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数除法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意义)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和提高,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懂得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并为下一步“人民币的兑换”、“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也是这一册书的重点、难点。
它包括了整数除法的算理,小数点的移动等相关知识的融合。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从中获取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能力方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思想情感方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探索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在学习整数除法方面不扎实,对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加上学习本章内容需要仔细、认真。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辅导,应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四、教法本节课利用远教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接受等优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
从“复习旧知——探究交流——深化提高——巩固应用——评价回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利用知识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学法重视对学生学法、算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以“学”为主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理念,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终目标。
小学数学小数的除法学习技巧
学习小学数学小数的除法时,可以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因此,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可以先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再将其扩展到小数除法。
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
以下几步:首先,确定除数的小数位数;然后,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使其变为整数;接着,按照整数除法的规则进行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得到最终的小数除法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要对应,不能出错。
3.注意商的近似值:在进行小数除法计算时,有时可能无法
得到精确的结果,这时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有多种,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
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4.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商的变化规律是小数除
法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通过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5.大量练习:与其他数学知识点一样,学习小数除法也需要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练习,也可以自己出题进行练习,不断加深对小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学习小学数学小数的除法需要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注意商的近似值、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进行大量的练习。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计算速度。
小数除法知识点及同步练习1.列竖式计算。
(带*的验算,除不尽的商保留两位小数)(1)*205.8÷14=(2)0.13÷0.17≈2.列竖式计算。
(带△的需验算,带△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商是循环小数的要简写)(1)△4.872÷2.4(2)△11.7÷0.18(3)△5.63÷7.8(4)4÷153.列竖式计算。
(1)8.04×0.35=(2)91.2÷3.8=(3)4.2÷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4)5.08×1.3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4.列竖式计算(1)10.8÷4.5=(2)8.84÷1.7=(3)6.21÷0.03=5.计算下面各题。
(1)27.3÷3(2)1.05÷5(3)57.8÷4(4)0.65÷13(验算)6.列竖式计算(1)3.06×1.8=(2)0.544÷0.16=(3)3.05×4.2≈(得数保留一位小数)(4)6.2÷11=(得数用循环小数表示)7.列竖式计算:4.7×0.016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38÷1.5 验算2.8÷1.8(商用循环小数表示)8.列竖式计算。
(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1)22.8÷4=9.用竖式计算。
(画△的题要验算)(1)△4.692÷2.3=(2)197.6÷0.52=(3)35÷74=(商用循环小数表示)(4)5.26÷1.6≈(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0.列竖式计算.(1)1.26÷18=(2)9.86÷14.5=(3)8.976÷0.88=(计算后验算)(4)5.75÷15≈(保留两位小数)11.列竖式计算。
知识点一、除数是整数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二、除数是小数一看:看清被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也就是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是不是整数不重要,只要扩大相同倍数就行)。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进行计算。
a÷b=c(b≠0),b=1时,a=c;b>1时,a>c;b<1时,a<c三、商的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四、循环小数1、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的定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循环节是3。
7.14545……的循环节是45。
3、循环小数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必须是无限小数;②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4、循环小数的记法:①省略后面的“……”号;②在第一个循环节首尾的数字上分别加点。
5、小数分类: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五、解决问题应用题中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根据题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练习题一、填空:1.两个数相除时,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2.计算2.025÷1.47时,先将1.47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使它(),再将2.20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四年级小数点的除法讲解摘要:一、引入- 介绍四年级小数点除法的背景- 说明小数点除法的重要性二、小数点除法的概念- 解释小数点除法的定义- 分析小数点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异同三、小数点除法的步骤1.确定除数和被除数2.移动除数的小数点3.进行整数除法4.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5.得出结果四、小数点除法的应用- 举例说明小数点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强调小数点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五、小数点除法的注意事项- 分析小数点除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提供避免错误的方法和建议六、总结- 回顾小数点除法的概念和步骤- 强调小数点除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正文:一、引入在我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小数点除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它不仅是进一步学习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石,而且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掌握小数点除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小数点除法的概念小数点除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除数和被除数都含有小数点的除法。
与整数除法相比,小数点除法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多了移动小数点的步骤。
尽管如此,小数点除法的计算原理与整数除法是相同的。
三、小数点除法的步骤1.确定除数和被除数: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除数和被除数,并注意它们的小数点位置。
2.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直到除数成为整数。
移动的位数应与除数的小数点位数相同。
3.进行整数除法:在除数为整数的情况下,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将计算出的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与除数小数点位数相同的位数。
5.得出结果:将被除数减去除数乘以商,得出结果。
四、小数点除法的应用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需要计算2.4 除以0.4。
按照小数点除法的步骤,我们首先将除数0.4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 位,变为整数4。
然后进行整数除法,24 除以4 等于6。
接着将商6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1 位,得到0.6。
最后,用被除数2.4 减去除数0.4 乘以商0.6,得出结果为2。
类型五小数除法【知识讲解】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扔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4)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计算方法:一看:看清被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巩固练习】一、按要求做题。
1. 根据2392÷104=23,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3.92÷104= 239.2÷10.4=239.2÷1.04= 0.2392÷0.104=2.392÷10.4= 23.92÷1.04=2. 根据910÷35=2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9.1÷3.5= 0.91÷35=9100÷350= 0.091÷0.35=二、在○里填上“>”“<”或“=”。
12.01÷1.02○12.01 0.36÷0.36○0.365.48÷0.8○5.48 10.8÷5. 4○10.89.72÷0.08○9.72 0.99÷1.1○0.991.35÷0.23○1.35 7.42÷1.3○7.420.652÷3.8○0.652 0.1÷0.1○0.1×10三、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并填入下表中。
第1篇一、引言小数除法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数除法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实践,对小学阶段小数除法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小数概念,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小数除法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5.2元,想买一件价格为3.4元的商品,你能用小数除法算出自己还需要多少钱吗?”2. 讲解法则,示范操作教师向学生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示范。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小数点对齐: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时,要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商的整数部分:商的整数部分等于被除数整数部分除以除数整数部分。
(3)商的小数部分:商的小数部分等于被除数小数部分除以除数小数部分。
(4)小数点移动:当除数是小数时,要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为整数,同时将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3. 练习巩固,提高能力在讲解完小数除法法则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练习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直接计算小数除法题目。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除法问题。
(3)小数除法应用题。
4. 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5. 评价反馈,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5篇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2、错题诊所。
3 小数除法一、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计算时,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①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举例:②有余数的,要添0再除。
举例: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商0占位。
举例: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①除数和被除数要扩大相同的倍数。
举例: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易错点:计算出结果之后,忘记点上小数点。
举例:✕√提示: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位数要相同。
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以除数为准,不要以被除数为准。
②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举例: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或除以几。
(3)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几。
三、商的近似数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中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2.按要求取近似数时,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应用。
3.取商的近似数时,要求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易错点:没有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动相同的位数。
举例:✕√ 易错点:没有把商的小数点与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举例:✕√ 常用的规律:①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就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就小于1。
人教版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共15篇〕篇1:人教版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局部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p 才能和类推才能。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络,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能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整数局部够商1)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268÷4 224÷4 252÷6 345÷15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任选一题说一说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1、出例如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方案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考虑,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方法一: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方法二:22.4×10=2244×10=40224÷40=5 (24)3、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5.64 22.4202 42 4二次备课:考虑:(1)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这个24又表示什么?(2)24个非常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3)怎样在商上面表示六分之一呢?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比拟:224÷4与22.4÷4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同?师:经过上面的讨论,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1)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2) 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