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基础知识考核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新思维学校VIP 资料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 2、3 周期)周期: 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 5、6 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主族 7 个:Ⅰ A- ⅦA族: 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7 个: IB- ⅦB第Ⅷ族 1 个( 3 个纵行)零族( 1 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点燃点燃O24Li + 2Li 2O 2Na + O2 Na2O22 Na + 2H O = 2NaOH + H ↑2K +2H O =2KOH+H↑2 2 2 2通式:2R+2H2O = 2ROH+H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 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一、单选题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W同主族,Z、W同周期,X原子核内质子数是Y原子核内质子数的3/4, 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W)>r(Z)B.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元素X的强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D.Y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肯定比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低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今年10月26日发射成功,我国探月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发月球新能源32He,10t 32He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
下列关于32He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电子数为3 B.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C.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1 D.质量数为3,中子数为23.门捷列夫在绘制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与硅处于同族),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O2可被碳还原为XC.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 D.X的半径比Si的大4.W、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Y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W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多3,W、Y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与X、Z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之比为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r(Z)>r(X)>r(R)>r(W)B.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C.由W、R、X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能是酸或碱D.X与Y形成化合物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5.已知砷元素符号为As,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则下列对砷的结构及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3 B.砷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三氧化二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砷的非金属性比溴弱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主族中都有非金属元素 B.同周期元素中,V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7.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X是原子晶体,Y是分子晶体,则熔点:X>YB.若A2+2D-→2A-+D2,则氧化性:A2>D2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D.若弱酸HA、HB的酸性HA>HB,则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第ⅠA族元素铯(Cs)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B.第ⅢA族元素铊(T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Tl(OH)3> Al(OH)3C.第ⅥA族元素硒(S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H2Se > H2OD.第ⅦA族元素砹(At)为有色固体,难与氢气化合9.下列过程中,只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酒精,溶于水B.过氧化钠溶于水C.碘升华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10.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碱金属密度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大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3416S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C.H2O2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12.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166 B.67 C.99 D.无法确定13.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X元素,对于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素周期律编稿:房鑫审稿:柏兴增【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子结构及表示1.原子的构成(注:碳12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质量/kg 相对质量电量作用原子原子核质子 1.6726×10-27 1.007 +1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中子 1.6749×10-27 1.008 0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核外电子9.109×10-311/1836 -1 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化学性质AZX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2.原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中性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阳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④阴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3.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如:(2)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结构示意图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其差值均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
例如:要点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多电子的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所以它们通常运动的区域离原子核也远近不同,也就有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也就有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层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我们就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6个电子、7此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某粒子含有A.13Al B .13Al C.13C D.13C 2.以下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B . Na C.Cl -A. Na D .Cl3.以下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4019 K 与4020 Ca B . T2O 与 H2O C.4019 K 与3919 K D .金刚石与石墨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故旧界处最简单找到的资料是() 。
A.制催化剂的资料B.耐高温、耐腐化的合金资料C.制农药的资料D.半导体资料5.以下递变规律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Na、 Mg 、 Al 还原性挨次减弱B.I2、Br 2、Cl 2氧化性挨次加强C. C、N 、 O 原子半径挨次增大D. P、 S、 Cl 最高正价挨次高升6.以下各组微粒拥有同样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 H2O、 F B.NH 3、 NH +4、NH -2--C.H3O、NH +4、NH -2D. HCl 、 F2、 H2S+7. X 元素的阳离子和 Y元素的阴离子拥有同样的核外电子结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原子序数: X < Y B.原子半径: X < YC.离子半径: X > 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X < Y8.以下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酸性:HClO 4442> Al ( O H )3> HBrO> HIO B.碱性: NaOH >Mg ( OH )C.坚固性: PH3>H 2S>HCl D.非金属性: F> O> S9.同周期的 X 、Y、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序次是:424> H 34,则以下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
HXO >H YO ZOA.原子半径: X > Y > Z B.单质的非金属性: X > Y > ZC.气态氢化物坚固性:X < Y <Z D.原子序数:X < Y < Z10.铊是超导资料的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 Tl ,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选项是() 。
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练习题一、单选题 1.13C-NMR (核磁共振)、15N-NMR 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13C 与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 与C 60互为同位素C.15N 与14N 互为同位素D.15N 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 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 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 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 、X 、W 、Z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 、Z 、Y 、X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 、W 、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 、Y 、W 3.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4.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Mg 2+C.O 2-D.F -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6.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 、Y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
-W 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金属单质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l -35.5 Na -23 K -39 Ca -40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 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分子学说C.发现了稀有气体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 )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和质量数 D.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3.下列各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 )A .H 2CO 3B .H 3PO 4C .H 2SO 4D .H 3SiO 3 4.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列关于Bi 20983和Bi 2108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i 20983和Bi 21083都含有83个中子 B.Bi 20983和Bi 21083互为同位素 C .Bi 20983和Bi 21083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Bi 20983和Bi 21083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5.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 A .NH 4Cl B .MgO C .C 2H 6 D .CO 26.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①酸性:HClO 4>HBrO 4>HIO 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还原性:F ->C1->Br - ④稳定性:HCl>H 2S>PH 3 A .都正确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Li 、Na 、K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 . 第二周期元素从Li 到F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因为Na 比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 a 比K 的还原性强D. O 与S 为同主族元素,且O 比S 的非金属性强8. 右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 、B 、C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 的质量数的2.5倍,B 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为ⅤA族元素B. 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C.C是周期表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D. 三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9. 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和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Y都是性质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B.X与Y不能反应C.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2XD.Y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同一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肯定相差8个D、已发现的主族元素中,全部为金属的是第ⅡA族,全部为非金属的是第ⅦA族。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A.NaCl B.H2O C.KOH D.Cl22.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自远古时期生物体所吸收利用的太阳能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B.H2O2的电子式:2−C.Cl−的结构示意图:D.原子核中有10 个中子的氧离子:O8184.下列粒子与NH4+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同的是()A.F﹣ B.Ne C.H3O+ D.NH2﹣5.下列关于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KOH>Ca OH>Mg OH A.原子半径:Si>Al>C B.碱性:()()22H O>HF>H S D.非金属性:P>S>ClC.热稳定性:226.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金属元素B.第6周期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D.可在虚线附近寻找稀土元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简单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两种粒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NH4Cl的电子式为:C.CO2的比例模型: D.甲烷的球棍模型:9.A、B、C、D、E均为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元素周期律基础知识考核
一、添箭头
1. 同一主族,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原子半径()→
得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氧化性();还原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
2.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核电荷数()→原子半径()→
得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氧化性();还原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
二、填空
1.金属性强弱:
①与金属单质的______有关,呈______关系
②对应阳离子的______有关,呈______关系
③最高价______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呈______关系
④_______________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呈______关系
⑤置换反应:____换____
2. 非金属性强弱:
①与非金属单质的______有关,呈______关系
②对应阴离子的______有关,呈______关系
③最高价______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呈______关系
④___与___化合的难易(剧烈)程度,呈______关系
⑤置换反应:____换____
⑥___________的稳定性,呈-______关系。