔的作用是保证冲积层下部冻结壁设计厚度及强度,所以外圈孔冻结深度穿过新近系和强风化带即可。
冲积层深度主井、风井753.95m,副井749m。
主井、风井强风化带底板深度为773.31m,弱风化带底板深度781.52m;副井强风化带底板深度为773.5m,弱风化带底板深度776.88m。
因此确定外圈孔冻结深度主井、风井、副井均为775m。
由于上部需要的冻结壁较薄,为节省冷量,外圈孔可采用局部冻结,300m以上不冻或少冻,重点冻结300m以下。
b. 中圈孔深度中圈孔设置目的:一是中、上部与内圈孔、防片孔一起形成有效的冻结壁,且保证上部冻结壁厚度和强度;二是保证冲积层中下部及风化带的冻结壁强度;三是部分冻结孔深到所需冻结深度,确保基岩段冻结。
中圈孔采用差异冻结,长腿深度与冻结深度相同,即主井894m,副井840m,风井840m。
短腿深度超过风化带即可,即主井、风井短腿深度均为783m、,副井短腿深度为778m。
c. 内圈孔深度内圈孔上部可与防片孔、中圈孔形成冻结壁,并提高冻结壁强度,防片孔深度以下与中圈、外圈共同保证冻结壁厚度与强度,还要降低井帮温度,减少冻结壁内表面位移。
同时还要兼顾风化带的冻结。
内圈孔深度超过风化带即可,即主井、风井内圈孔深度均为783m、,副井内圈孔深度为778m。
d. 防片孔深度深厚冲积层井筒因结构需要,上部井壁与下部井壁厚度相差较大(主井上下相差1.2m,副井上下相差1.55m,风井上下相差1.4m)。
井筒又是自上而下施工,上部冻结时间短,内圈孔上部离荒径较远,上部冻土因动水影响发展速度较慢。
若不设防片孔,上部开挖时易出现片帮、抽帮现象,有时还会发生因周围冻土围抱力不够,已施工井壁“脱裤子”的现象,严重影响井壁质量和施工安全及施工速度,增加工程成本。
借鉴龙固、郭屯矿井冻结经验,万福矿井冻结设防片孔,结合冻结壁强度、井帮温度要求及开挖和掘砌施工进度,防片孔深度要求既要保证防片孔深度以上的井帮温度,还要照顾到过防片孔以后井帮温度要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结合井壁结构设计,防片孔冻结深度穿过井壁变截面,保护变径处的安全,深度分别为:主井512m、副井482m、风井482m。
②冻结孔偏斜深厚冲积层冻结井施工中,冻结孔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冻结工程的成败。
为保证冻结壁均匀稳定及冻结壁厚度和强度的如期达到,根据业主要求及万福实际地质情况并结合当前冻结钻孔实际施工水平,对冻结孔偏斜提出如下要求:a. 钻孔垂直度:0~300m≤2.5‰;300~600m,靶域半径0.7m;600m到新近系底板,靶域半径0.8m;基岩段靶域半径1.2m;防片孔向内≤0.5m。
b. 根据《矿山井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外圈、中圈、内圈孔相邻两孔最大孔间距:冲积层≤3.0m,防片孔按偏斜率及靶域半径控制。
中圈孔基岩段≤4.5m。
以上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c. 孔位偏值:径向向外0~25㎜,切向±25㎜。
d. 钻孔深度必须保证冻结管下管深度不得小于设计深度0.5m。
③冻结孔布置a. 冻结圈径根据龙固、郭屯等矿井冻结壁实际监测资料,冻结壁自外圈孔圈径向外发展,冻结时间超过270天后,冻土向外发展极为缓慢,冷量与外部热量近似达到平衡。
因外圈孔偏斜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前期冻结壁向外锋面为锯齿形,后期向外冻结壁锋面也将变得圆滑了,外圈孔间距的影响变得很小。
龙固、郭屯实际监测冲积层下部冻土向外发展(按结冰温度值为冻结壁锋面)均在2.8~3.0m,万福矿井冻结时间将更长,冻结壁自外圈向外发展按2.3~2.5m计算,并结合冻结壁厚度及掘砌荒径推算外圈布置圈径。
因此确定外圈冻结孔布置圈径为:主井27m、副井31.5m、风井29m。
中圈孔圈径D中= D荒+2(0.55E’+γH)考虑外圈孔与中圈孔之间尽可能避免夹层水,距离不宜太大。
因副井、风井井筒净径、冻结壁厚度较大,为保证冻结壁的强度,副井、风井将中圈孔再分开布置,使冻结孔在冻结壁内布置的更加均匀。
确定中圈孔圈径:主井20.8m、副井22.5/25m、风井21/23m。
内圈孔圈径D辅= D荒+2(0.3E‘+γH)考虑偏斜及对井帮温度的要求,内圈孔在保证冻结壁强度和井帮温度情况下,尽量距荒径远一点。
确定内圈孔圈径:主井15.8m、副井18.0m、风井16.8m。
防片帮孔圈径根据冻结工期、井帮温度要求及上部冻土发展速度,并尽可能减少造孔工程量,确定防片帮孔圈径:主井11.7m、副井13.8m、风井12.5m。
根据以上布置,冲积层底部控制层冻结管到荒径距离:主井:外圈8.575m、中圈5.475m、内圈孔2.975m。
副井:外圈9.625m、中圈6.375/5.125m、内圈孔2.875m。
风井:外圈9.125m、中圈6.125/5.125m、内圈孔3.025m。
b. 开孔间距借鉴龙固、郭屯实际施工经验,内圈开孔间距控制在大于1.5m较为合适。
为保证夹层水能充分释放,中圈孔开冻时间比内圈及防片孔晚,两相邻孔开孔间距应大于内圈孔,小于外圈孔。
L=πD/N主井:外圈孔1.84m、中圈孔1.63m、内圈孔1.5m、防片孔2.82m。
副井:外圈孔1.83m、中圈孔2.71/2.43m(中圈两相临孔间距1.79m)、内圈孔1.52m、防片孔2.88m。
风井:外圈孔1.82m、中圈孔2.53/2.77m(中圈两相临孔间距1.66m)、内圈孔1.51、防片孔2.8m。
c. 冻结孔数N =πD/L主井:外圈孔46个、中圈孔20/20个、内圈孔33个、防片孔13个。
副井:外圈孔54个、中圈孔29/29个、内圈孔37个、防片孔15个。
风井:外圈孔50个、中圈孔26/26个、内圈孔35个、防片孔14个。
(3)冻结管、供液管①冻结管选择根据已施工深厚冲积层冻结管使用经验,充分考虑钻孔难度、盐水流量、盐水阻力等因素,并结合规范要求,确定冻结管直径如下:外圈冻结管0~300m采用φ159×6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300m以下采用φ159×7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
中圈孔、内圈孔0~290m采用φ159×6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290m以下采用φ159×7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
内圈孔0~280m采用φ159×6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280m 以下采用φ159×7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
防片孔采用φ140×6mm20#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
②供液管a. 外圈冻结孔采用单根供液管,深度同外圈冻结管深度,规格φ80×7mm 聚乙稀塑料软管。
b. 中圈冻结孔采用单根供液管,深度同中圈冻结管深度,规格φ80×7mm 聚乙稀塑料软管。
c. 内圈孔采用单根供液管,深度同内圈冻结管深度,规格φ80×7mm聚乙稀塑料软管。
d. 防片孔采用单根供液管,深度同防片孔冻结管深度,规格φ75×7mm聚乙稀塑料软管。
(4)测温孔布置布置原则:地下水流上方、冻结壁外侧最大孔间距处;冻结壁内侧界面处;冻结壁外侧主面、界面处;尽可能均匀布置。
为加强对冻结壁温度场的监测,每井设计7个测温孔。
主井:894m/2个、880m/1个、775m/2个、755m/2个。
副井:840m/2个、825m/1个、775m/2个、750m/2个。
风井:840m/2个、823m/1个、775m/2个、755m/2个。
测温孔具体位置根据冻结孔偏斜情况而定。
测温孔采用φ140×6mm优质低碳钢无缝管,内管箍连接,管底密封,不试压、不灌水,确保不渗水。
(5)水文孔布置每井设计四个水文孔,分层报道(花管位置另行设计)。
主井:160m/1个、450m/1个、600m/1个、753m/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