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新词新语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20.50 KB
- 文档页数:13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新词新语分析、产生原因、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当代文化环境的稳定因素和动态因素,对新造词语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新事物、新思潮、新观念纷至沓来,生活时尚和社会热点也频繁更迭。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一新词新语的涵义对于新词新语的涵义,语言界有不同的界定。
但总体上有四种界定说法:1 新词语是新创造的,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词或短语。
2 新词语是最近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或短语。
3 新词语是指一个旧词所产生的新涵义或新语义、新用法。
4 新词新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
二新词新语的分类1 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已有语素独立而成的新词,或者根据汉语构词法,由原来语素合成的新词。
已有语素独立构成的词有:酷爽靓耶复合新词在新词语中屡屡出现,如作为否定性类词前缀:零X 零风险零消费音译新词语,即直接借助外语词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新词语如:德克士(di co’s)披萨(pizza)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咖啡(coffee)扑克牌(poker)部落格(blog)哦了(OK)克隆(clone)艾滋病(AIDS)音译新词语,即按其所表达事物的概念音译引入汉语中的新词语如:电子邮件(e-mail)音译兼意译新词语,即在语音上保留了与原外语词相接近的读音,而在词义上保持了与 2吸收外来词外语词相对应功能的新词语如:黑客(Hacker)纯外文缩写词:SIM卡 ATM机3吸收方言词方言词跨地域流行并入普通话,主要表现在北京方言和港台方言上,这两种方言的地理位置恰好构成南北相对之势。
跨地域流行的北方方言主要是近年来产生的新方言词,如“宰人”4专业词语一般化由于高科技行业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行业的一些专业词语使用频繁,逐渐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如:硬件(也用作指生产、科技、管理经营中的设备等物质条件)软件(还用来指人员的素质。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与时代的关系,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2.辨析新旧词语更替的原因。
3.理解新词语来源、基本特点。
4.新词语的规范使用——既要宽容,又不能失之于轻薄。
【教学难点】1.词语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2. 了解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
【课型】活动课【教学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课前准备】1.PPT教学课件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注解新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
词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它永不停息的推陈出新——现在的“粉丝”不是食品,“备胎”不是汽车配件,“爆炒”不再仅限于厨房,“韩流”和冷空气没有关系,“狗仔”不是由纯种狗组成,语言进入了超级“选秀”时代。
二、学生活动:旧词语消失和新词语出现的原因(讨论)师:国内最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推出了第5版,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新词语数量激增。
其中新增词语6000余条,删去陈旧过时词语2000余条。
2016年12月《牛津英语词典》宣布增加1500个新词。
为什么有些旧词语消失了,有些新词语会出现呢?以课本第69、70页所列的餐馆用语为例,说说几部文学作品中对餐馆和就餐时人物以及场景描写中的用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讨论回答:1. 有些词语只在过去使用,而现在已经不使用了;如“酒幌”“客官”“掌柜”“堂倌”“跑堂的”2. 有些词语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如“厨师”3. 有些词语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但依然使用。
师:这些变化有没有基本的规律可循?1.词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2.时代变了,对人和事物的称呼和说法也要跟着变化。
3.新的工作岗位或新的就餐形式出现了,或是为了替代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词语。
3.变化不大的词语主要是服务用语,原因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对顾客的尊敬是没有变化的。
师:总结:旧词语消失和新词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社会生活的发展。
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分析当我们看完近几年高考语用题后,我们再看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改版),就会发现,新高考卷是命题组的得意作品。
“新课程标准”精神恰如其分地体现在高考试卷中。
“新课程标准”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尽可能地分布在试卷的四大版块,八个分版块之中。
互相呼应,相互补充。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是任务群的一个载体。
拿2019全国1卷为例,现代文阅读的论述类,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一文,在论述类文体中兼顾任务群的“当代文化,先进文化,时代热点”实用类选”档案的修复”又故意引入周景润的《关于毛里求斯档案的去酸和修复》一段文字,传递出外国文化的因子。
文学类选鲁迅的小说新编《理水》,展现了精典阅读。
古代诗文阅读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展示的是“经典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余下的方块“语言文字应用”可想而知肯定要安排其它任务群。
第17小题为“中国传统音乐”,第18小题“压力与糖皮激素的关系”,第20小题是新闻,三小题分别照顾艺术、科学等跨媒介,新闻则表现了对体裁的照顾。
2019全国2卷的语用题为“中国画”“奇妙的植物王国”,其用意与1卷一脉相承。
2018年全国1卷的科学化体现在实用类阅读,那语言文字应用则回避,选择通讯报道。
2020年全国卷一脉相承。
从材料涉及的内容看,高考卷永远是当时课程标准的实验场,是时代主流精神的载体。
卷以载道。
学习任务群的涉及范围之广,不亚于大学中文专业,让我们看到大学教材的中学化。
看得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接轨。
让我们看到顶层设计者美好的蓝图。
一张试卷要尽可能的兼顾各个任务群,考查的容易,接招的难。
我们的学生对这么多的阅读任务,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教学安排在落实到什么程度?一线教师只好削尖脑袋从各种渠道嗅判其蛛丝马迹。
从高考卷入手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如2019年全国1、2卷语用题考查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画。
我们做这两道题时,是否需要有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画的专业知识储备?其中的17——19小题,1卷为词语选择,衔接句选择,病句选择;2卷为衔接句选择,引号选择,病句选择。
新词新语分析、产生原因、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当代文化环境的稳定因素和动态因素,对新造词语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新事物、新思潮、新观念纷至沓来,生活时尚和社会热点也频繁更迭。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一新词新语的涵义对于新词新语的涵义,语言界有不同的界定。
但总体上有四种界定说法:1 新词语是新创造的,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词或短语。
2 新词语是最近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或短语。
3 新词语是指一个旧词所产生的新涵义或新语义、新用法。
4 新词新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
二新词新语的分类1 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已有语素独立而成的新词,或者根据汉语构词法,由原来语素合成的新词。
已有语素独立构成的词有:酷爽靓耶复合新词在新词语中屡屡出现,如作为否定性类词前缀:零X 零风险零消费音译新词语,即直接借助外语词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新词语如:德克士(di co’s)披萨(pizza)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咖啡(coffee)扑克牌(poker)部落格(blog)哦了(OK)克隆(clone)艾滋病(AIDS)音译新词语,即按其所表达事物的概念音译引入汉语中的新词语如:电子邮件(e-mail)即在语音上保留了与原外语词相接近的读音,而在词义上保持了与2吸收外来词外语词相对应功能的新词语如:黑客(Hacker)纯外文缩写词:NBA USA KFC OK外文字母词外文字母加汉字混合词:SIM卡A TM机3吸收方言词方言词跨地域流行并入普通话,主要表现在北京方言和港台方言上,这两种方言的地理位置恰好构成南北相对之势。
跨地域流行的北方方言主要是近年来产生的新方言词,如“宰人”4专业词语一般化由于高科技行业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行业的一些专业词语使用频繁,逐渐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与时代的关系,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2.辨析新旧词语更替的原因。
3.理解新词语来源、基本特点。
4.新词语的规范使用——既要宽容,又不能失之于轻薄。
【教学难点】1.词语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2.词语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课型】活动课【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这本书中的一个内容,看看语言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二、学生活动一:梳理各时期流行词,阐明语言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一)语言反映时代风貌以下表中的四个时期为代表对近百年的流行词汇进行梳理。
要求:对下列词语进行比较、筛选、推断,填入表格内。
师总结:词汇就像一台灵敏的测量器,记录着时代脉搏的跳动。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一个时代的“流行语”负载了大量的社会信息,反映了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
(二)语言折射出价值观的变化语言不仅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两者还有深层的关系。
下面以“五四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典型的词语为例来说明这一关系。
学生列举两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词语:五四时期:“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一国两制、多党合作、依法治国、政务公开、私营、合资、经济特区。
师总结:这些思想、政治、经济领域的词语,曾经召唤了一代青年为之奋斗,曾经引领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意识、价值观、心态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学生活动二:辨析下列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学生活动三:考试中的“旧词赋新义”(教师重新阐释)1999年高考全国语文卷第4题: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师:这项是正确的吗?(生齐答不正确)但是时光流转到2005年,这项却正确了。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词的解释:“《礼记·檀弓下》里说:晋国时期大夫赵武建造宫室落成后,人们前去庆贺。
高二语文公开课——《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授课人:授课内容:《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教学目标1、认识新词是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现象上的必然反映的道理2、提取教材的相关信息,了解新词产生的基本知识3、激发学生探究新词语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语言规范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新词语确定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探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骨灰级”教练的故事导入本课学习:(屏幕显示)两年前,中国篮坛老帅蒋兴权执教辽宁队,率队客场挑战山东队失利。
山东某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把蒋兴权称为“骨灰级教练”。
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蒋兴权评价完比赛后突然问:“某某晚报的记者有没有?”一位后排的小伙子点了头。
老蒋火气忽然上来:“今天我看了报纸,他们居然说我是‘骨灰级教练’!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恐怕世界上都没有‘骨灰级教练’一说。
这位小伙子,你们在报纸上这么公开说话,可是折我的寿啊!”趁老蒋顿了顿的工夫,那位小伙子解释道:“不是那个意思,我们那么说是尊敬您。
”“什么?有这么尊敬的吗?骨灰啊,那是死人才有的。
咱在这里把话挑明了,谁比谁先死还不一定呢!你们说我德高望重,但也不能说我是骨灰级吧?”主持人见状忙宣布发布会结束,但两人还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起来。
问题:(屏幕显示)(1)在中国篮坛备受尊敬的蒋兴权为何发怒?明确:曲解了“流行语”“骨灰级教练”的含义(2)同学们知道“骨灰级”是什么意思吗?明确:级别高、水平高、威望高(3)那位把蒋兴权称为“骨灰级教练”的记者有没有错?明确:可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没错;有错)(4)这个事件折射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不同的时代,有其与众不同的“流行语”;不同时代的人,也有其与众不同的文化积淀2知识梳理1、时代的烙印——流行语:(屏幕显示)20世纪80年代流行语:中国特色、倒爷、万元户、迪斯科、平反、顶职、“一号文件”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语:下海、申办奥运、大哥大、第二职业、电脑、说法、发烧友20世纪90年代后期流行语:下岗、泰坦尼克、哇噻、帅呆了、美女作家、黑哨、打假本世纪初流行语:911、本·拉登、申奥、入世、WTO、出线、QQ、反恐、flash近五年流行语:廉租房制度、和谐社会、神舟六号、八荣八耻、侵权、非典、苏丹红、禽流感问题:(屏幕显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以上不同时代的“流行语”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事实?明确:无论词语是消是长,其真正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新词语产生的途径阅读教材,提取“工具箱”一节中的主要知识信息来作答。
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当代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
现在,就让我们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做一番检视与探究。
据统计,每年有1000多个新词产生,并且随网络普及不断增加。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加强对新词新语的形式特点、产生来源、消长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将会为当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建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新词新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家族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因此由于其成员性质或身份的不同,新词新语呈现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新造的词语。
这类新词新语是指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创生的新词和短语。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新闻事件,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畅销书籍(含各种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是引发新词新语产生、流行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两个凡是、南巡、改革开放、万元户、与时俱进、退耕还林、八荣八耻、和谐社会、文化、台独”等一批新词新语生发、传播、流行和消隐几乎都是伴随某个政治性运动、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始终而消长变化的。
当前,大家印象最深的词汇变化现象应是一批文革新词(如“上山下乡、走资派、臭老九”)的废弃和“酷”等一些当代流行语(如“很S”代替说话“拐弯抹角”)的退热等。
又如,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等皆因其节目的热播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另如“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因畅销书籍而流行。
此外,由于影视新闻报导往往力求用最新异的刺激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因而像“门槛”、“大使”、“铿锵玫瑰”、“PK”等反映时事热点的新词新语在新闻报导中频繁出现,由此也推动了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迅速扩展和流行。
高考文字运用部分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包括:成语、病句、衔接、表达题。
高考当中对成语的要求是能辨析并正确使用。
其中,辨析成语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当中。
成语选择题在高考中的区分度不高,原因有两个,对于生僻成语,学生能理解其意思的概率较低;对于常见的成语,学生对其使用的语境不清楚。
成语积累是解决学生望文生义的办法,但对于语境的学习,教师在日常的课堂当中可以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
近义词比较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辨析语境的机会;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当中会涉及实词的意义,可以提供相关成语作为实词的语境,加深学生对于实词和成语的理解;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的言语师范也是成语语境的宝贵资源。
成语的正确使用,相对较难。
一个成语要被正确使用3次才能熟练运用。
在作文或语言表达题当中,学生使用成语的情况较少,一方面说明学生积累的较少,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应用成语的能力欠佳。
病句题在高考中的区分度较高,更能体现学生的语言素养。
判断病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良好的语感;二、正确的语法。
语感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
当下书籍、报刊、媒体中的语法错误比比皆是,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从语法结构上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从方法上给学生简洁的判断标准,另外,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使用要规范,要起到示范作用。
衔接题的区分度也不高,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衔接连贯的能力,此题的突破口主要是标点、关键词。
表达题的高考能力要求是“运用”。
试题的区分度较大,题型灵活多变,有仿写、读图、读表、补写、压缩、对联等题型。
能体现出学生综合的语言能力。
模仿能力、分析能力、读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表达能力等。
对于表达题和衔接题,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目的。
现代新词新语的变化发展历程现代的新词新语是古代、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实践领域的拓展,词汇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新词新语产生的背景1.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词、新语不断出现.改变了社会语言环境。
新时期出现的新词新语语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文化内涵,一方面表现出当前汉语词汇系统的某些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
新词语的产生对语言运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新词语的产生总是与社会、人口、物质、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的变迁密切相关的,最能产生新词语的地方总是起于社会的某些最活跃的领域、人群、媒体,甚至某些地区。
它不仅仅是作为新的语言载体、新的交际工具出现在生活中,而且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记录了整个社会的每一步进程。
二、新词新语的解释1.新词新语:指新词、新语,整个词语是新的,也包括新义,词是旧的,词义语义是新的。
2.新词新语: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者随着社会的需要出现的新词,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和句子。
三、新词新语的分类1.一般词汇,这些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产生。
(1)有关房地产市场的,如期房、楼盘、现房、经济适用房等;(2)有关网络的,如“裸聊”、黑客、伊妹儿、网虫、网吧等;(3)有关婚姻观的,如婚介、试婚、婚外情、丁客家庭、包养等。
2.音译外来词,如摇滚音乐、摇滚青年、卡拉OK,以及进入网络时代的外语音译词:酷、拜拜、麦当劳等等。
而且,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TV(电视)等等。
3.校园流行的一些新词语。
我们常说“我晕”、“我倒”;形容人长得丑用“恐龙”、“青蛙”;用“酷毙了”来表示帅极了。
我们普遍认为使用这种流行语是最新潮,最时髦的标志。
四、新词新语的特点1.来源广泛性。
备战2023高考语文——语用专项:“新词”含义分析(新高考和老高考地区均可用)1.【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
“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
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
“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①。
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
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
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②,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视网膜动脉阻塞时,③,对视功能危害越大。
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问:“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
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
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4分)2.【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国庆假日期间,不少人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反向旅游”行程。
与传统的旅游人群不同,他们通过选择冷门目的地、打卡非旅游城市、“宅”式度假等方式,让自己的假期更加舒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而是选择“反向旅游”呢?那些热门的旅游城市、景点,① 。
一方面,游客太多容易降低旅游体验,比如长时间排队、堵到走不动路等;另一方面,② ,各种费用水涨船高,去热门旅游城市“浅”玩一下,可能就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对很多人来说,与其花大价钱去热门目的地“添堵”,不如到这些小众地区,不仅成本更低,而且没有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更清净惬意,③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搜集新词语,分析新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餐馆用语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理解新词语构造的基本特点,学会理性分析和使用新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对新词汇既要有宽容心,又要规范使用的要求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语言文字新变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讲故事》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会涌现出一大批新的词语,很多词语会出现一些新的意义和用法。
可是“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
旧词旧义在刚产生时都是新词新义,而新词新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成为旧词旧义。
二、推进新课看几部文学作品中对餐馆和就餐时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思考这些用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没有基本的规律可循?学生分小组讨论,提示:不要忘记工具箱的使用教师明确:1、从这些词语的变化可以看出:有些词语只在过去使用,而现在已经不使用了;有些词语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
有些词语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但依然使用。
2、旧词语的消失的原因:词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新词语的出现是因为新的工作岗位或新的就餐形式出现了。
变化不大的词语主要是服务用语,原因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对顾客的尊敬是没有变化的。
3、不管词语的消失还是出现或者保持基本稳定,其真正的原因是社会变化的需要。
如打包:过去是因为食物短缺,曾经一段时间消失,因为食物丰富了,现在又流行了,但不是因为食物短缺,而是大家更加文明了,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
在眼下这个词还用于下载专用,指整体下载。
三、知识拓展虽然新词语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仔细考察,还是可以发现新词语的基本规律,从大类来看,新词语主要有两类:新造词和外来词。
1.新词语包括以下几种:(1)利用汉语既有的语言材料,按照汉语构词规则造出的词,这些词反映了新书物、新现象、新概念如材料中的“盒饭”“厨师”等芦 (2)约定俗成程度高、使用频率高、固定化的短语简缩式(3)吸盘外来词,如席梦思、因特网、海啸等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