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三、学习的探讨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巴甫洛夫(Pavlov)建立。
①习得(aquisition)律:通过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可引起条件反射。 ②消退(extinction)律:当条件刺激(如铃声)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如肉)时,条 件反射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③泛化(generalization)律: 某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 激引发。 ④辨别(discrimination)律:当条件作用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 激。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改进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 创立。人类习得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 “应答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 反射”。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社会学习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之后,班杜拉(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三、行为的能力
1.能力的含义
所谓能力(ability),是指人们采取行动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存在于人体之中。能 力一词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所能做的”;二是指“可能 做的”。 2.能力的类别
人的能力可以归为三种类型:认知能力,即了解世界的能力;行为能力,即 依靠自身做事的能力;感知能力,即体验复杂感情以及感受他人情感的能 力(Argyris,1957)。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会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需要的结构
人的需要层次不是静态分离的,而是动态融合的,受到历史、地理、人种、 环境、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