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岗位作业指导书(制动员)
- 格式:pdf
- 大小:177.93 KB
- 文档页数:19
行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为了提高行车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制定一份行车作业指导书势在必行。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行车作业过程,明确作业要求,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二、作业目的1. 提高行车作业的安全性:明确行车作业的安全标准,规范作业过程,减少事故风险。
2. 提高行车作业的效率:明确作业流程,优化作业方案,提高作业效率。
3. 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行车作业的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要求,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作业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行车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货车运输、客车运输、物流配送等。
四、作业要求1. 车辆检查:(1) 行车前,检查车辆的机械状况,包括刹车系统、轮胎、灯光等,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2) 检查车辆的载重情况,确保不超载。
(3) 检查车辆的油量和液位,确保充足。
2. 路线规划:(1) 根据行车目的地和交通状况,合理规划行车路线,选择最优路径。
(2) 避免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确保行车顺畅。
3. 作业操作:(1) 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灯,确保行车安全。
(2) 控制车速,根据路况和限速标志合理调整速度。
(3) 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前车过近,确保安全制动距离。
(4) 遇到特殊情况,如雨雪天气、道路施工等,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 突发事件处理:(1) 遇到紧急情况,如故障、事故等,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2) 遇到交通事故,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
五、安全措施1. 安全装备: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紧急救援设备:车辆内应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紧急救援设备。
3. 安全培训: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检查:车辆和作业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
六、作业记录1. 行车日志:作业人员应记录行车里程、行车时间、行车路线等信息,作为作业记录和管理参考。
行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行车作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行车作业的安全与高效,制定一份行车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目的与范围本行车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车作业流程,确保行车作业的安全与高效。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行车作业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公路、铁路、水路等。
三、行车作业流程1. 准备阶段a. 确定行车作业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要求。
b. 分析行车作业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c. 确定行车作业的时间、地点和参预人员。
d. 检查行车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并做好维护工作。
2. 行车作业准备a. 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包括车辆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轮胎等。
b. 确认车辆的负载限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c. 检查行车路线和交通情况,确保行车作业的顺利进行。
d.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3. 行车作业执行a.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作业的安全。
b. 根据行车作业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动作。
c. 与其他参预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作业的协同进行。
d. 注意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行车作业策略。
4. 行车作业结束a. 检查车辆和设备的完好性,做好维护工作。
b. 清理作业现场,确保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c. 汇报行车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时间、地点、成果等。
d. 总结行车作业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闯红灯等。
2. 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关驾驶证件和资质。
3. 行车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4.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他人能够识别并保持安全距离。
5.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酒驾和疲劳驾驶。
6. 遇到紧急情况,应即将停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历年行车作业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高峰时段和交通拥堵区域。
2. 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和技能对行车作业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行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目的本行车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行车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指导,确保行车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二、任务范围本行车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行车作业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工地、仓库、物流中心等。
三、任务准备1. 确认行车作业的具体任务内容和要求。
2. 检查行车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 验证行车操作人员的资质和证书,确保其具备合法操作资格。
4. 检查行车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行车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
四、任务流程1. 行车作业准备a. 行车操作人员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
b. 检查行车设备的液压、电气等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c. 根据行车作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行车设备和配件,并进行必要的安装和调试。
d. 确定行车作业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并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和安全隐患。
2. 行车作业操作a. 行车操作人员根据作业要求,启动行车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预热和调试。
b. 在行车操作人员的指挥下,行车设备进行准确的行车操作,包括起重、搬运、装卸等。
c. 行车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行车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d. 行车操作人员应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准确的行车定位和停车操作,确保作业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 行车作业结束a. 行车操作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关闭行车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维护。
b. 检查行车设备和作业区域,确保没有遗留物和安全隐患。
c. 行车操作人员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作业情况,包括作业时间、作业结果等。
d. 对行车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五、安全注意事项1. 行车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2. 行车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饮酒、吸烟等影响操作能力的行为。
3. 行车操作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设备在行驶过程中不与其他车辆和行人发生碰撞。
行车站作业指导书(正稿)行车站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本指导书旨在规范行车站作业流程,提高行车站作业效率,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本指导书针对车站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值班员、计调员、列车引导员、受票员等作业人员。
二、行车站作业流程(一)列车接近前的准备工作1. 值班员在列车接近前,需检查清扫站台、检查站台设施、天桥状态、服务设施等是否正常,如果有问题需及时处理。
2. 计调员在列车接近前需编制好列车运行方案,并向列车引导员进行沟通确认。
3. 列车引导员在列车接近前,需与值班员进行通讯确认,确保站台情况和列车停靠位置无误,并配合列车准确停靠。
4. 受票员需在列车接近前检查车票与身份证是否相符,收集乘客安检手续,向乘客宣传站台候车须知等。
(二)列车到站后的作业流程1. 值班员在列车停稳后,需在站牌上调整列车进路信号,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2. 计调员需及时检查车厢数量是否与计划一致,提前安排好乘降车方向,配合行车引导员的指挥,在运行方案的指引下进行安全乘降。
3. 列车引导员需配合计调员,正确指挥乘降车方向,向乘客提供必要的乘降提示,并督促乘客有序且迅速的乘降下车。
4. 受票员需检查车票是否已检票,在行车引导员指挥下有序地负责乘客进站、出站的安检,确保安全运营。
(三)列车离开前的处理1. 值班员需确认行车引导员的手势信号,控制站内的信号牌,设置好列车出站站标志,保证列车安全、快速出站。
2. 计调员需在列车离开后,检查车站及候车区环境卫生情况,确保站点整洁有序,准备下一列列车的到来。
3. 列车引导员需在列车离开前,清理车厢内的垃圾和到站前提前已清扫的垃圾,向值班员报告正常出站情况。
4. 受票员需在列车离开前,收集顺利乘车的乘客的感谢和意见以及未乘车的乘客的直接或间接的投诉,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指定领导。
三、行车站作业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信号安排以及操作指导书,正确管理好设备和设施,保证维护列车运行的安全。
行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进行行车作业,如驾驶车辆、操作机械设备等。
为了确保行车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制定一份行车作业指导书非常必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行车作业步骤和操作规范,以确保行车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准备工作1. 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在进行行车作业之前,必须对车辆或者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包括但不限于检查机油、刹车液、轮胎气压、灯光等,确保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所有参预行车作业的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资质。
他们应熟悉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持有合法的驾驶证或者操作证。
三、行车作业步骤1. 出车前准备a. 检查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状况,确保其符合行车要求。
b. 检查并调整座椅、后视镜、安全带等,确保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的舒适和安全。
c. 检查并调整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仪表盘,确保其显示正常。
d. 检查并调整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灯光,确保其清晰璀璨。
e. 检查并调整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制动系统,确保其灵敏可靠。
2. 行车作业执行a.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速度进行行驶或者操作。
b.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前方和周围的交通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
c.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d.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注意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状况,如温度、压力、噪音等,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行车作业结束a.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地点和方式停车或者住手操作。
b.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关闭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引擎,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拉手刹、关电源等。
c.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对车辆或者机械设备进行简单的检查,确保其无明显故障或者损坏。
d. 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行车作业情况,如里程、时间、问题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行车作业过程中,驾驶员或者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镇静和专注,不得分心或者进行其他危(wei)险行为。
铁路制动员岗位作业指导书目次第一章岗位描述 (2)第一节任职资格 (2)第二节岗位职责 (3)第三节岗位关联图 (4)第五节岗位安全红线 (6)第二章岗位主要使用设备 (7)第三章岗位作业要求 (8)第一节作业要求 (8)第二节礼仪要求 (8)第三节着装要求 (8)第四节接班要求 (9)第五节班中作业 (9)第六节交班要求 (10)第四章岗位作业流程 (11)第一节作业流程图 (11)第二节作业程序 (12)第五章应急处置 (18)第一节应急预案 (18)第二节应急处置 (18)第六章关于本岗位作业指导书的说明 (21)第一章岗位描述第一节任职资格一、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二、文化水平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专业要求具有运输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或经1年及以上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四、职业资格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五、工作经历实习期满,经考试合格。
六、身体素质1.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听力正常。
2.无高血压、心脏病,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七、基本技能要求1.严格执行《技规》、《行规》、《站细》、《铁路运输调度规则》、《铁路调车作业标准》、《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铁路货车统计规则》等有关规定及有关文电、指示。
2.严格交接班制度,按规定进行工作交接。
3.接收并传达调车作业计划,按调车作业计划要求布置作业方法及分工;按分工包线要求检查线路、车辆、货位、防溜、道岔状况;判别防溜器具完好,按规定排风摘管。
4.能够进行编组、解体、摘挂、取送车辆和越区、转场作业;摘结软管,按计划提钩、查对车数,确认最后一辆车号;按规定显示调车信号;在越出站界调车、占用正线、到发线调车和越区转场作业时进行联系与防护;按规定时间停止影响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能够在天气不良及特殊情况下进行调车作业;能够调动特种车辆、装载特种货物及跨装货物的车辆。
行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进行行车作业时,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必须制定详细的行车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行车作业流程,以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作业,减少事故风险和作业错误。
二、作业准备1. 确认作业地点和时间:根据作业计划,确认作业的具体地点和时间,并将其告知相关作业人员。
2. 车辆检查:对用于作业的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发动机、刹车、轮胎、灯光等方面,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作业人员培训:对参与行车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作业流程1. 登记作业人员信息:在作业开始前,作业人员必须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工号、联系方式等,并进行登记。
2. 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在进行行车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检查车辆的安全性能、作业区域的安全情况等。
3. 装载物品:根据作业需求,将需要运输的物品装载到车辆中,并确保装载的稳固和安全。
4. 行车操作:作业人员根据指定的路线和速度要求,进行行车操作,确保安全、平稳地将物品运输到目的地。
5. 监控作业:作业监控人员负责对行车作业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问题和作业错误。
6. 作业结束:当物品运输到目的地后,作业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清理工作,包括卸货、清点物品数量等,并将车辆归还到指定地点。
四、安全措施1. 佩戴安全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 遵守交通规则:作业人员在行车作业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限速、禁止超车等,确保行车安全。
3. 注意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在进行行车作业时,必须注意周围环境,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4. 紧急情况处理: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包括火灾、车辆故障等,以便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五、作业记录与反馈1. 作业记录:作业监控人员负责对行车作业进行记录,包括作业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作业人员名单等。
行车作业指导书
(1)检查行车、走轨、其大梁是否平直坚固,各部机械及电气装置完好,(2)空载试运行行车,检查润滑是否良好,制动灵敏牢靠,过卷及行程限位装置完好,(3)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断脱,吊钩无裂纹,变形等现象。
如有问题应准时处理,方能使用;(4)吊挂重物时,其平安载重量应大于起吊物重量的一倍以上,起吊时,应使用吊拉,无吊拉重物,应捆扎坚固,并待持重心平衡。
(5)重物起吊时,其它葫芦,吊钩应与重物保持垂直,不许横,斜拖吊。
重物起吊后,不许在重物下做任何工作,重物吊运时,不许从人员和设备上方通过,重物提升时,应亲密留意吊钩高度,防止过转下降时,应留意离地面的距离和降落重物处有无其他器物。
(6)重物较长距离移动时,操作者应在重物前进的后方或侧面,严禁用牵牛式的操作方法盲目移动。
(7)吊运较重或精密的零件时,应设专人看管电源开关,防止行车失控,必要时,应用人工盘车进行移动。
(8)行车吊运完毕后,应将吊钩升到离地面两米以上的高度,并将电葫芦停靠平安地带,以防行人过往碰撞,并拉开电源开关。
二、行车修检修作业(1)进行工作支配,了解行车存在哪些问题,明确工作任务和人员支配,初步分析故障缘由,确定工作方案和所需设备、工具及材料,强调平安留意事项。
(2)穿戴好劳动爱护用品,领取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并仔细检查是否合格,有无平安隐患。
(3)切断行车电源,并挂上有人
作业,禁止合闸警示牌;(4)正确摆放人字梯或登高梯,使梯子无滑动或摇摆;(5)进行行车检修作业;(6)检修作业完成后,仔细检查线路连接状况,有无无遗留工具;(7)拆除人字梯或登高梯,进行试车;(8)作业完毕,填写检修工作票。
行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进行行车作业时,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高效,需要制定行车作业指导书。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车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以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指导书内容1. 作业概述:对行车作业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车辆和人员的基本情况等。
2. 作业要求:明确行车作业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作业车辆的选择和配置要求:根据作业的具体要求,确定所需的车辆类型、数量和配置要求,包括车辆的载重能力、动力系统、照明设备等。
b. 作业人员的要求:确定作业人员的数量和资质要求,包括驾驶员的驾驶证类型和经验要求,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证书要求等。
c. 作业设备和工具的要求:列出所需的作业设备和工具清单,并对其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说明,同时注明是否需要进行检测和维护。
d. 作业环境和安全要求:对作业地点的环境条件和安全要求进行描述,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状况、交通流量、作业区域的标识和隔离措施等。
3. 操作步骤:按照作业的逻辑顺序,详细描述行车作业的操作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车辆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确认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等。
b. 装载和搬运:描述如何进行装载和搬运作业,包括装卸物品的方法、搬运路径和操作要点等。
c. 行车操作:说明行车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包括起步、加减速、转弯、变道、停车等。
d. 作业结束:列出作业结束时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车辆和设备的清理、检查和维护等。
4.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行车作业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人员安全:提醒作业人员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装备、注意作业区域的标识和隔离措施等。
b. 车辆安全:强调车辆的正常工作状态、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车辆的维护和保养等。
c. 环境安全: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如坡道、狭窄通道、高温等。
d. 紧急情况处理:说明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应急联系方式。
行车作业指导书标题:行车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行车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行车作业流程,确保行车安全和效率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从行车作业指导书的必要性、内容要点、使用方法、更新维护和常见问题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必要性1.1 提高行车作业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1.2 保障行车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车辆完好。
1.3 为行车作业提供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二、内容要点2.1 行车作业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车辆状况、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装备。
2.2 行车作业的操作流程,包括启动车辆、行驶路线规划、遇到问题的应急处理。
2.3 行车作业的结束工作,包括车辆停放、检查车辆状况、填写相关记录。
三、使用方法3.1 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行车作业指导书,了解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
3.2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
3.3 操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或疑问时,应及时向主管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求助。
四、更新维护4.1 行车作业指导书应定期进行更新,及时反映新的操作要求和安全规范。
4.2 更新时应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3 行车作业指导书的维护应由专人负责,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常见问题5.1 操作人员对行车作业指导书内容不熟悉,导致操作不规范。
5.2 行车作业指导书内容过于复杂或繁琐,难以理解和操作。
5.3 行车作业指导书更新不及时,导致操作人员操作过时或不合规。
结语:行车作业指导书是保障行车作业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工具,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定期更新和维护指导书,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