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雅中学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55.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为单项选择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所列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各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千克B.牛顿C.秒D.安培2.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跆举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C.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4.下列说法确的是A.人推不动汽车,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B.用枪发射出去的子弹速度很大,因此其惯性很大,不能用手去接C.物体的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D.完全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更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的车的惯性大5.一个质点只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F1=1ON,F2和F3的合力大小范围为5N~15N,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正确的是A.一定静止B.一定加速运动C.一定减速运动D.可能匀速运动6、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1000N/m,第一次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小孩在另一端用20N的水平力拉弹簧;第二次两个小孩向相反的方向各用20N的水平力拉弹簧,则两次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A.2cm,4cmB.2cm,2cmC.4cm,2cmD.4cm,4cm7.假期,某同学旅游时遇到一幢宏伟的高塔,为了测量高塔的高度,经工作人员允许,该同学想办法从塔项自由释放了一颗石子,并测得该石子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约为3s,则塔高约为A.30mB.35mC.40mD.45m滑到斜面项端,则斜面长度为A.40mB.50mC.32mD.60m9.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重物,当电梯在格直方向运动时,发现绳子突然断了,由此判定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加速向上运动B.加速向下运动C.减速向上运动D.减速向下运动10.图示为甲、乙两质点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A.在2s~38内,乙做匀减速运动B.在第3s末,甲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在0~2s内,甲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m/s²D.甲在2s~3s 和3s~4s 内的加速度相同11.如图所示,两个长方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同时用F1=3N 和F2=4N的水平拉力拉A、B,A、B 均静止,若B对A的摩擦力为f1,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2,则A.f1=1NB.f1=3NC.f2=4ND.f2=7N1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外力下拉动木板和木块起作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提出了“把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连在一起下落,与单独一个物体下落比较,是快了还是慢了”的问题()A. 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B.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答案】A【解析】解: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通过实验验证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推翻了他的观点,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故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物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很多曲折和挫折,同学们要理解其过程,不但要记住正确理论,对于当时错误的理论也要有所了解.2. 人字梯(也称A型梯),因其使用时梯杆及地面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看起来像一个“人”字,因而得名(如图甲).图乙是可升降人字梯简化的正视图,每根梯杆由两部分组成,类似拉杆箱的拉杆可长短伸缩.梯杆的顶端有轴将两侧梯杆连在一起,使两侧梯杆可绕O转动.为了安全,梯杆的下端PQ两点用长度一定的安全拉绳固定,拉直时安全绳水平.设水平地面光滑,不考虑梯子自身的重量,当质量一定的人站在梯顶时,由于需要将人字梯的升降杆拉出使其升高,则升高后和升高前相比()A. 梯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 梯子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 人对左侧梯杆的压力增大D. 安全绳的张力减小【答案】D【解析】A、把人和梯子看成一个整体,人和梯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等于人和梯子的总重力,由于梯子重力不计,则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升高后和升高前相比,不发生变化,则梯子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故AB错误;C、升高后,梯子的顶角减小,对人受力分析,人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设顶角为2θ,则梯子对人的支持力,θ减小,则F减小,故C错误;D、对左侧梯子受力分析,受到人对梯子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以及安全绳的拉力,合力为零,其中地面对左侧梯子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根据平衡条件则有:,θ减小,则T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的中应用,关键是找准研究对象,确定对应的物理模型,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难度适中.3. 一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时速度为v,经过c点时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 1:3B. 1:5C. 1:8D. 1: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没有涉及时间,涉及的物理量有位移和速度,故选择位移速度公式分析解题。
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100分。
3.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黑色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部分,计5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其中1-10为单项选择题,11-14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对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给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m、N、kgB. kg、m/s2、sC. m、kg、sD. m/s2、kg、N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C.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D.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A mgcosθB mgtgθC mg/cosθD mg4.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小球上,以下各组中可使小球平衡的是( )A.2N 3N 6NB.1N 4N 6NC.35N 15N 25ND.5N 15N 25N5.某人站在一静止的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台秤的惯性,则台秤的示数()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6.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水平F=120N的拉力拖着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10m/s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1 B.0.02 C.0.2 D.0.22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仍保持静止时,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物体m()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增加B.所受合力增加C.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加D.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8.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是()A.a P = a Q = gB.a P =2 g,a Q = gC.a P = g,a Q =2 gD.a P = 2g,a Q = 09.两物体A、B的质量关系是m A>m B,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运动中它们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A.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同时到达地面B.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A先到达地面C.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同时到达地面D.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A先到达地面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4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下列说正确的是(g=10m/s2)()A.力F的最小值为60NB.力F的最大值为60NC.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小时,力F的值一定为60ND.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大时,力F的值一定为100N11.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221v v D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12.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物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E卷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一~四章。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1、下列图象中能反映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2、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I,当水平推力变为2F时()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2a 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2aC,物体的加速度等于2a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变为213、如图所示,物体α放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恰好能匀速向下滑动.若物体a的上表面水平,在a 的上表面再放另一物体b,它们仍能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θB,物体α将沿斜面加速下滑C,物体n对物体b的支持力小于b的重力D,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4、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力为50 N,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A,10N B,30 N C,20 N D,40 N5.如图所示,平台重1200 N,滑轮质量不计.要使系统保持静止,人的重力不能小于()A,1200 N B,600 N C,400 N D,300 N6.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物体在O~t l时间内受到逐渐增大的合外力作用B,物体在t l~t2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零C,物体在t2~t3时间内受到逐渐增大的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作用D,物体在t2~t3时间内的运动方向与在O~t l时间内的运动方向相反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2 s末乙追上甲B,在4 s末乙追上甲C,乙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16 m8,如图所示,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可忽略不计,轻绳绕过定滑轮连接着A、B两只传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和m,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e,则此时绳的弹力和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分别是()9、如图所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静止在倾角为0的木板上.在倾角缓慢增大到另一角度a的过程中(物体始终静止在木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弹力逐渐减小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均不变C,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D,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保持不变10、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下端吊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 em;当升降机做某种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 em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取g=9.8 m/s2,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以1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B,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9小题,共60分,其中11~15小题每题4分。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试卷高一物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作出答案后,用圆珠笔把对应的选项填入答题卡。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填写正确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以下情况中的物体能够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竞赛中的动作时B.一枚硬币使劲上抛,猜想它落地时是正面向上仍是反面向上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特色时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均匀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均匀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辰或某一地点的速度,叫做刹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丈量汽车均匀速度大小的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快度的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同样,但加快度大小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渐渐减小,当加快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渐渐增大,当加快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渐渐增大,当加快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渐渐减小,当加快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鸡蛋碰石头,蛋破而石头完整无缺,说明石头对鸡蛋施加了力,而鸡蛋对石头没有施加力B.甲使劲把乙推倒,说明不过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D. B 开始运动时速度比 A 小, t2 秒后才大于 A 的速度7、如右图 ,A 、B 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址沿同向来线运动的象能够判断()A.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快度大小相B.两球在t=8s 时相距最远C.两球在t=2s 时速率相等D.两球在t=8s 时相遇8、如图 9 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圆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受力状况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遇到重力和绳的拉力B.小球遇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C. 小球遇到重力和斜面的弹力D. 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9、如图 3 -5- 16 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同样,与地面的动摩擦因同的作使劲 F ,当它们滑动时,遇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图 3-5- 16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同样B.甲遇到的摩擦力最大C.乙遇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遇到的摩擦力最大10 、如图 3- 2-14 所示, 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 = 3 N ,GB = 4 N .A 用细面上, A 、 B 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1 = 2 N ,则细线中的张力F2 及 B 对地面的压力F3 A. 5N 和 6N B.5N 和 2NC. 1N 和 6N D.1N 和 2N 图11力A.图 K10 -11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途顶用了6s 时间经过 A 、 B 两根电杆,已知A、B 间的距离为60m ,车经过 B 时的速度为15m/s ,则()A .经过 A 杆时速度为5m/s B.车的加快度为15m/s2C.车从出发到 B 杆所用时间为9s D .从出发点到 A 杆的距离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二、填空题( 2 小题共14 分)13 ( 8 分)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川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 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遇到的是________ 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 ,方向向 ______.( 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 2.1N 时,木块恰好开始挪动,此时木块遇到的是_________ 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向 _____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成2N,此时木块遇到的是______ 摩擦力,大小是_____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成3N 时,木块遇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14 ( 6 分).如下图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获得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沟通电源的频次为50Hz ),从 O 点后开始每 5 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据打点的先后次序挨次编号为0、 1、 2、 3 、4、5、6,测得 S1=5.18cm ,,,,,。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飞驰的汽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汽车后轮看做质点B. 铜仁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7.00元(2公里内),其中“2公里”是指位移C. 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描述肯定不同D. “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中的“月在云中行”是选取云为参考系【答案】D【解析】研究飞驰的汽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需要用到后轮的大小和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出租车的公里数表示路程,B错误;对于同一个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比如选取树木和地面为参考系,研究汽车的运动,结果相同,C错误;“月在云中行”是月亮在云中穿行,选取云为参考系,D正确.2. 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集高度指挥,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 马跑得快的缘故B. 马蹄大的缘故C. 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 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马进行受力分析,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平衡,且两力在一条竖直线上,这些力与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故D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重心.3. 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认为测力计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最准确的方案是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时,如果木块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只有当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是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验操作不可知,故不是最佳方案,故ABD错误;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则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故为最佳方案,故C正确.故选C。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2.敦煌曲子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 .船和山B .山和水流C .地面和山D .河岸和水流 3.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 .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4.一物体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以方向向下,大小为7m/s 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210/g m s ) A .是物体重力的0.3倍 B .是物体重力的0.7倍 C .是物体重力的1.7倍 D .物体质量未知,无法判断5.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受对瓶子的摩擦力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6.作用于O 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根据O 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7.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力F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A.2 m/s2 B.4m/s2 C.6m/s2 D.8m/s28.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位移图像,由图可知A.t=0时,A在B前面B.B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D.B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小,t2秒后才大于A的速度9.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3N,G B=4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1=2N,则细线中的张力F2及B对地面的压力F3的可能值分别是A.5N和6N B.5N和1N C.1N和6N D.1N和2N11.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12.如图所示,竖直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AB通过环心O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A 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A.质点沿着与AB夹角越大的轨道下滑,时间越短B.质点沿着轨道AB下滑,时间最短C.轨道与AB夹角越小(AB除外),质点沿其下滑的时间越短D.无论沿图中哪条轨道下滑,所用的时间均相同13.如图所示,用绳1和绳2栓住一个小球,绳1始终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θ,绳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小球相对于小车仍保持静止,,则绳1的拉力F1、绳2的拉力F2与小车静止时相比,变化情况是A.F1变大,F2不变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小D.F1变大,F2变大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mF M m+B.MF M m+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MFMg M mμ++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MFMg M m++二、实验题1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①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②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2019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8分)1.(2分)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受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惯性越大D.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2.(2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A.线速度B.角速度C.向心加速度D.向心力3.(2分)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B.曲线运动必定是变速运动C.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4.(2分)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a=可知,a与r成反比 B.由a=ω2r可知,a与r成正比C.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 D.由ω=2πn可知,ω与n成正比5.(2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汽车与行人相撞,结果行人受重伤,而汽车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对此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由于汽车的质量比行人的质量大,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B.由于汽车的速度比行人的速度大,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C.汽车的表面坚硬,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D.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此作用力足以使行人受伤6.(2分)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2,则()A.N1>mg B.N1=mg C.N2>mg D.N2=mg7.(2分)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8.(2分)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9.(2分)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图中与F﹣t图象对应的v﹣t图象、a﹣t图象正确的是()A.B.C.D.10.(2分)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11.(2分)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A.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B.质量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C.落地前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大小总是相等,但方向不同D.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落地时的速度越大12.(2分)如图所示的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的节目时,盛水的杯子经过最高点杯口向下时水也不洒出来.对于杯子经过最高点时水受力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B.水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C.由于水做圆周运动,因此必然受到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杯底对水的作用力可能为零13.(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今用一水平力F缓慢地拉起B,A仍保持静止不动.设圆环A受到的支持力为N,静摩擦力为f0,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增大,f0增大B.N减小,f0减小C.N不变,f0增大D.N不变,f0减小14.(2分)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A.a=1.0m/s2,F=260N B.a=1.0m/s2,F=330NC.a=3.0m/s2,F=110N D.a=3.0m/s2,F=50N二、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3分)如图所示,一质点从M点到N点作曲线运动,当它通过P点时,其速度v和加速度a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A. B.C. D.16.(3分)在高h处以初速度v0将物体水平抛出,它们落地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落地时速度为v1,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空气阻力)()A.B.C.D.17.(3分)在光滑的圆锥漏斗的内壁,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紧贴着漏斗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小球A的位置在小球B的上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球的加速度大于B球的加速度B.A球的角速度大于B球的角速度C.A球的转动周期大于B球的转动周期D.A球对漏斗壁的压力大于B球对漏斗壁的压力18.(3分)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v1=v2时,才有v2′=v1B.若v1>v2,则v2′=v2C.若v1<v2,则v2′=v1D.不管v2多大,总有v2′=v119.(3分)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落在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D是平滑的曲线.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则关于A、B、C、D各点对应的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及所对应的加速度a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 A=h,a A=0 B.x B=h+,a B=0C.x C=h+,a C=g D.x D>h+,a D>g三、填空题(18分)20.(4分)如图所示皮带转动轮,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3倍,A是大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一点,C是大轮上一点,C到圆心O1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a B:a C=.21.(4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用v表示.当v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F(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v由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F0(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10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图1所示是他们选择的实验装置中的一种.(1)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实验时必须调节斜槽末端使之水平B.每次都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释放小球C.该实验不需要重锤线D.抛出点O位于斜槽轨道末端(2)甲同学利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的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下图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3)乙同学利用闪光照相机拍到的小球平抛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4所示,小方格为正方形,闪光频率为f=20Hz,重力加速度g=10m/s2,那么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小球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 B=.(4)如图5所示,丙同学实验时,只在白纸上用重锤线记下了抛出点O所在的竖直方向(y方向),未记下抛出点O,并只描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的一部分.他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这两点的重垂线y轴的距离AA′=x1,BB′=x2,AB的竖直距离为h,从而可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0=.四、计算题(共计36分。
学习资料专题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1.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地球..的昼夜更替。
B. 研究一列队伍....过桥的时间问题。
.C. 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打分。
D. 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答案】D【解析】【分析】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详解】研究地球的昼夜更替需要用到地球的形状,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队伍的长度相对桥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给比赛打分时,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姿势,即需要用到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故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平动的木箱,每个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故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为质点,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5s末是时间,已经历了5sB. 第4s是时间,共经历了4sC. 最后2s是时间,共经历了2sD. 3s末是时间,共经历了3s【答案】C【解析】第5s末表示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表示时刻,A错误;第4s是指第4s初到第4s末一秒的时间,B错误;最后2s表示时间,经历了2s,C正确;3s末,表示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表示时刻,D错误.【点睛】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3.3.下列关于惯性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惯性B.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具有惯性D.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答案】D【解析】【详解】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特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空间无关,恒量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正确.4.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崇雅中学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用2B 铅笔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
1.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的重力分别为9N 和4N , 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 .0N
B .4N
C .5N
D .9N
2.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 B .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桌面产生了形变
C .书发生了形变,因此书受到了支持力
D .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不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
3.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 1;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 2;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 ,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
则f 1、f 2、μ依次为
A .0、80N 、0.45
B .80N 、100N 、0.90
C .80N 、100N 、0.45
D .80N 、80N 、0.90
4.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 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 .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
B .根据a=F/m 和t
v a ∆∆=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 .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加速度是负值
D .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 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
5.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
如果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A .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2
1倍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
6.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7.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龙清泉以30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以169公斤超该级别挺举世界纪录。
如图所示,设龙清泉所举杠铃的总重为G ,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张力为
A .
2
G
B .33G
C .23G
D .G
8.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 落地,则最后2s 内通过的位移为
A .100m
B .180m
C .80m
D .20m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二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用2B 铅笔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未选全的得2分,共16分。
)
9.2019年07月0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运营里程301公里,列车最高时速350公里。
当列车在加速,并且加速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列车的速度也减小
B .列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列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列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10.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v —t 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0—1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 .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3m
C .0—1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s 内的加速度
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1.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 木箱,当它对地板的压力为N =0.8mg 时,升降机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 .加速下降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下降 D .减速上升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行驶的车厢中,车厢顶部悬挂一质量为m 的球,悬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相对车厢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可以判定
A .车厢加速度一定是水平向左
B .车厢加速度一定是水平向右
C .车厢加速度大小为gtanα
D .车厢加速度大小为gcot α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 52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3小题7分,第14小题4
分,共11分。
)
A
B
D
C
13.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仪器,常用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V的交流电,它们是每隔s打一个点(其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2)分别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D
v m/s及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在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实验中,
(1)将以下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到位置“O”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绳子方向,按比例作出力的图示。
B.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作F1与F2的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
D.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在白纸上标为O点。
E.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另一端。
F.描出两根绳的方向,在纸上作出这两个力F1,F2的图示。
(2)该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在允许范围内,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符合。
四、计算题(本题共3题,15题14分,16题14分,17题为13分,共41分。
要求有必要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数值运算结果必须写出单位)
15.(14分) 小孩和雪橇的总质量为m=40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的大小为F=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
N
F'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16.(14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离地面179m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80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做匀减速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m/s,问:(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速度多大?(2)伞张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多大?(3)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17.(13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方向、风速大小可以调节的风。
现将一个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的质量是m=1kg,球的孔径略大于细杆的直径,小球与杆的动摩擦因数是μ=0.8。
(1)将杆沿水平方向固定,如图(1)所示,调节风速的大小,使小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
求此时小球受到的风力F大小。
(g=10 m/s2)
(2)保持风速不变,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2)所示。
将小球从距杆底端O点高h=1.8m处由静止释放,设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
求小球下滑的的加速度a和小球滑至O点经历的时间t。
风
v
(1)
风
(2)
高一物理试题第3 页(共4页)高一物理试题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