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年陕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2018年陕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0分)1.选出加红字读音无误的一项(2分)A.星宿xiù字帖tiè倔强juè载歌载舞zàiB.哽咽XXX解剖pāo角色jué大腹便便piánC.模样mú口供gòng押解jiè惟妙惟肖xiàoD.湖泊pō祈祷qí贬谪zhé忍俊不禁XXX改写:选择读音正确的词语。
(2分)A.星宿xiù字帖tiè倔强jué载歌载舞zàiB.哽咽gěng 解剖pāo 角色jué大腹便便piánC.模样mú口供gòng 押解jiè惟妙惟肖xiàoD.湖泊hú祈祷qí贬谪zhé忍俊不禁XXX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改写: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虽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纱。
3.查字典填空。
(4分)一二三总分1)“照耀”的“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Z),再查音节(zhào)。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灬),再查(炸)画。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照相、摄影;③按照、依照;④对着、向着。
在这个词中应选(2)种解释。
“照敌人开枪”中“照”应选(4)种解释。
2)“乃翁”中“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2)画,第一笔是(横)。
改写:查字典填空。
(4分)一二三总分1)“照耀”的“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Z),再查音节(zhào)。
2018年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5分)1、看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8分)心惊胆zhàn( )应接不xiá( )迫不jí( )待shǒu( )屈一指落huānɡ( )而逃lì( )兵秣马等量qí( )观蜂yōnɡ( )而至请依次写出第二行所填汉字在该词中的意思: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
(6分)“抬头往上看”叫( ) “从上往下看”叫( )“仔仔细细看”叫( ) “实地欣赏看”叫( )“范围广泛看”叫( ) “粗略大致看”叫(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6分)“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 )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 )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美不胜收....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6分)(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的光辉前景!(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的江南春景;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的初夏风光;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的萧瑟秋景;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的岷山冬景。
2018年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字音、字形、字义。
(1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 ),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
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 )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
(2分).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
(3分)A.相顾一笑B. 三顾茅庐C. 奋不顾身(A. ; B. ; C. 。
一词1分)二、词语运用。
(8分)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2分)(D)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6、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
(4分)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7、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
(2分)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
三、句子及标点。
(16分)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句?请填序号。
(2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9、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哪句?请填序号。
(2分)(B)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
2018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小升初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5分)1、看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8分)心惊胆zhàn( )应接不xiá( )迫不jí( )待shǒu( )屈一指落huānɡ( )而逃lì( )兵秣马等量qí( )观蜂yōnɡ( )而至请依次写出第二行所填汉字在该词中的意思: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
(6分)“抬头往上看”叫( ) “从上往下看”叫( )“仔仔细细看”叫( ) “实地欣赏看”叫( )“范围广泛看”叫( ) “粗略大致看”叫(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6分)“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 )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 )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广州处处春意盎然,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美不胜收....,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6分)(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的光辉前景!(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的江南春景;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的初夏风光;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的萧瑟秋景;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的岷山冬景。
2018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豹子头”指的是林冲;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蜾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渐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4、《西游眺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敏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跤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敛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偶句~孰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ト》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抄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臀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钅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啦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昏”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伉。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龋红。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邓作舟。
1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馐费功夫。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糗1 / 4则殆。
1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镉12、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海阔凭怀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躅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14钇、《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寺番盆地)。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小池》。
1监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刺配)201踅8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17?、“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エ》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18帅、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把。
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文学常识试题含答案实用一份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文学常识试题含答案 12018年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文学常识试题(含答案)1.填空。
⑴《四书》是《大学》《》《》《》。
⑵__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 指的是。
3.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有、。
4.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有、、。
5.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被__同志高度赞扬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散文__作有、。
6.在《爱的教育》《昆虫记》《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格林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三国演义》这些名著中,,,,再加上被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这12部名著中,你最喜欢的__名著是,因为:;你最喜欢的外国名著是,因为。
7.《尚书》是__最早的一部( )总集,相传由( )选编。
8. 是__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9. 是__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0. 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编集而成。
11.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__,我国著名的戏剧家,__作品有:《雷雨》《曰出》《虎符》《__人》等。
B.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C."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儒家诗论把"风雅"列为"诗经六义"的两类。
2018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2018小升初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12分)hú lún tǎn tè wù()吞枣()不安恍然大( )rǎng rǎng jū cǎi 熙熙( ) 不()一格兴高 ( ) 烈同音字:quán:()愈()缩()势依次写出第一行词语的近义词:依次写出第二行词语的反义词:2、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手”的成语补充完整。
(3分)形容极为兴奋()形容医术高明()形容重归于好()形容十分喜爱()形容情深如兄弟()形容做事机警、敏捷()3、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返璞归真、亭亭玉立、形色匆匆”这三个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B、刚劲.、狂风怒号.、含情脉脉..、埋.怨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
C、“饱经风霜”与“饱览群书”中的“饱”字意思不一样。
D、“张灯结彩、目瞪口呆、姹紫嫣红、怒目圆睁”都是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2分)①君子一言——②不入虎穴——③——死而后已④——不能动人。
5、按要求填空。
(3分)(1)我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这两句诗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赞美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20杜甫,字子美,世称“()”,又称“杜工部”(“杜拾遗”),他的诗被称为“()”。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6、根据要求填写诗歌。
(4分)(1)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7、根据情境想象画面,再写一写。
(4分)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正与一个孩子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下来了,夫妇俩都忙着为孩子遮雨,小孩子会心地笑了。
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考查(共4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烟囱.()汲.水()蒙.古包()入场券.()万马齐喑.究可哀()漫卷.诗书喜欲狂()2、下列词语中共有五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划线并订正在括号里。
(4分)例:兴高彩烈(采)①精兵减政(简)②天崖海角(涯)③持之以恒()④舍本逐莫(末)⑤应接不遐(暇)⑥留连忘返()⑦强词夺理()⑧前扑后继(仆)3、查字典(3分)“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鼎)部,再查( 0 )画,第六笔是()。
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锅;③正当;正在。
在“春秋鼎盛”一词中选第()种解释。
请写出两个带“鼎”字的成语:一言九鼎、鼎鼎大名。
人声鼎沸鼎力相助钟鸣鼎食力能扛鼎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5分)一(泻)千里实(事)求(是)(郁)(郁)寡欢独具( 匠 )心完(璧)归(赵)()()有礼5、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4分)○1、,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宋杨万里)○2、少小离家老大回,。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3、,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4、,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宋辛弃疾)A.寓言故事B.短篇小说C.童话故事D.民间故事③、诗句“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描绘的是我国下列哪个传统佳节的景象?()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④、下列哪个人物形象不属于革命小说《红岩》?()A.华子良B.小萝卜头C. 张嘎D.江姐8、按要求写句子(12分)○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在互联网上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2分)缩句(只写出句子的主干):○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2分)改为陈述句:。
○3.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2分)○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居里夫人()工作条件再艰苦,()不放弃提炼镭。
她()成功,()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2018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小升初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5分)1、看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8分)心惊胆zhàn( )应接不xiá( )迫不jí( )待 shǒu( )屈一指落huānɡ( )而逃 lì( )兵秣马等量qí( )观蜂yōnɡ( )而至请依次写出第二行所填汉字在该词中的意思: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
(6分)“抬头往上看”叫( ) “从上往下看”叫( )“仔仔细细看”叫( ) “实地欣赏看”叫( )“范围广泛看”叫( ) “粗略大致看”叫(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6分)“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 )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 )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6分)(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的光辉前景!(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的江南春景;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的初夏风光;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的萧瑟秋景;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的岷山冬景。
2018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6分>________________.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弄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地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地小雀,它们是来吃新结地稻穗地.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1、这段话描写地是一个什么对象,请结合最后一句话去作答.(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括号处应填怎样地标点符号?下列准确地一项是(1分>< )A.,,,. B.,.,.C.,;,.D.,;,;3、横线上地内容说明了这个对象地一大优点.下面正确地一项是(1分>< )A.非常忠心B.非常尽责任C.非常诚实D.非常勤劳4、这段文字一共有六句话,若按意思把它们分成几个层次,最恰当地一项是(1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文中有一个句子没有明写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却很容易从句子本身体会到这种现象,请找出这个句子,并说明那是什么自然现象.(2分>(1>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4题.(34分>腊八粥从我能记事地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M、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地.干果里大地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地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地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地--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地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地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地,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地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地母亲."我地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地,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地家,为了纪念我地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地.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地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地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________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地."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地事情了.在抗战地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地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地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地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地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地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地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地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地.周爷爷地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979年2月3日凌晨6、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地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_______".(3分>7、引用别人地话,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之分.找出文中哪些引用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举例说明这两种引用在内容和书面形式上地区别.(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句子中加线地词所指地是谁?(4分>(1>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地事情了……"(>(2>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地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3>那时我已有了自己地家,为了纪念我地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4>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地母亲.(>9、读句子,回答括号中地问题.(任选三个问题回答>(6分>(1>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地母亲.(由"供佛"转到"纪念母亲",体现了一种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地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请写出句中地两个引号地用法;作者写对"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与下文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今年"是指哪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来;孩子们"低下头去",表达了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地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地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地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什么意思?能再写几个带"然"字地形容词吗?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____代人;写到地煮腊八粥地人有_________________.(3分>11、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地一句填入第5自然段地空格内(只写序号>.(2分>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12、从组材地特点看,文章中写为纪念自己地母亲而煮腊八粥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这篇文章地线索是_______________.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件事串连在一起.(4分>14、全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请在文中段末用"‖"标明,写出各部分小标题,并回答:课文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0分>耳朵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地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地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地茸毛,肉乎乎地;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地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地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地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好漂亮地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地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地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地耳朵.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 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了一下他地肩膀.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他眨眨眼晴,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15、"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地小瓢."从修辞上看,此句用了__________手法.(2分>16、第二段中"这种形状地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地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地位置","最佳型"指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地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地主要表达效果是(2分><)A.强调这耳朵地作用.B.突出羡慕地心理.C.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照,突出小说主题.D.指出科学依据,概括上文.19、这篇小说所揭示地深刻意义是(2分><)A.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地人,未必就是有用地人才.B.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灵美.C.做事要讲实际效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D.干任何事情,不应当追求优越地条件.第二部分写作(50分>(四>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中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比"确实有时使人很不愉快,甚至让人灰心丧气.但是,当今世界,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着"比".谁也跳不出"比"地圈子.关键是"比"什么,怎么"比","比"得有没有道理,"比"得有没有价值.国家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单位之间要比,比谁发展快、贡献大;人与人之间要比,比谁地进步快、水平高;自己也可以和自己比,比自己地过去和现在……请你以"比"为题,写一篇600字地文章.可以写你地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成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比"地范围之内.参考答案:一、<一)1、答案:稻草人5、答案:(1>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地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地小雀,它们是来吃新结地稻穗地.(2>风<二)6、答案:文章第2自然段中有关句子.7、答案:比如第3自然段中第1句为间接引用;第2句为直接引用.其区别在于:前者无需加引号;后者要加引号,另外:人称有点细微区别.8、答案:(1>作者地第三代几个孩子 (2>作者 (3>作者 (4>作者地母亲9、答案:(1>对母亲地深厚崇敬和怀念之情.(2>特别;差不多;对家、腊八地强调;为下文作铺垫,反衬孩子们纪念周总理地主动精神.表现孩子们对总理地深切怀念之情.(3>指1979年(4>彼-此;a.表达了对总理深深地思念;b.对姥姥地回答不满,但又不好说.(5>孩子们和孩子们地妈妈两代人对总理地怀念之情.(6>小声哭地样子;黯然、怅然、悠然、凄然、潸(shān>然;对孩子们地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地诚挚感情感动,并由此触发了对总理地怀念.10、答案:五我"母亲地母亲"(即"我"地外祖母>、"我"地母亲、"我"、"我"地孩子们、"我"地孩子地孩子们11、答案:C12、答案:为后面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而煮腊八粥地记叙作铺垫13、答案:腊八粥 "我"地母亲纪念她地母亲 "我"纪念"我"地母亲第三代孩子纪念总理14、答案: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略写);第二部分(2-3>怀念外祖母(次详>;第三部分(4>纪念母亲(略写>;第四部分(5-7>纪念总理(详写>.因为总理对人民地恩情胜过母亲对子女地恩情,所以作者要如此安排材料.<三)15、答案:并列比喻16、答案:整个耳朵往前拢着17、答案: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耳垂很长,整个耳朵往前拢着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18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豹子头”指的是林冲;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12、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小池》。
1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刺配)。
17、“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18、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
19、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但悲不见九洲同)。
21、普利策奖是(新闻、文化)方面的大奖。
22、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焉得虎子)。
23、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
24、《悲惨世界》的作者是(雨果)。
25、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
26、《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4万8千多首诗)。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28、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
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花甲)70岁(古稀)。
29、“建元”是我国(汉武帝)皇帝使用的年号。
30、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商人不因折本不买卖)。
3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3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雪莱)。
33、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白色)。
3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
3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谁发明的?( 张衡)36、“三过家门而不人”是(禹)的故事。
37、《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38、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哈佛大学)。
39、“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40、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中国唐朝)。
41、“印象派”一词源于(莫奈《日出"印象》)。
42、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43、《奥赛罗》出自(莎士比亚)之手。
44、金庸的籍贯是(浙江)。
45、“本是同根生”的下一句是(相煎何太急)。
46、“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
47、《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庞统)。
48、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银杉)。
49、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福楼拜)。
50、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主角是“美人鱼”。
51、《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52、徐悲鸿以画(奔马)闻名世界。
53、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56、“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惟见长江天际流。
57、《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8、我国农历中有(24个)个节气。
59、“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莲花)。
60、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61、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62、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63、《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赵)。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
65、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冬至)的白天最短。
66、《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67、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青蛙)。
68、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亚洲太平洋)。
69、《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
70、《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28 )年。
7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安徒生童话》。
72、屈原是春秋时代(楚国)人。
7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巨鹿之战)。
7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东林书院)75、(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76、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一只鸟)。
7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游山西村》)78、瓜熟蒂落(B ) 卸磨杀驴(A ) 孤掌难鸣(D )笑里藏刀( C ) 眼高手低( E ) 转危为安( F )A,过河拆桥B, 水到渠成C, 口蜜腹剑D, 独木难支E, 志大才疏F, 化险为夷79、下列四组生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D )A铸涛寿筑B湛堪甚勘C构沟够苟遄端瑞喘80、.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的一项是( C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B )A、脑浆迸裂猝然长逝问心无愧花支招展B、夜不能寐严阵以待见贤思齐获益匪浅C、盛气凌人日理万机温故知新心旷神疑D、泱泱大国伸张正义繁花嫩叶国他乡82、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C )A、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D、大路两旁到处都植着果园83、有人仿造杜牧《清明》而写了这么一首诗: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
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
这首诗对什么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B )A.盆景泛滥B. 环境污染C.气候恶劣D.不讲卫生84、每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古诗体裁叫( A )。
A、五绝B、五律C、四绝85、有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 C )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8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 )”A、阴山B、边关C、燕山8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C )。
A、春色B、梨花C、雪景8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的意思是指( B )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8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 )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90、子曰:“工欲( A )其事,必先利其器”。
A、善B、擅C、行9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C )”。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92、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 C )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9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B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9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 B )A、补习B、阅读C、训练95、《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 C )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96、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忧国忧民,但是他“生平第一快诗”却一反他平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7、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李商隐和杜牧。
98、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99、《皮皮鲁和鲁西西》是“童话大王” 郑渊洁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近年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10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三国演义__》的开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