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7
影视文学课程期末总结一、课程概况影视文学是一门探索影视与文学之间联系与交融的课程。
本学期的影视文学课程主要涵盖了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对于影视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对于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评眼光。
下面我将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及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课程设计影视文学课程的设计合理、内容丰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介绍了影视文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影视文学的经典案例分析、当代影视文学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
每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相互衔接,逐步推进,使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影视文学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分析。
三、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理论课讲解也有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与互动等形式。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我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影视文学作品,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充分讨论,互相交流。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学习内容在本学期的影视文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如何理解影视、文学与影视文学的关系等等。
我们了解了影视文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如何分析影视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和异同。
通过学习经典案例,如《哈姆雷特》、《西游记》等,我们对于影视文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当代影视文学的发展情况,包括影视原著小说和电视剧改编等。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使我们对于影视文学的整体轮廓和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
五、学习体会影视文学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需要实践与思考的课程。
通过学习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我渐渐发现,影视文学并不仅仅是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屏或银幕,而是一种在不同媒介语境中的创作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原著小说与电影、电视剧的差异、适应和互补,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影视文学的理解认识
影视文学是一种将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进行再创作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视觉呈现,也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阐释和表达。
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形式相比,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图像、声音、音乐等多种元素,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情感等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同时,影视作品的传播范围更广,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然而,影视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时间限制,可能会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可能会使一些影视作品过于注重表面的情节和效果,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
因此,对于影视文学的创作者来说,需要在保持文学作品原有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基础上,注重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让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思想深度。
同时,观众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影视文学作品。
名词解释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是指将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后,再通过影视艺术的形式进行呈现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影视文学中,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后,通常会进行二次创作,包括删减、增删、改编等,以符合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受众的需求。
影视文学的创作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很大的不同。
在创作过程中,影视文学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而文学作品则更加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
此外,影视文学的受众也更加年轻化,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
在影视文学中,文学作品的内容会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形式,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呈现。
例如,电影或电视剧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叙事结构、镜头语言等手段来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同时,影视文学中也会加入一些影视元素,如特效、音乐等,来增强影视艺术的效果和吸引力。
影视文学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文学形式,能够将文学作品的内容转化为电影或电视剧的形式,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呈现,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关注和欣赏。
影视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的合称,简称是伴随电影、电视艺术的繁荣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20世纪20年代中期诞生了电影文学,(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次放映)40年代后期,出现电视文学(1925年,拜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
)它即使是影视剧创作的文学脚本,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我们可以将其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四中传统文学样式并列而称之为“第五种文学样式”。
影视文学是服务于影视艺术的新型文学体裁。
影视文学主要是指影视文学剧本就是为屏幕艺术拍摄提供文字基础的文学脚本。
影视文学除了影视剧本这个主要题裁之外‘还包括影视小说、影视散文、影视诗歌等其他题裁。
摘自-------《山东师范大学刘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语文新课程影视文学作品教学探究》1992年的广西师范学报作者李冰这样写到关于影视文学评论影视文学评论是通过对电影艺术中的文学因素,其中主要是对影视文学剧本的分析和评论,对影视文学的创作规律进行探讨,影视文学评论与其他个体文学在评论范畴,评论内容和评论任务等方面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影视文学评论必须特别注意自身的个性,既影视剧作的视听因素,直观性语言及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结构方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廖艳的影视文学的特点阐释,文章从区分影视文学与影视作品的角度, 对影视文学之于影视作品做出了工具性的定位, 并由此生发出影视文学强烈的叙事性、突出的说明性、文字的简约性和结构的跳跃性四大特征影视评论就是电影或电视剧的观看者,在观看完电影电视剧节目以后的所感所想以文字语言、语录等形式表现出来,发表的一种评论看法见解等。
影片分析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使人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后,能更加欣赏它一般说来,常见的影视评论有六种:一是简介式评论,二是广告式评论,三是技术式评论,四是史学式评论,五是理论式评论,六是观感式评论第一种和第二种,现在常在报纸上可以见到。
比如《生活日报》每天都有一个版面,用来介绍当天的电视剧内容。
影视文学“影”,即电影,“视”,即电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
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
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
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
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1.什么是影视文学?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2.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如何?从本质属性来看,影视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影视文学借助于影视传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影视媒介特点。
影视文学可以说是古老的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相结合的产物。
影视文学教学大纲影视文学教学大纲影视文学是一门将文学与电影相结合的学科,通过研究电影中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意象运用等方面,深入探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影视文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影视文学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他们对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1.2 课程内容1.2.1 影视文学概述:介绍影视文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1.2.2 影视叙事结构: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情节发展和节奏控制,培养学生对电影叙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3 影视角色塑造:探讨电影中的角色塑造技巧,分析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角色的深度解读能力。
1.2.4 影视意象运用:研究电影中的意象运用和符号象征,分析影像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影意象的敏感度。
1.2.5 影视文学与文化:探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影响力和传播方式,分析电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二、教学方法2.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他们对电影艺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分析。
2.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对电影作品的深入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3 影片观摩安排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通过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影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4 作业和论文布置相关作业和论文,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
三、考核方式3.1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参与度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
3.2 考试组织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影视文学理论和电影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3 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影视文学的论文,通过对某一电影作品的深入分析,展示学生对影视文学的研究和思考能力。
影视文学复习题影视文学复习题影视文学是一门融合了电影和文学的学科,它探讨了电影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艺术表达中的独特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影视文学相关的复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 影视文学的定义是什么?影视文学是一门研究电影和文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电影和文学在艺术表达中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2. 电影和文学在艺术表达中有哪些共同点?电影和文学都是通过故事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它们都使用了类似的叙事结构,包括引子、冲突、高潮和结局。
此外,它们都使用了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元素来构建故事。
3. 电影和文学在艺术表达中有哪些差异?电影和文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它们的媒介形式。
电影是通过图像、声音和动作来传达故事,而文学则是通过文字来传达故事。
此外,电影还可以利用镜头、音效和剪辑等技术手段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4. 影视文学中的适应性改编是什么意思?适应性改编是指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制作人需要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和主题转化为适合电影表达的形式。
适应性改编是一种艺术创作,既要保留原著的精神,又要适应电影的语言和结构。
5. 影视文学中的互文性是什么概念?互文性是指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互引用、对话和影响的现象。
在影视文学中,电影可以通过引用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或主题来增强故事的内涵。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电影的影响来获得更广泛的读者。
6. 影视文学中的视听效果对故事的表达有何影响?视听效果是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段,它可以通过图像、音效和音乐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中。
同时,视听效果也可以通过符号和隐喻等手法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7. 影视文学中的主题是什么意思?主题是作品中所探讨的核心思想或价值观。
在影视文学中,主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发展和视听效果来传达。
主题可以是关于人性、社会问题或历史事件等各种议题,它们可以启发观众深入思考和反思。
影视文学相关研究文献影视文学是指以影视作品表现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文学和电影的交融,还是艺术与商业的交汇。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视文学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影视文学的起源、特点及其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影视文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影视文学的起源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源于20世纪初期的电影和电视剧。
最早的电影作品是以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如《劫匪》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20世纪中期,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影视文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在我国,1949年建国后,电影和电视剧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各类文艺作品也被拍摄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
它们既有自己的独特表现形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原著的思想和情感。
二、影视文学的特点1.形式多样化。
影视文学既可以是电影,也可以是电视剧、选段片段、纪录片等形式,而电影本身也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2.影视表现力强。
影视作品以影像和音乐为表现手段,可以通过画面、声音、配乐等多种表现方式来表达情感。
3.适应性强。
影视文学可以适应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人群需求。
4.商业化倾向明显。
影视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商业产业,它的市场价值成为了影视文学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
三、影视文学的研究现状目前,影视文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进行文学性解读,另一个则是从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商业运营逻辑上剖析影视文学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
影视文学的研究既包括对影视作品本身的分析,也包括对其产业环境的思考和分析。
在影视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影视文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提高影视作品质量和创造力,加强影视文化的传播与营销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展现出文学与电影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随着影视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对影视文学的研究也应该不断深入,探索出更多的新方向,为提高我国影视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视文学试题课程代码:06008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04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
不涂或全涂,均以B卷记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卷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卓别林塑造的电影形象夏尔洛的雏形出现于其中的电影是A.《谋生》B.《威尼斯赛车记》C.《阵雨之间》D.《安乐街》2.我国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是A.《红高粱》B.《香魂女》C.《喜宴》D.《爱情万岁》3.197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恢复电视剧生产后的第一部短篇电视剧A.《凡人小事》B.《女友》C.《走向远方》D.《三亲家》4.被称为美国电影“喜剧之父”的是A.查理·卓别林B.麦克·塞纳特C.勃斯特·基顿D.哈洛德·罗克5.首次配上旁白上映的电影是A.《爵士歌手》B.《火车进站》C.《They’re Coming to Get Me》D.《汤米》6.1986年,将柯云路的小说《新星》改编为电视剧并引起轰动的是A.中央电视台B.山东电视台C.北京电视台D.太原电视台7.《一夜风流》的导演是A.卡普拉B.寇蒂芝C.马摩里安D.威廉·惠勒8.王双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电影A.《血色清晨》B.《背对背脸靠脸》C.《良家妇女》D.《乡民》9.电影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电脑制作而成的电影是A.《龙卷风》B.《山崩地裂》C.《玩具总动员》D.《地火危城》10.最早提出“电脑电影”概念的是A.卢卡斯B.吉恩·扬布拉德C.华尔特·迪斯尼D.麦克卢汉11.创造了浴室谋杀情节模式的电影是A.《面具》B.《幽灵》C.《精神变态者》D.《沉默的羔羊》12.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中永远是飘零的弱女的是A.玛丽·璧克馥B.格丽泰·嘉宝C.丽塔·海华丝D.玛琳·黛德丽13.下面歌曲中以民谣的音乐风格出现的是A.《茉莉花》B.《涛声依旧》C.《潇洒走一回》D.《九九女儿红》14.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是根据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梁晓声B.莫言C.贾平凹D.李国文15.画内声音与画面的匹配属于A.剪辑B.总体蒙太奇C.纵向蒙太奇D.横向蒙太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中国当代南方纪录片创作群体的佼佼者包括A.吴文光B.王小平C.江宁D.王效礼E.王文黎17.被认为意识流电影代表作的是A.《去年在马里昂巴德》B.《八部半》C.《野草莓》D.《广岛之恋》E.《铁皮鼓》18.由科波拉导演的电影有A.《超人》B.《教父》C.《现代启示录》D.《对话》E.《心上人》19.“苏联电影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爱森斯坦B.拉祖姆内依C.维斯康蒂D.普多夫金E.约翰·斯特奇斯20.当代被称为“从电影学院丛林中咆啸而出的青年狮子”的是A.詹姆斯·卡梅隆B.科波拉C.斯皮尔伯格D.理查德·唐纳E.卢卡斯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21.被看作是“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的是爱森斯坦导演的电影《______》。
22.美国著名导演奥逊·威尔斯在《公民凯恩》中创造性地使用了“______”这个艺术手法,使影片所表现的只是对事实的一种假设、事实的一种观点和事实的一个方面。
23.从1921年到1931年,中国的故事片电影绝大多数是______参加制作的,主要表现洋场的______和妓女佳人。
24.1896年8月11日,上海______内“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电影被介绍到了中国。
25.纪实性电视剧的根本特性是纪实性和______。
26.被法国电影史学家萨北尔列入全世界“最重要或最知名的200位电影艺术家”的唯一的一名中国电影导演是______。
27.好莱坞幻想恐怖电影的基本主题是:______。
28.巴赞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基础上总结了______和长镜头的美学功能,就其意义而言,并不亚于爱森斯坦对蒙太奇技巧的美学改造。
29.电影的结构通常可以明晰地看到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即______结构和时空结构。
30.“______”原则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的核心。
31.当代电影有两种方式制作,一部分是用胶片拍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______。
32.《魂断蓝桥》的女主角是______。
33.______是自新浪潮以来的电影语言发展的象征之一,它能够在不割裂空间的情况下,通过单个镜头展现出深层结构的客观环境和______的多种层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4.当前我国电视剧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35.为什么说《公民凯恩》是第一部现代电影?36.概述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37.好莱坞类型片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38.什么是“间离效果”?新时期电影的“间离效果”是怎样的?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9.试述空镜头的效能及其在新中国电影创作中的运用。
40.试对影视艺术作品的色情化倾向作简要的评析。
B卷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或交替表现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这是A.对比蒙太奇B.抒情蒙太奇C.隐喻蒙太奇D.心理蒙太奇2.具有从属、脆弱、无力的特性的画面空间位置是A.画面之外B.顶部C.中央D.底部3.用小于标准焦距的物镜所拍摄的镜头或画面,称为A.变焦距镜头B.短焦距镜头C.长焦距镜头D.标准镜头4.摄像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及其所摄取的镜头或画面,称为A.推镜头B.拉镜头C.移镜头D.摇镜头5.声音与画面不按现实逻辑配合,所表现的也不是相同内容,甚至是相反内容,但二者结合却能表现特定的含义。
这是A.声画合一B.声画同步C.声画对位D.声画分立6.影视画面所表现的处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的层次,这是A.物距B.焦距C.景别D.景深7.从远距离拍摄,表现广阔场景的镜头或画面,这是A.全景B.远景C.中景D.特写8.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A.《浮华世界》B.《爵士歌王》C.《摩登时代》D.《城市之光》9.______曾被巴赞称为“典型的美国电影”。
A.西部片B.惊险片C.喜剧片D.歌舞片10.现代艺术电影《8部半》是意大利电影导演______的作品。
A.德·桑蒂斯B.伯格曼C.费里尼D.安东尼奥尼11.1905年,中国第一部自己摄制的戏曲短片______诞生。
A.《霸王别姬》B.《难夫难妻》C.《定军山》D.《玉梨魂》12.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______获得轰动。
A.《歌女红牡丹》B.《中华儿女》C.《马路天使》D.《十字街头》13.以下属于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导演是A.贾樟柯B.王小帅C.娄烨D.田壮壮14.以“暴力美学”为风格而闻名的______是被好莱坞接纳的第一位华人导演。
A.成龙B.吴宇森C.周润发D.林岭东15.1982年,台湾“中影”公司出品的集锦式电影______被视为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始。
A.《玉卿嫂》B.《儿子的大玩偶》C.《光阴的故事》D.《青梅竹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以下属于间接人声的是A.音响B.默片字幕C.人物角色是自言自语D.画外音E.音乐17.以下属于梅里爱电影作品的有A.《婴儿喝汤》B.《月球旅行记》C.《火车进站》D.《灰姑娘》E.《贵妇人的失踪》18.以下属于希区柯克电影作品的有A.《魂断蓝桥》B.《美人计》C.《深闺疑云》D.《蝴蝶梦》E.《疑影》19.以下属于20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学派的导演有A.文德斯B.施隆多夫C.科波拉D.赫尔措格E.法斯宾德20.以下属于杜琪峰电影作品的有A.《大话西游》B.《枪火》C.《暗花》D.《一个字头的诞生》E.《旺角卡门》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21.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主要有人声、______、音乐三类。
22.在戏剧表演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以法兰西戏剧演员哥格兰为代表的“______”和以前苏联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代表的“体验派”之争。
23.1895年,法国的______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的地下室完成了《工厂大门》等短片的放映,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24.1925年,爱森斯坦导演的反映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______理论在艺术中的成功实践。
25.卓别林跨越了默片和有声片两个阶段,1940年卓别林的电影《______》显示了他对于声音的独特运用。
26.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成员包括巴赞主编的《______》刊物的一批青年编辑如夏勃罗、特吕弗等以及以雷乃为代表的“______”导演。
27.电影《第七印》、《野草莓》的导演是瑞典的______。
28.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爱情三部曲包括《奇遇》、《______》、《蚀》。
29.20世纪80年代初期,吴贻弓的电影《______》以三个互不相干的片段串起,传达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这一情绪主题,成为诗化电影、散文电影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