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6
电工电子技术技术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中。
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过程中,技术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基本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
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技术原理,提高学生应用该技术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技术原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工电子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技术的能力;3.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实现过程。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理论部分在课程理论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信号处理,以及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等。
通过理论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验部分,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实现过程。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验:1.电路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电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并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2.信号处理实验:通过对常见信号的实验处理,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信号处理的相关基础知识。
3.元器件实验:通过对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元器件的性质和作用。
3.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是本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完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实现过程,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设计实践项目时,我们将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项目。
四、设计要求1. 翻转课堂本课程设计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即先提前布置一些理论知识的视频或文章资料,学生自行学习后进行互动性强的探讨和讲解。
将课堂上的重点放在实验环节和实践项目的讨论和指导中。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去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也能够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内容2.1 范围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电路理论基础•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元器件基础•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基础电子技术实验2.2 课时分配本课程设计的总课时为32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章节课时电路理论基础8电路分析与设计8电子元器件基础8电子器件工作原理与应用 4基础电子技术实验 4本课程设计将采用讲授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操作以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3.1 讲授理论知识讲授理论知识是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授课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概念,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2 演示实验操作演示实验操作是本课程设计的另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观看指导老师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3.3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是本课程设计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及课程设计报告两部分。
4.1 课堂表现课堂表现是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和参与度。
4.2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是考核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需撰写相关的实验报告并提交给教师,教师将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电路设计与仿真》(第三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第四版)•《电子器件的应用与技术》(第一版)6.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简易交通信号灯控制器学院(部)汽车学院专业汽车运用工程班级22021003学生姓名贾稳见学号22021003146 月5 日至 6 月12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一: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定周控制:主干道绿灯45秒,支干道绿灯25秒;(2)每次由绿灯变为红灯时,应有5秒黄灯亮作为过渡;(3)分别用红、黄、绿色发光二级管表示信号灯;(4)设计计时显示电路。
二:摘要在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要设计一个简易交通信号灯控制器,实现主干道绿灯45秒,支干道绿灯25秒,每次由绿灯变为红灯时,要有五秒黄灯作为过渡,并设计倒计时显示电路。
分别用红黄色发光二极管表示信号灯。
设计方案共分为四大模块:1,脉冲信号发生模块.采用555秒脉冲发生器提供脉冲信号;2,计数器模块.采用74LS290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和74LS161型4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3,组合逻辑电路模块.利用74LS161的四个输出端和门电路构成组合逻辑电路来输出相应的高电平或低电平;4,负载;5,显示电路模块.利用相应的定时器,译码电路,数码管来实现主支干道上的倒计时显示。
在此模块中显示控制器根据当前信号灯的状态,来控制定时器的工作状态,再经过译码,数码管显示来实现倒计时计数。
三:总体设计方案论证及选择方案1:首先,利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1秒的脉冲,根据题目要求,选择5s作为计数器的脉冲,完成一个循环共需要80秒,所以选择16进制计数器,我选择74LS161四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用一个五进制计数器把多谐振荡器产生的1秒脉冲转化为5秒脉冲)。
利用74LS161四个输出端输出四位二进制数,在相应的组合逻辑电路的控制下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然后,主支道上各设计一个显示电路,分别根据主,支干道上的信号灯状态来控制定时器工作状态,通过相应的译码器和数码管来达到相应的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智能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学院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906班姓名祁汭晗指导教师石道生2011 年07 月05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祁汭晗专业班级:电气0906班指导教师:石道生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题目: 智能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初始条件:(1)可同时供8名选手抢答输入,每人一个开关;(2)稳定显示与输入开关编号相对应的数字0-7;(3)主持人一个开关以控制开始或显示清0(4)当有人抢答时,其对应编号立即显示并锁存,且其他选手被禁止选作: 设计具有定时抢答功能的电路,由主持人预先设定时间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设计任务及要求(2)方案比较及认证(3)系统框图,原理说明(4)硬件原理,完整电路图,采用器件的功能说明(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6)对成果的评价及改进方法(7)总结(收获及体会)(8)参考资料(9)附录:器件表,芯片资料时间安排:6月27日——6月30日:明确课题,收集资料,方案确定,仿真7月1日——7月4日:硬件电路制作与调试7月5日——7月8日;报告撰写,交设计报告,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目录摘要 (3)1设计内容及要求 (4)1.1设计内容 (4)1.1.1基本内容 (4)1.1.2扩展内容 (4)1.2 设计要求 (5)2电路设计方案 (5)2.1智能抢答器总体框图 (5)2.2单元电路的设计 (6)2.2.1基于RS锁存器的抢答电路 (6)2.2.2基于D锁存器的抢答电路 (8)2.2.3定时电路 (10)2.2.4方案的选择 (12)3电路仿真 (12)3.1仿真软件Multisim的介绍 (12)3.2用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 (13)3.3仿真结果分析 (14)4电路扳的制作与调试 (14)4.1电路板的制作 (14)4.2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的调试 (15)5.总结 (16)5.1课题的实用价值 (16)5.2对课题的建议 (16)5.3个人心得体会 (17)6附录 (19)6.1元件表 (19)6.2芯片引脚图 (19)参考文献 (20)摘要抢答器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智力和知识竞赛场合,但目前所使用的抢答器存在分立元件使用较多,造成每路的成本偏高,而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电子电路朝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设计出数字化全集成电路的多路抢答器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指导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电工电子技术学习者提供指导,使其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设计大纲2.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基础知识•电磁场基础知识•电路基础知识•半导体基础知识•电子器件基础知识2.2 电力电子技术•交流与直流驱动技术•变频技术•逆变技术•开关电源技术•中高压变频器技术2.3 控制系统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PLC控制技术•HMI与SCADA技术2.4 电机技术•感应电动机及调速控制•直流电动机及调速控制•电机保护技术2.5 电气安全及维护技术•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用电知识•电气故障检修技术•电器设备预防性维护技术3. 课程设计具体安排3.1 技术讲解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电工电子技术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原理及技术特点,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并开展综合实验、现场观摩等教学活动,帮助学员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培养实际操作经验。
3.2 设计任务在本课程中,学员需要完成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际任务,例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板、控制系统等,为实操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并检验学员的掌握情况。
3.3 课程结业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实训任务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指导课程结业证书,以资证明。
4. 课程设计考核本课程设计采用两种考核方式:理论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其中理论笔试试卷涵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系统技术、电机技术、电气安全及维护技术等方面。
实际操作考核则根据完成的实训任务给出评分。
5. 总结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指导课程的设计旨在为广大电工电子技术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帮助他们全面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从应用的角度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符号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进行电路分析、设计和搭建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电工电子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与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子元器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符号及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路分析方法:教授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等效电路法等,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简单电路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滤波电路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电路仿真与实验: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如家电、照明、通信等,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电子元器件第三周:电路分析方法第四周:简单电路设计与搭建第五周:电路仿真与实验第六周:应用案例分析及总结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导语: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才是永恒的,也只有知识留给人的财富是最珍贵的。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1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图1 红外线心率计的原理框图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
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
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检测电路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2.放大电路3、滤波电路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4、整形电路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2 通过某小区大楼的电气设计,熟悉高层住宅电气设计的方法及步骤。
掌握根据建筑物用途的不同,合理选择电源、变压器、各种用电设备,能读懂各种电气图,了解防雷与接地。
设计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工作量:设计说明书,需包括:前言目录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整定大楼内外照明设计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附录——参考文献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设计图纸,包括:变电所主接线图1张变电所平面或剖面图1张设计要求根据本小区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小区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小区负荷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建筑的内外照明设计、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必修的专业课程。
为了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实践知识,加深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发展。
二、课程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设计中的实践环节,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2. 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学生将有机会亲自动手完成一些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验和项目,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3. 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发展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发展,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在讲授相关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实践环节的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实践环节设计2.1 电路实验电路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电路的基本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2.2 元器件测量实验元器件测量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并能够熟练掌握元器件的测量方法。
2.3 小型电子项目实现小型电子项目实现可以让学生将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3. 实践报告撰写在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学生需要完成相关实验和项目,并撰写实践报告,纪录实验和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实践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四、评估方式课程设计结束后,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评估:1. 实验和项目成果评估针对学生完成的实验和项目,对其成果进行评估,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