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年轻人群创造力洞察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1.63 M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用户篇)作者:腾讯企鹅智库来源:《销售与管理》2019年第03期2019-2020互联网十六个趋势1.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红利正在向新板块迁移;在一二线城市,18-40岁的核心用户中,互联网红利日益稀少。
2.老年网民的增长比我们想的更快,不论规模还是消费能力,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红利中最大的一块。
3.在低年龄段上,红利从年轻流向低幼,更多10岁以下儿童及其父母,在互联网上消费内容、购买服务。
4.庞大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对手机很依赖。
互联网不仅为他们提供娱乐,还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和认知。
5.五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农村,是互联网新热土。
那里的年轻人同样习惯熬夜,拥有更多需要填满的时间。
6.中国互联网未来族群化将进一步加速。
包括亚文化带来的圈层消费,追星带来的偶像经济。
7.宏观经济的走势,将影响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消费选择(升级或降级)和消费密度(进一步网络化)。
8.母亲身份网民群体扩大和消费导向转移(从个人到孩子),会给互联网母婴、教育等消费带来更大利好。
9.随着新网民进入,移动互联网消费将从“碎片化”转向“板块化”,超长和超短内容收缩,中型内容崛起。
10.新技术普遍成熟,将在基础层给互联网创新提供更高效率,但在前端,模式创新的关键还是抓住新网民。
11.移动支付将全面普及,把线下零售高效接入互网体系,整个市场将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阶段。
12.绕过中间渠道,直接与消费者兑换获客成本的模式会更流行,新网民更分散,更依赖收益驱动的社交触达。
13.轻度娱乐,包括休闲类游戏和低门槛视频,在低幼、银发等新网民中更易落地,在接下来有更大机会。
14.智能手机对新网民(低幼、银发等)来说还是很复杂,更简单交互、提供特定内容的智能硬件将迎来机会。
15.互联网将孤岛连成大陆,但信息冗余日益严重。
未来服务关系链的“群岛式”产品,有机会崛起。
16.视频对图片、文字的侵蚀还将持续并极有可能加速,新网民中,视频可能是他们触网的第一介质。
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0)□ 熊 柴 任泽平 裴 桓 王松山摘 要: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本文基于全国4588份调查问卷,从基础特征、创业动机、资金来源、工作状态、面临困难五个维度刻画青年创业群体画像,并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创业结果三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标体系,进而进行全国和城市层面的评估。
研究发现,2015—2019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由100升至145.1,一线城市、发达省会城市及东部发达地级市的创业发展指数排名明显居前。
关键词:青年创业;群体画像;指标体系;总体评估;政策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发展,推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恒大研究院于2019年开始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
在梳理当前中国整体创业现状基础上,课题组基于2020年1月组织的问卷调查,从基础条件、创业动机、资金来源、工作状态、面临困难五个维度绘制中国青年创业群体画像,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创业结果三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标体系,进而定量评估全国和城市发展情况,最后就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发展提出建议。
一、背景:中国创业发展现状从国际看,中国创业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全球创业发展研究所《全球创业指数报告2019》 [1],中国在全球137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34位;根据全球创业观察组织《全球创业观察报告2019/2020》[2],中国的创业意向、商业法律基础环境在50个经济体中分别排名22、18位。
根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界定,青年为14~35周岁。
考虑到当前专门统计青年创业的宏观数据缺乏,且青年本身就是创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创业的整体情况反映中国青年创业的基本情况,当然这也可视为青年创业的背景。
正确认识和发挥青年显著优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青年力量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
当前,青年对于世界发展变革和大国竞争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青年在全球青年世代竞争中彰显出极为可贵的显著优势。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数据等资源日益丰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形态业态加速更新迭代。
青年作为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很自然地站在了推动世界变革的最前沿,并成为事关大国力量对比格局变化的“关键变n”JSo 当代青年是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
根据相关机构对全球各行业“独角兽”企业的统计分析,这些企业创始人创办企业时的平均年龄仅有36岁,而且相当一部分之前已经有丰富的创业经历。
在我国,青年在科技应用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的占比均超过50%;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可以说,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我国情况看,当代青年都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生力军。
当代青年全方位引领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浪潮。
在社会交往形态变革中,世界各国青年把握人们网络使用新特征和需求,成为创造和推广各种社交软件、网络应用和智能设备的“弄潮儿”。
在社会职业形态变革中,世界各国青年加快推动人类社会从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劳动模式向灵活自主的信息化劳动模式转变。
在社会文化变革中,世界各国青年更是在创造文化新形态、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新话语、新潮流等方面大显身手,始终引领风气之先。
当代青年对世界政治走向和全球治理变革发挥着重要作用o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调查显示,欧美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明显随年龄递减而递增,年轻一代对中国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
《财富》杂志和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2021年调查数据均显示,24岁以下美国年轻人反感资本主义、倾向社会主义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世代群体。
新的意见领袖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共性中的个性目录CONTENTS2021-2025:新生代年轻人群的百亿大盘短链之下:把握“黄金30天”进化:悦己时代010203010417061621142012180907信息渠道:垂类平台的重要角色 信息形式:直播的可能性 车辆偏好:热度依旧的自主品牌 试乘试驾:首次体验的意义 车辆交付:谋划未来豪华品牌的答案? 节点01节点02节点03节点04节点052021 C H I N A 'S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 C A R I N T E R E S TI N S I G H T R E P O R T刚刚过去的 2020 年,尽管在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复苏,中国汽车市场狭义零售销量依然最终定格在1929万,较19年下降6.8%,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连续下降的第三年。
经历了21世纪前1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存量时代已经到来。
与存量市场到来相对应的,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规模的大幅扩张。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注册车辆制造企业接近10万家,较19年几乎翻倍。
资本跑步进场,造车新势力快速涌现,竞争本就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残酷。
破局存量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历年销量变化趋势近10年汽车制造相关企业注册量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说明: 1、仅统计关键词为“汽车制造”的企业 2、统计时间截止至2-21/2/26 3、数据来源为企查查2011年2500200015001000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单位:万辆201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0.002.004.006.008.0010.0012.00挑战之下,代表汽车市场主要增量的年轻人群自然成为了汽车厂商和品牌关注的焦点。
2019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目录前言 . ......................................................................... .............................................................................. .........2 一、1、2、3、4、5、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到来:情境驱动时代 (4)人工智能发展历史 . ......................................................................... ....................................4 人工智能市场预测 . ......................................................................... ....................................9 数据视角下当前AI 的技术布局 . ......................................................................... ........ 11 AI 解决的痛点与存在的不足 ........................................................................... ............ 14 AI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 (16)二、无数据不AI ........................................................................... .......................................................... 17 1、2、数据与AI 的关系 ........................................................................... .................................. 17 新的商业竞争范式 . ......................................................................... (19)三、行业全景与企业玩家分类 . ......................................................................... ................................. 21 1、2、数据视角下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景 (21)中国企业玩家分类及各自的速赢策略 (24)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策............................................................................ ............. 27 1、2、3、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 27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玩家的应对策略 . ..........................................................................30 对中国监管者的启示 ........................................................................... ........................... 31 1前言今年以来又出现了很多热词,不止大数据,人工智能(AI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AR 、VR ……形色的创业团队鲸吞了市场上相当一大部分的投资。
关于青少年创造力的研究综述[摘要] 目前,青少年创造力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近今年来有关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到创造力的概念,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有关青少年创造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最后在总结其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化的问题。
[关键词] 青少年、创造力、研究综述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界的一个重点课题,相关论著也是层出不穷。
为了更进一步的推动其研究,本文尝试着就近几年来有关我国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作简单的综述,内容包括:我国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青少年创造力的的影响因素;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状况(一)创造力的概念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性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针对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研究,研究者对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次,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是另外一个基本问题。
有学者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大维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测查研究。
采用分层整体取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全国六个地区10所中小学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
青少年中学阶段的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小学阶段,其中小学四年级和初三分别为其发展的低谷期和高峰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为发展的关键期。
其次,创造力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知,女生整体的创造力水平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子维度。
而在实际生活中男生具有比女生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青少年创造力的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1)国内研究观点文化是一切的根源。
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来到2019年,00后集体进入了青春期,也将陆续经历他们的成人礼。
正如惊讶于第一批90后即将步入30岁,在去年,我们也突然发现00后已开始年满18。
作为逐渐拥有话语权的新世代,他们成为了社会和各行业重点关注与深入分析的对象。
腾讯广告TMI腾讯营销洞察携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于2018年发布了第一期00后研究报告,其中分享了对00后六大价值观的洞察。
今年的研究,试图对00后的价值观做一次深入的基础性研究。
调研团队走访9个城市、60所中小学校,深度访谈97位00后学生和家长,收集超过2.6万份调查问卷,基于Schwartz理论分析00后的价值观结构,一探00后学习、家庭、消费和追星的秘密,为你带来一份全面、普适和严谨的00后研究报告。
是哪些原因,让他们成为了进取的新世代?00后在2000年至2009年间出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00后在城市中出生和成长,物质生活更加富足。
更安定的社会环境、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使00后整体上更有安全感。
基于Schwartz价值观理论体系及量表进行测量,发现在19个一级价值观指标中,00后的TOP5价值观分别是博爱-大自然、行动自主、博爱-关注、社会安全、友善-关怀。
相比70/80/90后,00后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对大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他们拥有着“世界公民”的胸襟,不止关心自己的国家,也关心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关注世界上不平等的情况。
互联网和科技应用塑造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也切身感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颠覆力量。
在变化不断加剧的环境里,他们成为了自我行动的决定者。
他们不给自己设边界,而是去探索不断成长的更多可能。
00后的成长与中国入世、北京申奥、载人航天等多个重要事件重叠。
国产动漫及影视作品蓬勃发展,敦煌、故宫等文化IP兴起,让他们拥有了更强的文化自信。
受益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00后父母的教育水平相比过往代际有普遍提升。
中国年轻人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调研报告文化娱乐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他们来说,文化娱乐不仅是消耗时间的方式,更是一种对乐趣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年轻人在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在以下报告中将结果分享给您。
一、调研背景为了解中国年轻人对文化娱乐的态度和需求,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抽样调查了1000名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
调查内容涵盖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文化娱乐参与频率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方面。
二、调研结果1. 兴趣爱好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对多种文化娱乐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电影、音乐和综艺节目是最受欢迎的三种娱乐方式。
他们追求多样性,并希望通过这些娱乐形式获得情感共鸣和思想启示。
2. 文化娱乐参与频率年轻人对文化娱乐的参与频率较高,大部分参与者每周至少会进行一次文化娱乐活动。
他们将文化娱乐作为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并视其为社交互动、个人发展和情感交流的工具。
3. 数字化娱乐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娱乐正在蓬勃兴起。
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文化娱乐产品。
在线音乐平台、视频流媒体服务以及社交媒体成为他们获得信息、分享感受和发现新内容的主要渠道。
4. 对文化娱乐产业的期望中国年轻人对文化娱乐产业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多多元化的内容选择:他们期待文化娱乐产业提供更多类型的内容,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
-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年轻人不仅对内容本身有要求,对于产品质量和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智能科技的运用:他们希望看到智能科技与文化娱乐行业的结合,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文化娱乐企业应注重产品的多样性与创新,推出符合年轻人兴趣的新颖内容。
2. 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满足年轻人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 加强智能科技与文化娱乐行业的结合,以满足年轻人对科技体验的期待。
中国年轻人对自我提升的需求调查报告自我提升是当今社会年轻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年轻人对自我提升的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年轻人对于自我提升的需求,并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为了收集广泛而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问卷设计包括多个方面,涵盖了教育、工作、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等。
我们共邀请了1000名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的中国年轻人参与调查,涵盖了不同地区和职业背景。
在收集数据的同时,我们还依托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宣传,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
二、调查结果1. 教育与技能提升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年轻人认为教育和技能提升对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普遍认同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80%的受访者表示对参加职业培训感兴趣,希望能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2. 职业发展需求约70%的年轻人表示对职业发展有着很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同时,他们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要求。
3. 创新创业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年轻人对创新创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希望能够有机会创办自己的企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们对于创新的态度积极,认为创业既能为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成功,也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4. 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与以往的调查相比,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和情感方面的提升。
约有5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他们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愿意通过学习和咨询等途径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结论与建议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人对自我提升有着明显的需求。
为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建议:1. 教育部门应不断优化教育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满足年轻人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转变为“消解式抵抗”,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万物皆可“娱”成为当下青年群体的行为导向。
青年群体通过共同的情感诉求得以抱团取暖,青年网络自嘲文化以期用“自嘲”的方式抵抗国家社会经济转型的压力,做到自我排解,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娱乐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必须受到重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当下的青年群体应固守本心、艰苦奋斗,适当舒缓自身情绪,警惕娱乐变愚乐。
另一方面,新闻媒介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应勇担时代责任,疏解青年群体的情绪与压力,引导青年人扣好人生的每一颗纽扣。
参考文献:1.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12.2.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青年探索,2011(04):5-11.3.[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79,31.4.张宁.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9):126-131.5.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J].青年探索,2016(03):2.6.陶鹏.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媒介污名:虚拟社会泛污名化现象的三维解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 (01):39-44.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8.王阳,张攀.个体化存在与圈群化生活: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与圈群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02): 83-88.(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今处在雪莉·特克尔笔下的“群体性孤独”的现代人的沟通逐步演化为手机与手机的交流,虚拟空间带来的短暂集体狂欢终究难以逾越人内心的鸿沟。
关于年轻人的行业洞察报告年轻人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群人,对于他们所选择的行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洞察和分析。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年轻人在不同行业中的特点和趋势。
一、IT行业IT行业是年轻人最为热衷的行业之一。
年轻人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具备高度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软件开发、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同时,IT行业的发展速度快,对于年轻人而言是一个广阔的舞台。
二、金融行业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金融科技的创新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年轻人在技术和市场洞察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他们更加懂得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引领金融行业的变革。
三、文化创意行业年轻人对于文化创意行业充满了热情和创造力。
他们擅长音乐、艺术、设计等领域,追求个性化和自由创作。
年轻人在文化创意行业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为社会带来新鲜和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文化创意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新能源行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行业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
年轻人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在新能源行业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年轻人的参与将使新能源行业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五、医疗健康行业医疗健康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年轻人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他们热衷于健身、养生和健康科技的应用。
年轻人在医疗健康行业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年轻人在各个行业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贡献。
他们具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和对未来的热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将决定着社会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愿意为个性买单的年轻人,买的是商品更是自我表达过完“双11” “黑五” “双12”,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说出“扶我起来,我还能买”。
寄居蟹、蜥蜴、“小飞鼠”蜜袋鼯等冷门宠物,可编程机器人、自制钟表、空气悬浮等迷你机械模型,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和新玩具。
根据淘宝发布的“双12”新数据,过去一年,有超过2000个新淘品牌诞生,有1000多个商家成交过1000万,超过2万个商家成交破100万。
无论是冷门宠物受热捧,还是新淘品牌有市场,背后是越来越多愿意为个性化需求以及创意脑洞买单的用户。
其中的消费主力,正是年轻群体。
“物品选独特的,生活要个性的,别人的目光是无所谓的”,有报告如是评价年轻人的新消费观。
年轻人消费的一大特征是爱尝鲜,对小众产品、新品类、新概念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以此作为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和态度。
以衣食住为代表的生活刚需消费占比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明显下降,以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生活用品及服务为代表的品质消费占比则显著提升,新生代消费者正日益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升级,成长发展、品质生活和身份表达等需求正在成为重要的消费驱动力。
而从消费诉求上看,新时代消费者非常注重消费体验,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兴趣的契合、情感的愉悦、精神的满足。
因此有人说,现在年轻人消费不仅关注“性价比”(性能与价格之比),更注重“兴价比”(兴趣与价格之比)。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中平等与自由选择的叙事结构下,当代的消费者最热衷的两件事,莫过于对个性的推崇与对享受的追求。
消费,是通向个性塑造的一条捷径。
我们消费,并不只是在消费物品本身的功能,也是在消费被人工制造出来的符号价值。
年轻一代正在用消费特定产品与服务的形式,彰显自己的处世哲学,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表达他们所认同的观念、态度、品味与格调。
在很多场景下,年轻人花钱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消费新势力、新理念、新需求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新商业逻辑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