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4.09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2022北京,14,3分)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
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图2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C+2H2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答案C根据题图1,可知反应①为CO2与CaO反应生成CaCO3,反应②为CaCO3与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A正确;由题图2可知,t1~t3,n(H2)比n(CO)多,生成H2的速率不变,又因为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故发生的副反应为CH4C+2H2,B正确;t2时刻,CO的气体流速=反应②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1.5mmol·min-1,副反应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0.5mmol·min-1,故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C错误;只有反应②生成CO,题图2中t3之后CO气体流速为0,反应②不再发生,所以CO的生成速率为0,D正确。
方法技巧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原理示意图和坐标图:①提取题中有价值的信息,找出每一个转化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读懂坐标图中每一条曲线代表的物质,然后确定其变化量。
2.(2022广东,15,4分)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1.0mol·L-1·min-1答案D由题图可知,无催化剂时,反应能进行,但是反应速率比较慢,A项错误;在相同条件下,与催化剂Ⅱ相比,在使用催化剂Ⅰ时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故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B项错误;0~2min时,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4.0mol·L-1-2.0mol·L-1)÷2 min=1.0mol·L-1·min-1,D项正确。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计算一、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V=△C/t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练1】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在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若此反应的温度从20度升高到50度时,则其反应速率是原来的()A.6倍B.9倍C.18倍D.27倍解析:温度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v末=v初×3(T末-T初)/10=3(50-20)/10=33=27.答案:D4、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练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10℃20mL 3mol/L的X溶液B. 20℃30mL 2mol/L的X溶液C. 20℃10mL 4mol/L的X溶液D. 10℃10mL 2mol/L的X溶液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浓度就最大。
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B5、利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或物质的量的变化数值或相关图像,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6、综合计算【练3】将26H mol 和CO mol 3充入容积为L 5.0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2气气CO H)(3气OH CH ,6秒末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6倍。
试计算:2H 的反应速率是多少?【练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X(g)+Y(g)2Z(g) ΔH =-197 kJ · mol -1,若将2 mol X 和1 mol Y 充入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 ,测得X 的物质的量为1.4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min 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热量B .10 min 内,X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 ·L -1·min -1C .第10 min 时,Y 的反应速率小于0.015 mol ·L -1·min -1(假如体系温度不变) D .第10 min 时,Z 浓度为0.6 mol ·L -17、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和计算:测定反应速率的方式和途径: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微专题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2)熵和熵变的含义①熵的含义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②熵变的含义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ΔS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ΔG=ΔH-TΔSΔ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ΔG=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1)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2)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3)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5)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3.平衡类问题需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2)原料的循环利用。
(3)产物的污染处理。
(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5)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专题训练1.(2017·四川资阳诊断)无机盐储氢是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储氢新技术,其原理如下:NaHCO3(s)+H2(g),Pd或PdO70 ℃,0.1 MPa HCOONa(s)+H2O(l)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并充入一定量的H2(g),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当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0~4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C) 分子碰撞频率增加,碰撞能量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增加。
2. (D) 移除产品,改变反应物浓度,改变温度。
3. (A) 温度升高。
4. (D) 活化能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增加,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物浓度减少。
二、解答题1.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r = k[A]m[B]n其中,r为反应速率;[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m和n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2. a) 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一级反应速率方程(r = k[A])进行解释。
当反应物浓度[A]增加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反应物浓度[A]减少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减少。
b) 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解释。
阿伦尼乌斯方程:k = A * e^(-Ea/RT)其中,k为速率常数,A为阿伦尼乌斯因子,Ea为反应的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当温度T增加时,e^(-Ea/RT)的值增加,导致速率常数k增加,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温度T减少时,e^(-Ea/RT)的值减少,导致速率常数k减少,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减少。
3. 反应速率与表面积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解释。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催化剂能够增大反应物的有效碰撞频率。
催化剂通常是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增大了反应物的表面积,使得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处于活性位点上,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碰撞几率,也提高了反应速率。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比较反应级数进行解释。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一次方关系(m = 1),则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二次方关系(m = 2),则反应级数为二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三次方关系(m = 3),则反应级数为三级反应。
根据反应级数的不同,可以判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5.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可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多少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来表示B.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1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反应A+3B=2C+2D,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6mol·L-1·s-1C.v(C)=0.4mol·L-1·s-1D.v(D)=0.45mol·L-1·s-14.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0mol/(L·s)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C.只能减慢反应速率D.不一定影响反应速率6.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 △H=-QkJ·mol-1(Q>0)。
12s时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1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B.12s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D.12s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QkJ7.某小组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反应速率v与()I c-成正比B.由实验△△可知,对速率的影响程度上,浓度大于温度O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C.I-在被2D.由实验△△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8.一定温度下,X、Y、Z三种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决定,若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可逆反应A(g)+ B(g)⇌C(g)+Q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 =。
5.反应:HIO3+3H2SO3→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3+H2SO3 → HIO2+H2SO4(慢反应),(2)HIO2+2H2SO3 →HI+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在298K温度下,将1摩尔SO3放入1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摩尔的SO2,其K C是,K p是。
(R = 8.314 kPa·L·K-1·mol-1)。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 ×10-3;S(s)+O2(g)⇌SO2(g),K c= 5.0 ×106;H2(g) + SO2(g)⇌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为。
8.简单反应A= B + C,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A、B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与V B。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e-Ea/RT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1.某温度下2N2O5= 4NO2 + O2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V = 1/2V N2O5= 1/4V NO2= V O2 。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反应2A(g) + B(s) 3C(g) + 4D(g) 来说 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mol/(L ·min)B .v(B)= 0.01mol/(L ·s )C .v(C)=1.0mol/(L ·min)D .v(D)=1.2mol/(L ·min)2.对于化学反应()()()()2A g B g 3C g 4D g +=+ 下列化学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3C v v = B .()()1B C 3v v =C .()()C 4D v v =D .()()1D A 2v v =3.为探究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 3+比Cu 2+对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好 C .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 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若比较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作用 应选用Fe 2(SO 4)3(aq)和CuSO 4(aq)或FeCl 3(aq)和CuCl 2(aq)。
如果选用FeCl 3(aq)和CuSO 4(aq) 虽然加入FeCl 3(aq)的反应速率快 但两溶液的阴离子不同 不能得出结论。
4.室温下 H 2O 2与氢碘酸(HI)反应: H 2O 2+2HI =I 2+ 2H 2O 已知 c(H 2O 2)=0.1 mol/L c (HI)= 0.l mol/L 20s 后测得H 2O 2的浓度为0.08 mol/L 则用HI 表示反应速率为( ) A .0.001 mol · L -1· s -1 B .0.002 mol · L -1· s -1C.0.003 mol· L-1· s-1D.0.04 mol· L-1· s-1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MB.t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 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经2min后N2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0.4mol·L-1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4mol·L-1·s-1B.0.2mol·L-1·min-1C.0.6mol·L-1·min-1D.0.4mol·L-1·min-17.对于可逆反应4HCl(g)+O2(g)2H2O(g)+2Cl2(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HCl)=0.3mol·L-1·min-1B.v(O2)=0.2mol·L-1·min-1C.v(H2O)=0.2mol·L-1·min-1D.v(Cl2)=0.3mol·L-1·min-18.对水样中M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相关八大题型整理及专项练习(带答案)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反应速率相关八大题型进行整理,并提供专项练,每题均带答案,供学生进行练。
一、填空题1.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_____。
答案:加快2. 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_____。
答案:增加3. 催化剂可以_____反应活化能。
答案:降低4. 反应速率表示为化学反应物质的_____,在温度一定时受温度影响较大。
答案:消耗速率二、选择题1. 分别用1mol/L的HCl、2mol/L的HCl和3mol/L的HCl溶液与相同质量的Mg片反应,哪个速率最大?A.1mol/L的HClB.2mol/L的HClC.3mol/L的HCl答案:C2. 在压力不变、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观察到一化学反应放出热量,选出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反应物的摩尔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b.温度升高,反应物的摩尔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加c.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加d.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中的粒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加答案:c3. 关于反应速率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B.反应速率与温度成正比C.反应速率与确认动能成正比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碰撞频率有关答案:C三、简答题1. 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答: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物质量与时间的比值。
2.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四、计算题1. 有一种反应物A可以分解为B和C,公式为A→B+C,反应速率常数k为2.0×10^(-4)s^(-1),当反应物的浓度为0.2mol/L时,第10秒时反应物的浓度为0.025mol/L,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4.0×10^(-4)mol/(L·s)。
五、实验分析题1.将粉末状态的沉淀和溶液混合均匀,沉淀逐渐消失,产生气泡,放热。
实验操作中,试述如何观察和记录这些现象与实验结果及其可能的原因。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三、化学反应速率考点知识本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重要知识有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也可通过图象或图表把化学反应速率融合在化学平衡、实验或计算之中来考查数据处理能力。
结合日常生活、生产科研等为背景,如冰箱保存食物、钢铁生锈、硫酸工业、催化剂材料等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影响规律。
重点、难点探源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常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
2、公式,单位:mol•(L•s)-1或mol••(L•min)-1。
3、应用⑴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值。
⑵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
对于反应aA+bB Cc+dD,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v(B)、v(C)、v(D),则v(A):v(B):v(C):v(D)=a:b:c:d。
⑶不能用纯固体或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4、测定⑴实验设计:如按图安装两套甲、乙,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 1mol•L-1和40mL 4m ol•L-1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 H2所用的时间。
⑵实验现象现象装置产生气泡的快慢收集10mL气体所用时间甲慢长乙较快短⑶实验结论:反应速率甲<乙,进而可求各自的反应速率。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影响因素⑴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⑵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2、有效碰撞理论的指导⑴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多出的能量。
如图反应的活化能是E1,E3,表示使用催化剂时活化能,反应热是E2-E1.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⑵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追踪高考1.【2022天津卷】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讲解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tA c v A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
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g)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
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哪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外因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⑴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物质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⑵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数增多,因此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解析及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示意图序号温度试剂A现象①0°C0.5mol∙L−1稀硫酸4min左右出现蓝色②20°C1min左右出现蓝色③20°C0.1mol∙L−1稀硫酸15min左右出现蓝色④20°C蒸馏水30min左右出现蓝色(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pH= 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⑤⑥⑦⑧试管中溶液的pH891011放置10小时后的现象出现蓝色颜色无明显变化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试剂1______________。
试剂2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____________。
假设2:45°C以上I2易升华,70°C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1.(2022北京,12,3分)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
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
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N2O4(g)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4HNO3D.每获得0.4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答案D2NO2(g)N2O4(g)ΔH<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生成N2O4的转化率降低,多孔材料不能将更多的N2O4“固定”,故不利于NO2吸附,A正确;多孔材料“固定”N2O4,使混合气体中N2O4的浓度降低,促进平衡2NO2N2O4正向移动,B正确;N2O4与O2和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C正确;由C项中反应2N2O4+O2+2H2O4HNO3可知,每生成0.4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6.02×1023,D错误。
2.(2022广东,13,4分)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C随着温度升高,n(H2)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的ΔH>0,A不正确;起始时H2为4mol,200℃时H2约为0.5mol,即约有3.5mol H2参加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此时生成的H2O约为3.5mol,故题图中最上方的曲线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不正确;恒容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H2、H2O的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C 正确;BaSO4为固体,加入BaSO4,平衡不移动,D不正确。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篇综合分压平衡常数(K p)的计算1.(2019课标Ⅱ,27节选)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g)(g)+H2(g)ΔH1=100.3kJ·mol-1①H2(g)+I2(g)2HI(g)ΔH2=-11.0kJ·mol-1②对于反应:(g)+I2(g)(g)+2HI(g)③ΔH3=kJ·mol-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Pa。
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B.提高温度C.增加环戊烯浓度D.增加碘浓度(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T1>T2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mol·L-1答案(1)+89.3(2)40% 3.56×104BD(3)CD2.(2020课标Ⅲ,28,14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0(填“大于”或“小于”)。
化学反应的快慢及速率基础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1、某温度下,反应:N 2O 4(气)2NO 2(气) -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B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 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 2O 4,再达到平衡,颜色变深D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2、将固体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HN 4I(固)NH 3(气) +HI(气);②2HI(气)H 2(气)+I 2(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 2)=0.5 mol ·L -1,(HI)= 4mol ·L -1,则NH 3的浓度为( ) A .3.5 mol ·L -1 B .4 mol ·L -1 C .4.5 mol ·L -1 D .5 mol ·L -13、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 ,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L 。
A .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 (气)和2L Y (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 (气)+3Y (气)2Q (气)+nR (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 ) A .3 B .4 C .5 D .65.Cl 2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Cl 2+H 2OHCl+HClO ,欲增大所得溶液中HClO 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为( )A .加Na 2CO 3固体B .加NaOH 固体C .加水D .通入NH 3气6.对于平衡体系xA(气)+ yB (固)m C (气)+n D (气),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C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明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xm n +< B .x y m n +<+ C .m nx +> D .m n y x+<+ 7.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NO 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NO 22NO+O 2。
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单位可用mol/(L∙s))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 )A.体积的变化B.物质的量的变化C.质量的变化D.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速率(单位可用mol/(L∙s))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即v(B)=c(B)t∆∆,故D正确。
2.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B.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答案】B【解析】A项,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A错误;B项,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B正确;C项,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用纯液体或纯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C错误;D项,化学反应速率都是正值,无负值,D错误;故选B。
3.100mL6mo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水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铵(固体)【答案】B【解析】A项,碳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氢离子,放出的氢气量减小,故不选A;B项,硫酸中加水,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放出氢气的量不变,氢离子浓度降低,放出氢气的速率减慢,故选B;C项,加入硫酸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C;D项,硫酸铵和锌反应放出氢气,加入硫酸铵(固体),放出氢气的量增多,故不选D。
故选B。
4.在2A(g)+B(g)=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mol·L-1·min-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mol·L-1·s-1【答案】B【解析】A项,v(A)=2 mol·L-1·min-1,转化为B并换算单位,v(B)=0.0167 mol·L-1·s -1;B项,v(B)=0.3 mol·L-1·s-1;C项,v(C)=0.8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67 mol·L -1·s-1;D项,v(D)=1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 mol·L-1·s-1;综上所述,0.3 mol·L-1·s -1数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B正确;故选B。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1.10m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A.Na2SO4B.H2SO4C.CuSO4D.Na2CO32.某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下述反应:A(g)+2B(g)⇌C(g)+D(g)。
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消耗2molB的时候消耗1molCC.A的浓度不再改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4.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①④⑤⑥⑦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⑥⑦5.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mol•L-1•min-1B.v(NO2)=0.015mol•L-1•s-1C.v(N2)=0.4mol•L-1•min-1D.v(CO2)=1.7mol•L-1•min-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A(s)+B(g)⇌C(g)+D(g)的反应,加入A,反应速率加快B.2NO2⇌N2O4(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C.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恒压,充入He不改变反应速率D.100mL2mol•L-1稀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7.一定条件下:2A(g)+B(s)⇌C(g)△H<0。
《普通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复习题及答案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催化剂等均无关系。
( )2.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
()3.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有确定计量关系的化学反应。
(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 )5.一定温度下,简单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的积成正比。
()6.凡速率方程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计量系数一致时,此反应必为元反应。
()7.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
()8.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指出它的反应级数。
( )9.对一给定反应,随反应进行其反应速率常数将变小。
()10.若反应的半衰期是一常数,则该反应一定是一级反应。
()11.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mol-1dm3·s-1的反应级数是2。
()12.由Arrhenius公式可知,加快反应速率的惟一方法是升高反应温度。
()13.反应的活化能大,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也越大。
( )阿仑尼乌斯活化能是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平均摩尔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摩尔能量之差。
()14.温度一定,活化能越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越大。
()15.温度能影响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16.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总大于反应热。
()17.某反应分几步进行,则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最慢一步的反应速率。
( )18.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 )19.催化剂能加快逆反应。
( )20.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 r G ()21.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的和。
( )22.采用了催化剂后与使用催化剂前相比,反应的速率、反应历程甚至反应产物都可能发生改变。
(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二、选择题(在正确的答案下打“√”)1.对于任意给定的化学反应A+B→2Y,则在动力学研究中_______。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专项练习一、填空题1.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ƒ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_______。
(4)A与B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________。
(5)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变化是________。
(6)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降低温度____________;②增大A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恒容下充入氖气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A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2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min是。
②在2~3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设溶液体积不变)(2)B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但由于反应太快,测不准氢气体积,故想办法降低反应速率,请你帮他选择在盐酸中加入下列以减慢反应速率。
(填写代号)A.冰块 B.HNO3溶液 C.CuSO4溶液(3)C同学为了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下面各题。
高中化学重要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知识点归纳1.化学反应速率(1)公式:v=ΔcΔt=ΔnΔt·V(2)对于反应a A+b B c C+d D,有v(A)∶v(B)∶v(C)∶v(D)=a∶b∶c∶d。
(3)无论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还是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压强、温度同样适用。
(4)若参加反应的物质同等倍数地增加(或减少)各物质的量,先分析所给条件是压强一定还是容积一定。
压强一定,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容积一定,若同等倍数地增加(或减少)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当于加压(或减压)。
(5)若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先分析所给条件是压强一定还是容器一定。
若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减小,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容器容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2.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1)K的变化趋势与反应热的关系。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K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
①若将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变为原来的12,则K2=K121;②若两化学方程式相减得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则K3=K1 K2;③若两化学方程式相加得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则K3=K1×K2。
(3)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如浓度、压强引起的平衡移动),但当化学平衡常数改变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二、专项练习题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D.②③解析若增加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升高温度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非气体反应的容积,反应速率不变;分离出固体或纯液体生成物,不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有一定的选择性,MnO2不能改变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含答案)1.反应2SO2+O2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1,则这段时间为()A.0.1 s B.2.5 sC.5 s D.10 s解析:选C。
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则O2的浓度减小了0.2 mol·L-1,v(O2)=Δc(O2)/Δt,Δt=Δc(O2)/v(O2)=0.2 mol·L-1/0.04 mol·(L·s)-1=5 s。
2.(2010年高考海南卷)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 B.2v(X)=3v(Z)C.2v(X)=v(Y) D.3v(W)=2v(X)解析:选C。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v(W)∶v(X)∶v(Y)∶v(Z)=3∶2∶4∶3。
v(W)=v(Z),A错误;3v(X)=2v(Z),B错误;2v(X)=v(Y),C正确;2v(W)=3v(X),D错误。
3.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升高体系的温度C.增加体系的压强D.减少C的物质的量解析:选B。
增加固体物质的量和增大非气态反应压强,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升高体系的温度,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由于A、B、C的状态未知,故A、C、D均不正确。
4.(2010年高考福建卷)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解析:选B。
第8 min与第4 min时反应物浓度差为10 μmol·L-1,t为4 min,所以在4~8 min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 μmol·L-1·min-1,可以排除C、D两个选项;图中从0 min 开始到8 min反应物浓度降低到了原来的1/4,根据这一幅度,可以推测从第8 min到第16 min 应该也降低到原来的1/4,即由10 μmol·L-1降低到2.5 μmol·L-1,因此推测第16 min反应物的浓度为2.5 μmol·L-1,所以可以排除A而选B。
5.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开始至2 min 时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解析:由图中可知2 min 内X 、Y 分别减少了0.3 mol 和0.1 mol ,Z 增加了0.2 mol ,故X 、Y 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X 、Y 、Z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 +Y 2Z ,v (Z)=0.2 mol/2 L 2 min =0.05 mol/(L·min)。
答案:3X +Y 2Z 0.05 mol/(L·min)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河源高一检测)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B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C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D .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知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对快慢解析:选D 。
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反应进行的快慢,不能表示进行的程度;固体和水无法用浓度表示,只能用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某些反应速率较大的反应其反应现象并不明显,例如酸碱中和反应。
2.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将1.0 mol·L -1 N 2与3.0 mol·L -1 H 2合成氨,反应到2 s时测得NH 3的浓度为0.8 mol·L -1,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 .0.2 mol·L -1·s -1B .0.4 mol·L -1·s -1C .0.6 mol·L -1·s -1D .0.8 mol·L -1·s -1解析:选B 。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v (NH 3)=Δc (NH 3)Δt =0.8 mol·L -12 s=0.4 mol·L -1·s -1。
3.合成氨N 2+3H 22NH 3的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 (H 2)、v (N 2)、v (NH 3)(单位为mol·L -1·s -1)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v (H 2)=v (N 2)=v (NH 3)B .v (H 2)=v (N 2)C .v (NH 3)=3/2v (H 2)D .v (H 2)=3v (N 2)解析:选D 。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4.镁是生产铝合金必需的添加材料。
镁合金被公认为“21世纪绿色环保新型材料”,可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10多个领域。
现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 2的速率如图所示。
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 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 .溶液的温度B .镁条的表面积C .Cl -的浓度D .H +的浓度解析:选C 。
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反应与Cl -无关,Cl -浓度不影响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
5.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在10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 ,则此反应的速率v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v (NH 3)=0.010 mol·L -1·s -1B .v (O 2)=0.0010 mol·L -1·s -1C .v (NO)=0.0010 mol·L -1·s -1D .v (H 2O)=0.045 mol·L -1·s -1解析:选C 。
v (H 2O)=0.45 mol 30 s ×10 L=0.0015 mol·L -1·s -1。
则v (NO)=46v (H 2O)=23×0.0015 mol·L -1·s -1=0.0010 mol·L -1·s -1;v (NH 3)=v (NO)=0.0010 mol·L -1·s -1;v (O 2)=56v (H 2O)=56×0.0015 mol·L -1·s -1=0.00125 mol·L -1·s -1。
6.(2011年中山高一检测)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 ~D 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B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C .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解析:选A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外界条件除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主要因素外,还有光、固体颗粒大小、超声波等,但A 项中镁和铝由于活泼性不同,决定了镁和盐酸比铝和盐酸反应要快得多,反应物的性质是影响反应速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7.在m A +n B p C 的反应中,m 、n 、p 为各物质的计量数。
现测得C 每分钟增加a mol/L ,B 每分钟减少1.5a mol/L ,A 每分钟减少0.5a mol/L ,则m ∶n ∶p 为( )A .2∶3∶2B .2∶3∶3C .1∶3∶2D .3∶1∶2解析:选C 。
依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m ∶n ∶p =0.5a ∶1.5a ∶a =1∶3∶2。
二、双项选择题8.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一定能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的是( )A .增加铁的量B .增大硫酸的浓度C .加热D .铁由块状改为粉末状解析:选CD 。
铁为固体,增加它的量,其浓度并没有改变,不影响反应速率;当硫酸浓度增大时,可能转变为浓硫酸,浓硫酸与铁常温下会发生钝化,无H 2生成;增大铁的表面积,可使反应速率增大。
9.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 )产生氢气体积(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A.4-3-2-C .3-4-2-1 D .1-2-4-3解析:选AC 。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1的盐酸的浓度最小,反应的温度最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由于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2的反应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实验3大于实验2;实验4和实验3的比较,实质考查温度与物质的表面积变化哪个占主导作用,因为二者有较多变数,所以反应速率可能是4>3或4<3。
10.(2011年潮州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 s 时,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 mol·(L·s)-1B .反应开始到10 s 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1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2Z(g)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解析:选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