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0排序及其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63.08 KB
- 文档页数:6
2020-2021学年全国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真题汇编专题 10句子排序+标点符号(含解析+答案)学校班别姓名(2021·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真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它具有一项其他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短报文功能。
②通过发短信可以告知自己的位置,十分有利于求救,适合老人、探险者等人群。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④你如果持有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终端就可以给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发短信。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句子排序。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最好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并且要注意上句和下句之间要关联紧密,逻辑合理。
我们可以结合原文,经过对句子的逻辑关系推断后来解决此类题目。
第③句总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紧接着,第①句写:它具有一项其他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短报文功能。
第④句写:你如果持有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终端就可以给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发短信。
最后,第②句写:通过发短信可以告知自己的位置,十分有利于求救,适合老人、探险者等人群。
(202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真题)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②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③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
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④草滩上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的蓝色湖水。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接着写“草滩上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的蓝色湖水。
小学排序测试题及答案1. 将下列句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A. 她开始学习钢琴。
B. 她报名参加了钢琴课程。
C. 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她决定成为一名钢琴家。
E. 她每天都练习钢琴。
正确顺序:C, B, A, E, D2. 根据所给词语,将句子重新排序。
A. 他们B. 公园C. 去了D. 周末E. 一家人正确顺序:E, D, C, B, A3. 请将下列句子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A. 他完成了作业。
B. 他开始做作业。
C. 他放学回家。
D. 他吃了晚饭。
E. 他去学校。
正确顺序:E, C, B, D, A4. 将下列句子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排列。
A. 他们决定去野餐。
B. 天气突然变坏了。
C. 他们准备了食物和饮料。
D. 他们不得不取消野餐。
E. 他们查看了天气预报。
正确顺序:E, A, C, B, D5. 根据所给词语,将句子重新排序。
A. 他B. 读了C. 一本书D. 昨天E. 整个下午正确顺序:D, A, B, C, E6. 请将下列句子按照地点顺序排列。
A. 他们参观了博物馆。
B. 他们去了动物园。
C. 他们游览了公园。
D. 他们去了海滩。
E. 他们开始了一天的旅行。
正确顺序:E, C, B, A, D7. 将下列句子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排列。
A. 他赢得了比赛。
B. 他报名参加了马拉松。
C. 他开始训练。
D. 他每天都在跑步。
E. 他决定参加马拉松。
正确顺序:E, B, C, D, A8. 根据所给词语,将句子重新排序。
A. 她B. 买了C. 一些D. 面包E. 去超市正确顺序:E, A, B, C, D9. 请将下列句子按照季节顺序排列。
A. 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
B. 树叶开始变黄并落下。
C. 人们在公园里野餐。
D. 他们种植了花园。
E. 他们庆祝了新年。
正确顺序:D, C, B, A, E10. 将下列句子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排列。
A. 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B. 他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
中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章节习题10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与财政财务审计相比较,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的目标是()。
A.经济性B.独立性C.效率性D.合法性2、对计划、预算和决策进行审查,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方案和预算的编制、投资方案的选择、经营决策的制定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审查的审计是()。
A.财经法纪审计B.详细审计C.事前审计D.事中审计3、在现代审计实务中,最能体现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的是()。
A.财政审计B.财务审计C.财经法纪审计D.效益审计4、下列说法中,审计的基本职能是()。
A.经济调节职能B.经济控制职能C.经济监督职能D.经济鉴证职能5、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合法性,体现了审计的()。
A.经济监督职能B.经济评价职能C.经济鉴证职能D.经济服务职能6、为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
A.《内部审计工作条例》B.《内部审计基本准则》C.《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D.《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7、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
A.及时性B.广泛性C.独立性D.科学性8、按照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
A.全部审计和抽样审计B.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C.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D.详细审计和局部审计9、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A.1993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10、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是在()。
A.唐代B.元代C.清代D.宋代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对情节严重、致使国有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以及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或对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的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必须专门立案进行审计,这就叫财经法纪审计。
第10章排序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比较和移动。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3 次。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插入;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选择。
正序时两种方法移动次数均为0,但比较次数量级不同,插入法:n-1即O(n),选择法:O(n2)反序时两种方法比较次数量级相同,均为O(n2),但移动次数不同,插入法:O(n2),选择法:3(n-1)即O(n)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堆排序;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快速排序。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O(n) 。
7.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log2n┐趟(遍)。
8. 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C Q P A M S R D F X Y;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Q C Y A P M S D R F X;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F H C D P A M Q R S Y X;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Y S X R P C M H Q D F A。
(大根堆)9.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A. 3, 5, 7, 9, 12, 10, 15, 1B. 3, 5, 9, 7, 12, 10, 15, 1单项选择题若对 n 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在进行第 i 趟排序时, 则需要移动元素的次数为(在对 n 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的过程中, A. O(1) B. O(log 2n)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
2C. O(n 2)D. O(nlog 2n)对下列四个序列进行快速排序,各以第一个元素为基准进行第一次划分,则在该次划分过程中 需要移动元素次数最多的序列为( )。
排序》练习题1.2.3.4.5.6.7.8.9.10.11.12. A. j-i B. i-j-1 C. i-j D. i-j+1在对 n 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的过程中,共需要进行( A. n B. n+1 C. n-1 )趟。
D. 2n在对 n 个元素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中,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2A. O(1)B. O(log 2n)C. O(n 2) D. O(n))。
在对 n 个元素进行快速排序的过程中,若每次划分得到的左、右两个子区间中元素的个数相等 或只差一个,则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1) B. O(nlog 2n) )。
2C. O(n 2)D. O(n) 设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序列 (5,2,6, 进行比较,则第一趟冒泡排序的结果为( (A) 2 ,5,3,6, 8(C) 2 ,3,5,6, 8 3,8),利用冒泡排序进行升序排序,且排序中从后往前 )。
(B) 2 ,5,6,3,8(D) 2 ,3,6,5,8)。
假定元素 r[i+1] 的插入位置为 r[j] , A. 1, 3, 5, 7, 9 B. 9, 7, 5, 3, 1C. 5, 1, 3, 7, 9D. 5, 7, 9, 3, 1在对 n 个元素进行堆排序的过程中,时间复杂度为(2A. O(1)B. O(log 2n)C. O(n 2))。
第十章共价键与分子间力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难题解析[TOP]例10-1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乙烯分子的形成及其构型。
析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形成乙烯分子时,C原子的价层电子要杂化。
共价键形成时,σ键在成键两原子间能单独存在,且只存在一个;л键在成键两原子间不能单独存在,但可存在多个。
乙烯分子中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与其它原子形成三个σ键,C、C原子间的双键中有一个是л键。
三个σ键决定分子构型,因此C原子有三个原子轨道参与杂化,形成三个等性杂化轨道。
解乙烯分子C2H4中有2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每个基态C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为2s2 2p2,在形成乙烯分子的过程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空轨道上,然后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彼此间夹角为120º。
每个C原子的2个sp2杂化轨道各与1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2个C原子间各以1个sp2杂化轨道互相重叠,形成1个σ键。
由于2个C 原子的这6个sp2杂化轨道处于同一平面,未参与杂化的2p z轨道则垂直于该平面,“肩并肩” 重叠形成1个π键,构成C=C双键。
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分子呈平面构型。
例10-2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I3-的空间构型。
析先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中心原子提供7个电子,配位提供1个电子,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得价层电子数的总和再除以2。
然后根据价层电子对构型和孤对电子决定I3-的空间构型。
解I3-中有3个I原子,我们可将其中1个I作为中心原子,其余2个作为配位体。
中心原子I有7个价电子,2个配位I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I3-离子的负电荷数为1,所以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7 + 2 + 1)∕2 =5 。
价层电子对构型为三角双锥,因配位原子数为2,说明价层电子对中有2对成键电子对和3对孤对电子,以3对孤对电子处在三角双锥的三角形平面上排斥能最小,所以I3-为直线型。
排序练习题及答案排序练习题及答案排序是一种常见的算法操作,它在计算机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排序,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组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进行排列,使得数据更易于查找和处理。
在编程和算法学习中,排序练习题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不同的排序算法,并提升我们的编程能力。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几道常见的排序练习题及其答案。
1.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基本的排序算法,它通过不断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位置来实现排序。
下面是一个冒泡排序的练习题及答案:题目:给定一个整数数组arr,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其进行升序排序。
答案:```python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return arr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print(bubble_sort(arr))```2. 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部分,并对这两部分进行递归排序来实现排序。
下面是一个快速排序的练习题及答案:题目:给定一个整数数组arr,使用快速排序算法对其进行升序排序。
答案:```pythondef quick_sort(arr):if len(arr) <= 1:return arrpivot = arr[len(arr)//2]lef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middle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righ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return quick_sort(left) + middle + quick_sort(right)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print(quick_sort(arr))```3. 归并排序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它通过将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分别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再将两个有序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来实现排序。
第十章内部排序一、择题1.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下面四个表进行(由小到大)排序,比较次数最少的是(B)。
A.(94,32,40,90,80,46,21,69)插32,比2次插40,比2次插90,比2次插80,比3次插46,比4次插21,比7次插69,比4次B.(21,32,46,40,80,69,90,94)插32,比1次插46,比1次插40,比2次插80,比1次插69,比2次插90,比1次插94,比1次C.(32,40,21,46,69,94,90,80)插40,比1次插21,比3次插46,比1次插69,比1次插94,比1次插90,比2次插80,比3次D.(90,69,80,46,21,32,94,40)插69,比2次插80,比2次插46,比4次插21,比5次插32,比5次插94,比1次插40,比6次2.下列排序方法中,哪一个是稳定的排序方法(BD)。
A.希尔排序B.直接选择排序C.堆排序D.冒泡排序下列3题基于如下代码:for(i=2;i<=n;i++){ x=A[i];j=i-1;while(j>0&&A[j]>x){ A[j+1]=A[j];j--;}A[j+1]=x}3.这一段代码所描述的排序方法称作(A)。
A.插入排序B.冒泡排序C.选择排序D.快速排序4.这一段代码所描述的排序方法的平均执行时间为(D)A.O(log2n) B.O(n) C.O(nlog2n) D.O(n2)5.假设这段代码开始执行时,数组A中的元素已经按值的递增次序排好了序,则这段代码的执行时间为(B)。
A.O(log2n) B.O(n) C.O(nlog2n) D.O(n2)6.在快速排序过程中,每次被划分的表(或了表)分成左、右两个子表,考虑这两个子表,下列结论一定正确是(B)。
A.左、右两个子表都已各自排好序B.左边子表中的元素都不大于右边子表中的元素C.左边子表的长度小于右边子表的长度D.左、右两个子表中元素的平均值相等7.对n个记录进行堆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为(C)。
一、判断题(第一章绪论)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元。
答案:错误2.一个数据结构是由一个逻辑结构和这个逻辑结构上的基本运算集构成的整体。
答案:错误3.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映像。
答案:正确4.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描述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是依赖于计算机的。
答案:错误5.用语句频度来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独立于计算机的软硬件,分析算法的时间答案:正确(第二章线性表)6.取顺序存储线性表的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大小有关。
答案:错误7.线性表链式存储的特点是可以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表中的数据元素。
答案:正确8.线性链表的每一个节点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域。
答案:错误9.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的存储密度大,插入和删除效率不如练市存储方式好。
答案:正确10.插入和删除操作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两种操作,所以这两种操作在数组中也经常使用。
答案:错误(第三章栈)11.栈是一种对进栈和出栈作了限制的线性表。
答案:错误12.在C(或C++)语言中设顺序栈的长度为MAXLEN,则top=MAXLEN表示栈满。
答案:错误13.链栈与顺序栈相比,其特点之一是通常不会出现满栈的情况。
答案:正确14.空栈就是所有元素都为0上的栈。
答案:错误15.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是栈的典型应用之一。
答案:正确(第四章队列)16.队列式限制在两端进行操作的线性表。
答案:正确17.判断顺序队列为空的标准是头指针和尾指针都指向同一结点。
答案:错误18.在循环链列队中无溢出现像。
答案:错误19.在循环队列中,若尾指针rear大于头指针front,则元素个数为rear-front。
答案:正确20.顺序队列和循环队列关于队满和队空的判断条件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第五章串)21.串是n个字母的有限序列。
答案:错误22.串的堆分配存储是一种动态存储结构。
答案:正确23.串的长度是指串中不同字符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