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方法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①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②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
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1.从语段中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________地跳着________地吃起来肚子饿得________叫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Ⅰ句①写出了妈妈出现在树下以后,“我”的心情变得有些________。
Ⅱ句②“我有点儿高兴”是因为________;“又有些失望”是因为________。
3.猜一猜,妈妈背着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过来,她的真正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______又不敢讲。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③“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⑤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④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微课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姓名陈清学科语文微课名称《太阳——说明方法讲解》视频长度5分48秒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知识点描述让三年级学生了解说明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预备知识判断句子的说明方法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练习型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思路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我设计了这个微课。
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学习《太阳》一课的说明方法,然后出示例句,解读其使用的说明方法。
最后通过课后小练笔及进阶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内容时间一、片头同学们,《太阳》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说明方法。
40秒二、正文讲解1、出示“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讲解:此为列数字说明方法。
“1.5亿”“3500”“二十几”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更好地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
2、出示“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德上一个太阳。
”讲解: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太阳相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说明”。
3、出示“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讲解:从修辞手法上看这是个比喻句,但在说明文中,它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它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让我们再细细地品读一番吧!4、出示“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讲解:这种假设的猜想,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太阳与地球的联系非常密切,让人信服了。
一、说明方法的选择1.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A. 小明喜欢踢足球。
B. 小明喜欢踢足球,比如踢前锋、中场和后卫。
C. 小明喜欢踢足球,他的位置是前锋。
2.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A. 小明的书包很重。
B. 小明的书包比小华的重。
C. 小明的书包,重得像一座山。
3.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A. 小明今年10岁。
B. 小明今年10岁,比小华大两岁。
C. 小明今年10岁,他的生日是10月10日。
二、说明方法的运用1. 请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
2. 请用作比较说明方法,比较一下你家的客厅和卧室。
3. 请用列数字说明方法,描述一下你学校的操场。
4. 请用打比方说明方法,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5. 请用列图表说明方法,展示一下你一周的作息时间。
6. 请用举例说明方法,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节日。
7. 请用作比较说明方法,比较一下你最喜欢的运动和你的朋友喜欢的运动。
8. 请用列数字说明方法,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电影时长。
9. 请用打比方说明方法,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音乐风格。
10. 请用列图表说明方法,展示一下你最喜欢的书籍类型。
三、说明方法的创新应用1. 请用对比说明方法,描述一次你从家里到学校的经历。
2. 请用顺序说明方法,讲述一个你经历过的有趣故事。
3. 请用因果说明方法,解释为什么下雨天人们喜欢穿雨衣。
4. 请用分类说明方法,列举出你家里常见的五种家用电器。
5. 请用比喻说明方法,形容一下你最喜欢的老师的性格特点。
6. 请用引用说明方法,引用一句名言来描述你的学习态度。
7. 请用假设说明方法,假设你是一个植物,你会怎么描述你的生活。
8. 请用故事说明方法,编写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9. 请用图解说明方法,用简单的图形解释地球公转的原理。
10. 请用数据说明方法,用图表展示你一个月的零花钱支出情况。
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1. 请结合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描述一次你的旅行经历。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_______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打印版)###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1. 说明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 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____、____、____。
4.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等。
####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说明文的特点?()A. 客观性B. 科学性C. 艺术性D. 条理性2. 说明方法中的“举例子”是为了()A.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B. 增加文章的可信度C.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D. 说明事物的特征3.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不包括()A. 准确B. 生动C. 简洁D. 华丽4. 说明文的结构不包括()A. 总—分B. 并列C. 递进D. 转折#### 三、简答题1.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 举例说明“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3. 如何通过“作比较”来增强说明的效果?#### 四、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植物世界》在自然界中,植物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多样的形态特征,构成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植物的种类繁多,从微小的藻类到高大的乔木,它们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存策略。
1. 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2. 作者通过哪些方式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3. 你认为文章中还缺少哪些内容,可以进一步增强说明效果?#### 五、写作题请以“智能家居系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说明文。
要求:1. 说明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功能。
2. 采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
3. 语言简洁、准确。
以上就是本次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加深对说明文特点、说明方法、语言要求和结构安排的理解,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不断进步。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 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 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一、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 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 据统计, 日本有15000具, 美国有3200具, 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 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 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 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4.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
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5.“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 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6.图书馆的藏书, 按国别分, 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 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 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7、鲸的种类很多, 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须鲸, 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 有锋利的牙齿。
()8、不同种类的鲸, 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 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 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
()9、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 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 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0、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难以对付。
()11、冰雹, 俗称雹子, 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 它小如绿豆、黄豆, 大似栗子、鸡蛋, 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二、说明文片段练习(一)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 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
每年7~8月, 在我国黄海、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成体, 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 然后溯江而上, 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 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一)有趣的蜗牛我们常用蜗牛爬行来形容速度慢。
其实,确切地说,蜗牛不是爬行,而是滑行。
在它经过的地方都会留有它分泌(mì)的一层黏(nián)液,这样,蜗牛即使经过锋利的刀刃,身体也不会被割破。
蜗牛害怕阳光,因为阳光会把它的身体烤干。
它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缩在壳里睡觉,壳口还会用一层黏液封闭起来。
整个冬季,它可以一连睡上几个月。
()蜗牛嘴巴的大小和针尖差不多,()嘴里的牙齿可不少——它长着20000 多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呢!当然,这些牙齿,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的。
如果我们把蜗牛放到一个纸盒里,那它能用牙齿咬个洞逃走呢。
它的眼睛长在大触角的顶端,不过视力很弱。
好在它的嗅觉非常灵敏,弥补了视力上的不足。
1. 下列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里最适合的一项是()。
A. 因为所以B. 如果就C. 虽然但是D. 既又2. “蜗牛即使经过锋利的刀刃,身体也不会被割破”,是因为()。
A. 它爬的速度慢B. 它的身体很柔软C. 它有结实的壳D. 它会分泌一层黏液3. 下列关于蜗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蜗牛害怕阳光会烤干它的身体B. 它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C. 蜗牛在冬天可以连续睡上好几个月D. 它的视力很好,有利于它寻找食物(二)月球的自述我叫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古往今来,地球上的人们给我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像玉盘、玉兔、婵娟等。
这说明人类对我有着(深重深厚)的感情。
我比地球小得多,直径约3 476千米,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 000 千米。
我本身并不发光,但是我会把阳光反射给地球,使地球上的长夜有一个天然的光源。
我这儿没有空气,没有水,(因此因为)也没有风、云、雨、雪。
在我这儿,声音不能传播,热量也无法对流。
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 摄氏度,夜间则(降落降低)到零下183 摄氏度。
我这儿有山脉、高原、平原、低地和坑穴,最高的山峰达9 000 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小学语文说明文说明方法归纳解析(附习题)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或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3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较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作用: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4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专项训练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而语文说明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需要通过专项训练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学生进行说明性写作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专项训练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1.阅读文章时注重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2.阅读策略训练: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标题、段落标志和关键词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图文结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插图或图表的文章,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思维组织能力是学生进行说明性写作的重要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在专项训练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概括文章要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概括出主要要点,并进行逻辑排序,帮助学生培养概括和组织信息的能力。
2.列举事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事例,并进行分类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组织框架训练: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文章结构、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等组织框架,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整体组织。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说明性写作的关键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在专项训练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仿写训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说明性文章,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多样化写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说明性写作,如说明书、公告、通知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写作结构和语言特点。
3.互相评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改,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修改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方法练习题大全第一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方法练习题大全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姓名: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6、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7、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8、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9、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0、他吓得直哆嗦,就好像看见了鬼一样。
()1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1. 按要求写句子①早晨,太阳升起来了。
(改为拟人句)②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③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④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缩句)2.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举例子①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______②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______③梭子鱼攻击其他动物时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______④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______3. 按要求写句子。
①艳丽的蔷薇开放了。
(改写为拟人句)②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
(改写为比喻句)③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用画线的关联词语写句子)4.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许多猎人还被瞎熊咬死了。
(改为“把”字句)②国王不是愁得连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吗?(改为陈述句)③动人的琴声如同在弹奏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
(修改病句)④小树叶在风中摆动着。
(改为拟人句)5.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息。
(缩句)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用划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6. 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①腾细浪:______②走泥丸:______7. 按要求写句子。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用加下划线的词写句子)(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仿写一个拟人句)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余爷爷:听说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
现送上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2)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练习(一)常见的说明方法1.分类别: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一种叫异养。
作用:条理清楚的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点,使文章富有条理。
分类别的句子: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看云识天气》这里把天空的云分为两类:一类不会带来雨雪,一类带来雨雪.2.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以具体事务为例的方法。
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作用:通过举某种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点,增强说服力,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更具有代表性。
3.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某种特点,更加通俗易懂,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某种特征,更精确、科学、具有说服力。
5.作比较: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用:将某事物与某事物对比,强调突出了对象的某种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给某样事物下定义,科学、准确的说明了某种特点。
一、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E分类别F假设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说明方法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说明方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说明方法?A. 定义法B. 比较法C. 举例法D. 演绎法答案:D2. 在说明文中,以下哪种方式不适合用来说明事物的特点?A. 通过比喻B. 通过对比C. 通过列举D. 通过提问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说明方法中“分类法”的典型应用?A. 将苹果分为红苹果和青苹果B. 将苹果和橙子进行比较C. 将苹果定义为一种水果D. 将苹果和香蕉进行比喻答案:A4. 说明文中,使用“因果法”的目的是什么?A. 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B. 阐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C. 强调事物的重要性D. 列举事物的多个方面答案:B5. 在说明文中,使用“过程法”主要用来:A. 描述事物的静态特征B. 描述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C. 描述事物的内在结构D. 描述事物的外部环境答案:B二、填空题6. 在说明文中,通过_________可以清晰地展示事物的内在结构。
答案:分类法7. 通过_________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答案:定义法8. 使用_________可以直观地展示事物之间的差异。
答案:比较法9. 通过_________可以具体地展示事物的实例。
答案:举例法10. 使用_________可以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步骤和过程。
答案:过程法三、简答题11. 简述说明方法中的“比较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比较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是通过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联系,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属性。
12. 举例说明“过程法”在说明文中是如何应用的?答案:过程法在说明文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描述一个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或步骤来展示。
例如,在说明如何制作蛋糕时,可以按照准备材料、混合原料、烘烤和冷却等步骤来逐步说明。
四、论述题13. 论述说明方法中的“定义法”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定义法在学术写作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为读者提供了对专业术语或概念的准确理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
”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
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好玩极了!”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而且啊……“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而且啊……”(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梳头 ________地坐在椅子上 ________地荡来荡去(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①“这太简单了”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A.梳头 B.洗头 C.洗头和梳头②小真的长头发打算让________梳。
A.自己 B.妈妈 C.十个妹妹(3)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头发上的泡沫好像________,________好像海带一样。
(4)小真打算如何洗长头发?(5)小真的长头发还能怎样梳理或清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卖力;悠闲;轻轻(2)C;C(3)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河水冲洗的头发(4)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
(5)小真把瀑布当作滑梯,滑上几个来回,长头发也就被瀑布冲洗干净了。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横线上应填上修饰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想象大胆不等于胡乱瞎想。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高频高分题过关检测密卷(带答案)高频高分题过关检测密卷一、用“√”选出正确的读音或恰当的汉字。
(3分)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遇偶)尔(粘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yìng yàng)开去。
2.啊!我的身段多么(匀均)称(chēng chèn),我的角(jiǎo jué)多么精美别(至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二、看拼音,写词语。
(5分)nuò ruòōu zhōu jiǎn chá mì mì yōu xián()()()()()xiū jiàn pǔ tōng chèn shān wēi wǔ fù zé()()()()()三、辨字组词。
(5分)诱()理()倍()代()骄()绣()埋()陪()伐()娇()四、用“____”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无优无虑()形态各导()争夺斗艳()没精打彩()善罢干休()南辕北撤()翻来复去()刻舟求箭()五、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4分)1.近义词:保存——()仿佛——()麻烦——()阻力——()2.反义词:准确——()迅速——()后退——()攻击——()六、选词填空。
(5分)欣赏观赏1.这画廊里的画意境比较独特,来()的人不少。
2.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自己的美丽。
扬眉吐气一鼓作气灰心丧气3.就在狮子()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4.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终于可以()了。
5.我们大家(),把剩下的活儿全干完了七、按要求写词语。
(5分)1.源源不断(AAB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2.清清楚楚(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3.五颜六色(含数字):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4.守株待兔(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5.枫叶似火(含比喻修辞):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八、在下面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本段写的是________。
【答案】 3;溪边钓鱼【解析】【分析】第一空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此题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第二空考查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3;溪边钓鱼【点评】此题第一空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第二空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āi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nèn lèn)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关。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________(āi ái)挨挤挤嫩________(nèn lèn)黄色(2)文中写了白荷花的________种姿态。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荷叶的颜色是碧绿色,形状像一个大圆盘。
②“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写出了荷花残败的生命力。
③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时要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
(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5)欣赏千姿百态的荷花,会让人沉醉,产生奇妙的联想。
如果你变成了一朵荷花,哪只小动物会过来跟你打招呼,告诉你什么呢?【答案】(1)āi;nèn(2)三;优美(3)①对②错③对(4)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
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姓名: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
5、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
6、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
7、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
8、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
9、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10、他吓得直哆嗦,就好像看见了鬼一样。
()
1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
1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
1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14、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
15、学校教室面积有35平方米,有我家的客厅两个大。
()
16、学校墙面上有许多闪光石,远远看去,就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很漂亮。
()
17、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
18、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
19、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
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